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生物化学家。 湖南省邵阳人,女,1918年生。1936年高中毕业后公派赴美深造,先后就读于密西根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为美国Gama Sigma荣誉会员。1947年回国,先后在南京中央卫生研究院研究营养生化,在上海国防医学院研制血浆代品。1950年在无锡江南大学教有机化学,继而到上海刚筹建的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为满足抗美援朝的需要,出色地完成了人工血浆的研制任务,被总后勤部、卫生部记三等功。她是输血和血液病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 1955年调至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从事教学和AS(动脉硬化)发病、消退机理的研究,在医学界首先提出β脂蛋白与AS的关系是解决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 β脂蛋白是致AS的重要因素的理论,并在家兔模型中获得科学依据。在1964年全国生理科学会议上受到奖励和表扬,被誉为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典范。 70年代继续对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结构、功能和代谢与AS的关系进行精心研究。80年代初发现树舶和北京鸭血清均含丰富的高密度脂蛋白(HDL)而不形成AS,在国际上首先阐明并提供研究HDL抗AS机理的模型,引起同行的重视。还率先分离提纯鸭HDL受体蛋白,研究其理化性质,测定结构和功能区。她的科研成就分别获得1982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83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3年卫生部甲级成果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与博士研究生进一步用基因分子生物学等先进方法,克隆出北京鸭和树鼩载脂蛋白A-1的CDNA以及树鼩的C-1的CDNA,测出它们的序列,析导出它们的蛋白质一级结构,并研究它们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和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述。这些研究在国内外都是首创,已被美国基因库记载,1997年在法国召开的国际AS会议上交流,很受国际同行的关注。 她热心教育事业,注重造就科技人才,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之一,为国家培养一批硕士生、博士生,1991年受到国家教委的嘉奖。 她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脂蛋白专业组创始人之一,卫生部六五、七五攻关课题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负责人,国家863高科技计划的顾问,北京市心肺血管中心顾问,美国心脏学会AS委员会海外会员,国际妇女生物科学家协会会员。经常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是中国第一位被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主席邀请作学术报告的专家。主编了《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一书,发表了中英文学术论文80余篇、综述10余篇、通讯简报20余篇,对中国脂蛋白和AS的研究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她被国内外同行誉为中国脂蛋白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杰出的女科学家。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