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金家王朝,夺回中国领土乐浪省 |
送交者: 2017年05月27日07:28:25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燕國在取得遼東貊人土地後,控制了今清川江以北的半島北部地區,並在這裡留下了為數眾多的燕國貨幣—明刀錢,如平安南道寧越郡溫和面溫陽里,平安北道寧邊郡南新面都館洞、梧裡面細竹里,慈江道渭源郡崇正面龍淵洞,慈城郡西海里,江界郡前川面仲岸洞、前川面吉祥里、化京面吉多洞等等。根據半島史料《箕子朝鮮王位諱號世系》的記載,箕子在位40年,其後傳41世,國祚929年,而此時的中國正經歷著歷史上第一次空前的大一統時代。 盧綰之叛與衛滿朝鮮 公元前226年,勢如破竹的秦軍占領燕國都城薊,燕王喜與太子丹退保遼東。四年後,燕王喜被擄,秦國接管了燕在清川江以北的領土,並向清川江以南延伸,朝鮮國王箕否被迫臣服於秦,在今平壤附近出土的秦戈應該是這一歷史事件見證者。西漢建立後,主動退回清川江北岸以為界,原來秦國所經營的清川江南岸「上下障」之間一度成為荒無人煙的空地。 平壤石岩里遺址出土物 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與劉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髮小盧綰叛漢,次年,盧綰的屬下衛滿帶著千餘殘部東渡清川江投奔朝鮮。他們效仿朝鮮人的習慣將髮髻梳成錐形、放棄漢服改穿朝鮮服飾以取得箕氏朝鮮的信任。箕氏朝鮮末代王箕准不但委以衛滿博士之職,還將原屬秦國的「上下障」之地賜予他。衛滿便以此地為依託,不斷招徠流亡漢人充實自己的實力,進而產生了取代箕氏朝鮮的野心。漢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衛滿謊稱漢朝出兵攻打朝鮮設計奪取了王權,箕准「率左右宮人俘海南出,立國金馬郡今谷山,改國號馬韓」。 千里之境 衛滿政變成功後沒有更改國號,也沒有對箕子朝鮮政權留下的官宦進行清洗,他參照漢朝的制度設立了裨王、相、大臣、將軍等職,使得朝鮮的政治體系更為完善。朝鮮半島的這次王權更替並未引起漢朝的重視,畢竟對於遠在長安的中原統治者而言,由殷人後裔統治的朝鮮和由燕人建立的朝鮮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只要不引起邊境衝突,能夠延續傳統的朝貢體系,便是可以接受的。可是皇帝不操心的事兒不等於誰都不用操心,比如負責鎮守東北邊疆的遼東太守。 衛氏朝鮮地域示意圖 《史記·朝鮮列傳》載:「遼東太守即約滿為外臣」,雙方正式約定衛氏朝鮮以「外臣」的身份進入漢王朝的藩屬體系之中,漢王朝對其予以一定程度上的扶持,相應的衛氏朝鮮要承擔起安撫邊外諸「蠻夷」的責任:「無使盜邊」、「諸蠻夷君長欲入見天子,勿得禁止」。取得了漢朝「兵威財務」的衛氏朝鮮開始征服周邊的小國邑落,使真番、臨屯等部落成為自己的附庸,真番的地理範圍應包括今朝鮮半島黃海南北道及京畿道一部分,臨屯則指單單大嶺以東的濊貊人和沃沮人的活動區域,將領土擴展到「方數千里」。 衛氏朝鮮歷經三代人的經營國力日益強大,衛滿之孫衛右渠漸生不臣之心。他先是暗中招徠漢朝的逃亡漢人,繼而又阻斷了三韓進京朝貢之路。漢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東夷薉君」南閭等因不滿衛右渠的控制,率眾歸降,漢武帝在其居地設立蒼海郡,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正式將圖們江流域劃入行政區劃之中。南閭的這次「上訪」不但為漢帝國版圖增加了一個郡,還給衛氏朝鮮帶來了滅國之災。
涉何之死與衛右渠亡國 涉何是誰?如果不是經歷了一次並不愉快的半島之旅,他也許會跟千千萬萬漢帝國中級官員一樣悄無聲息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甚至翻不起些許水花來。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面對越發驕橫跋扈的衛氏朝鮮,為維護宗藩關係及恢復半島與中原的「貢道」暢通,漢帝國決定派遣涉何為使者出使朝鮮,但自恃國力強盛的衛右渠並沒有接受涉何的勸諭,只是命自己的裨王長將其禮送出境。誰知,未能達成使命的涉何怒火中燒,在中途殺死了隨行的朝鮮裨王長,並將情形奏報漢武帝。 也許是對衛右渠的驕縱早有不滿,也許是根本沒將這個「東藩小國」放在眼裡,漢武帝不但沒有懲治涉何,或對朝鮮一方進行必要的安撫,還任命涉何為「遼東郡東部都尉」。漢朝的這一做法徹底激怒了朝鮮王衛右渠,他發兵突襲遼東郡、殺死涉何。這個現在看起來有失外交水準的涉何就這樣成了漢帝國武力征服衛滿朝鮮的導火索。漢武帝以衛右渠突襲遼東、殺害漢臣為由出兵朝鮮半島圍逼王儉城(今朝鮮平壤),可惜衛氏朝鮮的君臣面對強敵並未有勠力同心之德,史載「朝鮮斬其王右渠降」,衛氏朝鮮這個由流亡漢人建立的政權滅亡,國祚86年。 2) 樂浪郡的地望大約是衛氏朝鮮的本土,下轄朝鮮、邯、水、黏蟬、遂成、增地、駟望、屯有、鏤方、渾彌、吞列等11縣。臨屯郡在今朝鮮江原道地區,「南至今慶尚道北界小白山、竹嶺一帶,北至今咸鏡道定平一帶,東臨日本海,西至今江原道西界之分水嶺。」下轄東暆、不而、蠶台、華麗、邪頭昧、前莫等15縣。真番郡位於「今朝鮮慈悲嶺以南之黃海道大部分及南漢江以北之京畿道一部分」,除郡治所在的霅縣外,還轄有含資、帶方、海冥、列口、長岑、昭明、提奚等14個縣。玄菟郡(第一)是建立在沃沮故地之上的,即今長白山南麓、朝鮮咸境南北道、平安北道一帶。 但是,漢帝國在朝鮮半島的「四郡格局」並未延續很久。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將臨屯郡、真番郡和玄菟郡在朝鮮半島的部分全部併入樂浪郡,「自單單大領已東沃沮、穢貊悉屬樂浪」。此時的「大樂浪郡」地域範圍涵蓋了25年前漢四郡的所有轄區,正如苗威師所言:「其後,雖樂浪郡轄區屢有變化,但直至313年其為高句麗所滅,在長達420年的時間內,朝鮮半島北部始終處於以樂浪郡為主體郡縣的中原政權的直轄之下。」 从衛氏朝鮮起,在公元前194年至公元330年的500多年間中原與朝鮮(原住民之政權)的邊界相對穩定在今半島江原道、京畿道與忠清南北道交界處。 |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