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政局突变!总统埃尔多安的最强政敌、伊斯坦布尔市现任市长克雷姆·伊马姆奥卢被捕事件,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引爆了土耳其政坛。按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的说法,如果土耳其保持面向欧洲和民主化,它就是这个地区的稳定器,而埃尔多安执政20余年不断推动的伊斯兰化和“威权化”,会带来叙利亚等临近中东国家、伊朗和高加索地区的持续不稳定。这个地缘支轴国家的任何政治动荡都引来大国的警惕。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长伊马姆奥卢。(图源:法新社)
伊马姆奥卢是明星总统候选人,按土耳其政治规则,拥有政治豁免权。但埃尔多安以腐败、操纵招标和协助恐怖组织等指控逮伊马姆奥卢前一天,他先撤销了后者的学士学位,等于直接剥夺了他竞选2028年总统的资格。
埃尔多安和伊马姆奥卢出身迥异,却在伊斯坦布尔开启了命运交织的政治博弈。埃尔多安的崛起堪称“草根逆袭”:从街头小贩到伊斯坦布尔市长,再到三任总理、三届总统,其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执政22年间,推动了土耳其从世俗化国家向伊斯兰保守主义转型,塑造了“新奥斯曼主义”的外交格局。伊马姆奥卢则是典型的精英代表,毕业于伊斯坦布尔大学,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早年经营家族建筑企业,2008年加入反对党共和人民党后,从地方官员逐步晋升为伊斯坦布尔市长,以务实作风和反腐败形象赢得民众支持。

首都安卡拉有民众上街声援伊马姆奥卢。(图源:路透社)
两人的政治轨迹在2019年首次交汇。那年,伊马姆奥卢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击败埃尔多安的亲信,终结了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对土耳其最重要的城市长达25年的控制。2024年地方选举中,伊马姆奥卢再次连任市长,成了埃尔多安大权在握以来最大的“政治克星”。此次被捕前,共和人民党正计划提名伊马姆奥卢为总统候选人,民调显示他与埃尔多安的支持率差距已缩小至个位数。面对这一威胁,埃尔多安政府选择通过逮捕和提前大选双重打击,彻底瓦解反对派的核心力量。
事实上,土耳其的地缘战略地位使其成为大国角力的焦点。作为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埃尔多安政府长期奉行“东西平衡”策略:一方面深化与俄罗斯、中国的能源和军事合作,例如无视美国警告购买俄制S-400导弹,另一方面维持北约成员国身份,并试图通过调解俄乌冲突、巴以冲突提升国际话语权。2024年,土耳其促成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和解,在非洲之角建立军事基地,同时申请加入金砖国家,试图在国际多极化秩序中占据更多主动位置。
这次内政危机很可能削弱土耳其的外交杠杆。欧盟对土耳其民主倒退的批评持续升温,德国总理朔尔茨警告“土耳其的选择将影响欧土关系”。美国虽然没有直接干预,但埃尔多安如果进一步压制反对派,很可能加剧他与西方的裂痕。同时,土耳其在叙利亚、东地中海的军事存在也面临新的挑战。国内动荡很可能迫使埃尔多安在外交上更加激进,以转移民众视线,这可能反过来进一步激化他与西方的矛盾。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图源:视觉中国)
然而,在现有的地缘现实条件下,西方可能很难对土耳其采取实质性制裁。土耳其作为北约南翼屏障,在俄乌冲突中扮演调解角色,它也同时控制着中亚和高加索不经俄罗斯通达欧洲的关键能源运输通道。土耳其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欧洲能源安全、中东和平进程以及巴尔干地区稳定。这种矛盾性会让欧盟陷入“批评与合作”的两难境地。
土耳其的政治危机短期内很难化解,反对党誓言“继续抗争”,共和人民党宣布将按计划举行总统候选人初选,而伊马姆奥卢的支持者已连续多日在伊斯坦布尔街头抗议,与防暴警察发生冲突。这场博弈可以说不仅关乎个人命运,更关乎土耳其的政治道路选择。
如果这场危机持续发酵,可能导致外资撤离、里拉进一步贬值,并严重削弱土耳其在地区事务中的斡旋能力。对埃尔多安而言,如何在压制反对派与维护经济稳定间找到平衡,将成为他执政20余年来最严峻的考验;而对国际社会来说,如何在“价值观外交”与现实利益之间作出取舍,同样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