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今天,中美俄都有重大发布 zt |
送交者: 2023年02月22日04:23:04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罕见!今天,中美俄都有重大发布根据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的透露,此次国情咨文由普京亲自撰写。而且,普京刚一走上演讲台就表示,今天的国情咨文是在世界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之时,在发生决定人民未来的最重要历史事件之时发表。 ![]() 足见克里姆林宫对此次国情咨文的重视程度。 而此次演讲全程1小时45分钟,也是其在联邦议会演讲时间最长的一次。 在整个演讲的前半部分,普京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特别军事行动的原由、俄罗斯的做法以及批评西方的所作所为。 普京称,多年来俄罗斯已经做了一切努力,尽一切可能让这一问题以和平方式解决,曾经准备与西方进行建设性对话,但遭到了忽视和拒绝。俄罗斯别无选择,只能开展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是他们发动的战争,我们动用力量,为的是阻止战争”。 对于特别军事行动,普京表示,俄罗斯将一步一步、认真慎重和有始有终地完成其所面临的任务。 他还称,西方精英毫不掩饰他们想要俄罗斯灭亡的想法,俄罗斯将会对此做出适当回应,因为这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西方精英打算将局部冲突转化为全球对抗,但是他们也不能不认清,在战场上打败俄罗斯是不可能的。 普京还透露,有关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和装备的谈判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前就在进行,基辅政权曾企图获得核武器;西方直接参与了对俄罗斯战略航空基地的袭击。 对俄罗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规划,也是普京此次演讲的重要内容之一。普京在演讲中宣布,俄罗斯正在进入新的经济周期,其结构具有全新特征,凭借收支平衡不需要在国外卑躬屈膝乞讨。 在展示俄罗斯在2022-2023农业年出口多达5500万-6000万吨粮食、卢布在俄罗斯外贸结算中的份额翻番、通货膨胀到年中将接近目标指数的4%等成绩的同时,普京也提出了敦促提高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铁路运力,鼓励自由创业和发展私营经济等要求。除此之外,普京还提议回归俄罗斯传统教育体系等等。 而此次国情咨文演讲中最受国际舆论关注的内容,莫过于普京在当天的演讲中宣布,将暂停与美国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是美俄两国之间仅存的最后一项核武器军控协议,其中规定将双方的远程核弹头数量限制在1500枚。去年,普京和拜登达成一致,将该条约延长至2026年。 普京在演讲中表示,北约发表声明要求俄罗斯恢复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包括允许监察员检查核武以及国防设施,这是一场荒诞剧。俄罗斯将暂停参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但普京强调这不是退出,而是暂停。 他还称,已经有了美国在考虑进行核武器实际试验的消息,如果美国进行试验,俄罗斯也将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国防部和国家原子能公司要确保为俄罗斯核武器试验做好准备。 02 对于普京的此次国情咨文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宪举告诉“补壹刀”,现场的气氛与2014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之后那次普京讲话时很像,隆重、热烈,现场观众多次起立,掌声不断。这反映出俄罗斯社会政治精英整体热情高涨、团结。 除此之外,王宪举认为这次演讲传递出来的另一个信号是,包括普京在内的俄罗斯精英们还是比较乐观的。包括普京特别强调了核威慑力量的最新系统装备水平超过90%,也是其展示战场上战胜俄罗斯是不可能的底气来源。 而从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判断上来看,普京现在比较强调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辩证思维。虽然来自西方的限制和制裁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但是得益于去年国际能源市场价格上涨,俄罗斯经济形势比一些预估的情况要好。
![]() 在现在情况下,俄罗斯下一步经济发展,更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因此普京强调要减少税收、鼓励发展本国中小企业。不过这过去是俄罗斯的弱项,要在目前特别军事行动仍在进行的背景下发展中小企业,可能需要更多的努力。 王宪举表示, 从这个国情咨文看,恐怕俄罗斯跟美西方继续对抗的氛围还会持续下去,现在看不到缓和的迹象。俄罗斯接下来的主要外交方向会是和他们划定的2/3非西方国家发展关系,包括独联体国家、欧亚经济联盟国家、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国家、上合、金砖、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等等。 至于俄罗斯暂停参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王宪举则认为目前主要还是想在心理上对西方加大威慑。《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长5年的象征性意义大于实质性的意义。实际上,一年多以来俄罗斯在核威慑的问题上一直没有完全放弃。 03 普京的演讲一结束,就遭到了美欧国家的隔空互怼。 正在基辅访问的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谴责普京的国情咨文演讲是一场“宣传运动”。 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则对俄罗斯决定暂停加入与美国签署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表示遗憾,并敦促重新考虑这一行动。 实际上,普京国情咨文演讲还在进行中的时候,距离莫斯科800英里的波兰华沙皇家城堡外面,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为美国总统拜登搭建演讲台,台子两侧挂满了美波两国国旗。 美欧主要媒体上,美俄总统“隔空对决”的味道浓烈。 ![]() 虽然作为“不友好国家”的媒体没办法到莫斯科现场报道普京的演讲,但至少纽约时报、英国卫报和BBC等都在网站上进行视频或文字直播,其他不少媒体也实时关注和报道普京演讲的重点内容。 按照安排,拜登当天分别与波兰总统杜达和北约其他东欧成员国领导人会面,随后在华沙时间发表演讲。 波兰寻求更多美国驻军,要求北约对乌提供更多安全保障,拜登重申对乌支持……这些行前就已被大量“预告”的会谈内容,现在似乎调不起各大媒体的兴趣了。 国际舆论的胃口,被拜登昨天“戏剧性地”突访乌克兰明显吊得更高了。 美国总统在波兰行程的焦点,事实上变成他将如何回应普京的演讲内容。 BBC援引白宫官员的话证实,拜登会听普京的演讲,“并且可能根据听到的内容对他随后将要发表的讲话进行一些调整”。在报道中,BBC记者直接给两人用上了“对手”一词。 在拜登亲自“上阵”之前,沙利文已经开始“助攻”。 普京演讲还没结束,这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就在媒体上开腔,驳斥俄总统有关西方应为俄乌冲突负责的说法。他还称,拜登随后的演讲不会是“一种言辞上的较量”,而是“一份有关价值观的恳切声明”。 一路直播普京演讲的纽约时报网站更是早就抓住了这一点。 从昨天拜登访问基辅开始,这家美媒就开始烘托美俄总统对决的意味,将美国总统的基辅之行称为“直接挑战普京的起手式”,还说两人21日的演说“预计将呈现截然不同的世界观”。 纽约时报记者还试图赋予这个场面以“历史感”: 报道中说,这场相隔几个小时的“演讲对决”重现美苏冷战氛围,还称俄乌冲突正逐渐演变成这两位冷战经历者的竞争,80岁的拜登和70岁的普京多年来打量对方,如今处在直接对抗边缘: 这可能是继19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与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以来“超级大国领袖之间最具个人色彩的对抗”。 美俄两国总统21日各自的演讲结束,国际媒体上有关两人隔空对决的喧嚣也逐渐平息后,摆在冲突各相关方甚至整个世界面前的一个严峻现实是,已经持续一年的俄乌冲突没有显现出丝毫缓解态势。 一位欧洲问题学者对于美欧媒体这两天看热闹的亢奋表示费解: 在拜登继续带头鼓噪“民主V威权”的较量,继续以所谓“坚定支持”姿态不断协调向乌克兰输入更多武器和资金援助,在美俄之间最后一道法律意义上的军控屏障《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也被暂停后,包括美欧媒体在内的国际舆论表现出的不应是亢奋,而是担忧。 担忧这场冲突再持续一年甚至更久,将把各相关方甚至整个世界拖向哪里。 |
|
|
|
![]() |
||
|
![]() |
实用资讯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2: | 【原创】其实真的想仔细,普京其实也没 | |
2022: | 史客郎:一夜之间,全球震惊,普京真动 | |
2021: | 默克尔宣布G7中国决定,释放3个重大信号 | |
2021: | 中印撤军后续:中方实控范围增加多少, | |
2020: | 技术越来越先进,心思都用在这方面 | |
2020: | 美国官员渲染中国军力投送 称美军需开发 | |
2019: | “特朗普,你可把我们坑惨了!” zt | |
2019: | 老田:彻底失败的“千里跃进大别山”行 | |
2018: | 中国超越日本的三大原因 | |
2018: | 外媒:不承认“一中”,许多“台湾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