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毛泽东为何一生都在警惕特权?
时间:2020-01-19 00:05:58 来源:后沙 作者:后沙 点击:101
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是与为人民服务思想相违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它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违法乱纪和腐败堕落行为,再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一个完全与人民群众脱离的变质阶层。反对特权防止腐败,是一项事关民心向背,国家命运的重大课题。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这也是他一生殚精竭虑、夙夜忧患的主题。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老人家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一向是深恶痛绝。一方面他对中国几千年来各个封建王朝兴衰有着深刻理解,另一方面,他对国民党政权为何会被打得落花流水有着切身了解。
毛泽东是国民党一大的中央候补委员,并担任过宣传部门的要职,他清楚那些国民党要人在掌握权力之后的特权作派,更深知其危害性。
1949年,他带领着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在离开西柏坡前,毛泽东就告诫中央机关,“我们是进京赶考,我们绝不当李自成。”
那时,他就已经洞察到某些高级干部可能会在中共成为执政党后产生特权思想。1952年2月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天津地区专员张子善因贪污罪被公审枪决,就验证了毛泽东当时的担忧。
刘张二人都是参加革命20多年的干部,经历过枪林弹雨考验,但在掌握一些权力后,就开始膨胀。我在2016年在天津参观过杨柳青石家大院“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展览馆,这两人膨胀后,就要在衣食住行方面处处显得高人一等,心安理得地搞特权,为了满足私俗,把手伸向了民工工钱,救灾款,与奸商进行利益输送,贪污国家资财……
在当时,单单北京市就发现贪污分子650人,财经部门402名,公安部门112名,还有一些其它部门。全国各省各大城市报上的腐败案件更是令人触目惊人。
杀了刘张二人,极大震慑了那些意志动摇的干部,也挽救了许多人,大大提高了党的威信。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以用来为自己谋私利,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任何体制都一样,关键是如何去遏制以权谋私现象?
毛泽东一辈子都是以身作则,他不仅是反对特权的提倡者,同时是反对特权的示范者。在延安,留守兵团司令员萧劲光给他送来棉衣棉裤(主席衣服被水打湿),毛泽东坚决不收,因为当时是配给制,衣服什么时候烘干是一回事,收下额外的棉衣是另一回事,这是制度问题。
如果主席因为意外打湿的衣服就搞特殊化,那么萧劲光他们同样可以搞,再扩大,就是所有中高级干部都可以特殊化,那延安的制度还要不要?蒋介石就是这样把国民党制度毁掉的,因为谁也别说谁。
特权是一种会上瘾的东西,尤其在今天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官员本人或许低调,但他的家眷往往热衷于炫耀与众不同的身份,物质已满足不了她们,如何满足其浅薄的虚荣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2018年四川某市一位副书记夫人不是在幼儿园家长群里拿老公官职威胁老师吗?她女儿打同学,老师给她安排个单独座位,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在一些存在特权思想人的眼中,平等的沟通是不存在的。愚蠢而高调的严夫人,成了网络热点,严副书记最后被判了十年,因为这种人往往是经调不起调查的。
网上坑爹坑夫的并不少见,上面说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拥有豪车名表这些物质上已不再是满足,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为常人所不为,行常人所不能行”,本来是一句具有正面的话,但那些存在特权思想的人所理解意义是扭曲的。
普通群众做不到的事情,她通过家庭关系,权力人脉却做到了,但这还不够,大家都不知道,那我不是白折腾了吗?朋友圈是肯要发的,微博也是要发的,周知天下,这一趟才算不白来。
要说地位,说资历,说功劳,谁比得过毛泽东?他老人家对亲属是怎么要求的?解放后,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曾写信给毛泽东,希望来北京工作。
对这样一位为革命作出过贡献,并营救过毛岸英兄弟的亲戚,毛泽东回信,要求他“服从湖南省委分配,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一切按正常规矩办事,不要使政府为难。”
特别是“不要使政府为难”这句话,意思就是你不要打着我牌子去磨缠别的领导,否则人家工作怎么做?给你开后门,违反规定,拒绝你,怕得罪主席。这说明毛泽东心思之细腻通透,一边是在劝说杨开智,一边是在体谅别的领导。
毛泽东是以家风带党风,不像那位把孙中山“天下为公”四字天天挂在嘴边而家天下的“老朋友”。
干部特权思想如果根深蒂固的话,就会完全脱离群众,将自己一家子利益置于群众利益之上,根本忘了自己手中权力是从哪里来的,蔓延并发展下去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轻则毁了自己,重则就是苏共的教训。
实际上,当年在苏联,最急不可待颠覆体制的,就是那些特权精英的亲属子女,因为他们不但要特权和私利,而且企图合法地代代相传下去。
热衷于特权的人,心里也不会喜欢毛泽东,因为毛泽东思想中最看重的“群众路线”是他们特权思想的克星。
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扫污除垢,方能有朗朗乾坤。
如果各级干部能牢牢记住老人家所说的“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实则民族之幸,国家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