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x-file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刘少奇是如何当选国家主席的
送交者:  2016年09月15日23:14:50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刘少奇是如何当选国家主席的                                  马云飞     公元1959年4月27日。     无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还是在刘少奇的政治生涯中,这一天都是一 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这一天,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进入一个新的议程——选举国家机构领导 成员。下午,代表们开始投票。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投票和检票,到5时许,大会执行 主席彭真庄严地宣布了选举结果:刘少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同时担任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主席;宋庆龄、董必武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 德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经国家主席刘少奇提名,周恩来继 任国务院总理。     执行主席话音刚落,与会代表全体起立,全场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     掌声中,身穿深色中山装的刘少奇,习惯性地用手梳理了一下几乎全白的头发, 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一起,从主席台的座位上缓缓站起来,微笑 着接受代表们的祝贺。在年轻的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10岁生日的前夕,在全体代表 热烈祝贺的掌声中,刘少奇继毛泽东之后,成为共和国第二任国家元首。     巧的是,这一年,刘少奇刚刚度过60岁的生日,同毛泽东5年前担任这个职务时 同龄。                     一封要求毛泽东连任国家主席的来信     提名刘少奇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建议是在1959年4月上旬召开的中共八届 七中全会上提出的,但其中的酝酿过程却可以追溯到5年前,即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召开之后。     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但是,在这之后不久,毛泽东就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不再担任下一届国家主 席职务。     因为作为一国元首,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参加国事活动,出席各种外交礼仪。这 一切使毛泽东深感苦恼。他希望摆脱这些杂事的干扰,能在书斋中静静地多读一些 书,多思考一些国内国际上的重大问题。     多年同毛泽东朝夕相处、深知他的脾气秉性的老战友如刘少奇、周恩来、朱德 等人都充分理解毛泽东的苦衷。     然而,这个想法在党内更大范围内能够得到理解吗?党外人士、全国人民又如 何看待这件事呢?对此,毛泽东心中没有底。     机会终于来了。     事情是由陈叔通、黄炎培的一封信引起的。     1957年春季,中共中央决定实行开门整风,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对共产党展开批 评。4月30日,毛泽东以此为主题召开了第十二次最高国务会议。出乎与会者的意料, 临近会议结束时,毛泽东话锋一转,谈起他不准备担任下一届国家主席的问题,并 委托在座的诸位在各自的范围内透露这个消息,刮点小风。     可以明显感觉到,毛泽东的这番话,使参加会议的党外人士感到了某种震动和 不安。     果不其然,散会后,参加会议的民主人士陈叔通和黄炎培连夜给刘少奇和周恩 来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写得真挚而恳切:昨毛主席于会议上最后提到下届选举主席 不提毛泽东的名,并嘱我们透露消息。我们两个人意见:最高领导人还是不更动为 好。诚然要强调集体领导,但在短期过程中全国人民还认识不清楚,集体领导中突 出个人威信,仍是维系全国人民的重要一环……陈叔通黄炎培一九五七年五月一日 陈叔通、黄炎培的来信经刘少奇、周恩来阅后,转到毛泽东手中。          认真看完来信后,毛泽东在信的末尾写了一段很长的批语。批语中再次申明了 他不担任下届国家主席的理由:第一任主席有两个理由说清楚可以不连任:(一)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任期已满八年,可不连选;(二)按宪 法制定时算起,可连选一次,但不连选,留下四年,待将来如有卫国战争一类重大 事件需要我出任时,再选一次。而从一九五八年起让我暂时摆脱此任务,以便集中 精力研究一些重要问题(例如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以中共主席或政治局委员资格, 在必要时,我仍可以作主题报告)。这样,比做主席对国家利益更大。现在杂事太 多,极端妨碍研究问题。     毛泽东对陈、黄信的批语并未按照惯常的做法直接交给陈、黄本人,他有着更 为深远的考虑。                          多放一点“辞职”的空气     在写下上述批语的当天,毛泽东将写了批语的陈、黄来信转给刘少奇、周恩来、 朱德、陈云、邓小平、彭真等人阅,并在写给他们的指示中提出:“此件需经政治 局同意,然后发出。请少奇同志召集一次有100人左右参加的政治局会议,展开讨论 一次,取得同意。”     看来,毛泽东不再担任下届国家主席的决心是下定了,并且要大张旗鼓地向党 内外广泛宣传。     西方的一些通讯社敏锐地捕捉了毛泽东将辞去国家主席的信息,很快在一些消 息中披露出来。1958年6月,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代办宦乡从不同渠道了解到外界传说 毛泽东将辞去国家主席的消息,这时宦乡还没有听到国内正式传达,他深感这事重 大,赶忙向外交部作了报告。     7月31日,毛泽东在看了宦乡的电报后马上亲笔回了一封电报,不仅证实此事, 并且嘱托宦乡相机在国外“放出一点空气”。     宦乡同志:     六月二十日你给外交部的电报我看了。所传辞职事是真的。请你经过新华社记 者在伦敦新闻记者中相机陆续放出一点空气。要是非正式的,以闲谈方式出之。经 过英共记者,或更好些。逐步使人们不当作谣言,而当作事实。                 毛泽东             七月三十一日     1958年12月10日,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正式作出了《同意毛泽东 同志提出的关于他不作下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候选人的建议的决定》。《决定》 在最后特别强调:“毛泽东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久经考验的领袖,在他 不再担任国家主席的职务以后,他仍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袖。在将来,如果出现 某种特殊情况需要他再担任这种工作的时候,仍然可以根据人民的意见和党的决定, 再提请他担任国家主席的职务。”     毛泽东不作国家主席的事就这样确定了。那么,由谁来继任毛泽东出任下届国 家主席呢?     朱德力荐刘少奇继任国家主席     在中共的高层领导中,可以作国家主席的人选应该说有好几位,经过中央书记 处的初步酝酿,最后集中到朱德和刘少奇两个人的身上。     按照惯常的做法,毛泽东不连任,由上届国家副主席、德高望重的朱德继任是 完全顺理成章的事。事实上,在中共高层领导和党外民主人士中也确曾有过这种考 虑。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后,为准备召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央组织部和统 战部受中央书记处委托,草拟了一份第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候选人名单,发给中央 一些主要负责人征求意见。在这份名单上,没有提到国家主席候选人人选,只列举 了人大常委候选人人选,其中,刘少奇仍是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人选列入的。 这就透露出了一个明显的信息:刘少奇留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候选 人显然是朱德了。     朱德阅看了中央书记处送来的名单后,也明白了中央的考虑。然而,他不同意 中央的这种安排。     12月29日,朱德提笔给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小平 同志转书记处同志们:我提议以刘少奇同志作为国家主席候选人更为适当……至于 我的工作,历来听党的安排,派什么做什么,祈无顾虑。             朱德         十二月二十九日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接受了朱德的提议。     在1959年4月上旬召开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经过充分酝酿,一致同意刘少奇 为中共中央向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国家主席候选人。     4月5日,总书记邓小平在八届七中全会上代表政治局作了关于国家机构人事配 备方案的报告。对于决定提名刘少奇为国家主席候选人,他作了这样的说明:“国 家主席有好几位同志可作,如朱德同志,如党内几位老同志,都可以作,但是大家 考虑的结果,以刘少奇同志担任这个职务,比较更为适当些。国家主席不单是一个 很高的荣誉职务,而是有一些相当具体麻烦的事要做,例如出国、会谈、接待等等。 所以,以刘少奇同志的能力和资望,以他现在在党内所负的责任,出而兼任国家主 席职务,是比较好的。”     在紧接着八届七中全会之后召开的第十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亲自向参 加会议的党外民主人士解释了国家主席人选方案。     “朱德同志是很有威望的,刘少奇同志也是很有威望的,为什么是这个,而不 是那个?因为我们共产党内主持工作的,我算一个,但我是不管日常事务的,有时 候管一点,有时候不管。经常管的是谁呢?是少奇同志。我一离开北京,都是他代 理我的工作,从延安开始就是如此,现在到北京又已经10年了。以他担任国家主席 比较适合。同时朱德同志极力推荐少奇同志。”     毛泽东的这一番话,谈的是关于国家主席候选人问题,却道出了当时在党外人 士中还鲜为人知的一段历史:在中共党内,主持党的日常工作并在毛泽东不在中央 时代理毛泽东工作的是刘少奇,这是从延安时代就开始了的。     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中有过正式记载的, 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中共七大举行后不久。     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飞赴重庆,同国民党蒋介石举行和谈。行前,毛 泽东提议,在他和周恩来赴重庆谈判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当年 在延安还有过这样的说法: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临行前,曾在党内交代,真要有个三 长两短,我不怕,有少奇同志嘛!万一我回不来,你们就跟少奇同志干。毛泽东的 这些话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现在也无从考证,但当年在延安的很多老同志都听 到过这些话。     第二次是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出访苏联期间。     1949年12月,毛泽东应邀访问苏联。11月25日,中共中央在毛泽东主持下召开 政治局会议,正式作出决定:在毛泽东出访苏联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 职务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职务。毛泽东于12月6日动身前往莫斯科,1950年3月4日回 到北京,在苏联逗留了近三个月。这期间,刘少奇集党政事务于一身,全面负起了 领导责任。     第三次是在1953年年底。     这年年底,毛泽东到杭州主持新宪法的起草工作。在1953年12月24日毛泽东主 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特别作出决定:在毛泽东不在北京期间,由刘少 奇代理主持中央工作。刘少奇在毛泽东外出期间,受毛泽东委托主持召开了中共七 届四中全会,顺利地解决了高岗和饶漱石的问题,并在高饶问题解决后,配合在杭 州起草新宪法的毛泽东,在北京主持了新宪法的修改和讨论,为即将举行的第一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了准备。     三次代理毛泽东的职务,情况各不相同,但足以说明刘少奇在中共党内的地位。     毛泽东的长远考虑:刘少奇就是“接班人”在考虑国家主席人选时,毛泽东为 什么要重提这段历史呢?显然,毛泽东对由谁出任国家主席一职有着更为深层的考 虑。     毛泽东这次在向党外人士解释国家主席候选人人选的谈话中,专门提到在中共 党内“代理主持工作”一事,并把这件事作为刘少奇“比较适合”担任国家主席的 主要理由。种种情况表明,毛泽东是在考虑“接班人”问题,并希望用某种形式使 之确定下来。     尽管毛泽东有这种考虑,但是,在1959年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之前,毛泽东在 正式场合中却一直没有谈论过接班人问题,更没有明确说过刘少奇是他的接班人这 样的话。     毛泽东同赫鲁晓夫的一次交谈,算是接触到了这个话题。这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1957年11月,应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的邀请,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赴苏联 访问,并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会议。在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 年典礼时,赫鲁晓夫忽然问毛泽东:“你的接班人考虑没有?”赫鲁晓夫的问话很 唐突,毛泽东回答得也很含糊:“我们党内有几位同志,他们都不比我差,在我之 后,有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这些同志……”话题到此为止,没有继续下去。     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后,这个问题逐步明朗了。1961年,即刘少奇当选国家主 席两年以后,毛泽东在同英国元帅蒙哥马利的谈话中,对“接班人”问题作了明确 的回答。     关于这次谈话,蒙哥马利在回忆毛泽东时说:“接着,我就问到他的继承人的 问题。谁将继承他呢?他说,在中国,继承人是很清楚的,并且已经确定了,那将 是刘少奇。我问刘以后将是谁呢,他说他既不知道,也不关心;他自己将会同马克 思在一起了,他们在中国自己会解决这个问题。”后来,毛泽东还就他与蒙哥马利 的谈话,向周恩来等人发了一番议论:前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改名换姓了,不 再姓毛名泽东,换成姓刘名少奇,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来的。以前,两个主席 都姓毛。现在,一个姓毛,一个姓刘。过一段时间,两个主席都姓刘。要是马克思 不请我,我就当那个名誉主席。谁是我的继承人,何需战略观察!这里头没有铁幕, 没有竹幕,只隔一层纸,不是马粪纸,不是玻璃纸,是乡下糊窗户的那种薄薄的纸, 一捅就破。这位元帅对中国友好,就让他来捅。捅破了有好处,让国内国外都能看 清楚。什么长生不老药!连秦始皇都找不到。没有那回事,根本不可能。这位元帅 是好意,我要告诉他,我随时准备见马克思。没有我,中国照样前进,地球照样转。     于是,刘少奇是毛泽东的“接班人”(或者按照西方人的习惯叫“继承人”) 这层“薄薄的、乡下糊窗户”用的那种“窗户纸”,就在武汉东湖宾馆的那间简朴 的会客室里,在68岁的毛泽东同74岁的英国退役元帅蒙哥马利的谈话中捅破了,并 且由这位英国元帅的那本小书捅向了全世界……马云飞(本文选自《百年潮》杂志)


0%(0)
0%(0)
  再试一次 - x-file 09/15/16 (527)
  这里 - x-file 09/15/16 (568)
  这里 - x-file 09/15/16 (579)
    不当的理由 - x-file 09/15/16 (569)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