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的战场上,乌克兰在西方支持下使用了大量小型无人机。有军用的,也有民用改装的,投掷加装尾翼的手雷、改装的榴弹、迫击炮弹等小型弹药,给俄军的士兵、装甲车、甚至坦克造成不少困扰,损失不小。
乌军空中迫击炮
乌军无人机投掷小型弹药
俄对付大型快速无人机的反制技术是较为先进完备的。但是为什么对小型无人机却捉襟见肘,让敌人屡屡得手呢?
主要原因在于乌使用的消费级的小型无人机属于 “低慢小”目标,存在隐蔽性强,发现难;信号弱,识别难;监测易中断,跟踪难;超低空,打击难的特点。用对付大型无人机的武器去打击就像高射炮打蚊子,成本太高。同时还有威力过剩、容易造成附带伤害的结果。
俄在战场上适合单兵或分散使用的有以下几种反制无人机装备:
一、手持枪式无人机电磁反制武器。该武器通过抑制和阻断无线通信来捕获或者是控制无人机。
REX-1电磁枪
二、反无人机装甲车。炮台装有多阵列相控阵雷达,主武器是4挺6P7K型机枪,用密集火力消灭微型无人机。
233121型反无人机装甲车
三、攻击无人机。内置霰弹枪从天空中击落其他无人机。
Vepr-12无人机
四、反无人机侦察指挥车。该侦察指挥车单车可同时跟踪120个空中目标,能定位、追踪、锁定无人机。但要打击则需引导打击兵器对无人机实施攻击。
这些武器受外界因素影响大。预警、发现有的需要肉眼观察,有的需要协同作战,反制过程也是经常不灵。从实战效果来看表现平平。
那么中国军工在这方面水平如何呢?在反制小型无人机方面中国有自己的特长,并且经过实战检验。比如:中国“神眸”分布式低空防护系统。
“神眸”分布式低空防护系统
该系统具备多种探测手段,能对低、慢、小目标快速发现、识别,运用高能激光、电子干扰、导航诱骗、防空导弹、速射炮以及用无人机发射拦截网等方法实现“发现即击落”。激光武器成本低,特别适合打击中小型无人机。在沙特实战效果极好。
中国激光防御武器系统
实战是试金石,能发现、暴露俄罗斯军事斗争的长处与短板,俄不妨取他人之长,借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