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湖北:
1、总体上分析,湖北省先天条件非常优越,未来前途在中部应该是最好的。这里不仅是我国交通设施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商业联系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还是我国产业能力最为完备、产业之间的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湖北可谓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其区位之显要一览无余。湖北省的发展目标应该是逐步把湖北建设成为我国中部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高新技术发展区、现代物流中心区,努力使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湖北经济的缺点在于市场化水平较低,国有经济比重偏大,战略重组相对沿海省市而言起步较晚,与此相关的是,非国有经济发展不足,不仅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国际化水平较低。此外,湖北县域经济的产品竞争力很一般,利用外资也不显眼。
2、武汉在改革开放头20年内是中国没落最快的城市,最近几年稍有起色,应该说未来10年是武汉发展的关键期。就地理位置、科教优势来说,武汉是中西部最好的。但长江和京广线交汇的这个特大城市的发展却总是不如人意。武汉的湖泊很多,49年后很大面积的湖面却被填了,严重破坏了环境,现在连东湖的鱼都不能吃了。那么多的高校好象没有对武汉的发展有突出的作用,光谷硅谷之类的词依然还停留在口号。现在的武汉好象92年南巡前的中国,这个巨大的城市已经站起来了,到处都在建设高楼大厦。但是还没有站稳站直,百废待兴。武汉未来的优势在于长江上的巨型港口、在于未来的大型物流空港、在于大规模的高校集群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在于造船业和汽车制造业的复兴、在于新兴高科技产业的崛起。说芝加哥太遥远,20年后能发展到神户或名古屋的水平就很不容易了。
3、襄樊改名了,有点意思。作为七省通衢的城市,几个省市的交叉区域,国家地域中心地带,不缺资源,文化历史名城,新型汽车工业城市,早有襄阳城之兵家必争之地。且地处鄂西北,离武汉较远,还有潜力可挖。亚洲最大的试车场,东风日产轿车都在襄阳,工业也算是襄阳的重要支柱。南水北调对这里的影响,最大的影响在环境,丹江口水库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反而是个机遇。襄阳目前属于发展中城市,但城建还是太粗糙。十堰是移民城市,一直以来靠着二汽发展起来的。但前些年二汽总部远走武汉,仅留下重型车基地在十堰,十堰也不得不靠山吃饭了。近些年武当山的发展不错,南水北调的移民工程也为十堰带来些财政收入。十堰的发展,十堰的两竹一房是老大难了,二汽出走南水北调.发展工业不大靠镨,环境保护会蒸蒸日上,过日子的好地方。
4、宜万铁路开通,宜昌承担起西南通向东,南部的重要角色,武汉到宜昌的直达铁路也将于2012年建成,在湖北,宜昌的发展潜能巨大,许多产业在湖北也是前列。中远在宜昌还有大项目.连宜都枝江都会在五年之内起来.当远兴要麻烦很多.长五还很穷,但风景优美,尤其是这里还是六代的故居,未来也有机会。未来十年,宜昌会是湖北除武汉外发展最快的地方。荆州现在没落很多了,沙荆两区的发展都很慢,监石公江都还是全国比较差的地方,,洪松只能说是勉强。江湖地区的经济模式本来就不同于平原地区,但这里的探索多次由于蓄洪的原因而中止。。。湖南北部的湖区过去三十年也已经大大落后。。。目前,还没有好的发展模式来解决这些地区的发展问题。。。按照欧洲模式,要等这里的劳动力逐步转移出去后,再统一搞大型现代农场,至少还要一代人的时间.。。。
5、黄冈鄂州黄石都在江边,除了发展成为武汉制造业的下游产业基地,还可以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的部分中间层次的制造业转移。这三个城市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不完全适合广东的那种制造服装鞋子的低端产业转移过来。还有,中国的军用造船业大多位于沿海,从国防角度考虑战时容易遭受袭击,而内陆地区除了长江,其他的江河都受通航吨位的限制不能制造大型军用船舶,因此长江中上游的军用船舶工业必将有巨大的商机。例如象武汉青山船厂之类的企业即将进行大规模船舶制造业扩张,但武汉的长江岸线资源已经很紧张;黄冈鄂州黄石三个城市必将成为青山船厂未来的生产基地。
6、宜昌和荆州是另一个关注点。这里的交通不如鄂东方便,但都紧邻长江,通航能力也不受三峡大坝的船闸制约,是未来湖北省的另一个经济重心。十堰受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影响,未来只能走环保经济和软型产业的路子,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已经不可能,对经济会有些影响。荆门随州在国内确实没什么人知道。恩施州比湘西州甘南州楚雄州要好,但比不上延边州大理州红河州,湖北恩施地理位置确实太偏,但在全国的自治州里面也属于中上之列,未来几年,小渡船肯定会上去,但到芭蕉就是原始社会了。利川会有亮点,但是建鹤都比较贫困,咸来的有些地方更是穷得离奇,巴东倒是会有点机遇,主要是航运相对便利。神农架林区就发展发展野人旅游经济吧。
7、天潜仙是省直管县的活生生例子,但经济发展也不行。这里涉及的地级市存废问题,自然是基层讨论的焦点,但是此事却不可一概而论,省管县的例子中国已经有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这个问题很复杂。至于地方领导的利己思想,很正常。屁股决定脑袋。况且人的思想归根到底只是他做处的环境的影响下的产物。人事交流的问题,以后还会加大力度。以后,全国的县级行政区的领导班子成员,都要跨省流动。也就是说,湖北省某县的常委班子可能会出现来自内蒙古根河的副县长,来自云南宣威的副书记。你们县的领导,也可能要去山东安丘任副市长,或者去湖南桃江任副书记。。。。中央党校的人正在研究论证这个课题。以后处级干部都有可能需要在三个以上的省区任职的经验。。。干部要去东南西北,开拓眼界和视野。。。
8、近年来湖北省虽然经济发展步伐较快,但在中部地区已经不具备绝对领先优势,而且在总体上也落后于沿海地区的发展步伐;与此同时,湖北省也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在未来的趋势方面,武汉要重点发展高技术、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推动轻纺、食品、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向周边城市转移或延伸,加快武汉新区建设,把武汉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发达的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业中心。襄樊应该是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宜昌是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和全国最大的磷化工生产基地。荆州加快发展轻纺和汽车零部件产业;荆门壮大延伸石化产业链;十堰要建成全国重要的商用车生产基地;孝感黄冈咸宁起点较低,还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咸宁孝感除了并入武汉经济圈,没有其他出路。
9、武汉和长沙不是一个类型,就象游泳池里的白人和田径场里的黑人,没有任何可比之处。总体上说,武汉的先天条件要远远好于长沙,但后天的机遇和条件却未必强于长沙,至于将来谁也说不清。这种比较没有什么意义,以后尽量少争论吧!希望跨越的问题不要影响湖北的发展。湖北人是九头鸟,优点缺点都很明显。湖北人的聪明才智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国际化视野没有打开,过去十年也没有很好地抓住机遇。希望今天的九头鸟能成为明天的九头鹰九头龙,就象当年辛亥革命一样为中华复兴再立新功。
10、湖北省在产业梯度转移中的枢纽地位,其区位优势将独具吸引力,使得这一地区正在成为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热土。湖北目前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土地、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且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长江中游还是我国水资源和能源最为富集,开发条件最好的地区,这些都为湖北省的快速而且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资源基础。湖北省是我国科技资源的主要集聚区之一,特别是武汉东湖地区著名的光谷和生物医药谷,是全国仅次于中关村的第二大智力密集区。密集的科教资源已使湖北省成为我国推进高科技产业化和信息化最有潜力的地区之一。湖北省还是城市体系较为完备的地区之一。特大城市武汉作为整个华中地区的中心,其商务环境和周边丰富的资源、低成本竞争力相结合,已经成为长江中游的经济核心区,完全可能成长为内陆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极。
三十一、安徽:
1、安徽滁州凤阳小岗村,在安徽乃至中国都家喻户晓。在计划经济的时代,他们突破禁令以无畏的改革创新精神改变了安徽乃至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时至今日,许多安徽人仍然沉浸在这夕日的辉煌上。但通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对比,改革急先锋的安徽却远远落后于邻近其他省份。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精辟之语,安徽仅仅在中国的经济格局中扮演农业大省的地位,最多也只能达到温饱,而且农业投入大、生长周期长、受自然影响大、经济回报小,没有足够工业和商业就不可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
2、现在的皖江经济带很热,看点颇多。其实皖江是安徽开埠较早区域,商业思维比较早地深入民间,芜湖曾经就是全国的四大米市之一,安庆也是中国近代工业起源的城市,都是近现代中国史中比较重要的城市之一;但是多年来由于许多复杂原因,人为地忽视这一地区的发展,错过了很多大好时机。跨江发展是皖江开发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皖江城市中大都存在发展空间狭小的情况,有跨江发展的强烈愿望。就芜湖而言,电力工业、造船业及部分轻工业企业对岸线的利用,加上芜湖港口的发展,使其沿江岸线资源十分紧张。如果芜湖在江北实施跨江发展,就可以放大城市的辐射功能。
3、从各方面分析,皖江经济带最核心的当然是芜湖。芜湖处于我国长江生产力T型结构布局的主轴线上,属长江三角洲的西北角,扼水上交通要冲,是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纵横水陆交通枢纽,芜湖港是国家级对外开放港口,是长江溯江而上的最后一个深水良港,一个地级市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及7个省级开发区。应该重点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材料、家用电器、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药业、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支柱产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基地。当前皖江地区作为一个经济区,条件还不成熟,因为这个地区的经济关联度不强,中心城市还没有形成。但是,皖江经济带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整个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皖江地区应当打造一批县级市,形成一个皖江现代化城市群。
4、安庆这个曾经的省会,后来走向没落,象河北保定。迎大两地确实发展得不怎么样。宜望未来几年的速度会有所提升,岳怀潜还有不少贫困地区。太县的环境优美,水库也可以做大文章。多湖泊的城市要做好水资源保护开发。长江岸线还要更全方位地利用。安庆要学习苏州观念,投资环境一定迅速改善。安庆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铁路和公路建设上,尽快开通安庆到合肥的城际动车。安庆目前成气候的产业是化工、轻纺以及汽配,所以安庆今后在工业经济方面要利用目前的资源有计划的发展和招商,培育一批本土大企业,从而带动起一个个产业群。如果安庆今后能形成化工、轻纺、汽配这三个产业聚集,那么安庆一定也是个工业大市。
5、马鞍山这几年的发展真的很快,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了,个人觉得芜马同城是必然的,并且会很快,皖南已经起来了,未来两三年很关键。皖北还是全国拖后腿的地方。无为与和县本是好地方,可惜错过很多机会,三官殿就在长江边,还是那么穷。芜湖未来能和合肥并驾齐驱,但安庆发展确实比较差,自从被撤去省会之后就一蹶不振了。六安地改市后,交通建设是个亮点,但基础太差,未来五年很难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舒金两霍都有很多贫困地区。金寨的关庙铁冲都很贫困。寿县和淮南的统筹安排也被行政区阻隔,未来几年会很难。
6、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巢湖共六个地级市都沿长江,是条件最好的,除了拥有奇瑞的芜湖发展较快以外,其他五个都不行。池州地改市不久,先天不足,发展缓慢还可以理解;铜陵的面积都那么小,却发展不起来,实在说不过去;巢湖的无为和县都在江边,但是却把大好的地理位置浪费了;安庆的经济落后更是不应该,即使不当省会,也不至于现在这样落后啊。宣城文化底蕴深厚,地改市后吸引了不少浙江资本,经济渐渐有起色,未来肯定是成为浙江的产业转移基地。黄山就象张家界,产业结构太单一,除了旅游业,其他都不行。六安本来最穷,但最近几年铁路公路建设发展非常快,可喜可贺!滁州的贫穷最不应该,难道还要学着凤阳人唱着花鼓去讨饭吗?
7、皖北基本就是大平原,地形好,水和各种资源都不缺,虽不靠海,但也算长三角的后花园,按理说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一直没能发展起来只能说是人和管理的问题,当然官员腐败,效率低下是所有落后地区的共性,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再好的主意也没辙。蚌埠阜阳淮南淮北宿州亳州,都是苦穷之地,谓之皖北。淮南是个工业城,能源城,有钱但经济结构,城市建设都很差。蚌埠阜阳的铁路交通十分方便,如果地方官员的发展路子正确,完全不是今天的局面。其他四市或者受工矿拖累,或者农业比重太高,仍然是在落后中徘徊。至于思想观念,皖北更是相当落后。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人口压力,首选地方是去非洲拉美种地建蔬菜大棚,然后才是去沿海地区就业或者去合肥发展。如果不让这些人多走出去看看,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还会贫穷落后一万年。
8、两淮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基地,这几年淮南的发展不错,路子也正确,走煤电化工为支柱产业的路子,人均GDP皖北第一。淮北要向淮南学习,此外两市可以发展些生产矿用机械和电力设备的企业。阜阳中国劳动力第一大市,优势不说也明白,丰富的劳动力,有多少阜阳人在江浙的小工厂打工。只要能够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阜阳就是长三角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的目的地,让阜阳的庞大劳动力有外出打工边就近打工,可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工家庭团聚、企业用工成本大幅下降等等的多赢局面。蚌埠是华东的交通枢纽,长三角向北向西的必由之路,此外还有不错的工业基础,现代物流业和装备制造业是这里的发展之路。亳州发展很难,底子弱,交通也不便,想办法先搞好交通,中国药都的优势不知能否帮他发展起制药业。至于底下三个穷的当当响的农业县,就种好粮食加打工吧。宿州农业市,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食品加工类企业吧,其实随着全国耕地的不断减少和世界粮价的上涨,农业的地位会不断提高,起码比现在高。滁州还是想法融入南京经济圈吧。
9、安徽汽车行业发展较快,值得欣慰,但目前又遭遇了汽车寒流,估计安徽GDP又要受阻。安徽的问题很多,腐败问题、观念问题等都是大层面的,也不是一时半时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皖江经济带确实已经起来了,再等几年芜湖会成为明星城市,合肥也会起来。客观地说,安徽省部分城市这两年发展的的确很快,以合肥为例,又是投资建设电厂,又是修地铁,但是安徽省毕竟是农业大省,工业化太低,所以GDP老是上不去,合肥又没有什么特色,旅游又不行,工业落后,中科大在合肥,怎么就没能好好利用呢?合肥就象这里出来的那位李鸿章,大家都不喜欢,但是大家都找不到比它更好的替代城市,那就让他接着干吧。对这座城市,很多中国人一点也不了解。对于李,对于合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太复杂了。历史就象小姑娘,任人打扮!希望合肥能带领安徽能走出一条快速独特的发展路子。
10、安徽自古就是一个精英辈出之地,经济和文化底蕴甚是深厚,安徽人普遍重视教育。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名山胜水遍布境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很多。但安徽又可以说全中国最复杂的省份,当年从安庆到合肥,省城的几度变迁也是中国最频繁的。安徽自古就是苦地方,地处江淮之间,自然灾害不断,每次战乱都绕不开安徽。对许多南方人来说,安徽是北方,对许多北方人而言它又是南方。安徽人也有着南方人与北方人之间的过渡性格。东西南北人都在这里生活,差异之大令人惊讶,就象比利时的法语区德语区荷语区一样。我相信安徽一定会崛起,皖江城市带一定会发展令国人羡慕的经济区,这里人杰地灵,青山绿水,交通便捷,没有理由不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地方。总体上说,安徽未来将会成为我国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化工产业能源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还是全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重要的文化产业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