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文风刍议
送交者:  2021年08月14日09:20:03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东方安澜

有一部红色战争电影,描述的是蒋介石倚在半导体旁,指着里面新华社的声音对边上人说,“这一听就是毛泽东的手笔,嬉、笑、怒、骂……”。

 

在我十岁,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后,又陆续学到了这位作者的《社戏》《藤野先生》,这位大名鼎鼎的作者叫鲁迅。一晃,当年那位学习鲁迅先生文章的小学生也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我与鲁迅四十年了!这四十年里,除了阅读过鲁迅的散文名篇,当然绕不过去的是他赖于爆得大名的杂文。先生的杂文一直以来被号称“投枪与匕首”,是刺向旧社会黑暗中国的利器,先生的文风就是嬉笑怒骂。所以,这四十年里,我们——我想可以包括绝大多数国人——都会误以为嬉笑怒骂是最好的文风,是批判社会最有力的投枪与匕首。

 

今年2021年的上半年,因为买不起书,决定把在角落里搁了几十年的旧书拿出来翻翻。这一翻就发现了宝藏。首先是大润发刚开埠不久在门前夜市旧书摊上一个小姑娘手中买的这本《鲁迅全集》,人活五十岁,经过这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阅历,来比对对照鲁迅全集里写出来的一些人物和事件,我就有了我自己的判断和见解。接着就是读《毛泽东选集》。五卷本的《毛选》真是个矿藏,如果有关方面不难为我,让我敞开来说的话,我可以写二十万字的学习心得。《毛选》可以言说的地方比《鲁全》更多。

 

四零年,老人家给鲁迅钦定了“三个伟大九个最”的谥号。看得出,老人家是真心喜欢鲁迅,或者说真心喜欢鲁迅的文章,以至于不知不觉中在文章风格上向鲁转,趋向于向尖酸、刻薄、揶揄、讽刺、挖苦这一方向转变。四零年以后,随着日本的侵华和共产党的走强,老人家经过延安整风,其政治行情也一路看涨。所以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心理空间来用心体念鲁迅的文风,并结合自己的文字风格,形成了自己辛辣、说教、霸道的独特文风。现在有议论说《沁园春﹒雪》是故乔木的,但我相信,也许说上半阕写景是胡乔木的还说的过去,但下半阕绝对是老人家的原创。

 

《毛泽东选集》,所以是选集,有点包罗万象的意思。也就是把文章、讲话、指示、命令都收集在里面,让人不辨东西。如果是文选或者文集,就有一定之规了。不过虽然鱼龙混杂,但我们仍可以从中筛选出一些文章来比较其风格的转变。在一二三卷当中,老人家的文风还是偏向于笃实和稳重,虽然有文章说其从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起,有些地方就不严谨,特别是涉及数字方面,有些完全是估算出来,也就是江浙话“毛估估”,并没有经过严密的测算和论证。但这不妨碍我们来评说老人家的文风。

 

鲁迅生前,因为和各个帮派都闹不和,四处出击多处运作,动静闹的不可谓不大。说实在的,鲁迅童年祖父被抓、少年辛苦还要为医治父亲奔波,青年求学留洋日本,回来后也无所建树,后来厕身教育部,又因为杨荫榆被章士钊砸了饭碗。他的大半生活的憋屈,并不顺利。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青年时代过来的。每个有志向的青年人都有过“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梦想和豪气。我想,鲁迅先生也不例外。但现实的无情,又逼迫鲁迅在遇到《新青年》以前不得不在八道湾埋头于古犊书简之中,混的不好,当然无颜给藤野先生回信了。在藤野那一方面,当然是周树人君一去杳无音讯了。前几年流行同学会,纵观发起同学会的人,无一不是非富即贵,落魄不堪的同学不会热心去发起组织同学会。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有云: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里此人情之所至,今昔之所同也。有一句话我比较认同,“没有得到善待的人不可能善待社会”。鲁迅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是晦涩、压抑、憋屈的,所以也养成了他尖酸刻薄得理不饶人、甚至是无理也不饶人、甚至是有些病态的文字风格。读《毛泽东选集》,老人家也有这方面的倾向。据温相提到,萧克说,跟老人家交往,一不小心就会挨他的整,你还摸不着头脑。其实挨整的原因可能是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种下的,老人家爱记仇,又特别能忍。

 

说到这里,在老人家的文字风格里,能看到鲁迅的影子,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我估计每当在夜深更阑时老人家打开《鲁迅全集》,一定会找到那种惺惺相惜的知音感。在《毛选》四五卷里,嬉笑怒骂就体现的尤为强烈。其著名的大作《别了,司徒雷登》《“友谊”,还是侵略》《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这几篇雄文都写于鼎革前后,其时,老人家已底定大局,豪气干云,正处于个人的巅峰状态,所以文风更是肆无忌惮横冲直撞,也难怪拿破仑要抢过教皇的冠旒急于往自己头上戴,那种胜券在握喜不自禁的冲动,那种人生天地间舍我其谁的豪气,都在文中有不自觉的流露。所以,这时候老人家的极尽辛辣、嘲讽、挖苦、得意溢于言表。今天我读这些文章,时代的硝烟已完全褪尽,以一介平民平心静气地读来,且不说老人家置事实以不顾的狭隘,就说文风,你作为一个得胜者,一个正在往上升通道上的走强者,是否应该对司徒雷登、梁漱溟之流放一马,况且这样的人毕竟多少曾经也有恩于共产党。前几年流行一个词叫“做人要厚道”。“痛打落水狗”,于一个政治家而言,有失体面。鼎革后老人家隐然已贵为皇帝,再写这样的文章缺少大气和凝重,有失国体。我手头的这套《毛选》,是52年的版本,67年的印刷,如果顾虑会被历史诟病或耻笑,这类的文章应该早被删掉了。不得不说,老人家是个没有历史感的人,不怕被历史恶评。也难怪大饥荒后,刘少奇到游泳池,激动地说,“人相食,是要上书的”。结果,刘少奇就被out了。

 

往拔高了说,辛辣的嘲讽,泼妇式的骂街,这些东西充斥文章当中,反映了一个作者对人世间激烈的情绪流露,说明一个作家还只是处在文艺小爬虫的层次。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人生天地间,要和这个世界达成妥协和谅解,更重要的,是要和自己达成妥协和谅解,人生是一个修炼的过程,要活出境界,要有道涵。什么是道涵,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境遇的超脱程度。为文罹祸,古已有之,史不绝书。余杰说胡锦涛家里只有马恩列斯毛的著作,别无其他。观胡的谨慎,我信然。但余大加鞑伐的另一个人,我却仍有保留。大概10年,《人民日报》刊载了一篇文章,《再回兴义忆耀邦》,文章朴实大气,气场回旋之中情意绵绵,让人感觉在那个风声鹤唳的圈子里也不全是无情无意的背叛和出卖,透出一丝人性的幽光,耐人寻味。如果《人民日报》要出合订本,这篇文章应该是重头戏。今年4月份,又一篇文章《我的母亲》掀起了一阵舆论热议,其文风一如既往的平淡朴素,又饱含深情,有意无意之间又若有所指。又一次耐人寻味。我虽然不赞同文品等同人品的观点,但这位仁兄的文风大气、平实、朴素、真诚,一开一阖,绵里藏针,在万马齐喑的时候敢于发声,于为文一途,我虽然自傲,但他的勇气,使我想到了范仲淹的那个“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名句,使我不得不折服、甚至高山仰止。

 

2021年8月12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0: 民主国家才是华人的家国,祖国
2020: 佛说:崔永元一生平安,为崔永元祝福
2019: 战车摇旗鼓劲
2019: 香港的最佳出路:无为而治
2018: 习近平,王沪宁们,请你们更疯狂些吧!
2018: 黄左们,停止你们的助纣为虐!
2017: 组织抗议郭文贵的梁冠军何许人也?
2017: 郭文贵被被堵,群众驱赶
2016: 我操黑母鸭的大爷
2016: 《大屠杀》作者葛特曼竟是美国特工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