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黑木崖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青扑落 15h 国产医疗器械
送交者:  2021年10月27日08:57:26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前些天,一对退休老院士夫妇评论医疗器械的言论广为传播。

大意是国产医疗器械和国外差太远,现在国内90%的中大型医疗器械还是进口。



有些朋友知道我做过医疗器械投资,来问我的看法。

我想举三个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例子。

联影、迈瑞、微创。



【联影】

大家对大型医疗设备,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CT和MR(核磁共振)了。

直到今天很多人还以为中国不能国产CT或MR(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存量设备确实进口居多)。

联影就是这方面国内企业的优秀代表。



图1是联影今年发布的人全身体5T的MR--世界首台。

以前这种超高磁共振只能用于脑部成像。



图2是今年发布的国内首台640层CT,这也是国际一流水平。



图3是两年前,联影的PET-CT就出口日本的新闻。

PET-CT是一种更高端的高精度CT,用于发现早期癌细胞。

日本对医疗器械进口相当严格。

联影能出口日本意义不言自明。

往非发达国家出口就更常见了。



图4是联影自己开始定制芯片。

由于通用芯片的功能性能定义并不完美,联影开始和上游环节定制专用芯片。



【迈瑞】

迈瑞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企业。

今年销售额250亿RMB左右。

有一半的销售额来自国内,1/4来自欧美发达国家,1/4来自欧美之外的海外市场。



迈瑞的主要产品线是B超、生命监护仪(ICU常用)、体外检测(化验血液等体液的),以及一些其它规模较小的产品线(包括疫情时崛起的专业呼吸机),这些都是对电子、机械、材料、生化以及软件等跨学科综合要求很高的产品,迈瑞能有1/4的营收来自欧美足以见其技术实力。



事实上,迈瑞产品已进入超过 2/3 的美国医院,包括全部美国排名前 20 的医院,和图5中的一些世界顶级医院。



迈瑞打入欧美的不是边缘产品,而是ICU基于枢纽作用的生命体征监护。

例如,迈瑞的智能化监护仪及IT整体解决方案已在欧美200多家教学医院实现全院级装机。

包括监护仪、麻醉机、POC 超声在美国均名列市场第3,英国第2。

B超缺乏国际市场数据,国内市场占有率应该已经第1。



图6是占地一个房间大的体外诊断分析流水线,迈瑞已经实现出口整线装机。



【微创】

微创比前两家企业要低调。

但包括控股和参股公司在内,微创可能是国内产品线最广的医疗设备(含高值耗材)企业,产品线包括:心脏冠脉支架、心脏瓣膜、手术机器人、电生理、心脏起搏器、外周血管支架、脑血管支架和覆膜、骨关节等。



说说微创的心脏冠脉支架。

通过集采,微创已经确立了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当然,微创不是只能薄利多销。

事实上除了参与国内集采高性价比的走量产品,微创的高端冠脉支架可能是世界最优,或者说是至少是最优之列。



微创的药物洗脱支架“火鹰”和当今冠脉支架的“金标准”---雅培的Xience在欧洲做了头对头临床PK。

在载药量更小的情况下,火鹰不劣于Xience。

《柳叶刀》全文刊发了PK结果(图7),当时是中国医疗器械首次登上《柳叶刀》。

火鹰已经开始出口欧洲,并进了很多国家医保。

也已经在美国通过了FDA的批准(图8)。

心脏血管里的植入物能进入欧美市场,足见技术实力。

这款产品的的3D加工非常精密,大家可以在图8中感受一下。

其售价大概是集采档次产品的20倍以上。



还有微创的手术机器人,就是类似于达芬奇那种手腹(医生用它缝合葡萄皮的视频曾在网上引起轰动)。

微创的手术机器人还没有完全商业化,但已经投入近10年研发,现在已经在重点医院开始临床实验。

第一代产品(图9),大概能达到现在达芬奇75-80%的水平。

第二代已经在开发的后期,应该可以非常接近达芬奇。

但无论如何,手术机器人可谓医疗器械综合要求集大成者,国内能做出落地的产品,已经很不简单了。



这里再说一个(我印象中)最贵的高值耗材--TAVI心脏瓣膜。

心脏瓣膜(心房和心室之间的“门”)一生都在开合,容易老化。

以前瓣膜坏了就只能开胸对心脏动刀子。

现在可以经大腿动脉,通过一根导管把人造瓣膜输送到心脏处,然后释放安装。

手术风险大大降低。



这玩意在美国也是近十年才发展的新领域,国内企业大概花了七八年国产化。

由于中国人心脏病变原因和欧美不完全类似,所以国内产品临床适应可能更好,而且作为后来者也迭代了一些新的功能。

图10。



为何说它是最贵的呢?图10中间那个装置就两个硬币大小,国产化后仍要20多万RMB,足见其技术含量。

但国内已经有三家上市,而且都迭代到第二代了。



总而言之,回到整体来看国产医疗器械,我的看法可以总结成三点:

(1)国产医疗器械和欧美日还有差距,但这个差距是否定义为“太远”则可以具体讨论。

单从市场份额上来说,存量医疗器械中进口设备肯定占绝大部分,但也远没有到90%。

至于增量部分,这几年国产毛估能有一半以上。



(2)尤其最近几年,由于广泛的基础技术和工艺的进步,国产医疗器械的进步很大。

现在完全“0”的领域已经很少。

大多数分支领域也已经和国外没有大代差(技术路线的差距),更多是小代差(功能性能的迭代差距)。

有少数产品的迭代差距也已经很少。

极少数已经并跑甚至领先。



(3)和大多数工业品一样,国产医疗器械依托中国庞大市场需求、工程师红利、完整的产业链配套(电子、材料、生化、机械),以及“养蛊”似的内部竞争筛选,未来发展上限很高。

事实上,国内市场早已经不能满足国内优秀药械企业的胃口了。

         
前些天,一对退休老院士夫妇评论医疗器械的言论广为传播。

大意是国产医疗器械和国外差太远,现在国内90%的中大型医疗器械还是进口。



有些朋友知道我做过医疗器械投资,来问我的看法。

我想举三个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例子。

联影、迈瑞、微创。



【联影】

大家对大型医疗设备,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CT和MR(核磁共振)了。

直到今天很多人还以为中国不能国产CT或MR(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存量设备确实进口居多)。

联影就是这方面国内企业的优秀代表。



图1是联影今年发布的人全身体5T的MR--世界首台。

以前这种超高磁共振只能用于脑部成像。



图2是今年发布的国内首台640层CT,这也是国际一流水平。



图3是两年前,联影的PET-CT就出口日本的新闻。

PET-CT是一种更高端的高精度CT,用于发现早期癌细胞。

日本对医疗器械进口相当严格。

联影能出口日本意义不言自明。

往非发达国家出口就更常见了。



图4是联影自己开始定制芯片。

由于通用芯片的功能性能定义并不完美,联影开始和上游环节定制专用芯片。



【迈瑞】

迈瑞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企业。

今年销售额250亿RMB左右。

有一半的销售额来自国内,1/4来自欧美发达国家,1/4来自欧美之外的海外市场。



迈瑞的主要产品线是B超、生命监护仪(ICU常用)、体外检测(化验血液等体液的),以及一些其它规模较小的产品线(包括疫情时崛起的专业呼吸机),这些都是对电子、机械、材料、生化以及软件等跨学科综合要求很高的产品,迈瑞能有1/4的营收来自欧美足以见其技术实力。



事实上,迈瑞产品已进入超过 2/3 的美国医院,包括全部美国排名前 20 的医院,和图5中的一些世界顶级医院。



迈瑞打入欧美的不是边缘产品,而是ICU基于枢纽作用的生命体征监护。

例如,迈瑞的智能化监护仪及IT整体解决方案已在欧美200多家教学医院实现全院级装机。

包括监护仪、麻醉机、POC 超声在美国均名列市场第3,英国第2。

B超缺乏国际市场数据,国内市场占有率应该已经第1。



图6是占地一个房间大的体外诊断分析流水线,迈瑞已经实现出口整线装机。



【微创】

微创比前两家企业要低调。

但包括控股和参股公司在内,微创可能是国内产品线最广的医疗设备(含高值耗材)企业,产品线包括:心脏冠脉支架、心脏瓣膜、手术机器人、电生理、心脏起搏器、外周血管支架、脑血管支架和覆膜、骨关节等。



说说微创的心脏冠脉支架。

通过集采,微创已经确立了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当然,微创不是只能薄利多销。

事实上除了参与国内集采高性价比的走量产品,微创的高端冠脉支架可能是世界最优,或者说是至少是最优之列。



微创的药物洗脱支架“火鹰”和当今冠脉支架的“金标准”---雅培的Xience在欧洲做了头对头临床PK。

在载药量更小的情况下,火鹰不劣于Xience。

《柳叶刀》全文刊发了PK结果(图7),当时是中国医疗器械首次登上《柳叶刀》。

火鹰已经开始出口欧洲,并进了很多国家医保。

也已经在美国通过了FDA的批准(图8)。

心脏血管里的植入物能进入欧美市场,足见技术实力。

这款产品的的3D加工非常精密,大家可以在图8中感受一下。

其售价大概是集采档次产品的20倍以上。



还有微创的手术机器人,就是类似于达芬奇那种手腹(医生用它缝合葡萄皮的视频曾在网上引起轰动)。

微创的手术机器人还没有完全商业化,但已经投入近10年研发,现在已经在重点医院开始临床实验。

第一代产品(图9),大概能达到现在达芬奇75-80%的水平。

第二代已经在开发的后期,应该可以非常接近达芬奇。

但无论如何,手术机器人可谓医疗器械综合要求集大成者,国内能做出落地的产品,已经很不简单了。



这里再说一个(我印象中)最贵的高值耗材--TAVI心脏瓣膜。

心脏瓣膜(心房和心室之间的“门”)一生都在开合,容易老化。

以前瓣膜坏了就只能开胸对心脏动刀子。

现在可以经大腿动脉,通过一根导管把人造瓣膜输送到心脏处,然后释放安装。

手术风险大大降低。



这玩意在美国也是近十年才发展的新领域,国内企业大概花了七八年国产化。

由于中国人心脏病变原因和欧美不完全类似,所以国内产品临床适应可能更好,而且作为后来者也迭代了一些新的功能。

图10。



为何说它是最贵的呢?图10中间那个装置就两个硬币大小,国产化后仍要20多万RMB,足见其技术含量。

但国内已经有三家上市,而且都迭代到第二代了。



总而言之,回到整体来看国产医疗器械,我的看法可以总结成三点:

(1)国产医疗器械和欧美日还有差距,但这个差距是否定义为“太远”则可以具体讨论。

单从市场份额上来说,存量医疗器械中进口设备肯定占绝大部分,但也远没有到90%。

至于增量部分,这几年国产毛估能有一半以上。



(2)尤其最近几年,由于广泛的基础技术和工艺的进步,国产医疗器械的进步很大。

现在完全“0”的领域已经很少。

大多数分支领域也已经和国外没有大代差(技术路线的差距),更多是小代差(功能性能的迭代差距)。

有少数产品的迭代差距也已经很少。

极少数已经并跑甚至领先。



(3)和大多数工业品一样,国产医疗器械依托中国庞大市场需求、工程师红利、完整的产业链配套(电子、材料、生化、机械),以及“养蛊”似的内部竞争筛选,未来发展上限很高。

事实上,国内市场早已经不能满足国内优秀药械企业的胃口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0: 制裁美国公司,说明不打算反击,把屎舔
2020: 纽时批右翼阴谋 "大纪元时报"
2019: 向吉米表示诚挚的哀悼和慰问,你的39个
2019: 英媒:共3辆卡车载100多名越南人,2辆完
2018: 中国在静静等待我们出局 zt
2018: 对不起,我要辞职了!刚刚国务院发出重
2017: 全球首款大型货运无人机AT200首飞
2017: 加泰罗尼亚议会表决(70票对10)通过,宣
2016: 载入史册!今天,华为振奋中国!zt
2016: 《自然》杂志:韩春雨论文可能会被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