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黑木崖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相关的专题报道
送交者: 梅朵 2010月02月09日14:44:47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60年代汉族孤儿落户蒙古大草原,蒙古语成了他们的母语 梅朵 于 2010-02-09 14:38:12

蒙古族母亲和她们的上海孤儿们

时间: 2008-05-14 11:14:40 来源: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关闭
    内蒙古草原上有这样一批有着特殊身世的人们。他们出生在汉族人家,但蒙古语却是他们的母语;他们来自黄浦江畔,但称自己是蒙古人;他们从小生活在孤儿院,但却在草原找到了温暖的家。他们就是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的上海孤儿。

    上世纪60年代,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饥饿遍布全国。当时南方地区最大的孤儿院——上海孤儿院面对源源不断被送来的弃儿,粮食和营养品难以为继,数百上千的幼小生命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当时,中央主管妇女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得知情况后,向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求援,希望能从内蒙古调拨一些奶粉给予支援。乌兰夫当即表示,要为中央排忧解难。此后,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吉雅泰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他说:“一车皮奶粉能顶多大事,能维持多久?倒不如把那些孤儿们接到内蒙古来,让草原牧民抚养。”

    这样,3000多名南方孤儿远上草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被蒙古族牧民领养,蒙古族阿爸、阿妈辛劳而无私的爱把他们抚养成人。

2007年内蒙古苏尼特草原上的“国家的孩子”重聚

    都贵玛:19岁就做了25个孩子的妈妈

    内蒙古四子王旗蒙古族老人都贵玛在内蒙古草原上很有名气,这位荣获“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等诸多荣誉的66岁老人,19岁的时候就被25个孩子叫做“额吉”(蒙古语母亲),成为这些南方孤儿在草原上的第一个亲人。

    1961年9月,年轻的都贵玛被公社领导派到四子王旗保育院当“临时妈妈”,接受培训,然后把本公社接受的25个“国家的孩子”接回来。当时她并没有想到,上级指派的这个任务会改变她的人生轨迹,让她拥有25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儿女。

    “25个孩子中有个一岁多点的孩子最先叫我妈妈,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我害羞的脸都红了。当时还没有成家的我,第一次给孩子刮屎片子恶心得直吐。后来跟孩子们有了感情,为他们做什么都心甘情愿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都贵玛老人的脸上掩饰不住慈爱之情。

    在四子王旗保育院接受培训3个月后,都贵玛领着25个孩子回到了公社。为了让孩子们能适应牧区环境和更好地调养身体,都贵玛与领导商量,在公社建起临时保育院,独自一人精心照顾孩子们一年半,直到他们被领养。在这500多个日日夜夜里,19岁的都贵玛成为25个孤儿名副其实的“额吉”,尽管孩子们后来都有了新的父母,但这个称呼从未改变,直到现在。

上海孤儿给草原上的恩人敬献哈达。

    “那时候年轻,也不觉得累,从天亮忙到天黑,整天围着孩子们转,晚上还不时地被吵醒,起来喂奶、换尿布。”谈起当年的辛苦,老人的语气非常轻松,几句话带过。但熟悉她的朋友告诉记者,都贵玛就是从那时开始急剧消瘦的,到现在都没有胖过。

    一年半后,与都贵玛有了深厚感情的孩子们排斥去新的家庭。为了让孩子们有个完整的家、更好的未来,都贵玛开始有意识地给孩子们唱怀念父母、家庭的蒙古族民歌,还有很多民间故事。渐渐地,孩子们被额吉的歌声和故事打动,开始接受新的家、新的父母。

    “每送走一个孩子,我都会给他的新妈妈上一课,详细告之孩子的习惯和相关注意事项。临走的时候我们‘母子俩’往往还要还大哭一场。我的孩子们虽然离开了我,但从未忘记我,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还挂念着我。”老人骄傲地说。

    都贵玛老人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她用无数个爱心编织的平凡故事展示了一位草原母亲的博大胸怀,更使她赢得了社会的尊敬。如今,这位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诸多荣誉的老人,在家乡的草原上幸福地生活着。

敖根:为不会走路的残疾孤儿创造美好人生

领养残疾孤儿的敖根老人。

    51岁的朝格图是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赛罕乌力吉苏木牧民。由于40多年前的那场持续三年的残酷自然灾害,这位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孤儿从出生地上海被送到内蒙古草原,投入到蒙古族阿妈敖根的怀抱。如今从旗邮电局退休的他,带着爱人回到草原,赡养着已经双目失明的老阿妈。

    敖根老人回忆说,1960年的冬天,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温都尔庙保育院分两批共来了365个孩子。不到半年的时间,364个孩子都被领养,只剩下一个腿部残疾的3岁小男孩,被寄养在当地民政局职工家里。上海方面护送的人说,这孩子被人从大街上拣到,送到孤儿院时就是个残疾儿。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这个孩子的敖根与丈夫商量后决定领养这名残疾孤儿,而那时敖根自己的女儿已经6岁。周围的朋友得知他们的想法后,都劝夫妻俩再等下一批,领养一个健康的孩子。但无论别人怎样劝说,也没有动摇他们的决定。当地领导签字同意的当天,敖根就迫不及待地把孩子背回了家,并给他起了蒙古族名字“朝格图”,希望孩子能朝气蓬勃地成长。

    “我当时没有别的想法,就是觉得孩子太可怜了。从小没有父母,从那么远的地方来这儿,却没有人要他。我就是想让他有个自己的家,疼爱自己的爸妈。”事过多年,说起当时的领养过程,敖根老人的话语中仍充满着怜爱。

在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生活的“国家的孩子”。 

    渐渐长大的朝格图学会了用拐杖走路,9岁时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上了小学。“那时,阿妈每天背着、骑马或赶车送我上下学。当我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时,妈妈会伤心地流泪。”朝格图说。虽然遭遇“文革”,但朝格图还是读完了高中,并在旗政府所在地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儿子的婚事是敖根老人的一桩心事。朝格图刚满19岁,老两口就开始忙着给儿子找对象。由于老两口的好人缘,儿子顺理成章地娶到贤惠的蒙古族妻子,后来有了三个孩子。

    如今,为了照顾腿脚不便、患白内障的母亲和供养上学的孩子们,朝格图提前退休回到草原,从事牧业生产。朝格图告诉记者,他家眼下最当务之急的事情就是攒钱给阿妈做手术,让操劳一辈子的母亲重见光明。

查干呼:不能让孤儿姐弟再次骨肉分离

上海孤儿40多年后重聚

    “比起别的孤儿,我感觉更幸福,因为我跟我的亲姐姐一直在一起,我俩特别感谢我们的额吉。”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牧民巴特尔对记者说。

    对巴特尔和姐姐阿拉坦其其格恩重如山的额吉叫查干呼,1962年身边没有一儿半女的她和丈夫商量领养一个“国家的孩子”。办好一切手续后,旗保育院的工作人员给她抱来一个两岁小男孩。看到孩子欣喜万分的查干呼,抱上孩子就往回走,希望早点与丈夫分享喜悦之情。但刚走几步,突然有个五岁左右的小女孩跑过来哭着哀求她说:“求求你,别让我和弟弟分开,让我们在一起吧!”

    看到此景,这位蒙古族女人的心颤抖了,为了不让姐弟分离,查干呼决定将两个孩子一起领养。可是,保育员告诉她,她的介绍信上只允许领养一个孩子,并善意地提醒她,现在家家粮食都不够吃,一下子领养两个孩子,生活会很艰难。

    “孩子本来失去父母、离开家乡就很痛苦了,绝不能让他们再次尝受姐弟骨肉分离的痛苦。”这样,查干呼在旗里整整等了3天,办好相关手续,领着姐弟俩一块回到了草原。就像保育员阿姨提醒的那样,查干呼原本贫困的家庭一下子平添两张嘴后,生活很快陷入困境。

    为了养活正在长身体的姐弟俩,在公社当干部的丈夫决定辞职,当牧民。这样虽然很辛苦,但他家就会有自留畜,自然也会有孩子们最需要的牛奶和牛羊肉。身体逐渐强壮的姐弟俩,陆续上了学,儿子巴特尔还入伍当兵,退役后回到草原,如今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其实查干呼老人很早就知道与巴特尔一起领养的姐姐,并不是巴特尔的亲生姐姐,但她一直瞒着儿子。“就是想让他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自己至少还有一个亲生的亲人。”这位善良的额吉说。(记者勿日汗)

0%(0)
0%(0)
  原来是郭靖  /无内容 - bigeye 02/09/10 (545)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