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抗战爆发后第一周,中国军队投入德式部队3个师加1个旅,猛攻日租界。日本4000名以舰上水兵为主的海军陆战队和由上海侨民临时编组的守军负隅顽抗。
德国顾问训练的中国最精锐部队,其训练水平应该超过日本舰上水兵和参战侨民。武器方面,中国炮3、8、10团等部队参战,加上各师原有火炮,火力远远压倒日军地面炮兵。炮10团装备的德国150毫米远程炮,是后来二战中德国陆军的主炮,炮2旅炮3团的“博福斯”75毫米炮也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火炮,远非日军火炮可比。
日本仿制英国MKII坦克制成的89乙式坦克,悬挂系统基本还处于一战水平,机动性很差,经常卡在半道上,必须在履带等110处频繁加油才能运转,如果遭到对手连续进攻就会丧失机动能力。与中国投入的、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最高水平的“维克斯”6B坦克相比,89乙式落后一代。另外,英制“维克斯”M1930-6B-F型指挥坦克装备有电台,是当时世界上尖端的“信息战”装备。而在抗战初期,日军坦克全靠旗语联络。
在轻武器方面,中方德系7.9毫米步枪杀伤力远超过日军三八式,捷克轻机枪、德系08式重机枪也优于日军的11年式“歪把子”轻机枪、92式重机枪。
开战初期,由于天气不佳,日机很少出现在战场。而中国空军的德制攻击机、“亨克尔”111轰炸机,以及远比日军战机先进的美制战斗机和攻击机,还有“马丁”重型轰炸机纷纷出动攻击日军。
台湾战史专家评论:整个抗战时期,绝大多数的情形都是日军用优势的装备和火力来对付国军,但淞沪会战这次是罕遇的好时机,国军在装备与火力上都享有优势,当然应该集中所有可用的重装备,一鼓作气地将日军赶出黄浦江。
虽然德式部队的基层官兵作战勇猛,不惧牺牲,但收获甚微。国军自身最先进的英制坦克在日军仅有的4门37毫米平射炮和自杀攻击下被毁3辆、伤8辆。事后,指挥作战的“国军”高级将领陈诚说:“我以5师之众,对敌数千陆战队实施攻击,竟未能成功,实在是(中高层)部署种种不当之故。”
8月23日以后,日方援军到达。德式部队在占据全面优势的情况下都未能消灭日方守军,这以后也只能将攻击转为防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