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越南双城记
送交者:  2023年06月08日17:34:30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云乡客

越南的河内与胡志明市,就像新西兰的惠灵顿与奥克兰,一个是政治中心,一个以经济为主轴。不过,从市容表象上看,惠灵顿和奥克兰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河内与胡志明市却有着明显的分别。首先是在河内,许多建筑物上都插着国旗,而街上也经常见得到佩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这些在胡志明市都不多见。另外河内到处可见的政治宣传看板也是胡志明市所少有。

我们到达河内的时间是下午,入住酒店之后,随意在酒店附近逛了一下,熟悉环境。晚饭后,小女根据越南旅游官网上所得资讯,向“河内旅游大使”办公室发出了导游申请,稍后就接到了一位“大使”的回复,说第二天可以为我们当导游,并且列出了历史、文化两大项,超过九个旅游景点供我们挑选。这些旅游大使都是义务工作者,大部分是在校学生。为我们当导游的是一位大学三年级的女学生,第二天早上八点就到了我们住的酒店。这位志愿者热情有礼,英语相当流利。与我们讨论一番之后,根据我们的意愿,带我们参观了”文庙“和被称为河内故宫的”升龙皇城“。参观过程中,这位志愿者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两个景点的看点和相关资讯,完全是专职导游的水平。这两个建筑群都是始建于 11 世纪初的李朝,历经越南各个皇朝的扩建,原先也有一定规模。由于遭遇近代战争的破坏,已经无复旧观。这两处历史遗迹处处透显出与中国文化的联系,同时也贯穿着越南人对“两千年反对北方侵略史”的详细陈述。1949年后的中国,出于维护“同志加兄弟”的外交需要,在出版的史书中避而不谈历史上两国的战争,越南人却从来没有忘记,这就是为什么越南人能够迅速实现反目成仇的角色转换。然而聪明的执政者不会囿于成见,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越南当政者与法国、苏联、中国等大国周旋自如,即使与彼此缠斗了将近 二十年的美国也在 1995 年恢复了邦交正常化。据越南统计总局最新公布数据,2023年1月份美国到越南的旅游人数 77897 人次,居于赴越外国游客的第二位,充分体现了帕麦斯顿所说的“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看过了北京故宫、十三陵、陕西乾陵等中国古代建筑,越南的所谓古迹实在是没什么看头。河内的”文庙“和”升龙皇城“的古建筑群落给我的整体感觉是颓旧破败,只有绿化保育做得极好,欣欣向荣的花草树木,把古建筑衬托得更有历史感。

由于参观两个景点全程步行,半天很快过去了。我们邀请旅游大使与我们共进午餐,并请她推荐餐厅。结果在一家网上评分相当高的餐厅品尝了一道越式烤鱼,深受我家娘子喜爱,乃至隔天还要”再来一个“。这道越式烤鱼吸引人的在于它的仪式感。对于头一次接触这道菜的客人,店员会示范怎样在米纸上按顺序铺放生菜、烫熟的米粉、烤过的鱼肉和配菜,还有切得细细的黄瓜条、红萝卜条以及九层塔、薄荷叶等香草,然后把米纸卷起来,蘸上随附的酱汁就可以享用了。卷米纸有点技术要求,卷得不好米纸会破损,左右手用力不均匀米纸卷的形状会不好看,因此食客大都会认真地卷卷卷。不过也有人不耐烦,我就见到一位来自南亚的客人把食材扒拉到盘里,浇上蘸酱来吃,也是自得其乐。大部分经营这道菜的餐厅用的都是鲇鱼,分别只在于野生或是人工饲养。其实经过腌制和油炸,一般不容易区分是野生还是吃饲料长大,不过这家店的鱼肉,质感和新鲜度还是很明显。

从地图上看,越南的国土有点像海马,只不过尾部没有那么卷。一种较为浪漫的说法则把越南国土形容做有如戴著斗笠、身穿奧黛的淑女。由于越南南北方相距数千公里,各地在历史上分别受汉文化、婆罗门占婆文化、柬埔寨文化的影响,近代还部分融合了法国饮食方式,所以越南南部、中部以及北部的饮食口味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南部的胡志明市口味偏重,调料蘸酱偏酸偏辣,位于北方的河内口味相对清淡。我家娘子习惯了南方鱼水的调味,到了河内,有些餐点没有鱼水使她有些不爽,而且河内的鱼水偏甜,也引起她的非议。至于顺化的菜品, 较多地保留了阮氏皇朝的饮食习惯,菜肴份量较少,比较精致,还喜欢搭配上各种小菜,估计很受韩国游客的欢迎。越南旅游局公布的数据,2023 年1 月份,从韩国到越南旅游的人数达  258946  人次,位于第一名。

回过头来说说河内的旅游景点。“河内旅游大使”给我们提供的九个旅游点,基本上涵盖了河内旅游局观光汽车经过的景点。观光旅游车列出的 12 个景点大部分环绕着还剑湖以及周边几条大街。旅游车提供两种参观方式,一种是乘车一小时,全程在车上,使用耳机听相关景点的介绍。这种纵览式的优点是舒服省时间,缺点是走马观花,看到有点意思的景物想要拍张照片留念都不一定办得到。第二种方式是付较高的票价,车票有效时间四小时。四小时内可以在自己有兴趣的景点下车参观,然后乘坐同一公司后来的旅游车继续参观其余景点。由于前一天参观两个景点全程步行,觉得有点吃不消,于是第二天选择乘车四小时的方式。其实十二个景点有些是不开放的,游客只能在外围拍拍照,留下个“到此一游”的痕迹,譬如圣约瑟教堂、粉红教堂、河内歌剧院等。由于我们前一天已经参观过“文庙”和“升龙皇城”,于是随俗到几个景点打卡,最后参观了美术馆和“妇女博物馆”。“妇女博物馆”以照片为主,介绍了各个不同时期,越南妇女的生活形态,当然包括了越南妇女在抗击殖民主义者中所发挥的作用。美术馆的作品,无论在题材或者是表现形式方面,部分作品明显保留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联风格,也有一些立体主义的雕塑,但为数不多。

为了较多地了解河内,有一天我们特意雇车经龙边桥跨过红河,到了河内老城区的对岸龙边。龙边的街道相对宽阔,人行道比较干净,新型建筑也比较多。河内有不少大型购物商场,我家两位女士逛街时少不了进去巡看一番。我发现了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下午时分,经常在商场内看到成群结队,穿着校服的中学生。根据观察所得,河内这些大商场的商品售价相对于越南的工薪阶级来说并不低,估计这些学生消费不起。小女一语道破说,也许他们就是进来享受冷气的吧。此说也有道理,不过,根据河内教育培训厅的规定,河内初中、小学、幼儿园的学生从上午 8 点上课,下午 5 点下课。高等、中专、高中学校的学生从上午 7 点上课,下午 7 点下课。下午三、四点,学生们应该还是在学校里的呀,实在想不明白。

河内的还剑湖是老城区的一个著名地标,如前面提到的,河内市的许多景点都在它的周边。除此之外,它还是民众群聚嬉游的主要场所。有一天晚饭后,我们信步在老城区闲逛,渐渐地就走近了剑湖。耳中忽然听到“爱拼才会赢”的旋律,细听之下唱的却是越南话,树木掩映之间还看到一些晃动的身影,趋前只见约有二十来位女士在随歌起舞。一曲终了 ,稍歇片刻,接下来响起的是西班牙歌曲,舞者又换了一种舞步,全神贯注地扭动着身躯,似乎进入了忘我的境地。据其他游客介绍,周末晚上的还剑湖畔更为热闹。民众聚集在这里乘凉、游乐,有年轻人在这里演唱或者玩集体游戏,直到夜深。

广场舞.jpg

那天早上在还剑湖畔上车地点等观光旅游车的时候,忽然看到一队三轮车结婚队伍,非常特别。当世界上一些地方争相排列出各色豪车、名车炫富迎亲的同时,此地的三轮车结婚方式显得很有地方特色,也很接地气。没想到过了一阵,还剑湖畔的行车道上又呼啸着过来了一个摩托车队,原来是某家银行的宣传推广队伍。这两幕可遇不可求的场面,为我们的河内之行增添了有趣的内容。

迎亲1.jpg

迎亲2.jpg

迎亲3.jpg

宣传1.jpg

宣传2.jpg

宣传3.jpg

离开河内之后,花了几天时间在顺化、会安和岘港。由于岘港没有飞墨尔本的班机,我们再次返回胡志明市。这次住的地方在第四郡一个大型屋邨里的一个两室单位。这是本地一个大发展商的建筑项目,光是我们所住的这个小区就有十八幢四十多层高的住宅楼。小区里有多个供住客使用的游泳池,还有其他休闲保健设施。小区的绿化程度很高,环境卫生很好,保安也很严密。某天下午四点多的时候,看到一辆大巴载着一群小学生回到屋邨。每个小学生都带着一张附有二维码的卡,随车的一位女士给每个下车的学生扫码后才把孩子交给家人,安全意识极高。屋苑内有多家不同菜系的餐厅,装潢各有特色,屋苑内除了不少连锁超市之外,还有一家四层高的大型购物商场。商场里有外国名牌专门店,有各色餐厅,还有一个人造溜冰场。屋苑里的超市商品和餐厅价位都不低,商场里的商品售价更要高一些,说明了屋苑住客的消费能力。也许是学校假期的缘故,虽然不是周末,商场里仍有许多拖家带口的消费者,也有不少成群结队的年轻人,最夸张的是那家“海底捞火锅”,餐厅内满是食客,店外竟然还有三、四十人在等位。

在这个屋苑所看到的,与两周前在老城区所感受到的脏乱差现象反差极大。我在屋苑周遭慢慢地走,细细地看,只见屋苑与外间街道衔接的路口都有保安疏导交通,保持屋苑内车流的畅通和规范。屋苑内四处都能见到穿制服维护花木和负责清洁的员工,由此看来,这里的物业管理费肯定不敌。在屋苑走了一阵,不知不觉间走出了屋苑的范围,左右穿插的摩托车和扑面而来,带着热气的微尘一下子就提醒了我,这屋苑外才是越南大部分民众的生活。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2: 纵使文贵使劲浑身解数,蔑视法庭的恶行
2022: 善恶终有报 作茧终自缚
2021: 忆“让领导先走”与克拉玛依大火
2021: 儿时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2020: 中国精神
2020: 真的可以吗?
2019: 毛主席晚年《七绝·屈原》的背后是什么
2019: 向往那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繁荣富
2018: 美国对欧盟加征钢铝关税,欧盟采取反制
2018: 中国人成熟的标志--"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