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和质疑 中国为何被称为“兔子”zt |
送交者: 2015年08月03日09:43:09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在中国,网民们将中国称为兔子,中国为什么从龙变成了兔子?华夏民族的图腾一直以龙为象征,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网络上到处充斥着“中国兔”“腹黑兔”之类的语言。这种称呼让人们产生困惑。那么,到底中国网民为何要将中国称为兔子呢? 中国为何被称为“兔子” 对此澎湃新闻发文称,“兔子”“我兔”……这是如今网络上对于“中国”的一种常见称呼。 这种称呼最早流行于几个著名的、具有新民族主义倾向的网络军事与国际论坛,比如“铁血”、“超级大本营”、天涯社区的“国际观察”等等。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叫法流传开来,从原本一小撮人才懂的“行话”,渐渐成为一种广为所知的用语。 当越来越多的人以“兔子”“我兔”指称中国,对于这种称呼的困惑和质疑也形成了声浪。在百度百科、知乎、爱问等网站上,相关提问屡见不鲜。 “中国究竟是什么时候成为一只兔子的?” “中国的代表动物难道不是熊猫么?” “为什么称中国为‘兔子’,我们难道不是‘龙的传人’么?龙可以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兔子有什么本事?食草动物,毫无攻击力,食物链的低端,为什么要用这种动物比喻今天的中国?” 和许多网络流行词汇一样,要对“兔子”的来由正本清源,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前流传较广的,主要是以下三种解释: 第一种说法是,“兔子”的叫法最初是出于一种自嘲。在港台的论坛上,网民经常称呼大陆为“TG”,在网络戏谑的气氛下,大陆网友也开始以“TG”自称,念久了就成了“兔”。 第二种说法,同样认为“兔子”的叫法最开始是一种自嘲,但对具体来由的解释不尽相同:据说,有人因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表现而讽刺中国为“人畜无伤小白兔”。 第三种说法是,一开始,中国的代表动物确实是熊猫,与世界上主要军事强国的动物象征。比如美国鹰、俄罗斯(苏联)熊、英国约翰牛、法国高卢鸡等,形成呼应;但有一阵子,一个兔子蹬鹰的视频在各大军事论坛流传热播,此后,兔子的形象就慢慢取代大熊猫了。 “兔子”作为一种“行话”,形成规模大约是在2011年以后;几部重要的网络作品渐次出现。巧的是,这一年正是中国的兔年。 一位名为“野风之狼”的网友,发表了网文《小白兔的光荣往事》。文章以特有的网络文风,将地缘政治化为一则动物寓言。 比如:要说小白兔可怜,原想跟鹰门喝碗肉汤……哪成想鹰门门主白头鹰瞧不上小白兔,只肯给白菜汤,顶多给两根胡萝卜,结果问题大条了,小白兔转向大熊帮了。 那时江湖上不好混,您要想混得好就得投靠两大势力,一是白头鹰创建的鹰门,门下有公鸡国(也就是香水国)、牛牛国(也叫狮子国)、面条国、 西条顿国等小弟若干,因为常在江湖北边勾搭约会,人送绰号“北约”;二是大熊组建的大熊帮,一干小弟也不少,象东条顿国、金丝雀国、小资国等,因为勾搭大会上尽是话痨,人送绰号“话约”。这小白兔的加入,还是让大熊帮高兴的。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漫画中的“兔子”和“秃子”。 此后,时任天涯社区“国际观察”版主花千芳撰写的文章《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在网上热传。文中,中国最初是“土鳖国”、一度成为“秃子国”(民国),最后才成了“兔子国”(新中国)。 那个时候的秃子国内,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多年的宣传洗脑之下,秃子治下大多都是顺民。……那些没本事还不听话的秃子怎么办?虽然不多,可是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必须加紧教育,拉着耳朵继续喊:“三民主义哦,复兴土鳖国哦,全是大目标哦,你要支持我哦,不支持的话我有皮鞭哦……”。 耳朵被拉的日久天长之后,不听话的秃子们偶尔走过河边,往水面上的倒影一看,不禁吓了一跳!兔子什么时候学会游泳了? 不听话的秃子们终于明白,自己已经不是秃子了,经过痛苦的演化,我成了兔子。兔子觉得委屈,兔子觉得愤怒,兔子觉得命运实在是太不公了!老子只不过想要一个强大的祖国,有错么? 很明显,该文中的“兔子”与其说是“中国”,不如说是“共军”,并与代表“国军”的“秃子”形成对应。这又提示了我们“兔子”说法的第四个典故。至于将国军称为“秃子”,显然源自对国民党时任领袖一种不客气的叫法。 差不多在《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成为网络热帖的同时,军事迷“逆光飞行”在野风之狼《小白兔的光荣往事》的基础上,创作了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这个由兔子、秃子、鹰酱、毛熊、脚盆鸡、大白象、巴巴羊、猴子、骆驼、河马等角色组成的动漫画作,诠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因其诙谐的画风和呆萌的动物形象大受欢迎。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漫画中的抗美援朝战争部分。 在积累了几年的人气之后,《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在今年推出了动画片。如果说,《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原漫画比较粗糙,但也相对专业,其中一些“梗”只有军事迷才能看懂;在成为动画片后,它的内容变得非常平易近人,且兼顾了娱乐与煽情,甚至能将两者融为一体。比如,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兔子在暴风雪中挺立的画面,伴随着这样的旁白:“我们在这里吃炒面配雪,是为了祖国的亲们,能为甜咸豆腐脑战上十页。” “兔子”这种说法从小众走向大众,《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动画的热播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引爆点”。需要注意的是,“兔子”在此具有多重的意涵。在最狭义的理解中,它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此扩展开去,它也是中国共产党;它可以是一个很具体的个人,比如钱学森;也可以很抽象,抽象到是一种理想或信念的象征;它还有着非常广义的涵义,可以代表所有的“爱国者”,所谓“每一个兔子都有一个大国梦”。 很明显,在网络上喜欢用“我兔”称呼中国的网友,普遍拥有一种极为强烈的爱国情怀。他们以与官方高度一致、甚至更为热血的口吻描述中共革命史,并坚定地认为中国正在崛起,其常见表述为“愿我有生之年,得见您君临天下”。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一口一个“亲”的兔子,其形象“贱萌贱萌”,而最重要的特点是“腹黑”。这显然受到了“兔斯基”“流氓兔”等动漫形象的影响,又是年轻一代独特话语体系的典型表现。 由此可以说,“兔子”、“我兔”所代表的那种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情绪与表达方式,是今天这个时代才可能出现的。它是官方话语与网络话语的奇异共振,是“主旋律”与“萌文化”的双面体。 |
|
|
|
![]() |
|||||||||||
![]() |
实用资讯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4: | 汉字复兴的脚印 | |
2014: | 跨越60载中俄制造业再联手 签署大型运输 | |
2013: | 听说台湾立法院又打架了。谁有图片? | |
2013: | 美国会连出法案招惹中国 日本政要暗中撺 | |
2012: | 传说中的“奥林匹克精神” | |
2012: | CNN刊登世界“美食之国”评选结果 中国 | |
2011: | 方正县政府昨回应“立碑”质疑 | |
2011: | 战争已经打响!一场旨在进攻中国的没有 | |
2010: | 胡哥亲自发话了:大陆掀起“新道德运动 | |
2010: | 渔政88, 去年还是海军在役舰只,去过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