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悲观!技术每次创新都没让人类走向终结 zt |
送交者: 2025年03月25日14:38:47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张军:不要太悲观!技术每次创新都没让人类走向终结2025-03-25 15:47:04来源:观察者网 最后更新: 2025-03-25 15:47:10 人工智能(AI)对各行各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也让很多人担忧,未来AI是否会彻底取代人类。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日前对观察者网表示,这样的焦虑是基于人们的一个简单推断,“大家觉得,既然AI比人还聪明,无所不能,将来我们肯定是多余了。” 张军说,很多经济学家也在思考这个问题。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在讨论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对经济的冲击时,提到了经济学里的“卡尔多事实”,即从短期来看,社会对劳动的需求会有波动,有时会出现大量的失业。但把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社会对劳动的需求相对是比较稳定的。而且统计表明,一个社会的所有产出当中,劳动所占的份额,也就是分配给劳动的报酬,其占比长期来看没有太大的波动。 “因此,阿西莫格鲁提出一个问题:从工业革命以来,技术不断创新,所有出现的先进技术都是为了替代劳动。既然如此,为什么‘卡尔多事实’还存在?”张军说。 他表示:“很显然,这些替代劳动的技术诞生的同时,可能又产生了对劳动的新需求,创造了新的岗位。比如制造业大量使用机器以后,劳动力变多余了,但是服务业起来了,吸纳了这部分劳动力,服务业又不断有新的领域和岗位出现。” “从历史上看,技术的每一次创新都没有让人类走向终结,人类完全被取代的情况还没有发生。我相信阿西莫格鲁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张军说。 他指出,对普通人来说,无论他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无论这个工作会不会被机器取代,都需要有非常发达的素质教育体系。“不管AI怎么发展,它消灭不了这个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张军还表示,我们不要抗拒AI,而是要使用它,更多地去拥抱AI,让AI帮我们做事情,这就是所谓的赋能。 “如果AI可以提高更多人做事情的效率,甚至可以大大减轻他们在工作上的辛劳,这对个人的全面发展不是非常重要吗?”张军说。 |
|
|
|
![]() |
|||
|
![]() |
实用资讯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4: | 印度人很自信,但印度经济无法赶上中国 | |
2024: | 莫斯科遭恐怖袭击,应该不是美国策划的 | |
2023: | 我对于中国芯片崛起,一直很有信心,无 | |
2023: | 接下来的几个月到十一个月再扔四五千亿 | |
2022: | 想对中国去“海军化”?美媒放出狂言: | |
2022: | 补壹刀:中印 突然释放信号! zt | |
2021: | 中国贫富差距有多严重 2%富人掌社会8成 | |
2021: | 卢诗翰:为什么西方要和中国新疆棉花过 | |
2020: | 这是第三场阻击战,真正考验美国的时候 | |
2020: | 在疫情面前军舰比客轮更加安全?陈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