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从不免费:自由究竟如何才能诞生? |
送交者: 2025年05月03日04:32:57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关于“自由的公共品困境”的经济学、法学与神学之思
文 / 赵晓
朋友,你想过一个问题吗? 我们口口声声说“自由可贵”,可你有没有发现,在人类历史上,自由总是姗姗来迟,死得很快? 你走在街头,见到有人呼吁自由,你也许会点赞,但你不会上去一起喊。 你羡慕别国的自由制度,却也习惯了自己的“好死不如赖活着”。 你还经常听到诸如“莫论国事”“别谈政治”“我不关心政治”之类。 你有没有从经济学上思想,为何如此? 我想告诉你的是:自由,从来不是自动发生的免费现象。 那它是什么?我们今天就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自由,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品” 让我们看一下经济学教科书上的定义: 公共品(Public Goods)有两个典型特征: 1. 非竞争性(Non-Rivalrous):你用了,别人也能用;你享有言论自由,不影响别人也说话。 2. 非排他性(Non-Excludable):你不能阻止别人享受这个自由,比如不能说“我才有免于恐惧的自由,你没有”。 换句话说,公共品就像灯塔、国防、城市路灯……它们是“大家一起用”,却“没人愿意出”。 那自由呢?完全符合这个定义。你去抗议、去发声、去坐牢,若最后成功了——旁边那个一直躺平的人,也能享受到制度进步的红利。 这就麻烦了,自由就陷入了经济学所说的“公共品困境”(Public Goods Dilemma)。 二、自由的“公共品困境”:人人想要,无人愿给 “公共品困境”的意思是: 人人想要、人人受益,却没人出力、没人供给。 比如说: · 人人希望生活在有新闻自由、法治保障(Rule of Law)的国家; · 但谁愿为此付出呢?你也不愿意不是吗?真有人站出来抗议、上书、维权时,你或许会说:“别激动,保命要紧。” 更要命的是,自由的供给还特别昂贵: · 灯塔可以建一次用十年,国防建起来多年可用; · 自由要不断争取,天天守护,一不留神就塌方。 所以我们就看到这样一幅悖论画面: 自由是最珍贵的东西, 却是最少人愿意为之付出代价的东西。 这是自由的悖论第一层:它是所有人都说重要,却没人愿为它买单的奢侈的公共产品。 三、灵魂的奴隶:自愿出卖自由换取安全与利益 自由的悲剧还不止于此。 它还有一个更深的困境: 许多人,不是被剥夺自由,而是自己“自由选择”不要自由。 典型的例子就是以色列人。他们的肉身虽然已经被上帝从埃及拯救出来,不再为奴,走上了通往自由之地的道路,但他们的灵魂却仍被“奴役在精神的埃及”,甘愿为奴。一旦遇到困境,他们便怀念埃及的肉锅、奴役下的安稳,甚至渴望返回为奴的生活。最终,一代人全部倒毙旷野,无缘进入上帝所应许的自由之地。 一个甘愿为奴、拒绝真理的灵魂,不会为他人争自由,也不懂珍惜自己的自由,纵然肉身已被释放,心灵仍会自愿投降。这样的人,不配得自由。 以色列人困在旷野40年,中国则是几千年。中国社会实打实的“民情”就是: · “自由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 “我宁愿有房有车,不想提心吊胆。” · “谁当官我不管,只要别查我水表。” 这也正是自由的悖论第二层: 许多人不仅不为自由斗争, 还把有限的自由出卖给“安全感”和“稳定”,为的是“做稳奴隶”。 这种出卖还体现在最隐秘的角落: · 沉默——在不公时低头; · 贿选——把选票换成钱; · 配合——被权力欺压却帮忙美化; · 甚至洗脑——最后真心觉得“自由没啥用”。 如此“灵魂的奴隶”(Slavery of the Soul),也是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费尽笔墨描述的“平庸之恶”(The Banality of Evil): 并非权力,而是那些从不思考与珍惜自由的人,亲手造就了极权的铁幕! 四、滥用自由、不守自由——“自由的公共地悲剧” 自由的第三个陷阱是什么? 即便你争到了自由,如果你不珍惜、不维系,它也会很快被你自己玩坏。这,正是当下欧洲乃至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现代自由社会的悲剧与现实危险。 我据经济学称之为“自由的公共地悲剧”(The Tragedy of Liberty)。 什么意思? 就像公共牧场上放养的牛,一人多放点没啥,但如果人人都多放一点,最后整片草场就荒废了。 自由也是这样: · 如果你用言论自由去制造仇恨,社会就撕裂; · 如果你用出版自由去兜售谣言,舆论就沦陷; · 如果你用制度自由去钻制度漏洞,民主就崩坏; · 如果人人都想搭便车,不愿守护自由——极权就卷土重来。 所以,自由不仅是“缺乏供给”,“被自由出卖”,更“被滥用、被误用、被掏空”。 这时你会发现,自由不但昂贵,还很脆弱! 五、谁来供给自由?不是理性人,而是“愚行人”——因信殉道者 这时问题来了: 谁来为自由买单?谁愿意做那最早发声、最先坐牢、最容易被孤立的人? 这,绝不是“理性经济人”(Rational Economic Man)。 因为从个人理性计算看,为公共自由站出来,是最“吃亏”的选择,是典型不合理性的行为。 纵观历史,为自由而起的人,常是那些“因信称义、因信行义、因信殉道”的人。 他们在世人眼中,就是疯子、诗人以及烈士。 但我愿称他们是:“灵魂中有火”的人(Those with Fire in the Soul)。 他们知道自由太贵、前路太暗、结局太惨,但仍站出来说:“我不能不说,也不能不做。不是因为图回报,不是因为求成功,而是因为这是对的。即使我死了,我也已经在真理中得自由。” 这,才是自由真正的供给者。没有这样的人,自由就会象喜马拉雅的空气一样稀薄难得,甚至令人窒息。! 六、制度是果,信仰是根 你可能还会问: “那不是经常有大 V 说,西方自由是启蒙运动来的?是制度设计、宪政体制和契约精神造出来的吗?” 我想告诉你,这些思想理念以及制度因素确实重要。但我们要问: 这些制度为什么能被写下、维持、传承? 答案是:背后有基督信仰(Faith)。 · 约翰·洛克(John Locke)并非无神论者,他是清教徒,在《政府论》(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中说得很清楚:“人是上帝的作品,生命、财产和自由是神赋予的。”自然法,则是神设定于人的律法。 · 美国宪法(U.S. Constitution)也不是纯契约,它首句就说:“我们以上帝之名,开始立国”(In the name of God, we begin this nation)。 · 法治(Rule of Law)的起源,从来不是单靠“权力制衡”,而是“法律高于王”,因为“王也在上帝之下”(Lex Rex)的世界观与政治观。 正如我写过的: “制度自由只是果子,信仰牺牲才是根源。” 没有基督信仰孕育的“民情”土壤,制度必然腐烂,法律必然跛脚,自由必然抽空。 是的,没有信仰,制度就只是一纸空文;没有牺牲,自由就只是海市蜃楼。 七、自由很贵且从不免费 想说一句话,奉送给每一个中国人: 自由很贵且从不免费(Free is not free)! 自由,是最昂贵的公共品,需要最深刻的信仰者、最真诚的牺牲者、最清醒的卫道者、最忠心的公民去“奉献出价”并长期维护。 若中国人真想要自由: · 不仅要赞美她,更要信仰祂; · 不仅要渴慕她,更要供给她; · 不仅要使用她,更要维护她; · 不仅要在阳光下捍卫她,更要在风暴中守望她。 耶稣说:“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8:32) 真理,不是一个公式、一个道理或法则,真理是一个人——就是人类救主耶稣。耶稣为真理被钉死在十字架上(The Cross),也因此将真理的自由的种子撒向世界,进而开出了自由的理念之花,自由的制度之果。 朋友,你准备好为自由的国度做点什么了吗?如果还没有,我给你第一步的建议就是:不妨先来认识这位真理与自由的主耶稣基督。 |
|
|
|
![]() |
![]() |
实用资讯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4: | 个人感慨之 厉害国的厉害处 | |
2024: | 非上市公司的华为为什么喜欢公布经营数 | |
2023: | 沈晓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 |
2023: | 真共产党应该读一读资本论 | |
2022: | 从乌俄战争看专制的致命点 | |
2022: | 三个世界理论 | |
2021: | 王者之气 | |
2021: | 中国人首先应当是人 | |
2020: | 中国的毛泽东 | |
2020: | 沒有毛泽东就沒有中国共产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