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道友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和股票无关-女政协委员语出惊人:农村孩子不宜入大学
送交者:  2011年03月08日10:51:42 于 [世界股票论坛] 发送悄悄话
中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7日在无党派联组分组讨论中,语出惊人,奉劝农村的孩子不要去上大学,她解释培养一个大学生成本不低,而且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而城市就业又困难,于是身处夹缝,势必成为一个悲剧。

  全国政协委员王平:不要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

  “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昨日,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她表示,自己常年深入农村地区,认为城镇化让每个地方都千篇一律,甚至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

 “中国文化要在农民身上体现”

  她认为,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是个农业国家,“因为我们的地理环境包括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决定我们就是一个农业国家。既然是一个农业国家,就要保护我们中国的文化。”她认为中国的文化也要在农村广大老百姓身上体现,只有他们在农村生存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民族传承的载体,“他们可以把我们的文化传承下去。”

  她认为,城镇化不要匆匆忙忙把大山上的老百姓搬到平原,把牧区的搬到郊区,然后把郊区的搬进城。“在搬迁的过程里,我们是把每一种文化的发源地都给断了,然后换一种生存方法强迫他生存。”她认为,快速的城镇化,会导致“我们只剩下北京上海了,所有地方都是这个样”。

  她表示,中国文化的延伸,农民也是一种传承,“我们不能说它是一味的落后,大家应该从一种全新的角度重新看待农村,你们不知道田头上那个八九十岁的老头比我们有文化多了!人家坐在田里面,看看天,就知道会不会下雨,收成好不好。我们有这个本事吗?我们没有,所以我们对文化的看待,不是说我们拿哪种文凭来论事。”

  “不鼓励农村娃上大学”

  在小组发言上,她更是语出惊人,“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在会后记者就此采访她时,她表示,现在大学生找工作并不容易,农村的孩子上了大学也可能连工作都找不着。“而且你看看现在,咱们花了多少钱供一个大学生,上大学是要很大费用的,往往一个家有一个大学生就返贫了。”她还说,供完了大学生进城以后,就不回农村了。

  她还表示,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自己不愿回农村。“在城市里呢,蜗居在北京或者蜗居在他读书的地方,可是蜗居后,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房?像这么高的房价,什么时候买得起?好了,这样他自己这一代牺牲了,将来他还得有他的第二代,到那个时候,他可能才适应这个城市。”王平认为,农村的孩子如果读的是中专或是高中的话,他就会回到农村。“他们不用来城里,在农村也许就发展起来了,有技术,有目标,有幸福。”

  她解释说,自己说这话的意思就是不要鼓励包括城里人在内,人人都一定要去读大学;也不是要鼓励农村人都进城才叫幸福。

现状分析:农村大学生日趋减少,其中究竟折射出什么呢?

  一是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日益拉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坦言:“城市的学校像欧洲,农村的学校像非洲。”这句话好像有点危言耸听,但我认为一点也不为过。我们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差距可谓在千里之外。这样,农村孩子所占大学生比例之少也就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我们农村学生从幼儿园教育开始,就已经输在了人生起跑线上了。

  二是农民供孩子上大学的热情大幅度消减。曾几何时,且不说温总理那个时代,就是我求学的八九十年代,国家对大学生实行的都是“计划经济”。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一旦考上大学,甚至是小中专,就有一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感觉,一下子由农村中的“臭狗屎”一堆,摇身变成“吃皇粮”的香饽饽。因此,那时,有不少人为了考个小中专,也不惜“八年抗战”,就是家里穷的砸锅卖铁,甚至是卖血也要供孩子上大学的也屡见不鲜。

  斗转星移,我们对大学生实行“市场经济”已十年余了。在这十多年间,大学生就业不再找“市长”,而是找“市场”,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自由自愿,大学生没有了昔日“派令”的束缚。“英雄不问出处”,大学生人不分东西,地不辨南北,都可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显身手。话虽如此,同为大学生的城市人、农村人,真的就在市场面前实现平等就业了吗?我看这也未必。城市大学生有关系、有门道,在市场的风浪中就会技高一筹;而农村大学生大都没关系、没门道,两眼一抹黑,连方向都难以辨清,更不用说勇立潮头了。(孙中平)

  读者来论:城市的孩子上大学?农村的孩子去打工?

  我有个住在乡下的亲戚在北京打工,为了给予孩子更好的照顾,夫妻俩把孩子接到身边上学———就读于顺义某民办小学五年级。然而,孩子所读的学校因师资力量不达标在今年春季开学时被拆掉了,可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学校,没办法,亲戚只好把孩子转回老家。

  这一转不要紧,却生出了许多烦恼,把孩子大人都折磨苦了。孩子自小就没有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很生疏,常常不听他们的劝说,总是我行我素。有时,放学回到家,孩子什么话都不愿说,还把自己关在屋内。这还不算,据他的班主任反映,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布置的作业也从来没有按时完成,好几次的单元考试成绩都只是个位数。亲戚不放心,询问孩子原因,孩子说所学的课本跟以前在北京时的学校不一样,很多内容他都听不懂。

  为此,亲戚没少往老家跑,破费了多少往返车费不说,光是工作就落下了不少。而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孩子竟吵着闹着不上学了,还说,“学习真的好累”;“我的生活一片糟糕”;“活着真没意思”……亲戚很是无奈,孩子在自己身边上学时完全不是这样的,那时的他很开朗,有什么话都愿意跟父母说,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名属中上游。对于孩子以后的道路,亲戚说,以前还期盼他能考上大学,现在看来,可能以后只好让他外出打工了。(赵华夏)

  网友声音:让农村孩子上大学,多给未来的农村建设以希望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比例,让农民走出贫困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农民要走出贫困,一要靠国家的扶助,二要靠自己的努力。如今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比例逐年减少,这无异是堵死了农家子弟通过求学走出农村的希望。古人说"龙生龙,凤生凤",难道时至今日,我们真的要让"城市人念书,农村人种地"的各安其业状态延续下去吗?如果这样,那就是社会最大的不公,要望其"和谐",只能是南辕北辙的事!

  过去农村虽穷,但不失希望。农家子弟凭着" 贫困不坠其志"的意向,挑灯苦读,十年寒窗,终成正果。一旦金榜题名,合村共贺,以为鱼跌龙门,家业有望兴旺,合村平添光彩。那时考上大学是荣誉、是解困、是光明。一不要交学费,二不要交饭费,三不要交住宿费。国家不但管其学习期间的全部开销,还要管其分配一个好工作。有这样的优越条件,岂能不吸引农家子弟发奋读书?

  近年来,教育的改革,似乎让清高的学门也变得势利了起来,除了面临严格的高考门槛外,还面临着高昂的学习费用。农家子弟从穷苦中过来,你要叫他念书他不怕,你要交他交学费他只能望而却步。温总理感叹农村学生数量大不如前,岂能不引起我们教育部门的深思?我想我们现在致力于农村建设,重视"三农"问题,岂能不重视农村学生上大学的问题,要知道多一个农家子弟上大学,就多给一个家庭以脱贫的希望,多给未来的农村建设以希望。(曾志杨)

0%(0)
0%(0)
  民无食,何不食肉糜? - 电子邮箱 03/08/11 (344)
  啥素质! - good sniper 03/08/11 (304)
  该女人是“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  /无内容 - first timer 03/08/11 (311)
  我就是农家子弟, 是农村人 - eachus 03/08/11 (344)
    那你悲剧了,回不了家乡当农民了。  /无内容 - first timer 03/08/11 (313)
      在这边买块地,照样可以当农民嘛  /无内容 - 慢两拍 03/08/11 (323)
        左青龙右白虎 - eachus 03/08/11 (429)
          中国应该多公派出国到海外买地种粮种菜,然后运回去呵  /无内容 - 慢两拍 03/09/11 (326)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0: 中概XIN 今天确认底部,温和放量,似乎要
2010: 该好好反省和控制自己的股票买卖了
2009: 中国现在最严重的是失业问题
2009: Bear Market Comparision from 1929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