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提出了5项举措,旨在加强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包括以10亿欧元资助创新领域,特别是自驾车、人工智能(AI)辅助系统等新车用网络科技。同时,欧盟将通过“监管沙盒”(sandbox)机制,放宽自驾车上路实验的相关法规,以便与美国和中国的竞争对手保持同步。
在推进电动车电池产业方面,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强调:“我们将促进本地生产,以避免战略性依赖,特别是电池生产。”
中央社报道,中国生产的电池主导全球电动车市场,成为欧盟降低对外依赖的主要目标。欧盟负责交通领域的执委齐齐柯斯塔斯(Apostolos Tzitzikostas)在记者会上表示,电池约占一辆电动车价值的40%,他说:“为了竞争,我们需要自己生产电池。”
在欧盟的行动方案中,支持本土电池生产的首要措施是确保矿产原料供应。欧盟委员会提出了18亿欧元的计划,旨在打造“安全且具竞争力的电池原料供应链”,并与智利、民主刚果等14个原物料合作伙伴进行合作,计划将在3月发布。
在保留原定减碳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欧盟还在行动方案中加入了三年的缓冲期,减轻汽车行业在今年开始实施新碳排放标准时的压力。换言之,汽车企业将在三年后才会被要求综合计算其是否从2025年至2027年达成欧盟新的减碳标准,并面临相应的处罚。
行动方案的第四个领域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再培训,以应对汽车产业转型的需求。第五个领域则是确保国际公平竞争。
欧盟委员会在新闻稿中特别提到,将继续通过贸易防御工具,如反政府不当补贴措施(anti-subsidy measures),保护欧盟企业。在“公平竞争”部分,欧盟还明确提到,去年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了“反补贴税”(countervailing duties)。
该文件指出,对中国业者欲以价格协商交换免征反补贴税,欧盟保持开放态度,同时准备好发动"反规避"(anti-circumvention)调查,即一旦发现中国业者违规逃避反补贴税的行为,将再祭出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