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独生子女时代,跨世纪的史诗(1979-2015)
送交者:  2021年04月21日07:50:01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倩影

有点标题党哈。这不是一篇雄文,只是感叹一下中国人开天辟地无人能及的勇气。从1979年1月一胎化政策正式开启,到2015年10月全面放开二孩,中国实行了36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也就是说80后、90后、00后和部分10后,整整一代人都是独生子女。城市好像还好,广大乡村各种血泪悲剧,不忍耳闻。高潮大概就是2014年张艺谋为超生的三个孩子缴下748万元罚款,成为这段历史最高光的记忆。

1618968891940353.jpg

这是中国“计生教父”马寅初的全家福,他娶了两房太太,生了8个孩子,1个夭折,剩下7个!显然他自己没有计划生育。当然,他首次提出计划生育是50年代,他已经70多岁了,过了计划的年龄,孩子早都已经出世了。

 

马寅初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北大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人们迎来了久违的和平,人口爆炸,1953年的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人口增殖率超过20%。马寅初质疑那个数据,他自己调查的结果是22%,有些地方超过30%。他认为太高了,人口太多是中国的致命伤,中国有了计划经济,也应该有计划生育。有人说毛主席不喜欢马寅初这套嗑儿,还把他打成了右派。右派是事实,但不喜欢不是事实。毛是基本赞同他的观点的,只是觉得没那么紧迫,而且还补充说将来教育水平提高了,人们自然就会节育了。毛确实老到,看问题一语中的。

 

195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人口问题的指示》,提出要适当地节制生育。

1962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提出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节制生育。

1973年,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提出了“晚、稀、少”政策,即鼓励晚婚晚育,生育间隔至少三年以上,一对夫妻最多生育两个孩子。

1978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69号文件,提出一对夫妻生育孩子的数量“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我认为,至此,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合理的,进程是讲理的,语气是有礼的。

 

1979年,懂黄历的应该查一查这是个什么年,有没有小庚子年一说呢?反正新年伊始,计划生育就走向了邪路!1979年1月,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召开,把69号文件中“最多两个”去掉,只留下“最好一个”,独生子女政策至此正式开始。之后各地方五花八门的招术陆续出台,从超生罚款到控制户口控制出生证明,从超生开除公职到处罚打催卵针吃排卵药,从强制一环二扎到强制堕胎...  计划生育逐渐拉开了它最epic的篇章,独生子女时代。


1618970300381414.png                                  

就用“命运”开篇的四个音符,为这个史诗伴奏吧!

 

马寅初1982年去世,不知他对一胎化政策作何感想。他虽然出于某种原因,否认自己的理论和马尔萨斯人口论有关,但是提到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很难不联想马尔萨斯。马尔萨斯于1798年搞出了个两个级数的观点,即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又被称为马尔萨斯困境。人类社会确实面临这种困境,当年的欧洲,后来的亚洲,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都遭遇了贫困问题。马尔萨斯的解决办法是: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人口,以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走出困境。我查了一下马尔萨斯其人,除了经济学家,这哥们的title里还有个牧师!他曾经做过乡村牧师!牧师提出这样的解决方法,不知他念的哪本圣经。

 

人们基本都认同马尔萨斯困境,但一般都不认同他的解决方案。

 

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和《国富论》齐名)的第四章“生产要素”中,依次分析了劳动力、资本、土地、和组织(企业家才能)四个生产要素。他认为作为第一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并不简单消耗资源,他们同时也是生产力。劳动力的增长不是导致贫困的根源,相反,劳动力的缩减将会产生停滞的经济后果,导致贫困。

 

空想社会主义者指出, 社会制度是人类贫困的根源,制度改造和科学发展,是避免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食物增长速度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也批评马尔萨斯,认为工人人口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资本家贪婪的本性,会日益扩大生产规模,导致工人越生产,工人自身越成为相对过剩的人口。就是说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了贫困。这里马克思的点踩有可能是马寅初回避马尔萨斯的原因。

 

不论这些学者怎么斗嘴,欧洲走出马尔萨斯困境,用的方法不是消灭人口,更不是消灭资本主义,而是扩大对现有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用三个方法:

1. 工业革命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更多财富;

2. 制度的进步,优化物质资源的分配,惠及社会各个阶层;

3. 放眼海外,掠夺资源。

 

二战后的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如日本,台湾,新加坡,韩国等,走出马尔萨斯困境,靠的是国际贸易。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1948年提出了萨缪尔森效应。萨缪尔森效应的机制是这样:发展中国家人多资源少,美国人少资源多,初始差别很大。那么,这会造成各自的封闭经济中,发展中国家工资低,美国人工资高。而一旦进入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工资低就成为优势,可以通过生产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去换取美国生产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并且,国际贸易会不断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直到一件商品在美国生产和在发展中国家生产没什么区别。此时 ,两国劳动力可以握手言欢,享受同样的生活水准。萨缪尔森效应有点理想化,两国一样不大可能,毕竟美国不可能原地踏步踟蹰不前,但摆脱贫困,走出马尔萨斯困境是可能的。上面提到的亚洲国家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其实也在国际贸易这条康庄大道上快马加鞭着。

 

说回计划生育。那么多理论,马寅初也不是不懂英文,他是耶鲁的本科,哥大的博士!为啥单挑计划生育呢?其实他尽力了:他连马尔萨斯都不敢沾,社会制度更不能多嘴, 主张科技进步国际贸易容易被人抓崇洋媚外的小辫子,掠夺别国也办不到,只剩下计划生育报效祖国了。顺便多句嘴,你经常会发现,中国的知识分子提出一些如同橡皮泥一样,把自己完美的挤成夹缝形状的提案,那种顽强的生存技巧,令人叹为观止。马寅初没有提过一胎化,他主张生几个我没查到,但是周恩来说过: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太多。应该也是马寅初的意思吧。基本就是个人口“零增长”计划,符合国情和世界潮流,是个好计划。后来升级为人口灭减计划,他已经97岁了,风烛残年,不能赖他。

 

1980年,中国人口的中间年龄是22岁,美国是30岁,朝气蓬勃的中国!1982年9月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这种政策性的东西都能往宪法里写?说实话我真是第一次听说。我搜了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还真有!第一章总章的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第49条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36年过去了,人口是控制住了,老年化问题来了。2018年,中国人口的中间年龄变成了42岁,而美国是38岁。惊人的反转!有人粗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的生育率,到2035年,中国49,美国42。到2050年,中国56,美国44。如果算对了的话,就太吓人了!这种数据会吓到钱不敢往中国跑。所以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等着去年的人口普查结果出来。可是普查报告就像明星一样迟迟不露面,估计是在忙着“化妆”,搞得更加人心惶惶,各种好事之徒隔三差五的就帮它传一轮儿绯闻。结果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民银行沉不住气了,也顾不得气质优雅了,直接蹦出来多管闲事,话说得巨难听, 直指中国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由人口膨胀,转变为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和渐行渐近的高龄化和少子化危机,警告“灰犀牛愈来愈近”、“转型后人口衰减的速度将超乎我们的想像”,教育和科技进步远不足以弥补,因此要抓紧时机,全面放开生育,及时释放其较高的生育意愿。若稍有迟疑,将重蹈发达国家的覆辙。

 

看来现在是生两个都不解气了,最好照着3+生!可是让人怀孕比避孕难多了。当年可以把计划生育作为公民义务,写到宪法里,如今总不能把必须生仨孩子写成公民义务吧。村儿里可以强行让人堕胎带环,仗着计划生育尚方宝剑勉强合法。但反过来如果强行让人怀孕,那成啥了?所以慢慢来吧。

 

其实,中国也算部分走出了马尔萨斯困境,甭管粮食够不够吃,贫困有没有脱,人口增长的几何级数是愣给摁住了,中国人饿着肚子也要生孩子的“愚昧”是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的人都精明着呢。生孩子,真的很傻很天真!还是赚钱要紧。所以孩子还没开始生,市场先高潮了。继高科技概念股,电动汽车概念股,数字货币概念股,环保概念股等等,之后出现了二胎概念股,广东人叫生仔概念股,什么奶粉玩具尿布试管婴儿...全部看涨!看来,如果你赶不上生孩子的机遇,就赶个生孩子牛市的机遇吧!哦耶!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0: 向爱翻墙的网友求助,并希望能得到解答
2020: 万恶的退休年龄规定逼使男人啃老婆或啃
2019: 一带一路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2019: 愛滋病檢查小知識
2018: 文明社会原理(7)
2018: 2018回国:贵宾休息室
2017: 国际刑警组织向郭文贵发出红色通缉令
2017: 吊打欧洲骑士团,若不是暴毙,欧洲史将
2016: 美国有必要重新审视反思自己在世界上的
2016: 人民日报候鸡楼(诗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