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把对有争议领土的要求变成实际结果,不论是通过战争还是谈判,都是以实力为基础的,现在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也摆脱不了这个规律。
中印谈判的大前提是:中印双方都已成为核大国,中印双方在经济和国际、地区事务的合作日益加深,中印双方都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大前提下,双方都尽量避免用战争解决边界争端,都愿意进行谈判。
中 印在有争议地段,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明确的划界。“麦线”以前是中印双方都不承认的,大家都觉得自己吃了亏。这不怪老共,这是历史遗留给老共的问题。既然没 有明确划界,所谓“旧殖民主义者非法并入印度的全部中国领土”就无非是一种讨价还价的筹码,是一种谈判姿态。同样类似的话,印度也在说。
虽 然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和军力都有很大提升,但是那种希望用军事手段压服印度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印度目前处于上升期,其国内没 有重大危机,老对手巴基斯坦正深陷反恐,相当一段时间内无力在克什米尔地区给印度造成什么大麻烦。抛开印度的核威慑力量不谈,印度在中印有争议地区经过多 年的实际控制和不断经营,已经能保证可观的常驻军事力量,拥有可观的适合山地作战的现代化装备,建立了比较科学和保障的后勤支援体系。由于地理环境的限 制,在有争议地区,中国想搞大规模兵力投放和大规模战役组织是非常困难的。而现实情况是,凭小规模冲突或战争不可能彻底解决边界归属问题。对中国更不利的 是,由于地理的便利,印度掌握着对战争规模的控制主动权,她有能力把小规模战争提升为长期的、大规模的、并且可能两败俱伤的两国军事对峙。所以,相对印 方,中国手里并没有什么好牌为自己争取到太多的利益。
究其实,在“麦线”问题上采取现实态度,是中国一贯立场,毛周时代就确定的,并延续 至今。虽然中方果断地发动边境反击战为自己赢得了时间,但那场战争不但使印方,也使中方自己,充分认识到通过战争难以解决边界争端。如果中印再爆发一次战 争,结果大致可能也会和50年前一样,中方在初期进展顺利,但因为保障问题和对战争规模扩大的忧虑,将迫使中方不得不尽快结束战争。所以,在目前这种情况 下,只能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或退一步,通过谈判拖延时间,这就是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