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出人意料地以罕见的尖刻语言批评中国的人权,成为中美关系良性发展态势中的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希拉里5月11日在接受美国《大西洋月刊》专访时称,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做法是在试图“阻止历史”,中国这是在做“fool’s errand”(傻瓜的差事、愚蠢的事情)。尽管对“fool's errand”的确切含义可以有不同的翻译,但英语专家认为,这是个贬义程度非常严重的用语,在形容一个人行为的时候,指的是“蠢事”、“傻事”、“徒劳的事”。希拉里以此描述中国,不仅不符合外交惯例,而且已经连基本的外交礼貌都没有。 为了确切把握希拉里此言的含义,我们有必要还原一下当时说话的语境。《大西洋月刊》这篇专访主要谈论的是中东动荡、美国的应对举措等,中国问题不是主要内容。希拉里在谈论美国如何应对中东革命时主动谈及中国,称“我们并不因为中国人权纪录糟糕就拒绝与其打交道,正如我们不拒绝跟沙特打交道……”《大西洋月刊》的记者随即追问:“(中国)现在表现得非常害怕?”希拉里回答说:“他们试图阻止历史,这是‘a fool's errand’。虽然他们办不到,但他们要坚持尽可能长久。”一语既出,敏感的国际媒体立即嗅出了其中的“新闻价值”。包括路透社、法新社在内的西方主流媒体,都专门对此作了转引和报道。《大西洋月刊》更是将这句话作为文章的标题。 中美两国在人权问题上有分歧,这本来很正常,正因为如此,中美两国才进行人权对话。就在上月27日,新一轮中美人权对话刚刚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也不讳言其人权状况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5月10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坦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是完美的。事实上,就是美国的人权也存在诸多问题,像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的人权问题,就经常成为国际人权组织——大赦国际的批评对象。 但中国始终认为,处理分歧的方式应该是进行对话和协商,而不是横加指责,更不是用失却外交礼貌的语言进行妄加攻击。中国副外长张志军日前就表示,“中美两国对人权的理解有所不同是很正常的”,中国的人权状况“已得到巨大改善”。此前,针对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美国高官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批评,领衔参加对话的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并没有以牙还牙,而是大度地表示“美方不瞭解中国历史”。中方官员理性客观的语言和态度,与希拉里的失礼,形成鲜明对比。 也许有人会说,希拉里这话可能是一时口误所致。其实,希拉里也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名人了,出任国务卿前曾任美国联邦参议员,并角逐过2008年总统大选的民主党提名,与现任总统奥巴马曾是竞选对手。以如此丰富的从政履历说出如此过分的话,显然难以用口误来圆场,再说事后也未见其作过更正或致鹣。 而从道理上说,希拉里身为国务卿,对外代表的是美国政府。这样的身份,评价一个与自己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保持尊重是基本和必须的。即便是她想表达对自己的不满,也应有外交官应有的分寸和风度,至少不能使用突破底线的诋毁性语言。 我们也知道,由于美国的政治文化与中国有明显差异,美国官员说话有“大嘴巴”的习惯。问题是,国务卿与普通官员不一样,这个职位对外代表的是国家和政府,一句粗鲁的话完全有可能引起一场外交纠纷,甚至导致两国关系的倒退。这在外交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实际上,希拉里此言表面上看是句不经意的话,但骨子里反映的是美国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决不一个简单的“大嘴巴”习惯所能解释的。 我们也注意到,美国政府也一再表示希望改善中美关系。就是希拉里本人,在这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上,也说过不少对中美关系有积极意义的话,多次称中美“合作比冲突对两国好处更多”,“一个繁荣的美国有利于中国,一个繁荣的中国有利于美国”。但这显然不能成为她可以说中国的行为是“fool's errand”的理由。 我们认为,美方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的诚意,应该通过实践中表现出来。如果连国务卿这样特殊身份的官员,都能轻易说出上述伤害中国政府和人民感情的话,那美方改善中美关系的诚意又体现在哪里呢?所以,我们在此也奉劝美国官员,如果真的希望中美关系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就不能再像希拉里这样说“蠢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