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油产量的下降,一种说法是,去年在国际油价偏低的情况下,中国的石油生产者人为压低了自己的产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因为中国相当多油田出产的油品本身属于超稠重油,国际油价偏低时几乎没有开采的经济价值。 但要注意的是,中国已经在年产1.8亿吨水平线上徘徊多年,从某种程度上讲,1.8亿到1.9亿吨已经是中国原油产量的峰值。
有预测认为,即便中国在去年没有人为压低产量,中国国内原油峰值产量也不会超过2亿吨。据2008年年底获批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预测,至2020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而去年年中发布的《能源蓝皮书》则预测,10年后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4.5%。
无论哪一种观点,都意味着中国的能源形势不容乐观。
超过50%未必就是警戒线
目前这个问题在业界确实有些争议,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这么大的能源消费大国,在没有国际石油定价权的情况下,将如此之多的石油需求放在国际上,是非常不安全的。中国现在“一缺就是上亿吨”,能源缺口过大给中国能源安全带来不确定因素。
但也有专家认为,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就是警戒线,未免有点杞人忧天,因为我们的邻国,资源能源极度稀缺的日本,现在的原油对外依存度接近100%。而且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原油对外依存度都比较高,韩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也超过90%。即便是原油产量位居全球第三的美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也达到60%以上。
因此,这种观点认为,世界并不缺油,对于中国来说,最大的问题只是以什么样的代价获得国际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