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别听那个邪,皇帝哥哥--评雍正改革
送交者:  2017年07月25日23:45:08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别听那个邪,皇帝哥哥--评雍正改革

在中国封建帝王群体中,不同凡响的雍正,眼光先于时代看清了儒家文化的痼疾。尽管他的改革不是为了否定封建文明,而是想让这个文明模式变得巩固与更加合理,却在客观上为否定这个文明模式张开了门缝,有心人只要透过这个门缝,就能窥探那个距离遥远模模糊糊的新世界。遗憾的是,中国人已经被这个模式牢牢的束缚了思维和心性,甚至连窥探的欲望都没有,因此在雍正死后,那道门缝旋即被乾隆关上,中国社会由此又回到了从前。“其实田文镜不及李卫,李卫又不及鄂尔泰,”1740年乾隆对田文镜的否定,无异于是对中国封建文明的全面肯定。让人不胜唏嘘,雍正、乾隆,李绂、田文镜……但愿未来的中国,不再重复这样的不幸。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共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别听那个邪,皇帝哥哥--评雍正改革

此皇大号是雍正,莫将雍正比嘉庆。亲王驸马差个遍,华马吊嘴是找病。他是清官,可他为贪官脱罪不以为耻,谎报粮仓失窃欺骗朝廷;他出身贫寒,自幼饱尝底层社会的不幸与艰辛,可他极力维护暴虐底层人口的道统与法统;他俭以养德,可他酷爱声色文学,读来每甘之如饴;他自谓清流,饱读圣贤之书,可他阴结朋党诬告忠良。他率真坦言,从不隐瞒自己的政见,可他的那些政见误国害民;他为民请命,可他所为之请命之民,非富即贵或是享有社会地位的读书人。他就是大清雍正朝李绂。今天,当我们学会用哲学的眼观分析问题,拂去滞留于表象中的官场倾轧,李绂与田文镜相互参劾这件公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两种文明和世界观的交锋。

李绂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出仕即是翰林院编修,但名为编修实为庶吉士(皇帝的文字秘书);田文镜监生出身,仕途起步福建长乐县副县长。一个是皇帝身边的正处级秘书,一个是偏远贫困山区的副县长,两者境遇天上地下。其后二人的发展也大不同,李绂从正处到副部级只用了11年时间,康熙五十九年,擢内阁学士,寻迁左副都御史(正三品 副部级)。差不多两年晋一级,坐着火箭往上窜。用今天的观点看,李绂属于领导身边工作人员,没有任何基层工作经验,他的飞黄腾达,与能力无关,与资历无关,纯属领导搞不正之风,利用手中权力为身边工作人员大开仕途绿灯,当然,你也可以解读成尊重知识。田文镜则在县长位子上一蹲二十余年。

或许正是这个缘故,田文镜的人生走出了另外一条轨迹,仿佛官场的叛逆疾恶如仇,特别是在他成为封疆大吏后,积极投身雍正皇帝发动的改革运动,所到之处,“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无不迅速得到贯彻落实。他不怕落酷吏恶名,冷对士绅阶层的谩骂和捣乱,无视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的嘲讽和中伤,因此更得雍正皇帝信赖,在奏折上批田文镜:“卿之是即朕之是,卿之非即朕之非,其间有何区别?……凭谁动你一毫毛,朕无能也。”田文镜是幸运的,因为遇到了跟他有相同见解与思想共识的皇帝,君臣二人形同鱼水。但他又很不幸,因为他跟雍正皇帝都不属于那个时代,注定要遭到全社会的仇恨,李绂只是说了所有人想说但不敢说的话而已。

但李绂未免太高看了自己,貌似饱学,其实对老庄、墨子、商鞅的思想一窍不通。雍正虽不自夸学识渊博,实则将百家融汇共同,他不仅是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见识的帝王,他的改革措施,抓住了中国封建时代社会矛盾的牛鼻子。他并不是单纯为了反腐而反腐,而是以反腐为突破口,在中国建立一种新的秩序,为读书人培养树立一种立新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反观朱元璋反腐,杀掉的贪官远远多于雍正,但直到他死去,明朝也没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问题。而雍正则创造了中国历史的奇迹,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雍正朝无官不清,这难道仅仅是靠杀戮吗,显然不能这么理解吧。雍正喜欢的官员皆带着对旧秩序的不羁,其中犹以田文镜和李卫最甚,否则即便如李绂那样的清官,他也未必赏识,因为李绂所维护的是旧秩序,而旧秩序恰恰是滋生贪官的土壤。

雍正是个离经叛道的皇帝,他所采取的诸多增收节支措施,从本质上讲是对整个时代和社会的某种否定。士绅不纳粮不当差,是历代帝王们行王道、守正统的集体共识,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得以存在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政治保障,雍正“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举措不仅是对经济体制的改革,更是对旧秩序的革命,尽管这种革命的动机是为了巩固皇权和提高满清政府的统治能力,却在客观上冒犯了封建社会赖以存在的法理,至少对特权思想和等级观念造成了极大触动,这也正是当时和后来士绅阶层及读书人抱团丑化他的原因。雍正斥李绂“徇私废公,沽名邀誉,致吏治废弛,人心玩愒。”分明是对思想从古到今一以贯之的中国读书人的批判,虽然说的是李绂一人。

李绂幼有乞丐之嫌,步行三千里寻兄,三百文钱显然是够的。田文镜汉军旗人,毕业于国子监,家境想必殷实。就此悬殊出身而言,田文镜该成为既得利益的维护者、李绂该成为旧秩序的反对者才对,结果却正好相反,田文镜坚决反对特权思想,李绂则是特权思想和等级秩序的捍卫者,累次参劾田文镜荼毒士绅、辱没读书人尊严。其实田文镜非荼毒、辱没实乃不恤尔,何罪之有?但李绂“怀古不怀德,怀惠不怀刑”,假道统之名圣贤之口,朝野两头大赚眼球与名声,形似狷介硬汉实则心机圣女婊。乾隆二年(1737年),李绂以母忧归,与县令李廷友同捐资创办“青云书院”,亲做教席,一时名士云集,天下读书人莫不以结识李绂为耀。当年不惜冒政治风险累次参劾田文镜,如今潜在的收益全部兑现。

史上有据可查,田文镜所做的一切均合情合理合法,其一、雍正二年田文镜所弹劾知州黄振国、知县汪诚、邵言纶、关陈等人罪行均无任何夸张,雍正派遣侍郎海寿、史贻直前去河南调查这些人,发现田文镜弹劾的都很对。两年后即雍正四年,李绂联手蔡珽、谢济世等人旧案重提,开例十大罪状追责田文镜荼毒官员,足见其心可诛。其二、田文镜令绅衿富户与平民百姓同力修护河堤并无任何过错,他们的宅院就在堤下几里,生命财产安全难道该由别人保卫吗?醉翁之意不在酒,李绂参劾田文镜分明是针对雍正,因为他不止这件事他对雍正有意见,包括“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他都反感,故而鸡蛋里挑骨头。但改革哪有十全十美的,尤其是雍正的改革,前无古人后边的皇帝也不会去做,有人若从心里抵触,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雍正五年(1727年),直隶总督宜兆熊劾知府曾逢圣、知县王游亏空钱粮,上以逢圣、游皆绂所荐,李绂用人明显失察,同时户部通报,李绂任职直隶期间,曾奏报怀来仓垮塌,谷为小民窃食。但六千余石粮食被偷,官兵皆无动于衷,可能吗?雍正冷笑不止:“明系绂市恩,为县吏脱罪。”廉洁只是官员必备素质之一,并不代表他就优秀,这次雍正决心要给李绂点颜色看,议罪21款,命绑了押去西市场,刀摁脖子上问:“此时知田文镜好否?”李绂梗着脖子道:“臣虽死,不知田文镜好处。”刑部派人去查抄了李绂的家产,回说别无长物,夫人以铜钗饰发。雍正哈哈大笑:“尚虞备用处不是吃干饭的,早知李绂清廉,抄家只想吓吓他。”但之后如何办却让雍正挠头,请允样过来商议,因为允祥很赏识李绂。

雍正承认李绂很有能力,私行也颇为检点,但任他这么搅合打横炮,必将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可真要是罢了他的官,雍正又有所顾虑,李绂毕竟代表着势力强大的士绅阶层。允祥道:“莫听那个邪,四哥,我们是满人,汉人的东西有用则用,没用就不用。不然,听见拉拉蛄叫还不睡觉了呢。”这话说到了雍正的心坎上,击掌哈哈大笑:“你算跟四哥想到了一起,汉人的东西有好有赖,好的我们用,不好的还是留给他们自己用吧,我们不干涉,但我们坚决不用,谁也别想逼我们就驾。”旋赦免李绂,命其主修《八旗通志》、《广西通志》、《畿辅通志》等。实际上就是不让他在参政议政,也算是对他的一种保护,李绂是否感恩不得而知,反正此后闭门谢客,专心著述,历时八年。

事实上,雍正弹压李绂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仔细研究过朱明悲剧,非兵不利,非战不胜,非将卒不用命,弊在因循守旧养士纵绅,尤其是明中期以后,天下士子不尚实用,以读书为乐事为神圣职业,自谓清流夸夸其谈;而江南土豪世袭罔替富可敌国,庶民或流离失所或依附成奴。再往前点说,朱元璋的反腐就是个二律背反。一方面不让官员贪腐奢靡,另一方面又刻意维护陷官员于贪腐陷社会与奢靡的封建道统,这种认知上的自相矛盾必然导致实践中的南辕北辙。雍正不学朱元璋,他从社会深层次即思想和文化上入手,士绅与平民在权利主体上等齐,读书既非不劳而获的理由,也不是当官不二选择。“朕从来用人,不悉拘资格,即或阶级悬殊,亦属无妨”;“唯期要缺得人,何论升迁之迟速,则例之合否耶!”雍正语。

1728年元夕雍正微服查岗,信步走进内阁办公室,只勤杂工小蓝在,遂与饮茶闲聊,问小蓝什么官,小蓝扭捏说非官,小小胥吏,收发抄写,送水端茶。雍正问其他人呢?小蓝说都回家看灯去了。雍正很好奇:你因何不去看灯?小蓝说,当今皇上励精图治,宵衣旰食,或有急件,没人跑腿要误大事的!雍正问小蓝将来有何打算。小蓝说,假如天上掉馅饼,愿去渔船管理所。我家孩子多,便闹饥荒也不至都饿死。雍正一笑告辞,明早上朝询问哪个渔船管理所有空缺?下面说广东南海县有。雍正道:那就让内阁的小蓝去吧。渔船管理所所长跟县长平级,而小蓝只是个勤杂人员,没有学位,没有职级,按大清法律规定,这样的白身人是不能出仕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小蓝是谁?

雍正是大清朝第五代领导人,可他不似接班的皇帝,更像一位打江山的新君。这年秋天,透爽的北京用蓝天细致装扮着湖底,朵朵白云自水下飘过,似是诉说乾坤倒转、河清海晏今又是。风中时有煮玉米的香气,是前门外大街小贩们的厨艺,内外廷每天总会有几个馋嘴胥吏,借公干之故溜出去,那尚未定浆的玉米鲜嫩、甜润,猴急啖嚼如丹荔,胥吏啖之比猴急。曾几何时,这些雁过拔毛的胥吏,莫说吃小贩们几穗玉米,就连巡抚、总督也免不了被敲竹杠。是以自顺治皇帝时起,这北京便有“东富西贵”之说,但那是老黄历,现在的胥吏各个正派能干,他们唯一的想法,是盼望着有一天,遇上微服私访的皇帝。

在中国封建帝王群体中,不同凡响的雍正,眼光先于时代看清了儒家文化的痼疾。尽管他的改革不是为了否定封建文明,而是想让这个文明模式变得巩固与更加合理,却在客观上为否定这个文明模式张开了门缝,有心人只要透过这个门缝,就能窥探那个距离遥远模模糊糊的新世界。遗憾的是,中国人已经被这个模式牢牢的束缚了思维和心性,甚至连窥探的欲望都没有,因此在雍正死后,那道门缝旋即被乾隆关上,中国社会由此又回到了从前。“其实田文镜不及李卫,李卫又不及鄂尔泰,”1740年乾隆对田文镜的否定,无异于是对中国封建文明的全面肯定。让人不胜唏嘘,雍正、乾隆,李绂、田文镜……但愿未来的中国,不再重复这样的不幸。

2017年7月25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6: 李洪志父亲李丹身世之谜
2016: 民主中国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zt
2015: 为警方处理爱国打人事件点赞 z
2015: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说说令计
2014: 俄罗斯撒谎咋就不知道脸红呢? zt
2014: 海外评中国十大恶心人物,相当到位!zt
2013: 公诉薄熙来,右右们为什么这样兴高采烈
2013: 为不蹈苏联覆辙,为祖国民族和中国人民
2012: 百元大钞仅相当于06年的80元,人民币贬
2012: 外媒点评:政治局九常委鹿死谁手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