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俄罗斯为中国研制导弹预警系统,水平咋样? |
送交者: 2020年09月01日04:43:19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据俄罗斯塔斯社8月24日报道,俄罗斯导弹预警系统首席设计师、Vimpel公司CEO谢尔盖•博耶夫在“军队-2020”论坛上透露,俄罗斯已经开始对一部分组件展开研究,这些组件将被用于俄罗斯为中国制造的导弹预警系统上。2019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宣称,俄罗斯正在协助中方建造导弹预警系统。 在过去30年里,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不少军事装备,但近年来逐渐减少,主要是因为中国军事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在部分领域已经超过俄罗斯。但即使在中俄军事技术交流最高峰的时候,战略武器技术方面也很少涉及。中俄在导弹预警方面的合作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即使在最紧密的盟友之间,进攻性战略武器技术也是不分享的。英国得到美国“三叉戟”潜射洲际导弹技术,并在下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的研发上得到美国的技术合作,条件是英国的发射钥匙掌握在美国手里。所以这已经不是盟国之间的分享,而是英国在自干五了。 但防御性战略武器技术有所不同。这当然还是战略性的,但盟国之间即使发生分歧,停止合作就是了,不至于对自己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导弹预警正是这样的。 俄罗斯是导弹防御方面的先行者,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部署有世界唯一的A-35反导弹系统,在90年代由更新的A-135替换,现在正在研发最新的A-235“努多尔河”反导弹系统。在导弹预警和导弹防御方面,俄罗斯的技术积累非常雄厚,尽管近30年因为经济困难和国际环境变迁而发展放慢了。 不过这些可能实际上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洲际弹道导弹的基本特点:弹道。洲际弹道导弹一旦升空,只有极其有限的机动变轨能力。所以上升段的精确探测特别重要,只要精确测定上升段的弹道,就可精确推断中段弹道和末端的命中点。机动分导弹头对末端命中点的推算增加了困难,但在机动分导子弹头与载体分离之前,还是符合简单弹道的。 中国的导弹预警只有一个对象:美国。在通常的地图上,美中之间的最近距离是通过太平洋。但地球是圆的,美中之间的最近距离实际上是通过北极地区。这从极坐标地图上容易看出。 以北极为中心的极坐标世界地图。美国在中间偏左下,俄罗斯在中间的右面,中国在俄罗斯的右上 图中是若干穿过北极的主要航线,其中PEK为北京,SHA为上海,TAI为台北,HKG为香港;NYC为纽约,DC为华盛顿,TOR为多伦多,DET为底特律,CHI为芝加哥,LAX为洛杉矶,SFO为旧金山,SEA为西雅图 显然,不管从东部还是西部,美国到中国的最短路径都要通过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美国东部到中国西部穿越中西伯利亚,美国西部到中国东部穿越东西伯利亚。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到美国西部不仅穿越东西伯利亚,也穿越阿拉斯加。阿拉斯加的格里森堡是美国最主要的导弹防御基地,就是因为这里是对朝鲜导弹中段拦截的理想位置。格里森堡也可拦截从中国东部射向美国西部的导弹。 反过来,中西伯利亚到东西伯利亚就是中国拦截美国导弹的理想基地。比如说,图中纽约到北京航线途径的李亚科夫斯基群岛就是理想的反导基地。如果在勘察加半岛再设立第二反导基地,不仅可以拦截美国西部射向中国的导弹,北太平洋里发射的潜射洲际导弹也在拦截范围之内。直接在白令海峡地区建立反导基地,则是拦截美国西部发射导弹的最理想基地。 但对于俄罗斯来说,科拉半岛才是保卫莫斯科和欧洲部分的理想反导基地。所以中俄的部署要求不重叠,除了反导基地都在俄罗斯的北冰洋沿海。但反导的第一步是导弹预警。 已知“沃罗涅什”导弹预警雷达位置,红色为已经运作,蓝色中奥尔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阿尔泰已经运作,摩尔曼斯克、塞瓦斯托波尔、沃尔图卡在建 苏联建立了庞大和完整的导弹预警网络,但苏联解体使得导弹预警网络在拉脱维亚、乌克兰、阿塞拜疆方向产生了要命的缺口。苏联时代的“德涅斯特”和“达利亚尔”雷达也在逐渐退役,新一代的“沃罗涅什”雷达是大型的固定阵面主动相控阵早期预警雷达,已知有“沃罗涅什-M”、“沃罗涅什-DM”、“沃罗涅什VP”和“沃罗涅什-SM”四种,可同时跟踪至少500个目标。 “沃罗涅什-M”是米波雷达,也称甚高频(VHF)雷达,探测距离4200公里,最早在2010年投入使用。圣彼得堡附近的莱赫图西、奥尔斯克、沃尔库塔使用“沃罗涅什-M”雷达。 “沃罗涅什-VP”也是米波/甚高频(VHF)雷达,但“沃罗涅什-M”有三个天线阵面,“沃罗涅什-VP”有六个天线阵面,VP意为高性能,最初在2014年投入使用。伊尔库茨克附近的米谢莱夫卡、摩尔曼斯克附近的奥伦格尔斯克使用“沃罗涅什-VP”雷达。 “沃罗涅什”-DM是分米波雷达,也称特高频(UHF)雷达,探测距离同为4200公里,但分辨率提高了,最早在2009年投入使用。阿玛维尔、皮奥涅斯科耶(在加里宁格勒)、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叶尼塞斯克、阿尔泰的巴尔瑙尔使用“沃罗涅什-DM”雷达。 最新的是“沃罗涅什-SM”,这是厘米波雷达,也称超高频(SHF)雷达,性能不明。估计探测距离大大缩短,但分辨率也极大提高,也更加适合跟踪小型和高速目标。这是战斗机火控雷达的波段,只是换成超级大型天线了。以色列“箭”式反导导弹配用的“绿松”雷达也是厘米波的,只是“沃罗涅什-SM”要大得多。现在已知的只有在建的塞瓦斯托波尔基地使用“沃罗涅什-SM”雷达。 三阵面的“沃罗涅什-M”米波主动相控阵雷达 “沃罗涅什-DM”分米波主动相控阵雷达 “沃罗涅什DM”天线细节 以色列的“绿松”厘米波主动相控阵雷达,“沃罗涅什-SM”与此相似,只是要大得多 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俄罗斯九死一生,永远离恢复元气差一公里。重建军事力量成为普京建立执政合法性的一个要素,但是缺钱。俄罗斯的对策是:常规军备的重建先缓一缓,重点重建核军备,导弹预警成为重点,因为俄罗斯还是对井射洲际导弹高度依赖,做不到“落地前发射”是谈不上确保互相摧毁的。 但苏联解体使得俄罗斯丧失了在拉脱维亚、乌克兰、阿塞拜疆的预警雷达,莱赫图西是补拉脱维亚方向的,阿玛维尔有两个天线阵,一个是补乌克兰方向的,另一个是补阿塞拜疆方向的。但也显然,俄罗斯的导弹预警雷达也有对着中国方向的,伊尔库茨克和阿玛维尔的雷达从东西两侧差不多覆盖中国全境。当然,阿玛维尔和伊尔库茨克也分别覆盖印度洋方向和太平洋方向,这是对潜射洲际导弹的预警。 新建的奥伦格尔斯克和沃尔库塔将覆盖北极方向,尤其是沃尔库塔,覆盖了美国射向中国的主要途径。这是对中国也很有用的覆盖范围。但更理想的是在白令海峡地区或者勘察加半岛增加一座雷达站,面向格陵兰到阿拉斯加之间的扇形,与沃尔库塔互相补盲。但这对俄罗斯用处不大,美国导弹不大可能从这个方向打过来,就要看中俄的合作能达到什么程度了。 若干俄罗斯导弹预警雷达的覆盖范围,蓝色为苏联时代的老式雷达,黑色为新一代雷达 美国也一样,单靠本土(“下48州”)的预警雷达是不行的。阿拉斯加的位置好,但依然不够,需要在盟国(格陵兰、英国)也建造预警雷达,才能提供足够完整和靠前的预警体系。北美防空司令部在加拿大北方还有一条雷达警戒线,但下图中没有标出。 美国的导弹预警雷达体系,比苏联-俄罗斯体系的覆盖更加完整、严密。这还是极坐标,美国在下,俄罗斯在上,其中Thule在格陵兰,Flingdales在英国 展开到通常的地图上,反而不容易看清楚这些雷达的扫描方向和覆盖范围 导弹预警包括陆基早期预警雷达和预警卫星。预警卫星主要通过红外来捕捉洲际导弹发射时的巨大尾焰特征,但预警导弹本身只能提供粗略提示,难以做到精确跟踪和弹道预测,这需要陆基早期预警雷达。 俄罗斯的民用电子技术已经全面落后于中国,但早期预警雷达和红外预警卫星不仅牵涉一般电子技术水平,还牵涉高度专业的特殊技术,俄罗斯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依然对合作有很大作用。难说预警卫星是由中国负责还是俄罗斯负责,或者各搞一套,但陆基雷达部署在俄罗斯,由俄罗斯方面主导是合理的,重要的是情报共享。 但中国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在电子元器件、通信、网络、数据处理、计算机、信息可视化、大型软件架构等方面,中国已经领先了,完全有资格作为平等伙伴参加合作。中国的投资对俄罗斯也是同样重要。 2019年4月15日,中国国防部透露,根据中俄双方共识,中俄第三次反导计算机联合演习将于2019年年内在俄罗斯举行。这说明中俄在战略导弹预警的情报共享方面已经开始进行。 情报共享的下一步就是反导导弹基地的互补了。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帮助拦截从太平洋和甚至东印度洋飞向俄罗斯(尤其是欧洲部份)的美国导弹,俄罗斯则可以帮助拦截从北美大陆和东太平洋飞往中国的美国导弹。但这是比较遥远的第二步了,能够走到哪里取决于中俄合作之路能走多远。 在后冷战时代,中俄之间抱团取暖的呼声不断,双方在政治上也屡次高调推动,但合作之路艰难而又漫长。俄罗斯既难以消除对中国的猜疑,又对“融入欧美”心存幻想,前超级大国情结也不时发作,对于中国可能反客为主的合作尤其警惕。但外有欧美压力,内有经济社会发展迟缓的问题,加上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的吸引力,俄罗斯最终还是身不由己地向合作道路挪动。导弹预警这样的“有利无害”的合作是开始,传说中的常规潜艇合作可能更加艰难,但雪球已经开始滚动了。更重要的是,雪球也开始滚入民用经济领域,这比军事技术合作更有粘性。 在普京时代的早期,安大线输油管三起三落,如今俄罗斯与中国合作的阿穆尔天然气化工综合体(AGCC)项目也正式开工了。AGCC在黑河以北150多公里,设计产能为聚乙烯240万吨/年、聚丙烯40万吨/年。聚乙烯对塑料工业好比钢铁对冶金工业,聚乙烯的应用从塑料袋到矿泉水瓶到玩具到防划手套甚至防弹衣,包罗万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聚乙烯市场,差不多相当于美国与欧洲之和。俄罗斯的天然气产量仅次于美国,西伯利亚和北冰洋天然气的开发前途不可限量,背靠中国市场的双赢意义不言而喻,但要实现这样的双赢,还是需要俄罗斯端正心态。 就像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用血肉换来的胜利最终使得斯大林下定决心援助中国、并带出一五计划的全面援建一样,在今天的中俄关系中,也是由于中国的经济、科技、军事和国际政治上的“新五次战役”,才赢得俄罗斯真正拥抱合作。时代也不同了,中俄需要抱团取暖,但俄罗斯更需要来自中国的热量。建立这样的认知是中俄之间可持续双赢与合作的基础,可能不知不觉之间,这一天在悄悄走来。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9: | 观察者网一周军评:70年大阅兵,什么最 | |
2018: | 解放军78集团军某大八轮合成营赴俄参加 | |
2018: | 傅莹:如何认识变动中的世界(和毛主席合 | |
2017: | Here’s How China Is Changing Africa | |
2017: | 中国获水下量子通信技术 美日急着想吃白 | |
2016: | 《小野太郎的月光》 图雅 | |
2016: | 《西去列车的窗口》 作者:贺敬之 | |
2015: | 纽约汉服社的中元节祭祀活动 (多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