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1990-2005年单位GDP的能耗下降了47%,我们现在又决定在2005-2020年单位GDP碳强度要降低40-45%,
===
大家都明白老中现在大部分能源需求都是来自于化石能源。也就是煤石油天然气,也就是氢碳物。
让能耗下降不降碳强度是不可能的。
===
【北京消息】据中国政府网报道:2009年11月26日20时30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情况,并答记者问。
[BBC记者] 请问解主任,第一,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峰值何时来到。第二,既然中国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现在也已经设立了二氧化碳排放减排的目标,请问中方对发达国家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有什么样的具体要求?
[解振华] 你提出的关于二氧化碳峰值问题,实际上峰值和我们现在所谈的碳强度是有直接关系的,如果我们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植树造林的力度,强度下 降的幅度会越来越大,它的峰值会随之出现,根据中国现在的发展情况我们还是从眼前做起,加大我们节能、提高能效和增加森林碳汇的力度,大幅度的降低我们碳 排放强度,二氧化碳排放会随之出现峰值,我们现在也在做进一步的论证,我们希望中国的峰值会早一点出现。
[解振华]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我们今天发布的国务院的决定,要想实现2005-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中国将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因为确实有很多困难,在这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当务之急是把降低碳强度这项工作做好。
[解振华] 距离哥本哈根大会还有10天的时间,按照巴厘行动计划的要求和公约、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要率先大幅度减排,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他们应该公布自己的绝对 减排的目标,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布目标的这些国家,大体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16-23%,这个目标距离IPCC减排25-40%的建议还有比较大的距 离。离发展中国家提出的至少减排40%的要求还有更大的距离。所以我们希望发达国家应该在大幅度的率先减排方面采取更多积极的实质性的行动。
[法新社记者] 刚才您谈到有关峰值的问题,我想请问,现在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要在2020年之前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在2020年之前中国的排放还要增加到多少?
[解振华] 中国现在确定的是2005-2020年的目标,在这个目标实现之前我们会进一步研究,今后再根据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采取进一步措施,所以2020年之后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在研究和论证。
[解振华]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现在面临着既要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改善民生方面的任务,还要面临着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温室气体增长速度的挑战。我们现在强调的单位GDP的碳强度总体来说还是相对减排的指标,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出发作出这样一个决定。
[解振华] 也就意味着我们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可能还会相对增加,但是这种增加还是一种合理的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还会有所增加。我们要在经济质量上下 工夫,相对减排主要提高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我们也不愿意中国的发展重复发达国家过去那种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我们的措施是不走发达国 家的老路,要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既要保持我们的发展,保证有合理的增长和排放量,又要降低温室气体增长的速度,这是这个《决定》最本质的内容和要 求。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 在9月份胡主席在纽约参加联大会议的时候,解主任您曾经也召开一次记者会,在会议上介绍中国在1990-2005年期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了44%,现 在这个新的《决定》里面提出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40%-45%,为什么在新的十五年的阶段中国所提出的目标却比上一个十五年的计划要低呢?
[解 振华] 中国在1990-2005年单位GDP的能耗下降了47%,我们现在又决定在2005-2020年单位GDP碳强度要降低40-45%,如果了解经济发展 规律,应该会认识到提高能效、节能越往后越难,比如说为了实现目标,我们淘汰落后产能,最近三年关闭了很多钢、铁、焦炭、小火电、水泥等厂子。如果我们把 容易减排的、容易提高能效的都减排了,以后如果再在提高能效上下工夫就越来越难,所以应该能够理解,越往后节能、提高能效的困难会越大,所以现在我们的目 标比过去好像指标上降低了一些,但是困难的程度会更大,付出的成本会更高。
[德国电视台记者] 您所提到的45难%的数字是否具有国际约束力,中国政府是否准备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宣布这一数字,并且签署相关的文件,45%的数字是否具有国际的约束力?
[解振华] 中国公布的目标是我们国内自愿、自主的行动。按照巴厘路线图的要求,发达国家要大幅度的减排,而且这个行动是强制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的 支持下,根据各国的国情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措施。根据《公约》的要求和巴厘路线图的授权,中国的行动完全是自主的行动,在国内来说它是有约束力的, 我们要通过统计、监测、考核、问责来实现这个目标。
[解振华] 中国在过去采取的减缓行动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但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我们采取了积极的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措施,这主要是 根据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做出的决定,而且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我们现在这个决定也没有得到发达国家资金跟技术的支持,但是我们本着对本国人民负责、对 世界人民负责的态度,还是要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这个行动是自主行动,是我们自己自愿采取的措施,这个措施在国内来说是有约束力的,但是在国际上还不能说 是有约束力的,因为我们是自主行动。按照《公约》和巴厘路线图的要求,我们还是希望发达国家尽快在这方面采取行动。根据巴厘路线图的要求,发达国家的减 排、资金和技术的目标和行动是有约束力的,而且要接受国际的核查。你可能会问,没有得到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为什么要采取行动?这正表明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的 需要,也是为了保护全人类的利益,也表达了我们的决心和信心。
[美联社记者] 既然您说这是一个自主的行动,也是不具有国际约束力的行动,是不是意味着如果中国想停止采取这样的行动随时都可以停止?
[解振华] 你这个问题就有点奇怪了。我刚才讲了,中国颁布的目标一是表明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内在的要求,二是表明了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负责的态度,虽 然是自主行动,但在我们国内是有约束力的。同时我们每年还要有统计、监测、考核、问责一系列制度,既然我们已经做了决定,中国说话是算数的,我们必须要实 现。能不能实现呢?“十一五”单位GDP的能耗降低20%的目标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虽然有困难,但是我们经过努力还是有望实现的。
[卫报记者] 刚才您谈到现在设立的新目标事实上比过去的目标要略微低一些,也可以说比照常情景要略微低一些。您谈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想设立更高的目标可能是非常困 难的。但是有一点我特别想提醒您注意,日本可能说是世界上能源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他们今年刚刚提升了自己减排的目标,我的问题是是不是45%的目标 就是极限了?中国是不是可以在哥本哈根的会议上就这一目标进行再谈判和再协商,正像您反复强调的,中国一直本着为全人类利益负责的态度来实现目标的,如果 其它国家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愿意为中国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中国是否有可能修改这一目标,把这一目标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解振华] 你的理解可能有问题,中国的目标不是更低了,是更高了。为什么呢?因为更难了,对我们的要求,要采取的措施、付出的代价、执行的难度更大了,所以这个目标 不是低了,而是高了。也就是刚才主持人告诉我的难度系数更大了,如果从这方面理解可能更容易理解中国的目标到底是低了还是高了。
[解振华] 刚才你谈到如果中国得到了资金跟技术的支持,我们的目标是不是会调整?我想这个目标如果要实现很困难,现在是靠我们自身的力量想办法来实现,如果能够得到 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可能我们这个目标实现的会更好、更快。为什么中国的目标有一个幅度呢?因为它有难度,我们靠自身努力来实现,如果得到资金和技 术的支持可能我们会做得更好一些,实现起来就更快一些。
[解振华] 刚才提到有些发达国家过去公布的减排目标现在提高了。这点我还是比较了解的,有些国家确实目标提高了,但是过去那个目标可能是它国内净减排的量,现在增加 的是到国外买指标的量,总体上来说,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的减排量距离IPCC的建议和发展国家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在谈判中提出来,能不能规 定发达国家在国内减排和国外购买减排量的比例。但现在发达国家还不愿意这样谈,所以现在笼统的减多少,实际上他们的目标当中既有国内减排的量,也有碳交易 和碳汇的作用,中国的目标完全是靠我们降低能源消耗当中的碳排放来实现的,不包括碳交易,也不包括碳汇。
[何亚非] 我补充一点,我认为我们不能够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方面相提并论,不能做比较。因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的核心原则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为什么有这样一条原则,就是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不一样,历史责任也不一样,对发达国家有一个强制性的减排指标,发展中国家是自主的减缓行 动,如果把这两者混淆起来进行比较是不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