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bob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哈尔滨警察牺牲在除夕夜的警示和教训
送交者:  2017年02月01日11:39:03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中国警察这些年面对的舆论攻击,其实比英国警方当年遭遇到的压力更险恶。说白就是“妖魔化”,彻底否定警察的社会价值,从2008年杨佳杀警案引发的网络狂欢已经能清楚看到,有一种力量在引导着这场攻击。无一例外,攻击最终要引向体制,引向政治。他们每一次都抢占道德制高点,每一次都有网络大V,网络平台在推波助澜,还有一些媒体时常扮演高级黑角色。任何一件个案,他们都能用密集火力打败你,但个案相连,你就会发现,他们执行不是一个评价评准,而是七八个。 如果哈尔滨警察到场后,斗殴者能配合调查,根本不可能有后面的悲剧,但谁在一点一点的毁掉中国警察的权威性和正面性?

 127日(除夕)1659分,一量贩式KTV工作人员报警称有人斗殴。哈尔滨市公安局道里分局太平庄派出所民警曲玉权、李振东迅速赶到现场,在依法处置时遭到犯罪嫌疑人袭击,民警曲玉权受伤被送到医院救治无效不幸牺牲,年仅38岁。

民警曲玉权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也毁了,悲剧发生在辞旧迎新,阖家团聚的除夕之夜,更令人唏嘘和哀伤。

施暴者根本没有将执行公务的警察放在眼中,那一身警服非但无助于曲玉权制止斗殴,反而成了攻击对象。这背后隐藏着令人难以言述的恐惧,警察都无法保护自己,遵纪守法的民众该向谁救助?

曲玉权的牺牲重新引发了警察是否应当大规模配枪的问题,要不要向西方看齐?其实这是一个国家的警务理念问题。所谓的西方标准,指的就是美国。

但跟中国类似的西方国家却是英国,英国警察几乎也是不佩枪(2014年后有了一些变化)。跟中国一样,关于警察配枪的社会呼声也是随着一些血案,时常音量加大。

 1.jpg

2012918日,曼彻斯特,两名女警察在出警时被诱骗至假案地点,歹徒连开十几枪将她们残酷杀害,震惊整个英国社会,呼吁警察配枪的呼声也随之高涨,但后来又消停下来,因为人们被冲击的心灵慢慢恢复了过来。

 2.jpg

战友们的泪水,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跟曲玉权被袭击一样,警务人员成了施暴的主要目标。

悲剧给我们带来的一个最无情的警示是:

当一个社会,警察权威荡然无存时,社会秩序也必将荡然无存。

接下来讲本文的重点,以英国教训为例,看警察是如何被剥夺权威的?

在每一个国家中,警察都是暴力机构,但警察并不是完全靠暴力来维护日常社会秩序,更主要的是依靠威慑力

警察只是一种职业,在社会中属于小众。大致上,一名中国警察对应的社会人数是一千以上,一名英国警察对应的是四百多,一名美国警察对应的是三百多。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单靠暴力,警察根本无法履行职责,有很多因素决定社会秩序是否良好,比如人的素质,文化传统,社区组织,但有一个因素极其重要,那就是舆论。

舆论操纵在媒体手中,它既能打造警方权威,也能摧毁警方权威,甚至挑起人们对警察的敌意。

警察职责是什么?除了制止罪行,是不是还要扶老奶奶过马路?对中国来说,一直宣传有困难找警察,早年英国国内也是如此(殖民地除外)

 3.jpg

这是苏格兰场(首都警察厅)两名警察在扶老奶奶过马路,无论照片是摆拍还是抓拍,它都显示了英国警方的宣传意图--警民一家亲。

 4.jpg

无枪执法练习

 5.jpg

女警格斗术

 6.jpg

如何面对屋顶上的家伙?你猜美国会怎么练?

中国警察宣传精神,其实跟英国挺像,而且两国民警基本都不配枪,有文化传统国家跟没文化国家的警务理念是完全不同的,美国讲究的是拔枪速度。

在维多利亚车站边上的新苏格兰场,设有伦敦警察总部,苏格兰场就成了他们的代称。首都警察是英国警察的核心力量,它由内务大臣指挥,由他任命警察总监,副总监,和四名助理总监,总监有独特的个人权力,不受任何人检查。

七八十年代,随着经济良好运转和多元化社会加深,英国国内各种矛盾日益增多,矛盾最终都会集中到警察身上。也是从这时开始,媒体越来越热衷于攻击警方,苏格兰场的威慑性日渐弱化。

1972-1977年期间,首都警察总监是罗伯特.马克,他既是一名知识份子,又是军人出身,干练,聪明,但被英国舆论形容成独裁者

他并不惧怕媒体和公知(某些议员),双方势如水火,舆论一直片面炒作警队中个别错误行为和暴力行动。

罗伯特.马克坚持认为警察职业不可侵犯,警员犯错由苏格兰场自主处理,然后向社会提交处理报告。

最后事情闹到内务大臣罗伊.詹金斯这里,詹金斯作为一名政客,考虑更多的是与公众舆论关系,而对舆论操纵者--媒体和议员处处迎合,要求由社会机构参于苏格兰场内部调查。

罗伯特.马克坚决反对大臣的做法,他认为这非但无助于调查效率,更会直接损害英国警方权威。

最终,是以罗伯特.马克辞职告终,舆论界大获全胜。

马克走后,警察总监由大卫.麦肯尼爵士担任,他从苏格兰调过来,无论是组织能力,还是协调能力都远逊于马克,他在任期间正是英国治安日益恶化的时期。

英国有两个警察协会,一个是皇家警察联合会(类似工会),一个是警察局长协会。

治安不好,警察压力倍增,媒体则永远是对的,这时他们骂警察无能,软弱,好像他们以前没有骂过马克独裁强悍。

皇家警察联合会主席贾丁这时公开呼吁英国需要恢复死刑,1979年大选时(撒切尔夫人那一届),他写信给每位侯选人,要求严打严判。结果,被媒体又是一顿臭批。

同年利物浦警察局长奥克斯福特警告,如果不加强打击力度,这座城市再过几年得采取军管制。

媒体群起攻之,一会说警察滥用职权,一会说警察歧视黑人。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正是言论自由的体现?如果这么理解的话,看看现在中国的网媒也同样可以这么认为。

媒体也是社会一种分工,它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显然他们根本不想负责任。

奥克斯福特警告被当成了耳边风,市议会在某些议员的煽动下,故意不给警察批准防暴装备申请。

奥克斯福特加大打击力度时,却发生了一起意外,一位名叫吉米.凯利的年轻人在拘留期间死亡,各种谣言四处,媒体炒得不亦乐乎,整个地方民众与警察对立情绪日益加重。

利物浦1979年暴乱终于爆发,从托克斯特斯开始,一直蔓延到了兰开夏郡,打砸抢烧到处上演,装备不齐的警察疲于奔命。暴乱过后,永远在理的又是媒体。

 7.jpg

1981年,伦敦布里克斯顿开始暴乱,平定后,上议员斯卡曼负责调研报告。

这次暴乱,起因是伦敦警察的一次集中整治(沼泽行动),主要是在该区盘查过往车辆,询问可疑人员。在一个毒品和暴力问题突出的区域,警察执法自然不可能客气。

但记者却在这时,专门拍下警察搜查黑人的镜头,种族歧视一顶帽子就扣死英国警察,而记者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道理高点。

结果在这种貌似公平正义的煽动下,布里克斯顿区最终族群情绪失控引发大面积骚乱。

事实上,警方针对黑人使用暴力传闻是谣言,对白人小流氓也照抓照揍,但媒体就一直发布片面信息。

媒体炒作谣言有自己的利润来源点,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打砸烧抢带来损失远远大于他们的收益。

斯卡曼报告的结论是:警察工作方式粗暴,缺乏协商精神,对上诉程序不信任,某些警员有种族歧视态度,引发黑人敌意,对警察失去了信心。总之,警察工作没做好。

罗伯特.马克(已册封爵士)根本不同意这个调查结论,但媒体支持的是斯卡曼。(斯卡曼报告很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英国翻翻,其实是一份政治正确的报告)

1985年,托特纳姆,警方接警,对一户加勒比非裔家庭进行搜查,嫌犯49岁的母亲受惊猝死,媒体迅速质疑警察使用暴力,等警方报告拿出时,罗德沃特农场骚乱已经爆发,导致一名警察死亡,60多名警察受伤。

 8.jpg

最近一次是2011年伦敦北部骚乱,打砸抢烧扩散英格兰其它地区。近800人被拘捕,逾百人被起诉,经济损失超1亿英镑。警察"坐等挨打"被媒体痛批无能,当时至少111名警员和5条警犬受伤。

媒体专家又来了,专家分析称,很多潜在因素导致这次骚乱升级,警方在骚乱初期的判断和应对有不可原谅的失败,警方不愿使用武力纵容了犯罪行为。

但真实的情况是,卡梅伦首相和议会连警方请求使用高压水枪都不肯批准。

纵观这么多年来,凡是城区暴乱,警察,市民,商品,公共设施都是受害者,但媒体和专家永远正确,收益颇多。

2011年的伦敦暴乱,还有一点,就是新媒体在谣言传播上的助推力,脸书一会说警察开枪杀人,一会说几十名警察活活打死一死少女。还有人在脸书上组织去抢哪个商场。

哈尔滨市公安局民警曲玉权牺牲后,网络上不但有阴阳怪气的嘲弄声,甚至有欢呼声。难道这又是一次对强权的反抗?

中国警察这些年面对的舆论攻击,其实比英国警方当年遭遇到的压力更险恶。

说白就是妖魔化,彻底否定警察的社会价值,从2008年杨佳杀警案引发的网络狂欢已经能清楚看到,有一种力量在引导着这场攻击。无一例外,攻击最终要引向体制,引向政治。

他们每一次都抢占道德制高点,每一次都有网络大V,网络平台在推波助澜,还有一些媒体时常扮演高级黑角色。

任何一件个案,他们都能用密集火力打败你,但个案相连,你就会发现,他们执行不是一个评价评准,而是七八个。

如果哈尔滨警察到场后,斗殴者能配合调查,根本不可能有后面的悲剧,但谁在一点一点的毁掉中国警察的权威性和正面性?

警察和舆论,谁是强者,谁是弱者?其实他们都应当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捆死警察手脚,有利于蛮横暴力者,还是遵纪守法者?

 9.jpg

每个国家的警察都是其国民价值观的一面镜子,如果我们今天忽视了警察及其问题,就没有理念抱怨警察不合我们的要求。

难道美国那一套合他们口味?

【后沙月光,察网专栏作家,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后沙月光论古今”】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6: 无神论国度崩壞是改革困難宿命 zt
2016: 读海天博文有感-- 再谈国家竞争力 zt
2015: 给左愤解答:最大的抗战谎谣是“中流砥
2015: 张道宇(张灵甫之子)答国防大学徐焰先生
2014: 可操作的改革?
2014: 中国民主之路的困境与陷阱
2013: 油翁兄,见下面我这里有两个
2013: 儿童感冒了究竟要不要吃药?
2012: (综述) 方韩激辩代笔门 韩寒称“躺在地
2012: 韩方论战的法律分析,质疑和诽谤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