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x-file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深度解析女飞行员余旭牺牲原因
送交者:  2016年11月21日21:31:29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 就发生了飞行事故,飞行员余旭牺牲,举国震惊,这几天全社会都在哀悼,在寄托哀思的同时,客观分析本次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的文章,却几乎不可见,同时女性是否适合担任战斗机飞行员的争论也不绝于耳。

  其实飞行是一项高危的工作,发生事故本身非常的正常,本次大家这么关注主要因为是一位女飞行员,而且还是第一代战斗机女飞行员,同时刚刚参加完珠海航展的八一飞行表演队又比较受瞩目,而事故本身更是异常的惨烈。

坠机现场坠机事故现场
坠机事故现场坠机事故现场
前舱飞行员跳伞成功
坠毁飞机残骸坠毁飞机残骸

  校长将就本次飞行事故(包含飞行动作,训练水平,事故责任,弹射座椅性能和方式,副翼是哪个位置,跳伞成功的男性飞行员可能是谁,坠毁的双座歼十可能是哪一架,以及女性是否适合飞行战斗机等一系列问题做一个具体分析,分析本身不涉及国家机密,仅仅是个人的猜测和分析解读,希望做到抛砖引玉,欢迎探讨。

  飞行是个风险极高的职业

  首先,飞行是一项风险极高的职业,飞行本来就是冒险家的职业,从事这个职业开始,就要抱有牺牲的心理准备,而飞行表演队因为要做各种特殊的更为危险的飞行动作,比一般的训练飞行风险更高,历年全球各国航展现场和日常训练也是经常出现各种惨烈事故,全球莫不如此,所以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保持一颗平常心。

  很多表演发生事故,飞行员都是最后一刻弹射跳伞成功,后面再分析弹射跳伞时还会做详细分析,下图美国雷鸟飞行表演队坠毁的飞机,雷鸟是久负盛名的世界数一数二的飞行表演队,也曾经出过五架飞机以编队形式一起撞地坠毁的惨烈事故。

俄国米格29飞行表演,坠毁的最后一刻弹射逃生:勇士的双座苏27型成功弹射瞬间:俄国米格29飞行表演,坠毁的最后一刻弹射逃生:
勇士的双座苏27型成功弹射瞬间:螺旋桨轻型表演机惨烈碰撞瞬间:勇士的双座苏27型成功弹射瞬间:
螺旋桨轻型表演机惨烈碰撞瞬间:

  那么八一表演队的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看一下各国主要飞行表演队的编队飞行图片,综合来说在第三代战斗机表演队里处于中等偏下的范围,目前用第三代战斗机作为表演用机的空军大国只有 美国雷鸟用f16,美国蓝天使用f18,俄国勇士用苏27,俄国雨燕用米格29,中国八一用歼10。

  红圈,中国编队飞行最多能做到6机,间隔5-6米,美俄能够做到2-5米间隔,俄国最多能做到9机编队,下图八一队左下侧飞机明显都没有跟上编队。

可以看一下美军蓝天使飞行表演队的密集编队美军蓝天使飞行表演队的密集编队
美国雷鸟的密集6机编队美国雷鸟的密集编队
双机编队倒飞:双机编队倒飞 

  到目前为止同等难度的飞行动作我国八一表演队都没能做出过,客观现实是我军的飞行水平跟一流老牌空军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俄罗斯勇士队和雨燕队混编:勇士队编队:俄罗斯勇士队和雨燕队混编:
勇士队编队:勇士队编队:

  本次事故深度分析

  事发时最少是两机编队,最少存在于三名飞行员,到底是哪位飞行员操作失误造成惨剧,从现有信息来看,长机双座歼10在事故当时到底是谁在驾驶,歼十战斗机不存在专用教练型,一般来说双座战斗机,如果用于教练飞行,教官应该座于后座,学员座在前座,而八一表演队很奇怪,中校军衔一级飞行员座于前座,上尉军衔女性二级飞行员余旭反而座于后座,只能认为因为前座视线更好,所以,表演飞行时应该还是前座军衔和技术更好的飞行员更多的实际操作飞机。

  而且在没有加大推力的前提下,双座型战斗机因为增加了一名飞行员及相应的设备,空重是增加的,飞行性能是下降的,这对高机动高难度的飞行表演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世界上用双座战斗机用于表演的也不多见,其实际意义也不大,按说飞行表演队的飞行员应该是整个空军最顶尖水平的,从军衔,飞行员等级,飞行时长来说,本批次也是第一个批次的女性歼击机飞行员更多的应该属于象征性意义,一老代一新的格局,当然女性飞行员在八一表演队乃至整个空军的存在不仅仅是象征意义,还有其它的原因,文后面会再次说明,所以综合分析来说,正式的重大的飞行表演,以余旭为代表的女性飞行员不太可能操控飞机直接参加飞行表演,当然,事故当天显示是飞行训练,双座机是谁在操作训练就不好判断了,不过从飞行水平和军衔上来猜测,当时谁在操控飞机的可能性是双座前排飞行员高于双座后座飞行员(余旭)。

  上下两图是本届航展第一天,老蒋拍摄的08号双座歼十,放大后可以清晰显示本机处于编队5号机位置,是两名男性驾驶员。

  目前来看,本届航展第一天08号双座机随队上天表演,老蒋拍的照片可以看到,飞行员为两名男性,而余旭自己受采访时也说会第二天11月2日参加表演,以下是2号表演的照片,从历史照片分析,八一表演队应该一共拥有5架双座型歼十,事发当天坠毁的到底是哪一架呢?下图是2014年同时拍到的出席航展的三架双座型。

  目前从掌握的照片来看,双座歼10整个八一队一共存在5架,编号分别为08,09,10,11,12,上下图参考。

  下图为放大的余旭在10号机后舱位置的图片,座舱边数字清晰显示为j10s型0315,照片显示余旭坐在后排位置。

  本次坠毁损失的最大可能就是这架编号为10的双座歼十,这架也非常可能是余旭经常驾驶的座机,不过下图很有意思,照片显示余旭坐在前面位置。

下图编号11的双座歼十:
编号11的双座歼十:编号11的双座歼十
编号12的双座歼十编号12的双座歼十 

  而本次幸存的男性前座飞行员目前分析极有可能是余旭的老搭档空军中校魏国毅,主飞2号机位的魏国毅,一级飞行员,空军中校军衔,山西忻州人,现任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飞行二大队大队长。先后参加第八、第九届中国(珠海)国际航展飞行表演,2011年和2012年中国国内巡演等重大飞行表演任务,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臂章显示两人都属于编队2号机位置:
2号机处于6机编队的位置:

  下面4位女飞行员的合影从臂章分析,两位同属编队第4位置(应该不是一架飞机,而是各配合另外一位更高军衔飞行水平更高的男性飞行员),余旭处于编队第2机位,另外一个女飞行员臂章显示处于编队第3机位,四位同期的女飞行员军衔都为上尉。

  从目前来看,是最少双机滚转动作,发生碰撞,飞机受损失控后,余旭弹射后不巧撞在了单座僚机副翼上,据说事故现场非常的惨烈,大家可能都知道民航经常有高空撞鸟的事故,在高空高速发生碰撞。。。。。。其状态,下图是编队表演的几种队形图。

  但是这里还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疑问!事故现场到底存在几架飞机?按照叙述,假如现场只有两架飞机,两架飞机发生碰撞,双座机受损严重到以至于必须马上放弃飞机弹射跳伞,时间紧迫到等不及几秒钟时间另外一架飞机驶离到50米外的安全距离,另外一架飞机即使没有损伤到重要部位也会受到损伤,而余旭在弹射后(很可能人和座椅还未分离)撞上另外那架飞机的副翼,如果两次撞击都是同一架飞机,这架飞机居然还能撑到自行迫降,真的是结实到匪夷所思。

  如果说之前做滚桶飞行与双座机发生碰撞的是一架飞机,碰撞后未受到重创尚可操纵返航,而余旭弹射后与另一架飞机副翼相撞,飞机受损有限尚能操纵返航,还有一定的可能性合理性,如果这种猜测成立,那在现场训练的就应该不止2架歼十战机。

  当然现在也有人说当时双机做的动作是双机横滚,当时到底在做什么动作,如何产生的碰撞对于分析差别巨大,在正式揭秘前,我们也只能猜测了。

  “双机滚转”,真正的全称叫“双机绕轴滚转”。这个动作要求一机低速平飞(往往是长机),另一机以此为轴进行滚转(往往是僚机),过程中双机速度、高度要保持一致。这个动作真正的难点是,在时速不大(只有400-800公里)、高度很小(最大高度只有2000米)的情况下,僚机并不以自身的轴线滚转,而是围绕长机平飞拉出的烟雾为“轴线”进行螺旋滚转飞行。

  下图较清晰的展示了双机滚转动作的轨迹。

  副翼的定义和位置。。。。。其实通俗说就是余旭弹射后不幸的正好撞在了相对处于双座长机上方(相对于飞行员头部上方位置)的僚机后机翼部分,以往飞行事故造成飞行员丧生的情况,除了随同飞机一同坠毁或者跳伞失败外,还有几个常见的原因,一种是座舱盖抛弃或爆开失灵或滞后,飞行员身体特别是头部碰撞座舱盖,造成头部重伤或者颈椎受损死亡,另一种弹射后飞行员与紧随其后的本架飞机的垂直尾翼发生碰撞,下图红圈处就是歼十的副翼位置。

  下图用手头两个飞机模型来假设演示一下事故发生时双机可能处于的位置,僚机应该处于余旭所在双座机座舱弹射位置相对上方50米以内,僚机的飞行姿态有可能是倒扣状态也可能是正常状态。

  而当时双机做滚转动作时,双座歼十很可能是处于平飞状态作为轴,另一架僚机围绕轴做滚转动作,这样的话,如果发生碰撞,主要原因很可能来自于做滚转动作的僚机。

  双座飞机弹射的顺序是后座飞行员先行弹射,前座后弹射,相对而言,后座先行弹射安全性更高,因为后座弹射后会对机体产生震动,很可能会使本身就不稳定的机体产生更不可预估的机体姿态变化,而且,在危险瞬间,早弹射一秒生存的机率也会大大加强,弹射的相对距离可以达到50多米。

上下图可以看到很多真实双座机,后座先行弹射和两位飞行员均成功弹射的状态。

  弹射方式大概有两种,一种为“抛盖后弹射”,用气流或火药将舱盖抛掉,在坠毁的危险时刻,抛弃舱盖需要耽误0.5秒,这0.5秒可能生死攸关,下图为美国f18战斗机,可以在小图清晰看到舱盖被整体爆破抛弃,大图紧跟其后飞行座椅火箭弹射,飞机已经处于倾斜角度,座椅一弹射出舱即自行调整角度使飞行员头部向上。

  后来又出现了“穿盖式弹射”,不掀座舱盖子,连人带椅子直接冲上去,把舱盖顶破,这种方法比抛盖节约时间,但飞行员脑袋和脊柱遭到重创的危险又增加了,70年代,又出现了一种新技术,在舱盖上铺设微型爆炸索,一旦需要弹射,直接把舱盖炸成碎片,省事又安全,但碎片也可能对飞行员造成伤害。

  下图可以看到一架表演的米格29在机体接地前的一瞬间弹射成功。

可以见到红圈内座椅上方尖锐物,作用就是为了冲破仓盖。可以见到红圈内座椅上方尖锐物,作用就是为了冲破仓盖。 

  而双座舱战机弹射又出现了协调问题,双座舱战机有两名飞行员,在驾驶和作战时可以互相帮助,但当必须弃机时,弹射工作却更加复杂,一名飞行员的弹射产生的碎片、烟火以及张开的降落伞,完全可能干扰另一个飞行员弹射,而双座又分为并列双座(飞行员左右并列,弹射时可以同时弹射角度分开)和串列双座(飞行员前后串列座)。

  “串行双座”(两个飞行员一前一后驾驶)情况则更为复杂,通常的解决方案是先后弹射。即先把后座上的飞行员弹出去,然后再弹前座飞行员,利用时间差拉开空间距离,避免干扰。显然,对于前座飞行员来说,由于他必须等后座弹射之后再弹射,时间上滞后,而且飞机的状况已经有所变化,所以危险性要大得多。通常前后座弹射的时间差可能达到1秒钟甚至更多,如果是低空弹射,这个时间很可能就意味着生与死的隔阂,这次事故后座的余旭应该是先行弹射,可是运气非常不好正好撞在相对位于座舱上方位置的僚机,而前座飞行员晚了一秒幸运的躲过,受了轻伤很可是被先行弹射破碎的座舱盖碎片击伤。

  下图我们在看一个两张完整的歼轰七串列双座战斗轰炸机坠毁瞬间,接地距离非常的近,目视只有后舱飞行员成功弹射,歼轰七前后座弹射间隔时间为1秒,而类似的欧洲狂风战斗轰炸机是0.36秒。

  歼十A型装备HTY-5型弹射座椅,是我军装备的第三代零零火箭弹射座椅,研制时间很早,但定型装备较晚,属于微爆索穿舱火箭弹射座椅,是专门装备歼-10研制的同时也装备枭龙战斗机

  下图为歼十测试弹射座椅的实验图片,可以看到破碎的座舱玻璃盖。

  现代弹射座椅被称为零零弹射座椅,弹射座椅能在0至25千米的飞行高度和0至1200千米/小时的飞行速度内有效工作。但在俯冲、横滚等飞行状态,仍需要一定的离地高度,称之为最低安全救生高度,弹射座椅平均救生率大约为80%。目前俄国的弹射座椅多次在极限环境下挽救飞行员生命,我国的尚需时间检验。

  下图为美国f18战斗机坠毁前一刻飞行员成功弹射,飞行员已经与座椅分离,降落伞已经打开。

美国f35弹射座椅实验弹射瞬间分解图:
下图
雷鸟的f16也是在整个抛弃座舱盖,弹射座椅已弹射,人与座椅还未分离,但弹射时飞行姿态很好。下图是一组坠毁前一刻弹射成功的连续图片:雷鸟的f16也是在整个抛弃座舱盖,弹射座椅已弹射,人与座椅还未分离,但弹射时飞行姿态很好。

  女性适合当飞行员吗?

  最后一个问题的探讨,从生理上心理上,女性适合当飞行员吗?就大脑结构而言,男性的大脑体积比女性的大些,但是女性大脑的胼月呧体较大,神经细胞比男性多出11%。

  在感知方面,女性的听觉,嗅觉和触觉要强于男性,但视觉和空间知觉能力相对较弱。在记忆方面,女性倾向于机械识记,男性倾向于意义识记。就心理耐受能力而言,女性比男性强得多,也更为稳固,心里恢复能力也强。就思维方式而言,女性乐于形象思维,男性擅长抽象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而且女性承受疼痛和耐寒的能力远超男性,心理上女性更为坚韧忍耐力更强,面临绝境男性往往更容易精神先行崩溃,细心耐心上女性也大多优于男性,但在身体本身的强壮上显而易见与男性相差甚远,驾驶战斗机飞行作战是非常耗费体力体能的,必须要有足够强壮的体格支撑,上图四名女战斗机个飞行员体格除了一人外,另外三人明显过于单薄。

  女歼击机飞行员相对而言在女性飞行员中一定是最为出色的佼佼者,文章开头我们探讨过女性飞行员除了作为战斗机飞行员而存在,还有更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另一种存在必须,余旭曾经表达过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女性宇航员,这是人类探索太空所必需的,美俄等航天大国,都有从战斗机飞行员中挑选宇航员的需求,可以说女飞行员存在的价值更大的是作为女航天员的后续梯队,对中国而言同样重要和必要。

从上下照片来看,余旭刚刚加入空军时体重还略高,近几年身体特征反而更显单薄,这方面其实是有隐患的。

  二战时期战机的最大过载大都设计为 6G,这是没有抗荷服时人体经过训练后所能承受的最大过载。身体相对赢弱的女性也能承受!但是喷气时代有所改变,7G到9G,F-22达到了12G,专用抗荷服的出现,使得人类能够承受更大过载,依赖科技的进步,近年适合女性,特制的抗荷服和飞行装具研制成功,针对女性生理身体特点做了有针对性的重点改进。

  一般抗荷服的原理和结构导致女性不适合使用,抗荷服的基本原理是逆向机动时血液流动的方向,阻止血液向某个部位过于集中造成大脑缺血。所以富含血液的区域和必经之路就是重点要通过外力作用来阻止血液逆流的区域。例如胸部,大腿根部,小腿肚,大腿肚,有些会延伸到手肘,外在表现就是衣服上会有很多鼓起包含管子的口袋,基本上抗荷级别越高,覆盖的面积越大。抗荷服上的管子就是气管,上飞机和抗荷系统连接,平时是松动的,一旦做大的机动动作,抗荷系统会感应到补偿需要,向气管中瞬间通高压气体来压迫相应部位的血管阻止血液流动,一旦飞机改平后立即放掉以免飞行员不适。现在科技的进步弥补了女性生理上的部分缺陷,女性是可以适应战斗机飞行员这一岗位的。(作者署名:蒋校长)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5: 科学和宗教
2014: 乌克兰油画
2014: 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