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希望博雷利的来访“好饭不怕晚”
来源:环球时报
-2023-10/1207:55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利于10月12日至14日访华,并举行第十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这是他担任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以来首次访问中国。有意思的是,博雷利最早原定今年4月中旬访华,但因新冠检测呈阳性而推迟,后来又计划7月展开行程,也在最后一刻被取消。这个一波三折的过程,有点像中欧关系近一两年来的起伏经历。
博雷利最终成行,对正处于相对低迷的中欧关系来说,无疑是一次坦诚沟通、增进了解、化解分歧以及加强合作的重要契机,需要双方抓住并最大程度地利用好。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不但没有根本利害冲突,而且实际利益深度交融,并在支持多边主义、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等方面有相同或相近的立场,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年来的这个坚实基础没有被削弱或动摇,某种程度上还在加强。
把这个基础当成一面镜子,来照一照中欧关系这两年所遭遇的困难和问题,可以看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没必要的,也是不应该出现的,有些矛盾不是它们所表现出来的那么尖锐,同样也是可以通过中欧双方加强沟通、相向而行予以解决的。博雷利这次访华以及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只要在这个基础框定的范围内开展,就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博雷利行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此行的首要目标是向中方重申,欧洲“认真对待中国”,没有旨在破坏中国崛起的“隐藏议程”,他期望“中国更加认真地对待欧洲”,不要再从与美国竞争的角度来看待与欧洲的关系。他特别强调了欧洲的对华判断是“独立”做出的。既然被当成“首要目标”,说明它是博雷利以及欧洲很多人的一个对华心结。站在中方的角度上看,这个心结是不难解开的,因为它所基于的几乎都是误解和误判。
中国重视与欧洲的关系是毫无疑问的,“认真对待”欧洲的程度决不亚于欧洲“认真对待”中国的程度。中国既把欧洲当成一支独立的全球性力量,也真诚希望并坚定支持欧洲实现真正的战略自主和外交独立。
我们也相信像博雷利这样在意欧洲独立性的欧洲精英有不少。一个悖论是,欧洲政治精英越强调独立性,很可能就是欧洲战略自主性和独立性日益丧失的时候。尽管很少有欧洲人甘愿做美国的政治附庸,对美国的政治干涉也抱有警惕心,但华盛顿对欧洲政治外交事实上的介入显然已经越界了,在不少事情上甚至产生了支配性影响。
坦白地讲,在中国社会有很多人认为,欧盟的战略自主更多停留在口头上,它的对华实际做法依然是跟着华盛顿的指挥棒起舞。比如它前两年在新疆、香港等涉中国内政问题上的表现,以及如今对台湾问题的态度,还有在贸易问题上以“去风险”的名义大搞保护主义等等,都像是华盛顿对华政策的翻版。
换句话说,不是中国从美国竞争的角度来看待处理与欧洲的关系,而是美国越来越从对华竞争的角度来看待处理与欧洲的关系。这种情况下,欧洲确实需要特别强调、维护并争取它的独立性,但这不在于对中国怎么说,而在于怎么做,包括怎么平衡对华关系及对美关系。如果欧洲真的做到了战略自主和外交独立,别人一定会看到的,并不需要自己再去证明。
跨大西洋关系从根子上说是不平等的,但中欧关系可以成为平等相待的典范。只要摆脱第三方因素的强力影响与干扰,中欧关系一定会顺畅很多,一些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处理起来也会简单多了,一些具体的分歧点或争议点,如果站在更高维度看待,其实都可以变成新的合作点,比如本报曾刊文呼吁“中欧应联手做大电动汽车这块蛋糕”。对当前的中欧关系来说,很需要这样的智慧与创新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