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开幕当天,莫迪使用写有“BHARAT”的标牌来标示自己的国家。
丁戈隆东
本周末,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备受关注。相比正式会议,会前的一封英文版晚宴邀请函首先引起外界关注,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这封G20晚宴邀请函中,印度总统德劳帕迪·穆尔穆以“婆罗多(Bharat,又译巴拉特)总统”,而不是传统的、国际上通用的“印度(India)总统”自称。同一天,印度总理莫迪所在的政党——印度人民党的高级发言人也在社交平台发文,用英文称呼莫迪为“婆罗多总理”。G20峰会开幕当天,莫迪也使用写有“BHARAT”而非“INDIA”的标牌来标示自己的国家。这引起了外界强烈讨论,也由此引发了“印度将更改国名”的猜测。
一提到印度,国际社会习惯用“India”,但在印度国内,印度人对自己国家还有另外一个叫法,即“Bharat”。在印度宪法的英文版中,开篇即为“我们,印度人民”(We,the people of India),首章第一部分也陈述称“印度,即婆罗多”(India,that is Bharat)。但在印地语版的宪法中,首章第一部分陈述则变成了“婆罗多,即印度”(Bharat,that is India)。不难看出,一直以来“印度”和“婆罗多”都可以指代印度这个国家。
“印度”还是“婆罗多”?争论背后更多是政治考量。一些支持改名为“婆罗多”的人认为,“印度”一词是英国殖民者给该国起的名字,而“婆罗多”的名字比较古老,出现在大约2000年前的印度经文中,字面意思是“承载/携带”,实际意为“寻找光明/知识的人”。其实,印度政府几十年来一直试图通过重新命名道路甚至整个城市来消除英国殖民时代的痕迹,现在的莫迪政府加快了这一进程,他在公开演讲中强调印度需要摒弃“殖民思维”的痕迹。在支持者看来,改名为“婆罗多”意在消除殖民痕迹,恢复民族自豪感。
当然,改名也并没有获得一边倒支持。有历史学家指出,事实上“印度”的名字源于“印度河”(Indus River,梵语中为Sindhu),这一名称起源于英国殖民印度前的几个世纪。而且,“印度”这一称呼在中国古籍中早已出现,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首次使用“印度”的名称。可见,“印度”并非完全是西方殖民者的产物。印度反对党就批评莫迪政府玩弄民族主义,将一个世俗的印度推向强势的印度教国家,可能加剧印度内部的种族及地区矛盾,“希望政府不要蠢到换掉‘印度’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有着无可估量的品牌价值”。另据环球网援引的报道称,巴基斯坦国内的部分民族主义者提议巴基斯坦改名为“印度”,因为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领土。
一个国家改名,影响重大,并非小事。先看经济成本,改名不仅需要巨额的宣传费,宪法、货币、地图、旗帜等印刷品上的相关名称都需要同步更改,成本难以估量。再看政治成本,印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不同族群和地区对“印度”这一国名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莫迪政府如果强行推动改名,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和社会动荡。当然,全球范围内也有多个国家成功改名的。比如,2016年,因为名字太长,加之想与邻国斯洛伐克区分开,捷克共和国(Czech Republic)更名为Czechia;2022年,土耳其(Turkey)将国名的外国名从“Turkey”改为“Türkiye”,土当局认为后者更能体现该国的文化底蕴。
截至目前,印度政府还未公开回应是否要改名一事,但多家印度媒体透露,莫迪政府可能会在9月18日至22日举行的议会特别会议上,提出把印度国名更改为“婆罗多”的决议。现在,这一消息已经在印度国内引发了一场巨大争论。无论如何,国家改名事关重大,还须慎之又慎,争取各界理解和支持,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加剧印度不稳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