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
送交者: 2023年05月27日16:24:13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上世纪五十年代从政治经济体制建设项目到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国都能找到苏联的影子,那时候流传的一句家喻户晓的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它以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模式实现了现代化,中国革命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展开,并取得胜利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壁垒分明,中国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新中国只能采取苏联模式,只能向苏联一边倒。 在五十年代,许多中国人认为苏联人吃的都是牛奶和面包,住的是公寓看着芭蕾舞,工人都是在现代化的厂房中生产,农民都是在集体农庄里劳作,苏联的一切都是先进美好的,年轻的父母会给自己的孩子选择一个好听的俄罗斯名字,人们唱着《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阅读的更多的是从俄语翻译过来的书籍,朗诵的是高尔基的《海燕之歌》和马雅科夫斯基的诗歌,年轻人的偶像是有着钢铁板意志的保尔柯察金。“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这句话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年轻人当中是颇为流行的,最时尚的着装是列宁装,不分男女,当然女孩们还在流行穿着布拉吉,这是连衣裙子的俄文的发音,在城市的公园里,大学校园里,常常能看到人们穿着列宁装,布拉吉在跳交易舞。 在中南海的周末舞会上,中央领导人也常常是在苏联的舞曲声中起舞。 五十年代的中国青少年又是伴随着苏联电影成长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保尔柯察金,《青年近卫军》里的奥列格和柳芭,《夏伯阳》里面富而曼诺夫,《伟大的公民》里的基洛夫,《革命摇篮维堡区》里的马克辛,《真正的人》里的无脚飞将军,《乡村女教师》中的瓦拉瓦西里耶夫娜,还有《卓娅》中的卓娅和舒拉,都是为当时的青少年所熟悉的,中国的大学也深受苏联的影响。1952年开始,苏联的教育就引进了中国,全国的高校实行了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的文科学院并入了北大,成为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北大则成为文科大学,大学教科书沿用了苏联的教育大纲,学习俄语就蔚然成风。 最初的盟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的第二天,苏联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年底,毛泽东赴莫斯科访问,并在苏联停留两个多月,参加了斯大林70岁生日庆生活动。事后毛泽东抱怨受到斯大林的冷遇,以及签约会谈进展不顺利。1950年2月14日,毛泽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两国结为盟友。苏联“老大哥” 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被外界视为中苏关系的“蜜月期”,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定,苏联从贸易、高等教育、核技术、工业等一系列方面向中国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员的援助,以帮助中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政府1953年针对经济发展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在苏联的帮助和策划下出台的。毛泽东强调要在各方面向苏联学习,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好的先生”。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于10月出兵参战,直接与美国主导的联合国部队对抗,中国称之为“抗美援朝”。苏联没有直接参战,但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和资金援助。1953年6月南北双方签署了板门店协议:规定朝韩以北纬38度线为界停火,这固化了朝鲜半岛的分裂格局。 1959年9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华,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活动。当时中苏领导人在政治理念上的分歧和战略利益方面的矛盾就已显现。1960年莫斯科召回援华的全部苏联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北京则对苏联的“修正主义”以及苏共的对外对内政策展开了长期的尖锐批评。 中苏交恶 勃列日涅夫任苏共领导人后,中苏关系依然处于对峙势态。1966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两国间几乎停止了所有交往。1967年,红卫兵曾冲击苏联驻北京大使馆。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后,中国人抗议“苏修社会帝国主义”。 进入70年代后,中国开始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改善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国向国际社会开放的大门。1980年代的苏联,则因入侵阿富汗遭到西方国家更严厉的制裁和对抗。1980年莫斯科举办奥运会,中国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抵制阵营。 关系正常化 在苏联末期,中苏关系有所缓和。从1982年10月至1988年6月,中苏两国政府特使就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进行了12轮的磋商。1989年5月,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同邓小平会晤。双方在北京发表了《联合公报》,标志两国关系正常化。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国宣布承认俄罗斯为苏联的继承者。两国最高层之间开始恢复往来。1999年,《关于中俄国界线东西两段的叙述议定书》签订,遗留已久的边境划界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01年普京上台后,俄罗斯与中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定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0年,两国确认"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进入新千年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北京和莫斯科都有意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金砖国家”(BRICS)峰会、上海合作组织(2002年成立)这样的多边平台为此提供了机会。 习近平和普京这两位威权专制领导人,有着相似的大国政治信念。在坚定巩固自身权力的同时,也都希望打破美国主导的现有国际秩序。2022年2月普京访问北京、出席冬奥会期间,中方强调中俄“友谊无上限、合作无止境”。 2022年2月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在国际上备受制裁和孤立。但中国始终拒绝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而指责美国和北约应为冲突负责,反对制裁,呼吁重视俄方的“安全关切”。同时中国大幅扩大从俄罗斯的进口,特别是能源进口。2023年3月,习近平访问莫斯科,成为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首位访俄的大国元首。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2: | 111111 | |
2022: | 美国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 |
2021: | 剧团摄:一图看完血月亮 | |
2021: | 性本善?纯扯淡!(图) | |
2020: | 香港回归夹生饭:中国最初铸成大错! | |
2020: | 川普给谭德赛信错误百出,小学生写的? | |
2019: |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破冰行动,感人肺腑 | |
2019: | 不要再误判、错判川普政府 | |
2018: | 内蒙开鲁县政府竟作欲盖弥彰的辩护 | |
2018: | 川普的多变和不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