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少宇:张锋破钱学森纪录?这样炒作旧文也是醉了 |
送交者: 2017年02月07日18:02:46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
|
张锋钱学森张锋破纪录终身教授张锋破钱学森纪录MITCRISPRCRISPR争议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岑少宇】 这两天,一则题为《破钱学森纪录 张锋成麻省理工史上最年轻华人终身教授》的新闻引来了大堆口水。 张锋是谁?居然破了大名鼎鼎的钱学森的纪录? 原来,张锋是在基因编辑领域颇有建树的美国华人科学家,1982年生,评上终身教授才34岁。“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上,钱学森在35岁时晋升为终身教授,并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华人终身教授纪录的保持者。”这样一比,破钱学森纪录的说法,当然能够成立。 但有些网友不乐意了。“有钱学森的才智并不一定就为中国服务,钱学森受中国人尊敬的不是他有多聪明而是他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回来了”“钱老是赴美留学,并没有移民,之前的移民之说央视纪录片也已经澄清了。张锋是父辈移民过去的并不是留学,回来几率很小。”“钱学森开创的是时代!” 当然,另一方的意见也不少。“张锋总是华裔吧,总是炎黄子孙在海外的开枝散叶吧,中国的国情显然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偏少,张锋在外国争得一席之地,既减少了中国国内的竞争压力,又获得了新的资源和机会,对于中华民族总是一件好事吧。” “万一以后弄回来呢?下结论太可笑了吧,心眼比针还小。只要是华人,就要最先争取话语权。学学人家盎格鲁萨克逊吧。中国人口输出的越多越好。” 网友热闹了,媒体得意了,但我却有点纳闷了:张锋成为终身教授,好像不是什么新闻啊…… 上面是MIT的新闻截图,时间显示的是2016年7月,而且当时也有美国的华人媒体转了。 甚至国内媒体已经报道过了(当然,请忽略把别人名字搞错的问题)…… 事情过去大半年,媒体明知张锋和钱学森身份不同、研究领域不同,偏要挖空心思绑在一起重新炒作一遍,到底是何用意? 争最年轻?有更重要的东西要争 媒体想出这种比较法,我也是很佩服的。照惯常的认知,科学争的是发现、发明的先后与重要性,或者贡献大小,比年龄最多只能是咖啡间、休息室的谈资。大概只有在评审少数专门颁给青年学者的奖项时,年龄才有点意义。 我想张锋本人也不会在意这个“最年轻”,因为他身上有更要紧的“官司”——CRISPR/Cas9的专利与奖项认定。 简单地说,CRISPR/Cas9是一种非常牛的、来自细菌的基因编辑工具,比原有的工具更加便宜、便宜、便宜……啊~还有便捷、应用范围广等优势,方便研究者成为“老司机”。 不光让你成为“老司机”,而且还能在人身上“开车”——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大量研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身上。管你男神女神,都能(在其细胞上)“开车”,想想就是爽吧,席卷整个分子生物学界一点都不奇怪。很多人都认为,与之相关的研究,肯定能拿诺贝尔奖。 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这么一套东西,前前后后参与研究的团队非常多,谁先谁后,贡献谁大,就要争一争了。比如谁先发展到哺乳动物细胞里的,谁的论文先发,先发的论文里是否包括了最关键的技术等等。 也许因为有华人牵涉其中,关于CRISPR/Cas9的发展历程和争议已经有很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我们不是基因编辑研究核心圈子里的人,其实也就是个吃瓜群众,说了也白说。 就目前来看,张锋虽然专利不少,但在学术上有些不利因素。首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者对美国专利局的决定强烈不满,不会轻易让步。 其次,沃伦·阿尔珀特奖(Warren Alpert Prize)在奖励CRISPR时,发给了5个人,其中就有加州大学的两位女士,但没有张锋。这被视为诺贝尔奖的一次预演,而诺奖最多给3个人,怎么都轮不上张锋。 最后,至少在表面上,学界也不太希望看到八卦愈演愈烈。在《纽约客》2015年的一篇旧文中,张锋和竞争者均向记者表示,专利官司让他们“分了心”,希望能早日摆脱。 张锋的合作导师George Church也对《纽约客》表态:“独自一人不可能发现这些事情,整个专利权之争是非常愚蠢的。有很多研究成果都体现在这里面。如果有任何人对这件事大惊小怪的话,我会特别烦他们。” 但事与愿违,到了2016年,围绕专利的争议插曲不断,甚至越来越“狗血”。曾在张锋实验室工作的研究生林帅亮爆料称,张锋是在看了对方的论文后,才开始转向CRISPR的研究。MIT方面则指出,林帅亮爆料是因为要在对方实验室求职。 《自然》杂志的评价一语双关:激烈的/巨头间的CRISPR专利争议变丑陋了。当然,这巨头不是指张锋和对手,而是他们背后的MIT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八卦爱好者也许会揣摩,张锋成为终身教授也有MIT为其“背书”的意思。可我认为,这种想法是危险的。虽然在具体细节上有争议,但张锋的贡献是无可争议的,足以成为终身教授。 但另一方面,钱学森评上终身教授是许多年以前的事,和张锋又是不同学科,且不说对人类、对中美的贡献大小,就是评终身教授本身也很难简单比较。虽然年龄在数字上可比,却并无意义。媒体找到这么个角度,把旧闻当新闻炒作一番,惹来读者的口舌之争,实在没有必要。 科学界应该要接地气,也应该欢迎媒体的关注,但媒体不妨先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