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
繁体中文  
 
版主:黑木崖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100年前美国大加关税,最后怎么收场? zt
送交者:  2025年04月12日07:55:33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100年前美国大加关税,最后怎么收场?

2025年04月12日 11:07 虎嗅APP



  来源:格隆

  1930年6月17日,华盛顿的天空格外晴朗。

  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赫伯特·胡佛总统用他那支镀金钢笔,在《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文件上,映照出“保护美国工业”几个大字。

  那时的总统先生或许不知道,这个看似保护美国经济的决定,将成为20世纪最严重的经济政策失误之一。

  “总统先生,您确定要签署这个法案吗?”

  国务卿亨利·史汀生最后一次试图劝阻:“就在昨天,又有200名经济学家加入了反对阵营。”

  胡佛很清楚国务卿的意思,但抬起头时依然眉头紧锁:“亨利,你看看窗外!街上到处都是失业的工人,农民们在贱卖他们的粮食。我们必须保护美国人的工作机会!”

  三个月后,加拿大驻美大使詹姆斯·克赖顿怒气冲冲地离开国务院大楼,他刚刚收到渥太华的紧急电报:

  立即对美国农产品(6.890-0.33-4.57%)征收报复性关税

  但这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始,是一场全球贸易大战的开始。

  一、前奏

  每一次重大决定,都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好一点的叫顺势,不好的叫被迫。

  1930年代的美国,属于后者。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29年10月24日,那个被称为“黑色星期四”的早晨。

  纽约证券交易所内,众人都死死盯着不断下跌的道琼斯指数,他们的额头渗出汗珠,手中的报价单甚至已经被汗水浸湿,表情里充满紧张、惊慌。

  交易大厅里不断传出喊叫声:抛掉!全部抛掉!

  和众人恐慌的表情相对应的,是自己客户的资产在短短几小时内蒸发殆尽。

  这一天,华尔街损失了相当于今天450亿美元的财富,而这,也仅仅是开始。

  和股市里崩盘相比,普通美国人的生活似乎还暂时没有受到暴风吹袭。

  那些还在乡间小路上,开着老旧福特卡车的小农场主,反而有点幸灾乐祸,因为刚刚经历了咆哮的“20年代”,看着华尔街的人赚得盘满钵满,然后风花雪月,自己似乎沾不上边,他们早就羡慕嫉妒恨。

  不过,他们也并非没有烦恼,最大的一个,就是法国人卖过来的欧洲小麦,价格比他们的低,影响了他们的生意。

  这一切,在另外一群人眼里,成为可以大做文章的议题。

  这批人,就是政客。

  二、曲线

  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使得国会山的走廊里,挤满了各类政治说客,他们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般活跃。

  虽然七嘴八舌,好不热闹,但议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不要对外加征关税,以保护美国经济。

  最初只涉及农产品的法案,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下迅速膨胀。

  钢铁大亨查尔斯·施瓦布派来的说客成功塞进了保护钢铁业的条款;纺织业巨头威廉·伍德也不甘示弱,为棉纺织品争取到了更高的关税。

  但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却很愤怒,他认为这简直是在玩火!

  他闯进参议院听证会现场,将一叠厚厚的报告摔在桌上,质问议员们“你们知道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吗?”

  这位汽车大亨的声音在会议厅里回荡。

  但没人理会福特的警告,参议员里德·斯姆特甚至嘲笑亨利,你还是回去操心怎么把你的T型车卖出去吧。

  会场爆发出一阵哄笑。

  1930613日,众议院以222票对153票通过了这项法案。

  四天后,胡佛总统在白宫举行了盛大的签字仪式。

  摄影师的镁光灯闪烁间,但也有一些人,脸上挂满了忧虑,比如财政部副部长奥格登·米尔斯。

  三、高潮

  1931年春天,纽约港显得异常冷清。

  码头工人们蹲在空荡荡的货仓前,百无聊赖地抽着劣质香烟,情绪很低落,因为他们已经三周没有英国货船靠港了,据说英国佬都改去澳大利亚做生意了。

  与此同时,在底特律的汽车工厂里,工头们挤在一块,正宣读一份令人沮丧的通知:由于加拿大对美国汽车征收50%的报复性关税,工厂不得不裁减30%的工人。

  流水线上的工人们面面相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昨天还在为这项“保护美国工业”的法案欢呼。

  最讽刺的是美国中西部的农民们虽然外国农产品被高关税挡在了国门之外,但欧洲人也停止购买美国农产品了。

  爱荷华州的农场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玉米,价格已经跌到连运费都不够付,那些曾经抱怨法国小麦太便宜的农民,最终选择关掉自己的农场。

  让我们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

  • 国际贸易:1929~1933年间,全球贸易额暴跌60%。美国出口额从54亿美元骤降至16亿美元。

  • 失业率:从1929年的3%飙升至1933年的25%,相当于每四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失业。

  • GDP:美国经济总量缩水近30%,从1040亿美元降至730亿美元(按当时币值计算)。

      在芝加哥,失业工人排起的队伍绵延几个街区;慈善机构的救济食堂里,曾经的中产阶级绅士们和流浪汉一起排队领取免费的面包和汤。

      四、曲终

      1933年,新上任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白宫地下室里发现了一份尘封已久的文件。

      他的经济顾问雷克斯福德·特格韦尔指着上面的数据告诉罗斯福,这就是美国“成功”把全世界都挡在门外的代价。

      第二年,罗斯福推动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RTAA),授权总统与其他国家谈判降低关税无需国会逐项批准。

      这打破了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的高关税壁垒(美国平均关税一度超50%),标志着美国从保护主义转向自由贸易。

      国会将贸易谈判权让渡给总统,使贸易政策更灵活高效,为后续贸易协定(如关贸总协定GATT)奠定基础。

      1934~1939年,美国与22国签订贸易协定,对协定国出口增长61%(非协定国仅38%),农业和工业品受益显著。

      1934~1947年间,美国通过双边谈判将平均关税从约46%降至约25%,促进了贸易增长。

      RTAA的互惠原则,成为1947年《关贸总协定》(GATT)的核心规则,推动战后多边贸易体系建立,最终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WTO)。

      RTAA虽然由民主党推动,但战后共和党也支持自由贸易,形成“嵌入式自由主义”(Embedded Liberalism)共识,即开放市场与国内社会保障并行。

      部分行业面临进口竞争,批评者认为协定牺牲了特定群体利益,但整体上美国经济从全球化中获益。

      RTAA成功扭转了大萧条时期的贸易孤立主义,推动了美国与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

      其核心逻辑——通过互惠协定降低关税、扩大市场——成为现代全球贸易体系的基石。

      RTAA还直接影响了1947年GATT的谈判框架,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主导了战后以规则为基础(而非单边保护)的贸易秩序。

      尽管后续出现保护主义回潮(如1970年代或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政策),但RTAA奠定的多边合作框架仍深刻影响着当今国际贸易。

      五、尾声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总会惊人地相似。

      任何大事件的发生,理由其实都差不多,无非就是保护自己,解决社会问题,保家卫国,等等。

      这些理由当时看都站得住脚,只不过,结果却有好也有坏。

      那些因为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把整个国家和人民带到坑里去,还把周边国家都坑惨的历史案例,比比皆是。

      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档案室里,保存着1930年那1028位经济学家的联名信,泛黄的纸页上,有一句被反复划重点的话:关税筑起的墙,最终围困的只会是自己。

      我不知道特朗普发起的这轮贸易战会如何收尾,但历史上类似的事件其实并不少,即使他们不是经济的,如1961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如果说古巴太远,普通人感受不到,那柏林的查理检查站,双方在仅有100米的路口,用已经装满炮弹的坦克对峙,高高的炮筒都瞄准了对方。

      普通的柏林市民,最近距离地目睹了这场差点把世界带入核战危险的场面。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我想说的是,最后理性战胜了一切,双方最后达成妥协,避免了一场灾难。

      说实话,所谓的关税大战,比起64年前的柏林查理检查站上的对峙,微小得多。

      既然将人类置于毁灭的事件,最后都谈妥了,我没有理由不坚信,这场关税大战最终走向终结的地方,只有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谈判桌!

      如果大家都不想兵戎相见的话。

      当然,在谈判桌上,大家应该有所坚持,但更重要的,是有所妥协。

      因为,坚持只需要在胸口写个“勇”字,而妥协,要脑袋里装满智慧才行。


    0%(0)
    0%(0)
    笔 名 (必选项): 密 码 (必选项): 注册新用户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段落格式
    字体
    字号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1 小巴很用心,把三哥的国旗漆上了 tu3pao
    2 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 大国有大国
    3 重磅:40架歼35战机,天价军购大 eastwest
    4 印巴空战推演:印度空军轻敌大意 eastwest
    5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美国人信息崩 eastwest
    6 全网热议!中国歼-20C垂直起降战 eastwest
    7 关于这次印巴冲突,俄罗斯媒体终 eastwest
    8 印巴空战再分析 PL-15才是绝杀技 eastwest
    9 地铁上老人拉拽小伙强制让座,小 eastwest
    10 短兵相接之下,中东眼睛是雪亮的 eastwest
    一周回复热帖
    1 “因为中国以前也曾被人看不起, eastwest
    2 看不起印度,是危险的误判 zt eastwest
    3 我一直也是这个意见,中国舆论太 eastwest
    4 越媒:越南首富与中日德企业谈铁 eastwest
    5 突发!两名以色列外交官遭枪杀, eastwest
    6 雅虎财经:米国在德州飞行的F35, 吉米多围棋
    7 美债又大跌,中国会救美国吗? eastwest
    8 印巴空战推演:印度空军轻敌大意 eastwest
    9 从印度引进移民的说法遭中国网友 eastwest
    10 错误片面的历史会让人自大?体量 eastwest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4: 《外交事务》杂志:拜登你个怂包,别再
    2024: China Asks Telecom Carriers to Drop
    2023: 印度将超越中国成为第一人口大国,意味
    2023: 击沉2-3艘美军航母,美军会有什么回应呢
    2022: 为什么我认为和平统一的希望非但没有断
    2022: 只剩亚速钢铁厂了
    2021: 中国大幅增持美债,这次花了1500亿,突
    2021: 子午:重罚阿里,能否成为一个信号?
    2020: 千载难逢:解放台湾进入最佳窗口期!
    2020: 大国将倾,各州独立,联邦解体,美国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