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于2024年8月底访问中国,这是自中美关系陷入紧张以来,两国高层间一次重要的对话机会。然而,通过分析沙利文此次访华时中方的接待层级、人员配置和会谈内容,可以看到习近平的权力结构可能已经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沙利文访华中的不寻常信号
沙利文此行在官方层面上强调了中美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原则。双方在多领域进行了“坦诚、实质性、建设性讨论”,包括禁毒、气候变化和台湾问题等。然而,在这场表面上看似常规的外交互动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细节。
首先是中方接待的人员安排。在习近平与沙利文的会见中,陪同人员阵容之强大令人关注。除了外交系统的王毅、马朝旭等官员外,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韩世明和中央外办副主任郭业洲的出席尤其引人注目。这表明中共高层对美方高级别代表来访的极度重视,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习近平对相关议题处理的谨慎和对下属的依赖增加。这与今年4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时,习近平态度傲慢,语言强硬,教训布林肯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习近平当时的发言掷地有声:“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应该……而不是当对手;应该……而不是互相伤害;应该……而不是恶性竞争;应该……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而现在,他的语气发生了变化,强调“中国的对外政策公开透明,战略意图光明磊落,保持着高度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愿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这一转变可能暗示了习近平政策上的调整,显示出在外交领域改变战狼口吻,采取更为谨慎的姿态,或反映出其权力结构中的某种动摇。
更为重要的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又侠在此次会见中的角色和表现。张又侠在沙利文到访当日早上,于八一大楼与其进行单独会面,并肯定了美方要求与自己见面,是对两军关系的重视。张又侠的态度强硬,立场鲜明,似乎在中美军事互动中自居为军队首要人物。这种表现或许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军队职务,更可能是因为军委主席的权力分配正在发生某种调整。
习近平权力结构中的微妙变化
近年来,习近平通过反腐运动、军队改革等措施成功巩固了自身的核心地位。然而,近来的动向显示,习近平的权力或许正面临内部压力。尤其是在沙利文访华期间,习近平本人并未表现出强硬的个人姿态,反而鸽派意味浓厚;手下高层官员作风上也柔和了许多,这可能表明,习近平在处理外部关系和内部权力平衡时,似乎已经无法继续独揽大权,而是更理性的其他领导人开始主导中共外交政策。
张又侠的独立会见进一步加深了这一疑虑。作为军委副主席,他的发言和态度是否代表了习近平的真实意图,还是他在已经拥有了军队的主导权,这一问题值得深思。张又侠对苏利文的原话:“你是拜登总统的主要助手,在制定美国安全战略、筹划协调对话政策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你提出与我会面,说明你对军事安全领域和两军关系的高度关注。我愿借此机会与你坦诚沟通,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看法。” 从此看出,张又侠把自己定位于军队第一领导人的身份,是很明显的事。如果张又侠确实在军事事务上获得了更大话语权,那么这意味着习近平对军队的控制力正在削弱。军队一直被视为中共政权的最后保障,失去对军队的完全控制,无疑将对习近平的统治基础产生重大影响。
中美关系的本来节奏和分寸
沙利文此次访华,是代表拜登跛脚政府,想最后在中美关系中获得历史好评。同时,也为后续卡马拉总统竞选铺路,希望安抚中国,使其在选举关键时期,不要挑战美国利益,从而令卡马拉在选举中遭遇尴尬局面。
按说拜登政府已经强弩之末,民主党在下一届是否继续执政,都是两说的事。中共完全没有必要给苏利文这么热情的配合和回报。即使有所回应,中国也应趁民主党有求于人之际狠狠敲上一笔,让美国作出大让步。但从中国这次接待沙利文的情况看,完全是受宠若惊,唯恐苏利文不满意,失去表达立场的机会。全班出动,正襟危坐,无比重视。这与以往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的博弈风格大相径庭,似乎大有利用机会,全面改善对美态度,全力配合美方要求,改弦更张的意味十分明显。
结论
沙利文访华期间,中共内部的权力格局显现出某种不平衡。习近平虽然依然是核心,但其对军队和外交事务的掌控力似乎正在受到挑战。习近平在北戴河会议期间,神隐一个月,引起广泛猜疑和动荡。按照惯例,习近平似乎应利用各种机会和方式,强力宣誓权力,包括要求军方在内的各方面表示效忠,以此检验忠诚度,甚至举行阅兵仪式,高调宣示军权在握等等,都是必然采取的行动。但这次却没有出现这些戏码,反而是势头越来越弱,习的名字被提及得少了,调子也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实事求是”、“民主集中制”等词语代替了“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张又侠等军方高层的异常活跃,在美国人面前以军队领袖自居,这种情形如果放在几个月前的中共政治语境中,无疑会被视为企图造反或政变。然而,今天这一切却真真切切地发生了,不能不让人惊讶,到底是什么情况,才令这种不寻常的政治信号传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