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的三极火箭是按中央芯级火箭算的,比如你文中提到的长三乙,中间有三级,四周的助推火箭不算在内,或者计为0级。而阿三如此重型的火箭,号称三级,其实把两个固体助推器算为第一级,中间下面的叫芯级火箭,再加个上面级,比土鳖的少一级。所以它的GEO投送能力比小得多的长三乙还差不令人惊奇。
世界上也有些大型火箭不需要三级,就两极,专攻低轨。可阿三做这个也不行,LEO投送能力只有10吨,同样比不上长三乙的12吨。看来,少一级不是关键原因。
我认为阿三有两方面技术水平比土鳖差很远:
一是发动机推力不足。它的固体助推火箭推力是5150kNx2,芯级火箭1400kNx2,上面级200kN。而长乙的助推器、第一、二、三级分别为740kNx4、2961.6kNx4、742+11.8x4、78.5x2。要知道,阿三这个芯级直径是4米的,而长三乙仅3.35米,居然后者推力更大,阿三的发动机水平比土鳖差很多。
二是箭体制造工艺差。这对材料要求很高,得尽可能轻,以便把重量留级燃料,但同时需要极坚固,扛得住发射的巨大冲击,航空材料水平高的通常在这方面也做得不错,比如铝合金和复合材料,而阿三底蕴太差。另外设计水平也影响箭体重量,比如你对共振规律没吃透,也只好把安全冗余打得些。总之吧,阿三的箭体制造工艺太差劲,浪费了大量宝贵重量在箭体结构上,自然载荷就差远了。
最令我惊奇的,是阿三还在研的这种东东居然采用的是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的燃料配方,这是剧毒的,土鳖正在淘汰中而在长五改用环保的液氢煤油和液氧液氢方案。也就是说,阿三这东东在思路上就落后了,没多大前途,是在走一条弯路事倍功半地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