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别低估欧美文明的惯性” |
送交者: 2025年05月08日05:53:15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美国和欧洲,其实是一伙的 ——即便我们吵嘴、抱怨,根子上,还是站在一边。 因为美国文明,脱胎于欧洲;欧洲文化,深刻影响了美国。 这种联结,不是哪个政策能剪断的,它写在我们的历史里,也写在我们的身份里。 谁要真想拆开美欧联盟,只能说他低估了文明的惯性。 这不代表我们处处一致。 不。我们会争论,会批评彼此。 我在演讲里说过这点,也被质疑过。 但,美欧就是一支队伍,是来自同一种文明的“队伍”。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现在的关键是,这个队伍,怎么继续走下去? 过去20年,我们在安全层面,过得太“舒服”。这一套防务模式,已经不够用来面对下一个20年。我们陷进了旧的安全架构,没意识到它已经老化。 所以我认为,是时候重新审视我们之间的安全合作了。美国希望看到欧洲承担更多责任,尤其是在防务分担上。 但这些话,不是批评,而是坦诚的朋友之间该说的话。 1945到1975年,联盟重塑过一次; 1975到2005年,又调整过一次。 现在,变革的周期又来了。 我来参加慕安会,已经是第三次。第一次是以俄亥俄州参议员的身份,那次我和现在的英国外交大臣David Lammy还同台。他当时还没进入内阁,那次对话让我印象很深,从此我们成了好朋友。 所以我今天来,不是客套,是愿意面对问题。愿意用共同的文明视角,从头再想一次这个联盟未来的样子。 这是我和总统的共识。我们不是在“出席一个会议”,我们是在一起参与一次对彼此命运的再讨论。 这段关系,值得我们这样严肃地对待。 |
|
|
|
![]() |
![]() |
实用资讯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4: | 如何破解“中美红线”? | |
2024: | 绿皮火车的回忆 (之一)出发 | |
2023: | 邓小平最伟大的失败 | |
2023: | 七絕 題照(1929)刑馀国里聚群英 | |
2022: | 444444 | |
2022: | 败政府绥靖到底 | |
2021: | 中国人口危机并非负增长 而是难以应对老 | |
2021: | 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 | |
2020: | 刘斌被杀案:一场为阻止追查新冠病毒源 | |
2020: | 中国局部先变局先自治 部分中国人先获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