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x-file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夏长江:中国税负和经营成本真的高吗?
送交者:  2017年01月05日05:11:16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 夏长江

    夏长江高级经济师,曾从事政府统计和经济研究工作

2017-01-04 08:19:04字号:A- A A+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中国税负中国税收美国税制总体税负增值税福耀玻璃税收体系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夏长江】

近日,中国宏观(综合)税负、特别是企业税负成为热点。数年前,福布斯曾多次发布“痛苦指数”,称中国税负全球第二,当时中国财税部门负责人就指出,将不同口径的税率相加是缺少基本财税常识。也有文章介绍了一些财政收入、税收和非税收的基本知识。时至今日,有必要重温一下这些概念和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税负有两个层面,一是国家税负,二是企业税负。

国家税负

国家税负有两个专业名词,一个是广义政府收入,如财政部每年发布的数据http://yss.mof.gov.cn/2015js/201611/t20161108_2453059.html。

按照IMF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的口径,政府收入包括税收、社会保障直接缴款、赠款和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主要指财产收入、出售商品和服务收入、罚金罚款和罚没收入以及其他杂项收入)。

中国财政统计与一些国家的统计有区别,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分别统计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含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合并数据时,要剔除了重复计算部分,如社保基金里的财政补贴(一般公共财政支出也列);要剔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这是因为政府收入是指增加政府权益或净值的交易,国有土地出让行为是一种非生产性资产的交易,结果只是政府土地资产的减少和货币资金的增加,并不带来政府净资产的变化,不增加政府的权益,因而不计作政府收入(应计入政府资产负债表)。广义政府融资数据不包括到期债券偿还。

国家统计局的社会保障缴款与财政部的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相同,包括个人和单位缴纳、政府雇主缴纳、财政补贴、投资收入。注意要剔除政府雇主缴纳和财政补贴等,直接加社保基金总收入(社会保障缴款)是重复计算。如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40439亿元,财政补贴及政府雇主缴纳8220亿元(已包括在一般公共财政支出表里)。

此外,土地出让金和彩票公益金包括在政府性基金收入内,再另加,同样是重复计算,因此也要剔除。

税收包括了人们所说的非税收入,一般公共财政收入表包括各种税收和非税收入,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收费、罚没收入、部分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政府性基金收支表则涵盖各种基金,政府基金不属于非税收入。

2015年,中国政府收入为198480亿元,GDP为676708亿元,政府收入占GDP比为29.3%(2014年为28.7),在194个国家(地区)排83位,属中等偏高水平,美国排名为74位,税负高于中国。

仔细分析一些文章,很少有按IMF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的方法计算政府收入的。说政府收入占GDP比高于官方数据,主要原因是合并时没有剔除重复部分,没有剔除涉及土地的收入。

另一个指标是政府总税收。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政府税收是指为公共目强制征缴的收入。不包括某些强制转移,例如罚款、处罚和大多数社会保障缴款。错误收取的税收退款和更正,视为负收入。

按世界银行统计口径,中国税收占GDP的比,2015年为18.5%(含关税及所属),全球排名为117位,低于美国。按经合组织统计口径,政府总税收是税收总额剔除关税及所属,加上社会保险税直接征缴金额,不含政府雇主缴纳、财政补贴等。2015年,中国总税收占GDP的比不超过23%,比全球几何平均(22.7%)稍高。

这里要注意的是各国社会统计口径不同。按经合组织统计口径,政府总税收是以税的形式收取的收入(不含关税及所属),只统计公共强制社保税,不统计公共自愿缴费、商业强制社保费,美国的也是公共强制型缴税。

而中国职工社保是公共强制型缴费,居民社保是公共自愿型缴费 。为了与经合组织成员国相比,因此将税收(不含关税及所属)和社保缴费合并计算。

企业税负

最近文章争论的中国企业税负的概念较乱,数据不同,意思也不同,其实是有五个概念:

第一个是销售收入税负率。这是教课书上的专业概念,即企业缴税与销售收入的比。这个概念反映税收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财税部门常用,如2015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开展的财务税收调查,全国70多万户企业销售收入税负率为4.7%(各行业)。

第二个是经营者常用的,即缴税与毛额的比,毛额=销售收入-大成本=缴税+利润总额。这个指标清晰的反映出政府征税与投资者收益的比例关系。

第三个是企业总税收与商业利润的比。世界银行统计公布这个数据,就是某学者说的中国企业宏观税负为68%的指标。这个总税收(total tax rate)是企业应付税款,包括流转税及附加、所得税、工资税和社保税(费)和其它税。商业利润是指销售收入与进货价的差额,也就是增加值。

第四个是所得税与商业利润的比,反映所得税与增值的比例,世界银行也公布这个数据,中国约为8%。

第五个是企业缴税与总税收入的比,这个概念反映纳税人结构,缴税人分为企业、个人和事业(机关免税),这个概念间接反映企业税负。

有研究单位公布这个概念的数据说,中国企业宏观税负超过50%,国税局研究所文章里同概念数据表示“算少了”。因为除财税部门(及研究所)外,其它研究机构很难掌握真实的具体数据,只能估算。如契税是企业和个人共缴的税种,财税部门要弄清情况也要搞一个专题调查,让基层分报再汇总。

近期的热点主要在制造业税负上,因此我们就先看看中美制造业的税负情况。

上表说明,中国制造业实际增值税率为2.9%,并不是17%(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值税税率为13%,此表不含农副产加工业)。制造业增值幅度约20%左右,主税(增值税及附加和所得税)与销售收入的比为5.5%,税金及附加包括城建和教育附加、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实际所得税率为14.7%(约相当于中国所得税率的最低档15%)。

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美国制造业税收与销售收入的比为2%左右,实际所得税率在22%左右(2010年来为上升趋势)。美国实际缴税率低于法定税率的原因是美国一系列的减免政策,如2002年“创造就业和工人援助法”,2003年“就业和增长税减免和解法”,2008年“经济刺激法”,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税法”, 2009年“家庭改善振兴经济法”,2010年“小企业工作和信贷法”,2010年“税收减免、失业保险再授权和创造就业法及延期”。

众所周知,中美两国税制不同,区别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销售者不负担销售税和消费税。美国销售税率和消费税率各州不同,在0-12%之间,中位税率和实际税率超过6%,高于中国水平。二是美国是价外税,中国是价内税,实际付款水平不变,只是缴税人不同。

如果中国制造业按改变税制,销售者不缴流转税及附加,情况又会怎样呢?

表三可以看出,原税制,中国制造业主税(增值税及附加加所得税)与毛额的比是51.2%;如果改变税制,主税与毛额的比是14.7%(实际所得税率),比原税制低36.5%的个百分点,这像企业家所说降低35%税负的情况,关键是美国企业税负真的这么低吗?

我们下面以福耀玻璃的经营情况为例,来详细说明下。

据《福耀玻璃2015年度财务报告-利润表》,营业总收入为135.73亿元(境内经营占64.8%),营业税金及附加1.125亿元,所得税4.35亿元,缴税5.475亿元,利润总额30.43亿元,毛额为 31.6亿元 ,缴税与毛额的比为17.4%。缴税与营收的比为4%。

母公司营业总收入为44.亿元,营业税金及附加0.17亿元,所得税为1.2亿元,缴税1.37亿元,利润总额为25.3亿元,毛额为25.47亿元,缴税与毛额的比为5.4%。缴税与营收的比为3%。

福耀玻璃在美国有6家公司,其中两家是投资公司;4家制造业公司,但只有两家缴税,玻璃北美和北美配套两家公司所得税率为40%左右,福耀美国和福耀伊利诺伊无税,无税的可能是无利润或免税,企业家说,在美国经营亏损四年。所以,如果四家公司都盈利缴税,平均所得税率肯定高于中国制造业所得实际税率14.7%(与福耀玻璃中国公司税负差不多),中美两国经营税负比较,降低税负肯定达不到35%,有机构评估为10%左右。

世界银行统计约175个国家(地区)税负情况,中国国家税负是中下游水平;中国企业付税排名为131位,属下游水平;企业总税收与商业利润的比,中国是上游水平。中美两国税负比较,美国税负高过中国,其中居民税负高于中国,企业税负低于中国。

面对低端行业向东南亚转移的实际,销售者缴税改为消费者缴税,可以不影响政府收入,也可减少企业税负,也许是一个平衡点。但中国的纳税意识低也是实事,在今天企业缴税为主的税制时,“不要票可以便宜点”司空见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又保证政府收入是政府的重大抉择。

中美两国主要经营成本比较

分析中美经营成本,要注意中国计价方法与美国不同。中国价格是含税费的用户价,美国是价外税(费),分析美国价格要注意价格口径,有上网(入口)价,有销售价(出口价)这是生产公司销售价,还要加电网或管道公司还要加钱。还有最终用户价,包含费。不管什么价格,都是要另算政府税和服务费。另外,也要注意国际调查评估机构的各国价格口径,如中国工业用电价是一般工业用电价格,不含大工业用电。

(1)工业用电

中国工业用电价格以“两部制”为主,“两部制”是将电价分为电度价和容量价两部分合计,即:电度电费=电度价×电度量,容量费=容量价×容量。

总电费=电度电费+容量电费

容量费:计算时以下两选一:

1.按变压器容量计取;一般分五档,1千伏以下、1-10千伏、35-100千伏、110千伏、220千伏及以上。平均26元/千伏安月。

2.按企业用电最大需量计取。

美国工业用电与中国相似,但由五部分组成:

(1)户头费。按月收取(名为服务和设备费)。中国是在开户时一次缴纳。

(2)电度电费

(3)容量费(单位不一,为千瓦容量)。

(4)各种调整费(各州不一,有的州达七种以上)。一部分按容量计价,一部分按电量计算。

(5)销售税,各州不一,平均6%左右。

据美国能源署统计,2016年12月,工业用电用户价平均每千瓦 0.0723美元(最终用户价,不含税),含税价为0.077美元/千瓦,折合人民币0.51元。

中国工业电价加权平均为0.72元/千瓦,福建省为0.79元/千瓦,(各省市一般工业电价平均为0.77元/千瓦,大工业电价平均为0.58元/千瓦,35千伏容量中位价为26元,一般工业多不收)。

美国工业用电平均是中国价格70%,美国的是福建的65%左右。美国有100多个电厂,价格从几分钱到1块多,各州税率不同,不同的电力公司价格相差较多,与公司所在地有关。

(2)工业天然气

中国部分省会城市工业天然气平均价格约3.3元/立方米。

美国能源署公布天然气有两类价格,一是进口价,一个是出口价,出口价分工业、住宅等。工业天然气(出口价)每千立方英尺3.72美元(2016年9月),除此之外,还有数种收费,(1)管道维护、配送服务和设备费,(2)输送公司收费。(3)收入调节费。(4)气候规范调节费。(5)价格调节费。(6)天然气消费税。(7)市政服务费。 美国工业天然气合计价格为每立方0.22美元,约人民币1.47元/立方米(2016年9月30日汇率为6.6778),美国价格是中国的45%左右。

(3)劳工成本

据中美官方数据,2014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员工平均工资51369元(工资总额27011.4亿元),2014年平均汇率为6.1428,美国制造业员工平均工资是中国的7倍多。

(4)利息成本

中国商业贷款利率由央行决定,商业银行有较的小浮动。据央行数据库,2014年短中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22%。美国商业贷款利率,各商业银行自定,利率不一,贷款平均利率为中国的50-65%之间。

中国制造业人工成本不超过销售收入的5%,利息和水电燃是销售收入的5%(利息1%左右、水电燃占4%左右)。人工成本,美国是中国的6倍(按美国规定缴社保),水电燃利息成本,美国是中国75%(美国利息按中国的50%计,美国工业用水价格高于中国)。如果销售收入一样,其它成本不考虑,中国现结构的制造业在美国经营都要亏损。中国企业出去是中国政府的一个战略,但并不是所有行业走出去都能赚钱,福耀玻璃制造业公司现有两家不盈利,也是想去美国投资企业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作者为政府机关经济研究人员)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热门评论
  • 茶之味
    “作者为政府机关经济研究人员”,一看这个就够了。你自己就是一劫道的,你还评价收的买路钱高不高,这不搞笑么?这帮人,还有某些所谓砖家,都说负担不高,搞实体的、创业的,都说高,矛盾不?呵呵。

    这哥们,你列的这些都是表面上的,税费税费,除了税,还有各种各样的费呢,还有各种各样的分摊费用呢。且不说民营企业,融资就是一个难题,同样的利率,国企都贷到,你能贷到么?很多人没办法都借的什么你知道么?那么多高息的理财最后都贷给谁了你知道么?
    最烦这种只会谈理论,只会写表面文章的所谓机关人员。
    • 尐鵬
      实业家说工人成本过高,你是不是主动降下工资,实业家说工人还需要五险一金干什么,你不是也不要,企业家话都是对的,企业家少赚些钱把你急的
      • 茶之味
        1楼
        “作者为政府机关经济研究人员”,一看这个就够了。你自己就是一劫道的,你还评价收的买路钱高不高,这不搞笑么?这帮人,还有某些所谓砖家,都说负担不高,搞实体的、创业的,都说高,矛盾不?呵呵。

        这哥们,你列的这些都是表面上的,税费税费,除了税,还有各种各样的费呢,还有各种各样的分摊费用呢。且不说民营企业,融资就是一个难题,同样的利率,国企都贷到,你能贷到么?很多人没办法都借的什么你知道么?那么多高息的理财最后都贷给谁了你知道么?
        最烦这种只会谈理论,只会写表面文章的所谓机关人员。
    • 燃烧的梦想
      新西兰一升汽油2新币,对汇率大概是1:5,新西兰一般收入是3000新币多。最大的问题是,新西兰公共交通基本和没有差不多,打车超级贵,换句话说没有私家车真是超级难。这个栗子的目的是,我们可以选择不开车,因为我们可以选择公共交通,有的国家是油价看似便宜,但很可能意味着汽油是你生活的必需品!所以这个不能单纯比较价格!另外,新西兰的公共交通的价格也不便宜!
      • 文海听韬
        1楼
        夏大师,能解释一下我国的汽油跟美国比较,那些是税哪些是费么?为什么那么高么?
    • 企鹅家的大熊
             你作为政府机关的经济研究人员,你摆出一系列数据来说明我国的税费不高,我作为一个小企业主,我给你列出实际的税费情况,让大家看看高不高?让大家看看高不高?
             我有一个小型的生产型企业,做电子类产品,我有一款主要产品,元器件采购成本800元,工人工资折合200元,销售费用折合120元,售价2000元,毛利润=2000-800-200-120=880元,毛利润率880/2000*100%=44%。
            下面列出我要缴纳的税费:
      1、增值税=(2000-800)*17%=204元;
      2、工人五险一金=200*50%=100元;
      3、城建税=2000*17%*7%=14.28元;
      4、教育费附加=2000*17%*5%=10.2元;
      5、水利基金=2000*0.1%=2元;
      6、印花税=2000*0.03%=0.6元;
      7、残疾人保证金一类的费用折合2元;
      8、财税系列开票系列等年费折合2元;
      9、企业所得税=(880-204-100-14.28-10.2-2-0.6-2-2)*25%=136.73元;
      10、销售费用120元,占比为120/2000=6%,销售费用按规定不能超过3%,超出部分需要交所得税=(120-60)*25%=15元。
      上述税费总额为484.81元。税费为销售额的24.24%,占毛利润的55.1%。
            实际利润为880-204-100-14.28-10.2-2-0.6-2-2-136.73-15=395.19。实际利润率为19.76%。
            上面是我们财务计算的折合到一台产品的账目。我还没有算消防检查、安全检查、环境检查等费用的分摊,也没有算打点的费用分摊等,还有每年提交的审计报告的费用等。
             我们产生的利润的55%以上是用来缴纳各种税费的,税费高不高?就这么点利润,我还没算房租分摊,管理费分摊,还有银行上浮50%的利息,还有各种资质证书的费用。。。。。。我们举步维艰、举步维艰啊!
            如果我想拿这些利润给自己和股东们分个红,另需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
            顺便说一下,我们位于一个工业园区,电费是1.1元/KWH。有其他朋友的公司电费在1.08~1.3元/KWH之间。
             
      • [HAN]Rainnystone
        各种各样的费也算的话,那行业补贴不就也要算进去了?理论都搞不清楚扯个啥?
        • 茶之味
          1楼
          “作者为政府机关经济研究人员”,一看这个就够了。你自己就是一劫道的,你还评价收的买路钱高不高,这不搞笑么?这帮人,还有某些所谓砖家,都说负担不高,搞实体的、创业的,都说高,矛盾不?呵呵。

          这哥们,你列的这些都是表面上的,税费税费,除了税,还有各种各样的费呢,还有各种各样的分摊费用呢。且不说民营企业,融资就是一个难题,同样的利率,国企都贷到,你能贷到么?很多人没办法都借的什么你知道么?那么多高息的理财最后都贷给谁了你知道么?
          最烦这种只会谈理论,只会写表面文章的所谓机关人员。
      • 殷鸿运
        电费之所以高,我个人是觉得跟东部补贴西部有很大关系。很多类似的情况,譬如,动车组运营,东部地区开始实现盈利,但是西部却是亏损的,这就需要东部补西部。我不反对这种做法,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 一片小龙鳞

          本人处于珠三角制造业中心,很多朋友都是开工厂的,不妨说下这几年民营制造业的体会吧。
              

          十年前什么的咱就不比了,中国发展得的确太快,十年前和现在几乎已经可以看成是两个世界了,那时候的工人是可以从早上一直干到晚上的(咳咳,跑题了,不过如果没有上一辈如此艰辛的工作,我们根本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生活,先感恩一下)。
             

          还是从07年说起吧,那一年开始全世界进入了勒紧裤腰带模式,韩国和台湾企业(也有其他的,大陆的,香港的,但这两个地方的故事特别多,那几年大家只要听说是台企韩企都得带上十二倍的戒心)开始跑路,各家的订单开始缩水,客户开始压价,各种苛刻条件层出不穷。而恰逢这时国家开启了劳动法霸屏模式。
              

          这个做法个人还是支持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工人的工资不涨,生活得不到改善,贫富差距一再加大,这对中国来说不是好事。不过这一点可说是在很大的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尤其是在劳动法深入人心的珠三角地区,偶尔要赶货的时候想要工人加个班那已经不是光钱能解决的问题了,春节人家想回家,提前一个月打辞职报告,你最多只能跟人好好商量……咳咳,又跑题了)。
              

          同时期也因为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许多劳动密集型外企开始加速外迁,不过这些都是主要是针对国外市场的纯出口企业,针对国内市场的企业基本上还都在国内。
              

          在这里稍微说下汇率这个事,这几年看下来,人民币升值的时期,原材料的价格有所回落,贬值的时期则上升。所以不能片面地说汇率决定了进出口量,现在的世界是一个整体嘛╮( ̄▽ ̄)╭。
              

          那么除去人工和汇率,能让企业感觉到压力大的就只有税赋了吗?非也。
              

          这几年的税收政策主要是向增值税并轨,其目的是要减少偷税漏税(这么说也许不够专业,不过这是我们大家普遍的切身体会),如此一来,你们懂的。
              

          但是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支出。房租水电这个不用我说,民用的也都涨了,工业的自然也会涨。而在此之外,企业还需要承担各种花式建设费、教育费、垃圾处理费、路灯维护费、社区管理费、报刊订阅费、环保费以及捐款等等等等,而且这些费用中的很多项基本上每1、2年就翻一番。
              

          你说这些很多都是地方收的,又不关国家的事。对,是地方收的,但垃圾处理神马的的确是地方管,人家说收也没毛病不是。而且每一项也不多,都几千万把块钱而已,貌似也不会吃垮一个企业。但这些七七八八的东西加起来后,就很有点雪上加霜的感觉了。
              

          除此之外,企业还有一项社会义务,就是社保医保。国家政策要求企业要帮员工购买社保和医保,并且由企业承担大部分的费用。
              

          然而员工尤其是制造业一线的员工却对此并不十分买账。这些一线员工多数都是农村户口并在家乡购有保险,而且在一家企业做烦了就会跟着老乡跳槽到另一家企业,农忙时节也会辞工回家一两个月。而带着社保四处签转,对于他们来说十分的麻烦且不自由。
              

          结果就变成了,国家要求企业多多地买,企业不想买也得买,下面一堆的人却又十分抵触(咱说制造业哈,白领情况又不一样),最后非但变成了企业两头都不是人,而且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今年社保又涨价了(*′Д`*))。
              

          种种原因下来,企业就被压得越来越喘不过气。迁内地吧,其实情况差不多,到哪儿队伍都不好带了。去国外吧,越南的政策不稳定,好好一家企业得拆分成三家开,万一一家闹事了,好歹还有两家可以帮忙赶订单。印度吧,三锅的民族保护主义很强,不找本地人合作简直就是找死(这里说下,近几年三锅来中国采购加工机械和设备的人越来越多了,不像是以前只买产品了。反正我们是挺有危机感的。)。
              

          于是怎么办呢?自动化吧。很多人反对自动化,觉得这是在抢工人的饭碗。想想看吧,一个企业在产业升级前需要300个工人,升级后只需要30个工人,有270个人丢掉了饭碗,这简直罪无可恕嘛。
              

          但假如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呢?如果这个企业不升级,那么它连这30个人都保不住啊亲!
              

          这几年也不是没有过得好的企业,什么样的企业呢?高科技的、创新产业的、产业升级成功的、产业升级相关的等等。但是传统制造业的日子是很不好过的,而也恰恰是这类企业,想要用自动化或机器人来取代人工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现实的(举个例子,服装业,你总不至于跟我说一个款可以穿十年吧)。尤其是在国家对于企业升级这件事,基本上是属于放养的情况下。
              

          所以传统制造业这几年是怎么活的呢?一个字,熬!
              

          这几年有句流传甚广的俗话是这样的:“这年头的生意不是看谁做得更好,而是看谁先活不下去。”
              

          虽然日子难过,不过不得不称赞下中华民族的韧性,因为就算是这样的情况下,我所认识的这些朋友们凑在一起时也没有拼命地骂政府怨政策,而是抱成团想办法。可如果情况再持续恶化下去,恐怕也只剩下关门或者出走了。
              

          如果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业企业都从大陆消失的话,诺干年后,那兴许就是另一个美国的故事了。
             

          (本人知识面有限,只说看到的情况,如有错处欢迎温柔地指出。)

        • 五星出东方
          这样说就没意思了。搞实体的、创业的,都是缴税的。他们不也是利益相关者。您觉得会有人说:老子缴税少。对事不对人对不?文章在这里,那里不对指出来就是了,何必诛心呢?
          最后说一句,这篇文章我是看不懂的。
          • 茶之味
            1楼
            “作者为政府机关经济研究人员”,一看这个就够了。你自己就是一劫道的,你还评价收的买路钱高不高,这不搞笑么?这帮人,还有某些所谓砖家,都说负担不高,搞实体的、创业的,都说高,矛盾不?呵呵。

            这哥们,你列的这些都是表面上的,税费税费,除了税,还有各种各样的费呢,还有各种各样的分摊费用呢。且不说民营企业,融资就是一个难题,同样的利率,国企都贷到,你能贷到么?很多人没办法都借的什么你知道么?那么多高息的理财最后都贷给谁了你知道么?
            最烦这种只会谈理论,只会写表面文章的所谓机关人员。
        发布


        0%(0)
        0%(0)
          尤其是看完回复  /无内容 - x-file 01/05/17 (458)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5: 朝鲜油画《嫣然一笑》
        2015: 永暑岛赤瓜岛将成为南海最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