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为什么沉迷于阅兵? |
送交者: 2018年05月09日18:18:21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大选尘埃落定,普京宣誓就职开启了第四个总统任期,春天也在寒冷的俄罗斯姗姗来迟。对俄罗斯人而言,还有什么比这个日子更适合搞庆典活动的么? 5月9日,一年一度的莫斯科红场胜利日阅兵式又将如期上演。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红场阅兵增添了不少“新面孔”,特别是大量战斗于叙利亚前线的部队和装备回归祖国,接受“战斗民族”群众的检阅。 今年阅兵式彩排一景 照片中展示的所有装备均在叙利亚前线一展身手 对俄国人而言,胜利日是一种信仰。长期以来,俄在外交、经济、文化上遭遇西方世界的围堵,胜利日阅兵因此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对外,俄当以正视听,重申斯拉夫民族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特别是西线战场的历史贡献,展示国威军威;对内,呼吁民众同仇敌忾,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的同时,激发斗志和决心。 正因此,历年的红场阅兵,都举世瞩目。 胜利日阅兵的由来 中国人对红场阅兵式的理解往往存在误区,认为红场阅兵式就是胜利日阅兵式。实际上,前者囊括的范围要大的多,红场阅兵式和胜利日阅兵式不能划等号。 苏联时期,红场一般每年要举行两次阅兵式,但均和胜利日无关。这两次阅兵,一次在5月1日,纪念国际劳动节;另一次在11月7日,纪念十月革命的爆发。 1941年德军兵临城下, 苏军依然如期举行阅兵, 纪念十月革命爆发24周年 1945年5月9日,德国宣布无条件向美、苏、英、法投降,二战西线战事结束。这一天,便被苏联确定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简称“胜利日”。依照惯例,如此喜事当然需要阅兵来纪念一下。然而此时,苏军主力部队尚在前线,5月9日阅兵显然不现实。 因此,斯大林让部队修整了一个半月。经过充分的准备,1945年6月24日,苏联在红场隆重举行了庆祝卫国战争胜利的阅兵式。参战官兵怀着对胜利的无比喜悦来到红场接受检阅,滚滚铁流通过红场,展现着苏联灼灼的国力。 大阅兵的永恒瞬间 方队总指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骑黑马者) 向朱可夫元帅(居中骑白马者)报告 尽管此时,东线战事尚未结束,但这丝毫不影响苏联人阅兵的热情。受阅结束两个月后,苏军乘胜出击,兵发远东,仅用一个礼拜便消灭了盘踞在中国东北数十年的日本关东军。 战后,由于每年“五一”和“十月革命”纪念日阅兵依然保留,因此苏联官方便不再组织红场胜利日阅兵。毕竟,即便是对爱好阅兵的俄国人来说,一年在红场办三次阅兵,对组织者而言也太过辛苦了…… 阅兵式上最精彩的环节:被缴获的两百余面 纳粹军旗被苏联内卫部队官兵抛到列宁墓前 不过,在卫国战争胜利二十和四十周年时,苏联官方依然举行了规模宏大的胜利日阅兵式。特别是勃列日涅夫主政的1965年,苏联官方正式把5月9日定为“胜利节”,其纪念传统由此固定。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政府极力抹去“红色记忆”,代表苏联巅峰的胜利日自然也在期内。但当叶利钦面对车臣战争的泥潭时,还是把俄国人压箱底的阅兵大法掏了出来,希望通过一场“友好的”阅兵缓解国内矛盾、触发西方世界的战友情。 同志们辛苦啦! 于是,叶利钦请来了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梅杰等要人,重现了伟大的胜利日阅兵。这一天,他们没有展示任何重型武器装备,只有二战老兵和俄军现役士兵从观礼台前走过。 参战苏联老兵举着所属部队的军旗走过红场 主观礼台下熟悉的面孔,左起第一排 梅杰(左二)、江泽民(左五)、克林顿夫妇 阅兵式大获成功。自此直到2007年,胜利日阅兵式再也没有隆隆的铁流通过,只有举着战旗的老兵方队。阅兵式的“火药味”不那么浓烈,人们也一度以为,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正不断好起来。 阅兵式的“大-小年” 2008年是红场阅兵式的转折之年。 一年前,普京在慕尼黑安全峰会上对美国及北约的“调门”陡然升高,他指责美国及其北约盟友以“不可思议的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滥用武力”,而由于这种做法,“没有人可以受到国际法的保护”。 “美国是霸权主义的源头!” 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普京对北约“无节制”东扩的回应。俄罗斯对西方示好多年,但北约没有放松东扩的步伐,俄周边独联体国家爆发的“颜色革命”一场接一场。 普京终于意识到,“一句善言加上一把枪,带来的好处远比善言本身要多”。红场阅兵,需要亮“肌肉”了。 2008年5月9日,俄罗斯出乎意料地将重型武器搬回了红场,T-90A主战坦克、“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从红场北侧的国立历史博物馆身后鱼贯而出。 这哪里是“一把枪”的事 这次阅兵仅3个月后,俄军就在“八月风暴”中重创格鲁吉亚军队。自此,“重型装备上红场”的传统得到了恢复,至今已有十年。 车臣和格鲁吉亚 是俄国在南方面对的两个硬骨头 此后红场阅兵式的规格根据年份来确定,分为“大年”——周年阅兵和“小年”——常年阅兵两种类型,规模大小明显不同。周年阅兵往往“逢五逢十”,这一天参阅的装备、人数一般会是往常年份的两倍。 不知道小姐姐翻倍不 但是,规矩并非一成不变。以2014年卫国战争胜利69年红场大阅兵为例,当时的俄罗斯因夺取克里米亚,正遭遇西方的全面围堵,俄乌、俄美矛盾重重。内忧外患之下,俄在此次阅兵中不仅派出了驻守克里米亚半岛的一线部队刺激乌克兰,还展示了豪华的装备方阵,特别是在空中展示了69架战机,气势磅礴地飞越红场上空。 自2014年起只要气象条件允许 空中分队就会参阅 飞机数量就是当年卫国战胜胜利的年分数 比如2016年是69架,今年则是73架 今年的阅兵式虽未“逢五逢十”,但其规模却超过了去年,这其实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对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而言,他已主政国防部超过五年,光荣成为苏联解体后第二个在位逾五年的俄罗斯防长(第一个是普京的铁哥们伊万诺夫)。这次阅兵,是对绍伊古治下俄军在叙利亚取得成绩的一次全面展示。 谁敢再说我是消防队出身 不会带兵打仗的? 这个胜利日,因此更加意义不凡。 孤独的“胜利日”阅兵 当然,胜利日阅兵并不是莫斯科红场的专利,甚至不是俄罗斯的专利。在俄罗斯其他地区、部分独联体国家,每年一度同样会有纪念胜利日的阅兵式。然而这样的仪式在俄罗斯之外的地方,却越来越少。 大概是因为只有从红场出发 才能体现出俄式阅兵的风采 乌克兰也曾举办过胜利日阅兵,但俄乌交恶后就只有乌克兰独立日阅兵了;倒是闹分家的“顿涅茨克共和国”,把装备抹上俄军胜利日的涂装,大摇大摆地搞胜利日阅兵。 究其根本,“胜利日”阅兵越来越异化的味道、俄罗斯在实力衰退背景下不灭的大国雄心,才会让本属于全欧洲国家的“胜利日”逐渐演变为斯拉夫人的民族自嗨。 看着是情怀,其实都是算计 举例说明,每到“逢五逢十”的周年阅兵,俄常会邀请各国政要首脑参加,1995、2000、2005、2010年时,诸如美、英、德、法等西方大国的首脑还会出席,而到了2015年,主席台上的国家首脑,除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季奇外,没有一个是来自欧洲的战胜国。 这种外交上的窘境,不能靠“秀肌肉”来解决。更何况,年年阅兵早就使外界丧失了对阅兵式的新鲜感,特别是每年受阅的武器装备基本是重样的,而由于经费问题,这些受阅装备能大规模装备俄军基层部队的也是屈指可数。 从2015年阅兵式展示至今的“阿玛塔”坦克 至今在俄式部队中难见踪影 而到了独联体国家,胜利日的味道愈来愈淡。诸如白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虽然保留了胜利日阅兵,但也愈发凸显出自身的独立色彩。 记忆越来越淡了 他们更希望与俄罗斯分享关于胜利日、而不是“大斯拉夫主义”的记忆。胜利日在这些国家,只是提醒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顺便展示一下自己的俄制装备及卫国决心,再无他意。 也只有俄罗斯竭力维持这种关于“胜利”的信仰。然而,当“民族国家”取代了曾经的红色意识形态、变成普京鼓舞人民的唯一精神支柱后,对内宣传的主要手段,就变成了歌颂先辈功绩、追忆先烈故事、唤起民众关于“齐心协力、共度难关”的集体记忆。 好开心~ 这样,即便在人均工资收入上首次低于中国、即便国家经济总量已经排在了墨西哥身后,伟大而坚强的俄罗斯人民,仍继续狂热地支持普京和他的领导班子,相信他能带领大家捱过“暂时的”难关。 看看每一个苏联老兵在胜利日阅兵后关于“我们的部队不可战胜”的豪言就知道了。胜利日阅兵,早就成了专属俄罗斯的年度狂欢,它就像鸦片一样,变成了战斗民族后代们的“精神消费品”,能让战斗民族暂时忘掉一切问题和烦恼。 吸女兵小姐姐 能治疗一切烦恼 何不尽情享受这种欢愉?今天的斯拉夫民族,正乘着阅兵式的东风享受着短暂的快乐,陷于强大俄罗斯的幻境中不可自拔、飘飘欲仙。太阳准时升起,米宁和博扎尔斯基大公依然屹立于红场南端,注视着自家的后辈们一批又一批、一年又一年地迈步于红场、展示斯拉夫民族的强大。 来自米宁和博扎尔斯基大公 对红场上后代们的深情注视 只是,终会有一天,俄国人将明白,卫国战争的伟大存在于历史之中,但它指引不了未来。胜利日阅兵会带来激情与喜悦,也会带来固闭自封,只有摆脱了“胜利”的幻境、重归世界发展主流,俄罗斯才有所谓的民族复兴之日。“胜利日”,也将不再孤独。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7: | 袁隆平:海水稻新技术可为我国增1亿亩良 | |
2017: | 女教授颜宁离开清华大学赴美国普林斯顿 | |
2016: | Q微信2799886857办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 | |
2016: | 老道硬拉胡锦涛手不放的细节 | |
2015: | 往日的阅兵不过是一种纪念,展示。而这 | |
2015: | 朝鲜试射潜射导弹(金正恩不去俄国选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