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和法国,因为英国和美国跟得太紧,曾经在对华关系方面有领先的优势,但是都没有意愿把经济层面的紧密关系提升到政治层面的特殊关系。德国是欧盟的主导国家,在中国的改革开发进程中,是最主要的有经济影响力的欧洲国家;法国因为一直以来执行独立于美国和北约的独立外交,也是和中国较为紧密的合作伙伴。可惜近年来,德国有点过于自负,法国则在政治上有和美国更为接近的变化趋势,都把和中国的关系钉在了账簿上; 英国相对于德法,在对华外交及经济合作上近年来是处于落后地位的;但是显然现在英国是将英国自身全球地位的定位押宝押在了中国身上,甚至不惜为此怠慢同样有着特殊关系的美国所表达出的不快和关切;英国将可以借此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并以此对接一路一带,成为这个中国发展战略的金融保障;通过输出其有着相当实力的科技,创意对接中国的制造,取得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有利于英国经济的坚实支点; 中国则通过实现和英国的全面关系提升,进一步加强自己在欧洲的影响力,不仅输出了一些重要的制造业和产业,例如高铁,核电,通信这些有一些优势,且在美国无法施展开的产业,又能通过英国的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英关系的全面升级,用一句国内现在流行的话,又能“倒逼”欧洲其他主要国家重新思考其对华外交的质和量,尤其是德国和法国。德国最近在中日及南海问题上所表现出的对华不友好,是极其反常,必须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如果默克尔政府不趁中德关系面上还没有闹开的机会迅速调整政策,德国在华经济利益受到紧随其后的损失是不难预期的;至于法国人,应当了解,和中国打交道,钱要拿,事也要办,不能只想着卢浮宫前黑压压的中国游客来给你送钱,政治上始终忽隐忽现。 可以说,中英关系的改善,是一路一带战略在外交上近年来最重要的一步,定调了整个中欧关系,加上已经基本搞定的中亚,中俄关系,美国的亚洲再平衡,实在显得那么的幼稚和若不惊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