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x-file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转载]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达旺主战场日记·雪域老卒作品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3-03-24 1
送交者:  2016年02月10日07:32:47 于 [世界游戏论坛] 发送悄悄话

[转载]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达旺主战场日记·雪域老卒作品

  (2013-03-24 10:37:38)
标签: 

转载

 
分类: 中国藏宣研究中心

来源:百度伪阿鲁纳恰尔邦吧 

感谢 wangernest 翻译及整理,让我们一起关注藏南,关注民族共同的家园......

--------------------------------------------------------------------------------------

    在西藏当兵那阵子,闲暇之日,也好读些史料,读史可知中印历史的一些渊源,我知道,中印第一次发生战争的往事。中天竺统一北印度,建立摩揭陀帝国,是在唐朝之初,并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于是我们有了《西游记》故事。
  公元647年,唐命王玄策、蒋师仁为副使出使印度。中天竺发生政变,篡位自立的阿罗顺伏击了大唐使节,王玄策一行多有死难,玄策被擒后寻机逃脱,策马北上,来到尼泊尔王国。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吐蕃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7000骑兵。玄策又檄召临近唐各部军府节度使及各大唐藩属国,集兵马万余,自为总管,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天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也发兵1200人力以助。
  在北天竺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一击而溃天竺数万象军。天竺王大惊,守城不出。玄策猛攻月余,于公元648年破城,斩杀天竺兵3000余,落水溺毙者万余,被俘万余,阿罗顺那逃回中天竺。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天竺,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天竺,求助于国王尸鸠摩,收集残兵败将准备反攻。王玄策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其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王玄策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天竺灭亡。
  由于东天竺援兵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灭东天竺,尸鸠摩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并愿臣服大唐,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诏封赏玄策,授散朝大夫。
  这段历史由日本玄幻文学宗师田中芳树发掘整理在《天竺热风录》中。
这个故事是具有真实性的,我们就权且视作第一次中印战争吧。
  马丽华女士评价:“一个打了胜仗挥挥手就走的人,既不去做殖民地的王,也不希图邀功请赏,其人表现可说是反映了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

 

我们还是来看日记:

1962年10月8日星期一  (农历9月10日)
地点:林芝地区巴河桥  
    傍晚,团政委来到我们连队,作了简单动员,上级绝定要反击印度入侵者。平时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单等一声令下,立即出动。不久汽车开来,骡马、装备上了车,我们立即开拔。  车辚辚,马萧萧,轩辕利剑终出鞘。  沿着尼洋河谷的川藏公路,我们连夜向西开进。天慢慢黑下来,汽车打开车灯,长长的车队就像一条金色巨龙,划破夜空,在尼洋河谷山林中狂舞,忽隐忽现,别是一番景致,很是好看。没有什么悲壮感,多少还有点好奇!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是毛zuxi思想武装起来的解放军战士,反击印度入侵是我们神圣责任。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1962年10月9日星期二  (农历9月10日)
地点:曲水渡口 
    汽车兵一夜疾驰,早上来到拉萨,在兵站用过早餐。现在来到了曲水渡口。等轮渡过江。
雅鲁藏布江,您和雪山草原一样,人们一提到您便想起世纪屋脊——青藏高原,这个令人向往而神秘的地方。雅鲁藏布江,您不慌不忙,缓缓向东,为什么要横亘在我们面前,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您可知道,我们是多么的着急!雅鲁藏布江,您为什么这样缓步逍遥,若无其事,闲庭信步,难道您不知道,就在您的南面,印度入侵者正在残踏祖国的领土!啊,我知道了,雅鲁藏布,您这么稳重沉着,原来您心中有数,您是历史见证人。您诞生在后藏的冈底斯山脉,您的亲戚邻居遍布于印度半岛,“三尼(尼赫鲁、肯尼迪、尼谢·赫鲁晓夫)”在德里密谋策划,朱木拿河心里明白;孟加拉湾驶来的美国战舰,恒河它亲眼看见;入侵我国的每一个印度军人都受到布拉马普特拉河的监视……所有这些,它们都告诉了您,这一切您统统知道,您心里最明白,谁是谁非。雅鲁藏布江啊,您这远行的客人,请您捎个信,转告印度半岛的穷哥们,丹吉出卖了灵魂,尼赫鲁求施舍投入了“二尼(肯尼迪、尼谢·赫鲁晓夫)”怀抱。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砸烂旧制度,世界属于无产者!

 

1962年10月10—12日
星期三-星期五(农历9月11—13日)
地点:路上
    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开赴前线。
路上碰到几辆相向而行的汽车,车上大概是已经转业到山南地区的部队官兵吧,他们冲着我们的汽车说,“这一回,你们是王牌打王牌啊!”(退出155团的现役官兵大概自认为是王牌吧)。
    昼夜行军,坐在车上的我们倒无所谓,却苦了汽车兵。大概是驾车太疲劳了吧,公路下山,在一个很长的斜坡下面,我看到翻了两辆车。不知有无伤亡。唉,真不幸,还未开上前线杀敌啊,未必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1962年10月13日  

星期六(农历9月14日)
地点:麻麻
    神兵出动反击胡,何须长房缩地术;
    誓将报国静边尘,南来杀敌何倏忽。
    几天几夜疾驰,终于,我们来到了前线。
    路过错那,可能就在喜马拉雅山山脊,这是寸草不长的荒漠地带。
麦克玛洪线就在不远的南边。
    汽车没有往正南开,而是朝西南方向行驶。不久,地面徒然下降,有了些树木,公路盘旋着向谷底延伸,看得出来,为了反击印军入侵,不久前才修通的,泥土都是新鲜的。越往下,树木越多,遵循着荒漠、低矮灌木、针叶树、阔叶树的自然分布规律。下到谷底,草木葱茏,森林茂密,显然是一个高山谷地。公路到此也就断了,没有再向前延伸。地名叫什么呢,不知道。后来从材料上得知大概就是“麻嘛”吧。
    从汽车上卸下火炮弹药,卸下骡马之后,汽车就沿路返回了

 

1962年10月14—17  

星期天-星期三(农历9月15—18日)
地点:麻麻
    这里再往南翻过拉则山就是克节朗河谷,前线就在那里。显然,距离前线已经很近了。印度侦察飞机不时前来侦察,从头上飞过。借助于浓密森林,我们隐蔽着,缓慢向前运动,等待最后出击命令。
    这些天,常常碰到从克节朗撤下来的伤员以及后运的烈士遗体。
    后来才知道,就在10月13日,以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为首的前线指挥司令部也进驻了麻麻。

 

1962年10月18日星期四(农历9月20日)
地点:拉则山北坡
    要接近前线了,山骤然陡峭,古木参天。中午我们开始从半山腰出发,向上攀登。
    路,像羊肠般缠绕在山上。路边显眼处的树干上、大石头上贴着“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王牌军”……的标语。道路高低、凸凹不平,没有想到,虽没有下雨,可是出奇的泥泞;看得出,这是骡马频繁来往踩踏的结果。现在,骡马时有陷进去,好久都拔不出来。途中一个中等个儿,手中杵着探路的棍子,看起来很精干的军官从身边走过,问我是哪个部队的,我回答是155团。事后有战友说,那就是我们419部队的政委阴法唐。其实当时也没有看清楚,近年来,电视上常看到过阴法唐,不知是不是同一个人。天渐渐黑下来,森林中更加黑暗,辨不清高低方向。我们点上蜡烛照明,但不断被风吹灭。
    夜深了,天气很冷。前边传过来话,说快到山顶了,不准点火(对面山头上就是印军)。还好,山顶不是高大乔木,而是低矮杜鹃林;西藏高原离天最近,天光足够我们用。山下就是克节朗沟,河对岸就是印军阵地。我们快速卸下由骡马驮着的火炮弹药,骡马原路返回。我们肩扛背背,负重剧增,几乎是连滚带爬,也不知摔了多少跤,终于在天亮以前,融进了克节朗沟的原始森林中。

 
1962年10月19日
星期五(农历9月21日)
地点:克节朗沟
    这儿就是克节朗沟。原始森林,莽莽苍苍,浓荫蔽日。
    河对岸就是印军第四师的主力第七旅,其资历比我们还老。这是一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队,所谓打遍欧亚无敌手,号称王牌中的王牌军。所辖第九廓尔喀联队第一营成立于1823年,士兵多来自尼泊尔,体格健壮。曾在二战第三次卡西诺战斗中立下不朽的功勋。拉加普特联队第二营成立于1798年,士兵多来自拉加斯坦和旁遮普邦的拉加普特人和贾特人,均系印度最强悍的民族之一。印度前陆军参谋长蒂迈亚上将曾夸赞说:拉加普特人是印军的骄傲,哪里的任务最艰巨,哪里就有拉加普特士兵。二战时,曾在非洲和中东战场作战。旁遮普联队第九营成立于18世纪中叶,士兵多来自旁遮普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中东地区作战。印度独立后曾参加过印、巴克什米尔战争。加上炮兵共有3000多人。
    我们潜伏在这里,吃的是随身带的干粮,自然不能生火做饭。由于极度疲劳,我盖上自己的皮大衣,天气虽然很冷,却很快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听见轰隆隆的响声,睁开眼睛一看,原来对门山腰,印度运输机在空投,轰隆轰隆,转一圈投下一顶白色的降落伞,转一圈,又投一顶……煞是好看!
    我们419部队三个步兵团,加上山南军分区原来的边防二团,还有炮兵308团以及工兵约万余人就潜伏在这里。除了印军飞机的轰鸣,克节朗河的喧哗之外,没有任何一点动静,克节朗沟异常宁静,这大概就是大战前的预兆吧。
晚上天黑下来,我们向前推进,靠近克节朗河,构筑临时工事。
    后来听说,上级要推迟反击时间。阴法唐政委说我的部队已经全部潜伏在敌人鼻子底下了,万一暴露让敌人发现不好办,力主按原计划发起反击,所以全线发起反击的时间没有更动。

[转载]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达旺主战场日记·雪域老卒作品

    1962年9月17日9时15分,印军开始围逼我择绕桥桥西哨所,先后打死打伤三连官兵刘道臣、肖猷兴、崔道华、钟世民等十来个战友。在这面对面的斗争中,班长吴元明胆大心细,机智勇敢,针锋相对,以大无畏精神勇斗印军,战后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择绕桥事件后,为了应付日益紧张的克节朗地区斗争形势,419部队157团第一营于21日进至麻麻,28日进至拉则山口北侧。
  进入10月份,印军挑衅不断升级。10月8日,在印军新成立的第四军军长考尔的策划和指挥下,印军越过克节朗河,企图占领克节朗北岸的尺冬(印度称其为僧崇)。10日9时20分,印军旁遮普联队第九营,在乔杜里少校指挥下,对我国边防部队尺冬守军(157团第一营第二连一个排)发动了进攻。在炮火掩护下,印军40余人向我国边防部队冲击。我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打退了印军的进攻,印军丢弃尸体6具(含军官1名),51迫击炮1门,轻机枪1挺,英式步枪10支。中国边防部队亡11人,伤22人为被免事态扩大,印军溃逃途中未予追杀。
  印军为发动大规模进攻,不断向中印边境地区调兵遣将。至10月中旬,印军在中印边境东段已有1个军部(第四军)、1个师部(第四师)、3个旅部(步兵第五旅、第七旅和炮四旅),计有15个步兵营,兵力达2.2万余人
  担负印军第四师突击任务的第七旅所属4个营3000余人,已推进到“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克节朗地区,与原侵入这一地区的阿萨姆步兵第五营一部会合。
  军事部署完毕,尼赫鲁于10月12日出访前夕在新德里巴兰机场公开宣称,他已经向印度武装部队发出命令,要把“中国入侵者”从“东北边境特区”的印度领土上“清除掉”。10月14日,印度总统拉达克里希南在新德里发表反华讲话,坚持要中国边防部队从自己的领土上“撤出”去,呼吁印度人民支持正在向中国进行军事入侵的印度军队。同一天,印度国防部长梅农在班加罗尔发表讲话,赞扬尼赫鲁10月12日的决定,表示不管用一天,一百天还是一千天的时间,都要实现这个决定。梅农还叫嚣:我们将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一定要把中国人赶出去,这里不存在这种态度有任何改变的问题。
    10月17日,入侵克节朗地区的印军在色章湖以东、卡龙以西地区,向我国边防部队连续发动进攻。
   10月18日,印军再次向克节朗地区的我国边防部队发动进攻。当日,印度国防部官员宣称:在中印边境东段已经把中国人“赶回两英里”。
  那么北京的态度怎么样呢?
  10月6日,总参谋部传达了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假如印军向我进攻则要狠狠地打他一下,除东线西藏作准备外,西线也要配合。如他进攻,不仅要打退,还要打狠打痛。”必须坚决贯彻“后发制人”的战略思想,以及“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既要考虑军事行动的需要,更要根据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把军事行动的可能与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特殊情况下,宁可在军事上少歼灭一些敌人,也不能在政治外交上惹出麻烦,造成损失。我们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印军溃逃窜入不丹,我们没有追击。让他跑了不少
  打狠打痛的方针既定,反击作战的主要方向也已明确。那么中央军委为什么把主要反击方向选在东段,也就是说,为什么要把主战场放在达旺一线呢?这是因为印军在这里占地大,兵力多,有仗可打。从地理天候条件来讲,东段用兵条件比西段好,便于集中使用兵力,有可能大量歼灭印军的有生力量。更重要的是东段是印度已经占领、力求巩固并确保的地方,并以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作为资本。我国边防部队向“麦克马洪线”以南反击,不仅有利于大量歼灭印军,而且可以在事实上否认“麦克马洪线”,这样就能击中印度尼赫鲁政府的要害。
概括说来1962年中印双方的战略部署是这样的:
  印度:依仗美苏支持,越过非法麦克玛洪线,零敲碎打,蚕食我国领土,不断打死打伤我边防军人。
  中国:后发制人,有理、有利、有节,不打则已,打则要痛击、狠打,大量消灭其有生力量。以打促和,争取印度坐下来和平谈判。

 

1962年10月20日

星期六(农历9月22日)
地点:克节朗地区
    和平的真诚,对敌的忍让,招来印军加倍的疯狂!
    几个月来,不准开第一枪的委屈、愤恨总爆发了!早晨七点半,拉则山头升起了三发红色信号弹,愤怒的炮弹飞出炮膛,15分钟的万炮齐发,那炮弹狠狠地砸在印军阵地上,痛快淋漓地发泄了我们心中的积愤!
    克节朗地区反击战,是我军初次和印军交手,这次作战是反击入侵印军作战的第一仗,“其胜败得失,关乎国威军威”。中印军队第一次交锋,首战印军,中央军委的作战指导思想是“务求初战必胜”,核心是“打狠打痛”、“全歼速决”。因为只有成建制地歼灭入侵印军的有生力量,才能给印度极右派以有力的打击。所以打好克节朗反击战,意义十分重大。前线指挥司令张国华决心力争在3日内,彻底歼灭侵入“麦克马洪线”以北克节朗地区的印军,并准备连续作战,歼灭可能由达旺地区来授之印军。
    克节朗地区印军的部署特点是背山面水,前重后轻,宽正面,浅纵深,状似短腿“丁”字。其右翼突出暴露,比较薄弱,其左翼依托高山与纵深联系较紧,既是印军部署的重点又是其要害印军第七旅入侵克节朗地区仅20多天,即完成了各据点的防御工事。择绕桥西,一夜之间即架设了一道40余米长、纵深约1米的鹿砦。工事主要以地堡群为主,辅之以简单的野战工事,并有铁丝网、鹿砦、竹签和地雷等副防御设施。地堡多系土木和木石结构,有时利用大石或石缝构建,质量差,但数量较多。1个连的地堡约在50个以上,有的连甚至超过100个。地堡之间以交通壕、堑壕相连接,每个地堡可容纳3~5人,核心堡可容纳10~15人,既能战斗,也便于生活。地堡射孔多开在正面(有1~3个枪眼),视界、射界较窄,射孔死角较大。工事隐蔽伪装较好,不易发现。所以在攻坚战中,给我们造成了较大伤亡,特别是我们155团一营的伤亡最大
    前线指挥司令张国华中将419部队担任主攻,11师作为预备队,同时阻击可能由达旺增援的印军。155团既是“王牌”,担任着印军最坚固左翼的攻击任务。157团包抄章多,截断印军后路。154团攻击较弱的印军右翼
    155团团长刘广桐决心以第二营并指挥第八连在炮兵火力支援下,首先歼灭枪等印军,尔后向扯冬、绒不丢发展进攻。第一营在炮兵火力支援下,首先歼灭卡龙印军,尔后向扯冬、绒不丢发展进攻,在第一、第二营的协力攻击下,歼灭扯冬、绒不丢印军。第三营(欠第八连)为团的预备队,适时跟进,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枪等是入侵克节朗河谷地区印军左翼的一个重要侵略据点。驻有印军两个连另1个排,约270人。其部署分为东西两个据点,相距约500米,第一个据点位枪等西南侧,由拉加普特联队第二营第三连(加强重机枪2挺)驻守;第二个据点由旁遮普联队第九营第四连驻守;第二个据点以西约1000米处,设有警戒阵地,由阿萨姆步兵第五营1个加强排驻守。印军东西两个据点的正面与纵深各为200余米,共修有地堡104个(第一个据点56个,第二个据点48个),地堡之间以浅窄堑壕和交通壕相连接。轻重机枪多配置在前沿或纵深便于发扬火力的位置上。工事前设有鹿砦等障碍物并有拉发地雷场。
    10月20日4时二营开始接敌运动,5时40分进至克节朗河北岸。6时30分,第六连主力在第二个据点西北侧桥西,隐蔽地徒涉克节朗河,进到指定位置。同时,该连第一排在河北岸展开。第二营主力(第四、第五、第八连)在火力急袭开始后涉过克节朗河,沿枪等东侧运动,仅14分钟,基本上达成了对枪等印军的包围……
    枪等攻坚战斗经过3小时激烈战斗,二营干脆利落地全歼入侵枪等印军两个步兵连共270人(其中毙228人,俘42人),攻克地堡112座。自己牺牲21人,负伤34人。
    卡龙攻坚战斗:卡龙位于克节朗河南岸,是一块林间牧场。东南约1000米为绒不丢牧场,东约800余米为扯冬牧场,与河北岸几儿等边防点隔河相望。背山面水,南高北低,地形起伏,周围为松杉密林,并杂以灌木草丛。有一条乡村路,东至扯冬,西通枪等卡龙是克节朗印军的一个重要侵略据点,驻有拉加普特联队第二营的指挥中心及第四连(加强81迫击炮4门,重机枪2挺)共140余人,该据点配置在卡龙牧场的西北侧,正面宽约250米,纵深约150米。筑有土木质结构地堡64座,大部地堡以浅窄堑壕、交通壕相连接。20日7时30分,在炮火急袭的同时,第一营第二、第三连迅速徒涉克节朗河,直扑卡龙。因草深林密,地形复杂,视界不良,不便判别方位,加之卡龙、扯冬、绒不丢阵地相距不远,致使第三连在向卡龙东南侧穿插时插到了扯冬,并向印军发起攻击……
    卡龙的印军侵略据点由一营拔除。半天时间 一营全歼卡龙、扯冬、绒不丢印军3个连和1个营部共360余人。俘虏第二拉加普特营营长瑞克中校和第四师通信团长泰瓦利中校,为全歼克节朗地区印军做出了重要贡献。一营作战中只能逐堡强攻,攻坚战打得十分艰苦,全营共伤亡138人(亡59人,伤79人)。特别是六班,他们前仆后继,英勇战斗,最后只剩下新战士刘汉斌1人,又主动加入第五班继续战斗。第六班在第五班配合下,攻克地堡27座,歼灭印军55人,缴获火炮2门、轻重机枪4挺、90火箭筒2具、各种枪55支。战后,被国防部授予“阳廷安班”的光荣称号向树敬用56式半自动步枪12发子弹击毙11名印军(其中一发子弹是补的),获得神枪手称号。
155团干净利落地消灭了印军主力,大出张国华的意料之外!

 
1962年10月20日
星期六(农历9月22日)
地点:克节朗
    克节朗地区对印军右翼的攻击任务由154团负责,他们集中团主力攻歼沙则、仲昆桥印军,以部分兵力攻占克宁乃桥。得手后以一部兵力控制仲昆桥,主力攻歼邦冈丁、扯果布地区印军。团长周仲山决心以第三营担任主攻,第二营协同歼灭入侵沙则地区印军。第一营负责歼灭克宁乃地区印军并攻占克宁乃桥。
    战至11时40分,八连歼灭了沙则第三个地堡群的印军。战后,荣立集体三等功。至此,沙则战斗胜利结束。歼敌162人(得芒边防队歼13人),缴获大量武器军事物资。在第三营攻击沙则时,一营(欠第三连)进至克宁乃地区,并逼近克宁乃桥,但因指挥员顾虑较多,动作迟缓,未迅速展开进攻,直至20时印军己逃窜才占领该桥,失去了歼灭该地印军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张映鑫为了保证作战的胜利,把最后一颗手榴弹投入地堡后,挺身扑在地堡上,用双腿堵住枪眼,消灭了堡内印军,为全歼沙则印军做出了重要贡献。张映鑫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牺牲,战后被追记一等功,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是黄继光式的英雄。
    157团的任务是迂回章多,切断印军的退路章多位“麦克马洪线”北侧,距克节朗河约6公里,是群山环抱中的一个盆形台地,海拔4800米,比高1900余米,坡度70度左右,南高北低,地势险要。设有空投场章多地区印军在第157团第一营边打边争取下,陆续投降。60炮手发现印军40余名被围,1发炮弹毙伤其7人,其余经喊话争取,全部投降。二连在搜索中发现印军50余名企图逃跑,即让被俘的第九廓尔喀联队第一营营长阿鲁瓦里亚喊话,印军便放下了武器。战斗胜利结束,战斗中缴获美制贝尔直升机1架,击伤直升机1架。
    11时40分,印军在克节朗地区之西、东两翼,分别被155、154团全歼,入侵克节朗地区印军全面动摇。

    张国华为防止印军余部逃窜,力争当日解决战斗,令第157团攻章多后,控制吉山口、嘎波山口,防止印军南逃,团主力即展开由南向北攻;155团迅速向色兄朗沟发展进攻,两团合力聚歼部署在色兄朗沟的印军。157团占领章多后,便主动在章多附近搜歼残余印军,至20日19时战斗结束。共歼第九廓尔喀联队第一营营部及两个连和第七旅后方机关及炮兵、勤务分队各一部,击毙第四师通信团副团长拉姆·辛格少校以下68人,俘营长阿鲁瓦里亚中校以下492人,缴获各种火炮14门,火箭筒4具,轻重机枪19挺,长短枪180支,电台14部和其它大量军用物资。
  山南军分区第二团择绕、几儿等、白采一线发起反攻,积极配合主攻部队作战,并于20日下午渡过克节朗河,协同11师32团2营扯果布、邦冈丁方向攻击,歼印军一部。32团2营于20日上午进至扯冬东侧,在山南军分区第二团择绕分队的协同下,向扯果布印军展开攻击,至11时50分歼灭了该地印军,并随即向邦冈丁方向攻击前进。
  中午大概1点左右,接到了向前转移阵地,火力支援步兵的命令,我们的饭还没有煮好就倒掉了。一路上印军尸体横七竖八,还有乱七八糟的印军军用物资漫山遍野,还有一串串被俘的胡子兵……
  在一个临时集结地,我们的伤员坐在那里,还来不及后撤,我看到了在新兵连时的排长,头肿得大大的,扎着绷带。他也看到了我,我们互相点了点头。任务紧急,来不及对话,我们继续前进。
  作为预备队的三营于下午四点投入战斗,我们连配合他们追歼残敌,向色兄朗沟发展进攻。先后攻占勒龙、吉普,随即进入色兄朗沟,又攻占了色尔盖等据点,并向桑采拉方向前进。据说翻过桑采拉山口就越过麦克玛洪线了。我们连夜进发,路出奇的艰难——不,根本就是没有路,开始乔木地带还好走一些,上到半山腰,密密麻麻低矮的杜鹃树挡住了前进的道路,手拉着杜鹃树、踏着杜鹃树前进,无奈负重太重,3发炮弹,一支半自动步枪,随身带的粮食水壶皮大衣,足有七十多斤,加上自己体质柔弱,渐渐地跟不上,掉队了。胡班长留下来陪着我(一个班配备2个班长),为了减轻我的负重,胡班长把缴获的一袋白糖扔了,帮我背了一口煮饭锅,继续前进。半夜,到达山顶,部队休息时,我们终于赶上归队了。大约休息了两个多小时。在两块大石头中间,较平缓的雪地里,我躺下睡觉,醒来时,双腿失去知觉,慢慢的才缓过来,差点把脚冻坏了
【注:色兄朗沟,也译作色雄朗沟,位于错那县拉则山(我国控制)与哈东山(印度侵占)之间,现在是非军事区。 】

    这一天,克节朗地区印军大部被歼,残部溃散山林。154团主力于当日20时进至克宁乃桥,与11师32团第2营会合,随即向哈东拉方向追击。21日拂晓攻占哈东拉山口,歼灭近卫联队第四营一部。
    为了配合克节朗地区的反击作战,昌都、林芝、山南军分区部队对当面印军积极实施了佯攻和前推哨卡的行动。
克节朗战役由我们419部队初战印军,本来预计三天的任务,仅仅大半天就基本结束,大获全胜;作为预备队的11师基本没有用上,大大出乎西藏军区前指司令员张国华将军的意料之外。战神永远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1962年10月21日
星期天农历九月23日
地点:桑采拉山头
    桑采拉山,岂止是“枯松倒挂依绝壁,连峰去天不盈尺”。喜马拉雅之巅,高山绝壁,万丈悬崖,蜀道岂能与之比肩,小巫而已。“天梯石栈相钩连,猿猱欲度愁攀援”。我比一、二炮手肩扛炮身、炮架好多了,至少可以手脚并用,在傍崖窄路前进。扶着绝壁,偶尔向下一看,妈呀,一股寒气从脚底的每一个毛孔往上冲,心惊悸地跳着,万一,一脚踩滑,手一松,那将堕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尸骨都找不回来啊!
    终于,我们一个个“飞”了过去。一壶水早已喝光,干粮冻得结冰发硬,口喝肚饿,一口干饼,一口雪。少年时听人讲朝鲜战场志愿军的故事,现在终于轮到我们头上了。当然,这也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引以自豪。前边步兵追上了印军,很快又全歼了敌人。
    截止今上午,我们155、157团分别对克节朗河以南的山林、色兄郎沟和章多周围进行清剿,并控制了桑采拉,嘎波拉和吉山口154团主力于20日20时进至克宁乃桥,与步兵11师32团第2营会合,该团随即向哈东拉方向追击。21日拂晓攻占哈东拉山口,歼灭印军近卫联队第四营一部。至此,克节朗地区反击战遂告结束,歼灭了印军第七旅旅部(旅长达尔维逃跑后被俘),第二拉加普特营和第九廓尔喀联队第一营全部,旁遮普联队第九营大部、阿萨姆步兵第五营和近卫联队第四营各一部。击毙第四师通信团副团长拉姆·辛格少校以下770余人,俘第四师通信团长泰瓦利中校、第二拉加普特营营长瑞克中校、第九廓尔喀联队第一营营长阿鲁瓦利亚中校、呵萨姆步兵第五营营长拉顿·辛格中校以下970余人
    我们继续追歼溃散山林的散兵游勇。途中看到一个汉子,大概是门巴族弟兄吧,在山上捡拾印军遗弃的物资。傍晚,我们下到半山腰,绕了锅开水,煮上干饼,吃了几天以来第一餐高级饭。入夜,我们原地住下休息,天气十分寒冷,不过有皮大衣御寒。

 

1962年10月22日

星期一农历九月24日
地点:桑采拉山南坡
    根据中央军委西藏军区前指指示,昨天下午我们四一九部队开始行动,兵分4路向丘散谋、吉米塘、永邦桥地区实施追击,扩张战果。
    我们连跟随三营与157团桑采拉154团哈东拉四一九部队指挥所及155团主力尾随其后,向龙布方向实施追击。山南军分区一团的一个连从娘姆江曲东岸经沙溜山口插向吉米塘、加林定方向。在克节朗战役的震慑下,印军第四师战术司令部于21日下令烧毁文件,向达旺撤逃。
    下弦月,挂在清澈凛冽的喜马拉雅上空,时间是凌晨四点左右。踏着朦胧月光,我们出发,继续向前追歼残敌。天未亮,我们就翻过了一道山梁,远处山下一片火光熊熊,俨然像一座灯光辉煌的小城。奇怪,是敌人吗,敢这样暴露目标!虽然负重七十来斤,但是下山比上山少费力。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遍青山人未老。如猛虎下山,疾步如飞,也不知摔了多少跤。待我们赶到已是中午时分。原来印军逃跑时,一把火烧了带不走的东西和营房,一片狼藉,乱七八糟。这就是龙布、龙布普,溃散印军被我歼灭,苏制米—4直升机1架机身完好,尾部击坏,我还爬上去看了看,不错就是苏联制造。是赫鲁晓夫援助印度的直升飞机。我们在这里捡了些印军留下的蔬菜罐头,用印度大米煮午饭。黄色细长的印度大米很快就煮熟了。我们都喜欢这种“快熟”的印度大米
    山南军分区一团的那个连进占了吉米塘

    154团凌晨出哈东拉龙布方向追击途中,团属82迫击炮连俘获了印军第七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他满为可以逃脱,没想到在这里被抓(也算他倒霉,不少印军成功地溜入不丹逃回了印度)。达尔维,印度孟买人,1920年7月生于伊拉克,1940年考入达拉顿军事学院,1942年在近卫军联队任职井授少尉军衔,历任连长、营长、陆军司令部作战参谋,第十五军军部行政官,达拉顿军事学院副院长等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缅甸服役。1962年初调任第七旅旅长。被我们俘获释放回国后,曾两次得到提拔。但始终没有被提为少将。1965年指挥一个旅,参加过印巴战争。这些,都没有影响他在印度陆军中被公认为是一名杰出的将领。达尔维的重要军事著作《喜马拉雅的失策》对中印边境战争的独特看法,使其成为一部军事名著。
    作为军人,他必须服从命令。作为克节浪前线最高指挥官,他心里明白,中国不愿意打仗,战争是尼赫鲁强加给中国的。10月8日,在印军新成立的第四军军长考尔的策划和指挥下,印军越过了克节朗河,企图占领克节朗北岸的尺冬(印度称其为僧崇)。我们被迫进行自卫还击,打退了印军的进攻,为不使事态扩大,没乘胜追击,留出一条路,让印军撤过克节朗河以南。对此达尔维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我心情沉重地看到旁遮普部队按照我的命令撤退到四号桥,伤亡者直接撤至中国人鼻子底下的木桥,很明显,中国决定给我们留出一条退路。”“过些时候,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埋葬我们的死者,并举行了葬礼。那是一个动人的场面,它必然给看到了的士兵留下深刻的印象。很清楚,他们不要战争。但是,如果我们越过克节朗河,他们将进行抵抗。”被俘后还叹服地说:“你们在24小时内消灭了一个旅,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就在这一天,我国防部发言人发表声明:“中国政府为了谋求和平谈判、友好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曾经一再表示,在东段,我们绝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但是我们也不越过这条线。可是印度政府把中国政府这种极大忍让看成是软弱的表现,竟得寸进尺越过所谓麦克马洪线,进一步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向我边防部队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这样,印度政府就最后破坏了这条线的约束。中国方面现在正式宣告:为了防止印度军队卷土重来,再度发动进攻,我边防部队在自卫战斗中,没有必要再受这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的约束。”为了反击印度侵略者,其实昨天晚上我们就越过了麦克玛洪线。这就是说,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否定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饭后,我们继续向前追击印军。从这里开始,路是印军经营的骡马大道,好走多了。下午我们越过娘姆江曲。看到一个记者模样的人坐在路边,用半导体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娘姆江曲蜿蜒向西南流去,注入达旺河。太阳西下,远远望去,达旺河波光闪闪,缓缓朝西南流入不丹境内。我们则溯达旺河而上,傍晚来到印军已经逃跑遗弃的军营住下来,大概这里就是吉米塘印军四师的战术司令部所在地吧。

 
1962年10月23日
星期二农历九月25日
地点:达旺西印军骡马道上
    昨天,从龙布、龙布普下山,走的是印军经营的骡马道,好走。随着我们每向前一步,新的国土就不断收复。多么好的地方啊,人们赞不绝口,“回到内地拉!”“回到四川喏!”越下山,气候越好,我们已经看到水稻田,这是桑采拉山南坡山脚,各种各样内地种植的蔬菜,这里都看到了。而绿色的森林是望不到边的。的确,这里比西藏高原任何地方都要富庶。就拿我们驻防地林芝地区尼洋河谷来说,虽说也是一年四季青山绿水,但没有水稻,气候寒冷,很多蔬菜都种不出来(现在有了蔬菜大棚,什么菜都可以种了——各种媒体上看到的)。我们说笑着,难怪尼赫鲁这么眼红,霸占了就赖着不想走!
    一早我们又沿着印军修建的骡马道由西向东挺进。右边谷底是达旺河,对岸估计就是不丹。这里,高山峡谷,岂止是对面可讲话,走路要半天。山谷很深,没有听到达旺河的咆哮,却听见对岸不丹国的狗叫。不是群狗而是一只狗,声音悠长、清晰,“亡!亡!亡!”似乎是取笑印度;“旺、旺、旺!”又好像是欢迎我们的到来……
    为乘胜攻占达旺,给印度反动派以更有力的打击,总参谋部于10月22日23时下达了“相机占领达旺”的指示。要歼灭达旺印军,必须先消灭棒山口印军。棒山口位于错那正南,达旺以北约30公里的“麦克马洪线”上,是印军在达旺以北的重要侵略据点。这是低矮稀疏的灌木区,再向北就是处于荒漠地带的错那了。克节朗地区的印军迅速被歼后,龙布、吉米塘、加林定等地的印军仓皇南逃,棒山口的印军也有撤逃迹象。为不使棒山口印军南逃达旺,西藏军区前指发出了“拔除棒山口据点的作战命令”。棒山口据点由阿萨姆步兵第五营的两个排驻防,修有各种土木和木石质工事,扼守着通往达旺的大门,棒山口以南约500余米处,驻有锡克联队第一营1个连,随时可以支援棒山口作战。锡克联队第一营营部率1个连和重机枪排及迫击炮、山炮分队位于拉古拉及附近地区。23日7时,山南军分区3团1营3个连和边防队一部兵力在炮兵、机枪火力的支援下,对棒山口印军发起攻击,迅速歼灭了印军两个排,尔后,乘胜发展。在各连的勇猛攻击下,印军锡克连基本被歼。棒山口印军被歼后,边防3团1连立即向冬门拉攻击前进,主力随后跟进。1连前进中,遭拉古拉达旺方向炮火拦阻,于当日晚进至冬门拉,与印军交火,形成对峙。24日凌晨,冬门拉之印军向达旺逃窜。山南军分区三团4个连即沿道路向达旺追击。
    23日10时,西藏军区前指根据总参指示下达了“攻歼达旺地区印军的作战命令”。由我们四一九主力部队、第11师两个团、山南军分区4个连,共5个团又1个营的兵力,乘胜追击,共歼达旺印军。为此我们加快了步伐,从西向东,乘胜追击,直取达旺。11师31团一营以及山南军分区一团一连由打章寺以西经岗山口向达旺攻击前进,配合我们主力由东向西共同歼灭达旺地区印军。第11师第32团和山南军分区的4个连由冬门拉经米拉、拉左拉攻击前进,配合东、西两线部队攻歼达旺印军。33团由邦炯山口经格金山口直插劳地区,切断达旺印军的退路,以1个营在东新桥东西之线,沿达旺河北侧选择有利地形,构筑工事,组织防御,阻击可能由德让宗方向来援印军,保障主力安全。
以如此绝对优势之兵力、严密之部署,进击惊恐万状的达旺印军,那便是瓮中捉鳖,垂手可得了。
 
196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农历九月二十六日
    达旺,这是藏南门隅地区重要的政治、文化、教育、宗教中心,是六世,d-a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出生地。印军侵入门隅地区后,着重建设达旺,将其建成侵略我国的重要军事据点。
    达旺地区地形总趋势是北高南低,平均海拔约2900米。多灌木、竹林,隐蔽条件良好。达旺镇是一块地势起伏较大的台地,包括达旺寺、达旺学校和行政机关,以及入侵印军的军营,面积约5平方公里。由达旺向东南经西山口、申隔宗、德让宗、邦迪拉有一条公路通往印度的提斯浦尔。这是印度为侵略我藏南而修建的战略公路。达旺向北有高地便于防守,向南对达旺河谷处居高临下瞰制之势,战役战术地位十分重要。印军第四师师长尼·普拉沙德称其是“四师生命攸关的阵地”。达旺不仅是侵占棒山口、冬门拉地区印军的后方基地,向西北还可支援克节朗地区印军的作战行动,对入侵“麦克马洪线”的印军右翼亦可起重要的屏护作用。印军在达旺经营10余年,各种军事设施比较完备,并建有小型军用机场、直升机停机坪,成为门隅地区入侵印军的指挥中心和供应基地。当克节朗、龙布等地印军被歼,棒山口被我山南边防部队攻占后,达旺印军便如惊弓之鸟,恐慌万状。
    印军部署在达旺地区的兵力为第四师炮兵旅旅部指挥的两个步兵营,1个炮兵团及工兵勤务分队等,共约2700余人。锡克联队第一营位于棒山口至拉古拉道路两侧地区,炮兵第四旅旅部、高尔瓦尔联队第四营及炮兵团位于达旺。
23日拂晓,我们四一九部队永邦桥粉碎了印军的阻击,占领了永邦桥。随即昼夜兼程,沿下地、龙拉、沙泽向达旺急进;11师第32团和山南军分区的部队,于24日7时由冬门拉向达旺攻击前进;11师33团于23日18时20分由亭山口出发,直插下如、东新桥。达旺印军在我们部队多路逼近的情况下,畏于被歼,于23日、24日大部逃往达旺河以南、西山口一线。
    中午,歼灭印军后尾一部,扫除了入侵达旺的印军,随着我们155团开进达旺,整个419部队,11师以及山南军分区部队的进驻,标志着达旺这个被印度夺去了十多年的孩子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就在我们攻占达旺的当天,我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总参谋部于同日命令我们停止追击,暂不过达旺河。我们所有部队都集结在达旺河以北地区,休整待命。
    至此,中印边境东线第一阶段反击作战胜利结束。
    第一阶段反击作战中,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了毛泽东主席关于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以三至四倍于印军的兵力和绝对优势的火力,采取侧背攻击,近战歼敌的战法,迅速歼灭了印军第七旅及炮兵第四旅、阿萨姆步兵第五营各一部,收复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龙布、吉米塘、哥里西娘、塔克新、马尼岗、易古通、打坝等大片中国领土,并占领达旺,逼近瓦弄,取得初战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国家的政治、外交斗争;并为自卫反击作战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克节朗、达旺地区(不含山南、林芝、昌都地区)反击作战的战果是这样的:共歼印军
1897人(毙832人,俘第七旅旅长达尔维准将以下1065人
),缴获各种火炮75门,机枪122挺,各种枪1104支,直升飞机3架,汽车11辆,推土机4部,电台74部,步谈机30部,总机5部,单机41部和其它军用物资一部。
  俗话说,杀人三千,自损八百,我们也有伤亡:阵亡151人(军官16人,士兵135人),负伤334人(军官30人,士兵304人)。
 
196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农历九月二十七
地点:达旺
    印度军营里散布着各种各样的建筑,比较分散,大多是铁皮盖的顶的房子,也有竹楼……在长着浅草的一块开阔地上,有一栋铁皮盖顶的大房子,好像仓库,但又是空荡荡的,反正不像是住房。我们两个团直属炮兵连——75无后座力炮连和我们82迫击炮连就住在这里。
    进入休整待命阶段。我们吃着一种就像化猪油一样凝固状白色的油,用铁皮桶装着,听说叫椰子油,是缴获的,此前此后,直到今天再也没有吃过这种油——印军又一次给我们当起运输队长来了。休整休整,无外乎就是休息调整,补充战斗人员,补充武器弹药。我们班里来了一个老同志,他是退出现役后留在西藏地方工作,现在又重返前线的,他们发的是压缩饼干,此前我还没有见过呢!不过几天后,不知为什么,他又调走了。估计损员比较多的步兵连队,接收重返前线的一定会不少。
    我国政府昨天提出了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三项建议,指出“最近,中印边境上发生了严重的武装冲突,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十分不幸的。中印两国人民从来是友好的,今后也应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中印两国竟由于边界问题而兵戎相见,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所不愿意看到的。”
    “目前,剧烈的战斗正在进行。这种严重局势的发生,使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感到痛心,也引起了亚非国家和人民的不安。中国和印度之间究竟有什么问题不能和平解决呢?中国和印度究竟有什么理由发生流血冲突呢?中国不要印度一寸领土。中印边界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设想用武力来解决。中国和印度是亚洲的两个大国,对于亚洲和世界和平负有重大的责任。两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议者和万隆会议的参加国。中印两国的关系纵然目前十分紧张,也没有理由抛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的精神。中国政府认为,中印两国政府都应该以中印十一亿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以两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共同利益为重,以亚洲和平和亚非团结的利益为重,竭尽一切可能,寻求停止边境冲突、重开和平谈判、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途径。
  现在,中国政府本着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一贯立场,郑重地提出以下三项建议:
  (一)双方确认中印边界问题必须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在和平解决前,中国政府希望印度政府同意,双方尊重在整个中印边界上存在于双方之间的实际控制线,双方武装部队从这条线各自后撤二十公里,脱离接触。
  (二)在印度政府同意前项建议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愿意通过双方协商,把边界东段的中国边防部队撤回到实际控制线以北;同时,在边界的中段和西段,中印双方保证不越过实际控制线,即传统习惯线。
  有关双方武装部队脱离接触和停止武装冲突事宜,由中印两国政府指派官员谈判。
  (三)中国政府认为,为了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友好解决,中印两国总理应该再一次举行会谈。在双方认为适当的时候,中国政府欢迎印度总理前来北京;如果印度政府有所不便,中国总理愿意前往德里,进行会谈”。
  同日,周恩来总理致函印度政府总理尼赫鲁,希望印度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三项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建议作出积极反应。
  与此同时,中央军委严令我们打下达旺、东新桥、瓦弄(瓦弄只是逼近未打)等地后,暂时不打。总参谋部命令我们在攻占达旺后,暂不过达旺河,在达旺河以北地区集结,休整待命。
  东新桥是达旺通往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建在达旺河上的公路桥,印军南逃,害怕我们追击已经把桥炸毁11师33团在那里设了防线。瓦弄在中印边界线东段的最东面,我军已经逼近那里,但没有开始反击。
  我国政府的这一声明,情真意切,诚挚友好,本来嘛,轩辕剑就是仁义之剑!我们如此仁至义尽,此宽容大度,印度尼赫鲁政府会响应我国政府的建议吗?
 
1962年10月28日
星期天 农历十月初一
地点:达旺
    人们说军人就要好战,其实好战并不是目的。以战止战才是目的。听到我国政府发表了三项建议的声明,我们非常高兴,满以为这下可以打道回府了。我们知道中央的方针就是以打促和。痛击之,目的在于教训他一下,让他坐下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声明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没想到几天过去了,尼赫鲁一意孤行,不甘心失败,在西方国家大力支持下,决心要和我们继续较量。
    其实,我国政府三项建议声明发表后,立即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欢迎和赞扬,国际舆论积极支持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普遍反映“中国的建议是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重要步骤”、“事实证明是印度武装侵占中国领土而不是中国侵入印度”。连苏联《真理报》也发表社论,指出“声名狼藉的‘麦克马洪线’是强加给中国人民和印度人民的,这条线从未被中国承认过。”就连西方的报刊和通讯社也承认:是印度拒绝和平谈判,挑起了中印武装冲突。印度驻中东的一名记者报道说,“没有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和政府、党派、报纸以及知名人士表示过同情印度”。一些亚非国家的元首、政府官员和社会舆论普遍呼吁,中印双方应通过谈判解决中印边境争端。有些国家还自愿出来调停。然而,尼赫鲁却抱怨说:“人们劝我们要学好,不要打,好像我们喜欢战争的样子??”,还说:“这些所谓的不结盟国家是糊里糊涂的,也有点怕中国,所以如果(因为)他们不直接了当地站出来替我们辩护,支持我们的立场,我们就跟他们生气;那是无济于事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尼赫鲁坚持侵略立场,在反华的道路上愈走愈远,所以陷入了越来越孤立的困境。正如英国《每日电讯报》在一篇文章中所说的“真正使德里感到伤心的是,它发现中立主义集团的其它国家全都抛弃了印度”。
    在领土扩张主义野心支配下,尼赫鲁好像着了魔似的反对我国政府发表的三项建议声明,就在当天,印度立即发表了声明,说“如果中国人自称的要和平解决分歧的说法的确是真诚的,那么他们至少退到他们于1962年9月8日以前在边界全线所处的地位上去,然后印度政府准备在双方同意的任何一级上举行会谈和讨论”。说我们建议从‘实际控制线’后撤二十公里没有意义”,是“一种骗局”。 10月27日,尼赫鲁总理复信周思来总理,认为“逆转印中关系恶化趋向的明白而直截了当的方法”,就是“恢复1962年9月8日前存在于中印边界全线的局面”,这意思就是说,当初为避免冲突,我们单方面后撤,他乘机向麦克玛洪线以北推进所占领的中国领土,要我们承认也是印度的,才能同意坐下来谈判。狗坐箢篼,不识抬举,真是岂有此理!
    为了说服尼赫鲁,周恩来总理又耐心地几次书信来往劝说,可是利令智昏,鬼迷心窍,尼赫鲁沉湎于侵吞中国领土,深陷领土扩张主义野心不能自拔,——就像齐王决心侵吞鲁国国土,任凭巧舌如簧的天才外交家子贡无论怎么劝说也改变不了他的主意一样。大灰狼决意要吃小羊,咋会听小羊羔辩解呢!
    一切问题的实质就是印度要侵吞中国领土,既是失败了还念念不忘!
    看来,我们要打道回府的愿望是落空了。
    不得不决定再次反击!
 
1962年11月5日
农历10月9日 星期一
地点:达旺
    时间已是初冬,风雪高原该是河流冻结,滴水成冰了。但是大概孟加拉湾的暖流让喜马拉雅山主峰给截留了下来吧,这里树木葱茏,气候相对温和——这就是藏南。早晨,太阳从西山口方向升起,照耀着达旺河谷;从阴坡看阳坡,视线格外好,一切景物历历在目。与往日一样,我们在草地上出操。突然,从西山口方向传来大炮的轰鸣,紧接着,“嘘”,“嘘”的炮弹朝我们飞来,轰的一声在我们驻地山坡下面爆炸,击中了那里的一间印军营房,据说里面住着三个摄影师,两个已经牺牲,记录着克节朗反击战的录像带已被炸毁,真可惜!
  此前印军只在前沿炮击,我们在纵深地带,所以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当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时候,大概印军修正了射击系数吧,第二发炮弹就在我们这里爆炸了。耳听炮弹“嘘,嘘”瞬间,我们本能地卧倒,全连无一伤亡,但是炸死了75炮连的一匹骡子,弹片击毁了我们的背包、器材。我们立即进入掩体。我和刘邦请、廖庆云又冲出去将我们班的炮撤了回来。显然,印军发现了我们出早操,今天的炮击从前沿向纵深,是冲着我们来的。不愧为印度的王牌军,第二发就击中我们,可见其军事技术还是不错的。不幸的是连累了两个摄影师的牺牲以及录像带的炸毁。我们隐蔽起来之后,大概印军再没有发现我们活动,毕竟我们离西山口那么远。炮击了一阵,就停下来了。
  印度拒绝了我国政府的三项建议,立即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紧急状态”。尼赫鲁对印度全国进行广播演说,叫嚣:要“勒紧腰带”,“牺牲一切”,“我们一天赢不了,我们就将继续斗争下去”。开始有计划地在全国大肆迫害华侨。发行“国防公债”。成立“新德里公民委员会”,向议会选区中的每一户募集5件军衣和1件金首饰。将“所有的力量用于生产第一流的现代化武器”。印度的全部议员准备进行步枪训练。65岁以下的退休陆军军官,一律重服现役。并加紧招募新兵和扩充武装部队,各邦政府扩充“国民军”、“国防义勇军”,边界地区所有身体合格的人也将强迫接受步枪训练,组成“第二道防线”,同时下令全国进行大搜捕,将大批不赞成反华和不支持战争的公民关迸监狱。尼赫鲁为大规模进攻我国紧急动员,加快了步伐。
  与此同时,为扩大对华战争,加紧向西方国家乞求军事援助,公开倒向西方,脱下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衣。10月25日派出以他女儿英迪拉?甘地夫人和妹妹潘特夫人为首的若干代表团,四处奔走,相继去美国等西方国家,乞讨军事援助。印度议员毫不掩饰地叫嚷:印度应当向西方指出,印度“正为民主制度打一场世界大战”,只要西方“给我们家伙,我们就能完成任务”。美联社10月28日报道,尼赫鲁“现在正全力以赴地争取美国的帮助”。
    10月3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宣布,美国将从本周起向印度空运步兵武器、弹药以及通讯设备等。新闻发布官里普11月5日宣称:从11月3日以来,美国运载军火的飞机每隔3小时1架次的速度在加尔各答着陆,他还承认在提供武器方面,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之间曾举行过“非正式会谈”。据西方通讯社报道,美国从本土和西德、土耳其、泰国等军事基地几路并进加紧空运,第一批飞机已于11月3日到达加尔各答,并且立即转运至接近中印边境前线的空军基地去,从泰国基地起运的武器已在10月30日运抵提斯浦尔。美国新闻处1l月7日自华盛顿发出的一条消息说,美国已经(给印度)运送了价值约500万美元的轻型武器和装备。事实上,印度和美国已在暗地里结成了军事上的联盟。根据印度的请求,美国从驻太平洋舰队派出1艘航空母舰,驶向印度洋海面,并派遣了1个美制C—130运输机中队飞抵印度。英国“赠送”给印度的第一批军火即步枪、弹药,已经分两批于11月5日前空运到新德里。加拿大总理芬贝克11月5日宣布,加拿大将把6架皇家空军的“达科他”式运输机提供给印度,并将于6日起飞去印度。此外还有大炮、火箭炮、弹药、无线电器材及“水獭”式和“美洲驯鹿”式运输机等。
    仰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军事援助,尼赫鲁决意要与我国再作军事较量。集结大量军事力量于边境。从前沿到纵深,不断对我进行炮击,从10月30日至11月5日,盘踞达旺以南的印军,以重炮对我们进行炮击,共发射600余发,给我们造成了不少伤亡。印度国内报纸则大肆宣扬印军在前线炮击的胜利。
    为了以新的惊人胜利向尼赫鲁总理寿辰(14日)“献礼”,第四军军长考尔中将,亲临一线督战,从11月14日起,瓦弄地区的印军在炮火支援下,向我们连续发动了猛烈进攻,重新挑起了战火。
 
1962年11月12日
农历十月十六星期一
地点:达旺
    印度宣布全国处于战争“紧急状态”以后,印军经过频繁调动和紧张部署,至11月中旬沿中印边境全线集结了1个军部、3个师部、14个旅,总兵力增至5万人左右。重点仍然是中印边境东线,部署了1个军部、2个师部和8个旅, 28 个营,约3万人左右。第四师率5个旅15个营约1.5万人重点部署在达旺河南岸至提斯浦尔之间地区。其中第六十二旅在西山口及以北地区,第112旅在德让宗地区,第48旅配置在邦迪拉地区,炮兵第四旅位申隔宗地区,第181旅在提斯浦尔以南地区。第二师第11旅辖4个营(约1800~2100 人)部署在瓦弄地区,第五旅辖5个营(约4500人)分布在东线中部地区,第192旅在卓哈特地区集结。以3个旅置于传统习惯线的附近地区。第四军军部位于提斯浦尔。整个布局为集重兵于提斯普尔与西山口之间,沿公路纵深梯次配置,达旺方向是其主要进攻方向。
    印军依仗西山口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欺我错那至达旺公路半年内难以修通,没有重炮,不断用西山口的重炮向我攻击,伺机发起全面反扑。
    中共中央毛主席纵观全局,正确地估计了中印边界斗争和中印关系可能发展的趋势,从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出发,制定了以下的指导方针:“我们的方针仍然是力争在我国政府三项建议的基础上停止冲突、重开和谈。同时,要准备同印度反动派进行长期的斗争。如果印度方面发动新的军事进攻,我们将本着自卫的原则,给它更大的打击。我们决不主动采取恶化两国关系的步骤,并将寻求可能导向停止冲突,重开和谈的机会,如果印度反动派硬要同我国绝交,直到宣战,这也是我们意料中的事。我们将抓住这件事情,在政治上狠狠地予以揭露和打击,造成他们更加被动的局面;对印度反动派进一步迫害华侨的行为,我们除不断进行揭露外,正在作各种应变的准备。只要我们在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就一定会使印度反动派在国内外大多数人民中更加孤立”。所以中央军委早在10月24日在给我们“为配合中国政府声明,停止追击,创造和谈有利条件”的指示中即指出:“如果印度再次拒绝谈判,我们即再给印度反动派以坚决的打击,迫使其坐下来谈判”。
    现在,面对印军不断挑衅,11 月12 日,中央军委提出再次反击印军的作战任务以及战略目标,并对中印边境斗争的发展前途作了分析。指出:要力争干脆全部地歼灭他3 至4 个旅(达旺方向2 至3 个旅,瓦弄方向1 个旅)。指出:山地作战,各部队要联络好,协同好,以便于集中优势兵力、火力、一块一块地歼灭敌人。每一个部队,每一个团、营、连、排,班、小组、甚至个人,都要准备独立作战,都要有孤胆精神;担任迂回包围的部队,务必按计划完成任务,只要这一着做好了,就能达到速决、全歼的目的。这次反击作战,歼灭敌人越多越干脆越好。每一项战术、技术的运用和措施,后勤、道路、桥梁的保障,要计划好、组织好,要反复检查、反复落实,这是保证胜利的必要条件。
    为此,中央军委是这样部署的:在中印边境东段集中主要兵力向西山口及瓦弄方向继续实施自卫反击作战。为配合主要方向的作战行动,在东线林芝军分区及山南军分区一部向里米金、梅楚卡、都登方向实施反击,在西线反击入侵西藏阿里班公洛地区(斯潘古尔湖以西)的印军。中央军委命令西藏军区前指担负向达旺河以南之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方向的反击作战任务;由西藏军区负责指挥东线其他地区的反击作战任务;由新疆军区康指担负西线的反击作战任务。
    同时,根据敌情变化,把原准备放在达旺的五十四军130师从集结待命地隆子、泽当、曲水地区调出全部转用察隅地区,在昌都军分区前指配合下攻歼瓦弄地区印军。134师立即准备待命入藏。同时命令空军立即抽调高炮分队进驻拉萨、当雄地区,担负防空任务。10月28 日,中央军委电令第五十四军军长丁盛组成指挥所,丁指统一指挥第130师、昌都前指所辖部队以及其他部队在瓦弄地区的反击作战行动。并确定第390团进至察隅前线集结,130师师部率两个团及直属分队在然乌、竹瓦根一带集结。10 月30 日,军委令甘肃军区55师立即入藏。为加强达旺、瓦弄方向的兵力,中央军委即调第130师炮兵第540团进至达旺,归西藏军区前指指挥;调第134师两个120 迫击炮连和1 个无后坐力炮连进至察隅、沙马地区,归丁指指挥。
    至此,第二阶段东线西山口、瓦弄自卫反击战军事部署大体确定。

轩辕利剑再出鞘(之十五)
西山口反击战的总体布署
    西山口在喜马拉雅山系南坡雪线上,海拔4300多米,再往南就没有雪线了。其东还有佳山口,错山口。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密林地区。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森林密布,灌木丛生,道路有限,西山口至邦迪拉间仅有一条公路,兵力机动和展开均受限制,但有5条小路可供部队迂回穿插。克节朗反击战之后,入侵印军败退达旺河以南,集结重兵于西山口、邦迪拉一线。西山口与达旺河高差2300余米,陡然拔起,地势险峻,退可凭险扼守,进有居高临下之势,被印军视为天然屏障。并自以为,错那至达旺没有公路,中国大炮来不了,要修通,至少半年,可以高枕无忧。
    印军第62旅5个步兵营和第五野炮团(欠1个连)、第六野炮团之1个连及其他特、勤分队一部,约3300余人,部署在西山口、申隔宗地区。第65旅率两个步兵营及特、勤分队一部约1500余人,部署在略马东、德让宗地区。第48旅率3个步兵营、第六野炮团之一个连、阿萨姆步兵第五营一部,约2200余人,在邦迪拉、拉洪、登班及波辛山口地区布防。第四师战术司令部、炮兵第四旅旅部及其直属分队,约1000余人,位于新德让及其附近地区。第六十七旅在富特山米萨马里地区,为第四军之机动兵力。这一万二千人多人,沿公路两侧成线式纵深梯次配置,以西山口为重点,刘伯承元帅称他们布的是铜头锡尾背紧腹松长蛇阵。
    西藏军区前指根据军委指示反复调查研究,最后决定采取大纵深迂回包围,多路穿插分割的战法——即断尾、破腹、斩腰、砸铜头。具体安排是这样的,印军不是欺我从错那到达旺公路半年才能修通,没有大炮吗!首先调集了铁道兵24团的两个营,工程兵、步兵共7个营及3个民工大队,仅用16天时间抢通了错那至达旺73.8公里的简易公路,乘黑夜掩护,把炮兵第306、308、540团调入达旺。为攻击西山口做好炮火准备。
    55师刚进藏,对高原还不适应,不担任迂回穿插包围任务,在炮兵群配合下负责砍他的铜头;我们419部队154、155、157三个团从西山口西部迂回包围直插申格宗、略马东(破腹);山南分区郭指部队4个连从西山口以东迂回包围直插申格宗、略马东(砍背);11师率32、33团在西山口东部,沿臭名昭著的贝利小道从听布、鲁克塘、波辛山口、登班迂回,直插德让宗、邦迪拉地区。以1个团形成对外正面,阻击可能由邦迪拉方向来援之印军;以一部兵力从后方对德让宗之印军进行攻击,牵制其不能北援,截断由德让宗通往打陇宗的道路,阻击印军南逃,并相机攻歼之。第二步向邦迪拉方向发展进攻,协同“联指”部队歼灭该方向之印军。这是断尾。第164团作为预备队,位于邦顶北侧。
    总攻击时间:定于11月18日8时30分。
    部署已定,我们将立即分头开进。
    砍头砸背,斩腰剖腹
    1962年11月18日上午至19日上午
    根据刘伯承元帅的指示,这次战役要“打头击背,斩腰剖腹”。
    11月18日8时30分,战役按计划发起攻击。55师165团在炮兵群的支援下正面攻击西山口之敌,163团17日黄昏插至佳山口从东到西419部队154团攻占邦嘎江寺之后,由西向东围歼西山口印军。根据敌情变化,154团团长周仲山判断印军可能全线溃逃,当机立断,改变原向西山口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的行动方案,决定第1营两个按原计划经西山口南下外,团主力向申隔宗与略马东方向疾进。在前进中,该团第1营(欠2个连)和第2营因走错路,受阻于悬崖绝壁之上。
    55师163团九连在攻占西山口无名高地战斗中,第四班副班长庞国兴,在追击中因天黑夜暗,与连队主力失去联系,途中先后与第六班战士王世军、冉福林、第八班副班长周文轩相遇,4人组成了临时战斗小组,选庞国兴为组长。大家议定,以西山口东北垭口为方位物,继续向印军纵深追击,如遇少数印军,就歼灭它,如遇多数印军,就进入密林打游击。他们敢于独立作战,深入印军纵深7.5公里,勇敢机智地连续夺取印军两个炮兵阵地,歼灭印军7人,缴获87.6加榴炮7门。庞国兴小组深入敌后孤胆作战,为主力向印军纵深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战后,庞国兴荣立一等功,国防部授予他机动灵活、孤胆作战战斗英雄称号,王世军、冉福林、周文轩3人荣立二等功
    18日下午三点,第165团与第163团部队会合。第165团派出分队协同第163团第三营,歼灭了西山口北侧之印军,战斗于18时基本结束。第163团向南追击的部队,于第二天下午5点进至略马东,奉命停止前进。在西山口战斗的攻击阶段,55师歼灭印军500余人,缴获各种炮50余门,各种枪400余支(挺)。砸烂了铜头锡尾阵的“铜头”。
    山南分区郭志显副司令员率4个连经过4昼夜的艰苦行军,克服了各种困难,行程130余公里,于18日7时15分,按时到达略马东以东地区。为了阻击印军北援南逃,迅速占领了有利地形。10时20分,印军汽车数十辆自西山口溃败下来,第3连突然开火,将印军先头3辆汽车击毁,堵塞了道路。下午一点,印军炮兵车队也从西山口败下阵来,为了打破印军继续沿公路南逃的计划,郭指决定先发制人,当即以第3连第二排在重机枪和迫击炮火力掩护下,沿公路实施阵前出击。该排猛打猛冲前进400余米,打乱了印军的先头部队,并将地尖河下游的小木桥破坏,使印军逃脱更加困难。下午一点半,印军步兵1000余人陆续溃败下来。为了逃命,他们组织多次突击,皆被击溃。黄昏后,印军乘夜摸到第1、第3连接合部,被发现时,距离阵地仅数米,全体指战员与印军展开白刃格斗,将印军打退,打破了印军乘夜突围的企图。入夜,郭指又调整了部署,卡死了各个可能通行的路口、山口和地段,防止印军乘夜逃窜。18日夜,印军虽曾3次试图沿公路从第3连第一排阵地突围逃窜,但均被击退。
    我们419部队的157团和我团(155团)3营,克服自然障碍后继续前进,于18日下午六点进至略马东附近日旺曲(坦马渡河)南岸。歼灭了企图逃往不丹的印军。第2、第3营主力,乘夜进至德尔麦,歼灭印军一部。19日7时左右,第157团渡过日旺曲(坦马度河),上了略马东一德让宗公路。随即,3营沿公路两侧向略马东方向发展,,2营沿公路两侧向德让宗方向发展。第3营沿公路搜索前进,连续粉碎了印军沿公路的节节抵抗,至9时10分歼灭了印军第62旅锡克联队第一营中校营长以下127人。第七连伤亡7人。随即,与郭指部队会合
    19日凌晨两点,11师32团奉命派第31团第1营(归该团指挥)向略马东前进,配合友邻歼灭略马东被阻之印军。该营前进途中,利用近战夜战,歼灭印军高尔瓦尔联队第四营两个连各一部(97人),其余溃散于附近森林中。8点半,进至米龙岗西两公里处,与山南军分区部队会合,郭指令其占领地尖河南岸有利地形,配合围歼略马东地区之印军。
    郭指部队在157团、11师31团1营的配合下,于19日9时50分对当面被阻之印军发起攻击。印军经18日的打击后,建制已乱,失掉统一指挥,处于混乱状态。各部队以迅猛的动作,将印军逐股歼灭,至19日下午两点半,战斗基本结束。共歼灭印军800余人(郭指部队歼灭681人),其中击毙445人,俘虏236人郭指部队坚决贯彻战役意图,排除万难,按时插到指定位置,堵住了南逃之印军,迅速占领有利地形,顽强扼守,采取小分队阵前出击结合阵前反冲击,粉碎了印军连续多次冲击,阻住了兵力大于自己4倍的印军达1昼夜之久,并适时转阻击为攻击,大量杀伤印军有生力量,对保证歼灭西山口、申隔宗南逃之印军,起了重要作用。 
    从18日早8点半到19日上午9点,西山口、申格宗、略马东之印军,至此就全部完蛋了。
    11师夜歼查库印军
1962年11月20日
农历十月二十四星期二
地点:米龙岗地区公路旁
    昨天下午跑步推进的追击途中,突然命令我们停下来。哪个营,哪个连,哪个排,那个班所在位置就是你现在的驻扎地。我们班恰好在小山嘴处,公路下面十来米有一条小溪,两岸是几块已经收割的水稻田。公路右侧靠山,我们在左侧青冈树下稍平处扎寨,每个人的方块雨布连起来就是我们的班用帐篷。
    就在昨天,我们踏上公路之前,11师33团占领邦迪拉向南追击途中,在登嘎威利又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仗。印军第67旅率两个营,于11月18日由米萨马里出发,向邦迪拉增援,其先头查谟·克什米尔联队第三营,于19日11时进至登嘎威利北侧3公里处,与由邦迪拉南逃之印军第48旅一部相遇,得知邦迪拉已被我们占领,于是向邦迪拉方向派出警戒,这七百多印军就地集结,休息做饭,伺机决定进退。33团3营正好追来,立即投入战斗。双方激战中,营长不幸中弹牺牲,这更加激发了干部战士的同仇敌忾,战斗于下午三点半胜利结束,共毙印军少校以下170人,俘印军中校营长以下34人,击毁印军107.6迫击炮1门、牵引车1辆,缴获火炮6门、机枪10挺、枪142支、电台7部、汽车15辆,军用物资一部。11师牺牲营长以下22人伤53人。双方伤亡对比2.7∶1。这一仗打得有些艰苦。
    其余印军或溃散森林,或沿公路继续南逃,最终在查库被11师31团2营歼灭
    凌晨4时,33团继续沿公路向南进。7时,31团二营进至卡其皮附近,就地组织防御南来增援印军。33团第三营继续向鹰窠山口前进,下午四点抵鹰窠山口。
    33团2营11师担任战役迂回任务的前卫营。占领邦迪拉后,由小路包抄印军。昨晚在比里山口俘一尼籍印军厨师,供称比里山口东南约6公里之查库有一兵站。该营判断兵站可能有逃跑印军或援兵停留,遂决定乘夜暗直插查库消灭之。
    印军67旅第八廓尔喀联队第六营,于11月19日进至新川,准备增援邦迪拉,得悉查谟·克什米尔第三营于登嘎威利遭我们歼灭性打击,遂回头沿公路南逃,当晚宿营于查库,准备次日继续向南逃跑。他们错误地判断我们部队只能沿公路追击,最快20日中午左右,才能到达查库(据战俘供),故只构筑了一些简易工事,将主要兵器(30挺机枪、6门81迫击炮、3门87.6加榴炮等)配置在查库东北侧高地及其附近,火力均指向鹰窠山口方向,而对比里山口方向的警戒则很疏忽。
    西山口一邦迪拉反击战胜利结束
1962年11月21日
农历十月二十五星期三
地点:米龙岗地区公路旁
    我们155团大概是作为这个阶段的预备队吧。步兵开始搜剿山林,我们炮兵则休整待命。
    早上9时40分,11师31团随营行动的团作训参谋康德心多龙桥附近组织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歼灭战。此战斗,共歼灭印军241人(毙少校以下35人,俘88人,中校营长以下118人投降),缴获枪210余支(挺)、火箭筒2具、各种子弹1.4万余发、手榴弹84枚、步谈机3部,第二营等参战人员仅伤3名。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31团二营等部队指挥员敢于以少胜多,决心果断,及时抓住战机,采取拦头、截尾、侧击的战术,并利用印俘战场喊话招降,创造了以少(36人)胜多(241人)的又一成功战例。
    154,于11月20日进抵德让宗后,遵照西藏军区前指命令迅速补充粮食弹药,向打陇宗方向追击。其前卫第三营(第七、第八连、机炮连),于当日下午四点半由德让宗出发,途中战斗7次,歼灭印军一部,21日晚上8点进占吉莫山口团部率一、二营,于21日、22日先后到达打陇宗、普冬地区,围歼逃跑印军。
    中国的原则是以打促和。
    当我们四一九部队154团与11师第33团,推进至中印边境传统习惯线附近地区,把印军全部扫出了我们的国土之后,为促使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我们主动停火后撤。11月20日总参谋部发出“停止反击作战的命令”。21日23时50分,又发出“关于停止追击,原地集结”的命令,指出“中央决定自22日零时起,我军停止反击作战,不打不追”,“我第一线追击部队在21日24时前进至何地,即停止在何地,不准再继续前进,如果有的部队在21日24时前得不到停止前进的指示而仍在继续前进,则在得到命令后立即返回21日24时所到达的位置”。
    令人开怀的是,印军第四军军长考尔听了败兵逃回诉说,相信中国军队几个小时之后就要杀将过来,乘飞机仓皇逃窜;其军部驻地——提斯浦尔,被印军惊恐、慌乱撤逃的气氛所笼罩,逃亡的人群挤满了公路和码头;各级政府官员四散而去;**局打开监狱大门;**同罪犯一起挤进逃跑的人群;城里的邮局、电话局、银行和商店也都关了门。军、政、民忙于向西逃命,惊恐万状,相互残踏,演了一出乱哄哄的活报剧,煞是有趣!
    根据总参谋部上述命令,154团在吉莫山口,33团在比里山口、鹰窠山口、查库,31团在卡奇皮等地,均于11月21日24时停止追击,就地组织防御,监视印军行动。
    至此,西山口一邦迪拉方向的反击作战即告结束。
    西山口一邦迪拉地区反击作战,历时十多天。前指司令张国华决心正确,部署得当,采取远距离、大纵深的战役迂回,收到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加快了战役胜利的进程。我们推进到了传统国境线,收复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大片领土,歼灭了印军第62旅、炮兵第四旅,基本歼灭印军第48旅、第65旅、第67七旅,共毙、俘印军5063人。其中毙印军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官兵2886人,伤俘2177人),缴获各种枪3840支(挺)、各种火炮187门、掷弹筒7具、火箭筒61具、汽车416台、坦克9辆及其它武器装备、弹药、物资一部。我军阵亡225人(其中军官27人,士兵198人),伤477人(其中军官46人、士兵431人)。 
主动后撤 
    为了更高地举起和平谈判的旗帜,巩固和扩大在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剥夺尼赫鲁及帝国主义等利用中印边境武装冲突欺骗人民的政治资本,促进中印边界问题三项建议的实现,我们主动后撤。谁爱和平,谁要战争,一目了然。我国政府声明,中印边界斗争仍是长期的、复杂的。印度反动派还会捣乱,必须保持警惕。如果他们利用中国边防部队后撤继续进攻,必须坚决给予还击。如果中国边防部队撤至预定地区后,印军再次入侵,就准备再次给它狠狠打击。 
    12月1日,进驻吉莫山口、打拢宗的154团,进驻比里山口、鹰窠山口的11师33团,全部撤至坦加帕尼河地区;瓦弄方面进驻吉拉、萨木维尔的130师、153团,撤至木穷及其以北地区;进驻古里、博浪、达东的中国林芝军分区与山南军分区部队,分别撤至打秋山口、更仁、梅楚卡等地。 
    在我们后撤的过程中,印度军方不断派遣飞机在空中骚扰,派遣地面部队尾随中国后撤部队进行挑衅。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在12月21日发表的声明中指出:印军的这些行动,显然同印度方面一再声称不妨碍中国军队主动停火的声明不符。 
    12月8日,我国防部发言人发表声明,指出:中国西藏地方和新疆地方边防部队,根据中国政府的决定,在12月1日主动从中印边境东、西段后撤之后,将于12月9日继续后撤。在中印边境东段:我们驻坦加帕尼河以北地区的边防部队,从拉多、多龙桥、邦迪拉、鲁帕、普冬桥等地,全部撤至拉洪、拉杭、德让宗及其以北地区…… 
    12月21日,又撤出了德让宗、曼大拉、拉洪、拉杭、巴特、班登、拉苏、拉干、嘎公巴让、格金桥…… 
    这里有个细节性小插曲,值得一提。 
    我们在驻地米龙岗附近公路两旁,迎送从德让宗后撤的友邻11师,当时并没有注意他们使用的武器。多年后,一个喜欢看战争纪录片的朋友对我说,你们当时使用的是圆盘机枪(53式),我说不,我们使用的是56式轻武器,机枪是弹铗链供弹,我背的就是56式半自动步枪,不是53式。他坚信他的看法,并约我一同观看,果然证实了他的说法。这使我很纳闷,难道11师还没有装备56式?要吗就是纪录片把镜头拼接错了,要不然纪录片是伪货。克节朗反击战后,在达旺休整待命阶段,我就亲眼看到,摄影师重拍追击镜头。 
    12月30日和31日,我们又从达旺河以南全部后撤至达旺河以北地区。 
    我们在停火和实施后撤中,积极救治印军伤病员,认真清理和清点缴获印军的武器装备、物资,还认真地检查了群众纪律,帮助当地各族群众修桥、铺路,挖渠、割稻、打场,背水和担柴,并把自己的粮食和食盐留给群众。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和拥护。154团离开德让宗时,穿着节日盛装的藏族和门巴族男女老幼,纷纷走上街头向部队敬酒饯行,跳舞唱歌,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其中12位老人组成的合唱队,还向远去的官兵挥动一条大红毯,唱着“慢慢走啊,慢慢走,无论你们走多远,我们也为你们祈祷、祝福。”我们在回撤途中和到达驻地时,都受到沿途城镇和驻地地方党政军民的热烈欢迎。 
    从最南端的吉莫山口、打拢宗,比里山口、鹰窠山口后撤,我们都是步行而归。我想倒不是因为12月底,冰雪已经覆盖了西山口的公路,汽车轮装上防滑链都很难行驶。恐怕主要是让我们熟悉藏南的山山水水,让我们这些军人用自己的步履丈量丈量我们的这片国土,熟悉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藏南么,在喜马拉雅山南坡,这里气候温和,森林密布,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我们沿着公路,跋山涉水,慢慢行,细细看,欣赏美景,从容而归,把山川形势一一收入眼底,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1963年元旦,我们回到了达旺,就在达旺过的节。 
    战地黄花分外香。地方慰问军队,我们连分到一只大绵羊,吃羊肉过的年。
击毙印军准将旅长豪尔·辛格 
    幸运的154团 
    154团第1营副营长和2连连长,率28人,在普冬西南高地搜剿。下午一点半,进至山腰牛棚,发现牛棚北侧人行小道有人走过的痕迹,并有印度丢弃的烟盒等物。副营长、连长判断北侧小路可能有印军经过。于是决定进行搜剿。下午两点半,尖兵在一拐弯处与印军相遇,相距约10米,当即喊话争取,印军拒不投降。尖兵组当即成战斗队形展开,先机开火,击毙印军4人。其余印军恐慌混乱,掉头逃窜。该排趁势追击,又歼灭10余人,当追至河边时,印军30余人已过河,并占领桥两侧的乱石堆及崖洞,从两侧石堆内开枪射击。连长迅速调整了部署。二排长率一部在火力掩护下向石堆崖洞发起攻击,当接近石堆附近时,机枪副射手曹一攀,发现前方石堆中有印兵正在架设机枪。他急中生智,一个箭步上去将印兵踢倒,夺过机枪击毙、击伤印兵3人,其余印兵仓皇逃窜。 
    辛格旅长化装成士兵率四人逃跑,六班用五六式班用机枪,一个连续射将其全部打倒毙命(五六式班用机枪由100发弹链供弹,火力持续性好,能有效封锁敌地堡枪眼并杀伤远距离运动之敌)。 
    排长率队猛冲,将乱石堆附近之印军全部歼灭,并立即抵近崖洞,迫印军投降。至此,战斗胜利结束。战后据俘虏反映:战斗中第62旅旅长豪尔·辛格准将被击毙,经查无误后,予以妥善埋葬并立墓标。 
    此次战斗,第二连善于根据印军皮鞋印及烟盒判明其南逃道路,在搜索前进战斗中,机智灵活,打敌措手不及,将其全部歼灭。约两小时战斗,全歼印军辛格准将以下58人(毙33,伤俘2,生俘23),缴获轻机枪2挺、长短枪39支、步谈机1部。第二连轻伤1人。战后,第二排荣立集体一等功;第六班,击毙辛格战绩显著,战后荣记一等功;战士曹一攀,赤手空拳夺机枪,事迹突出,荣记二等功。 
    11月27日下午五点左右,154团3营第9连清剿返回。五点半,三排在打陇东北的哨兵发现印军100余人,由西向东成一路纵队行进。此时,哨兵一面报告,一面严密监视,待印军进入第一排潜伏哨跟前,即喊话争取,印军闻声后逃,哨兵当即开火,击伤印军1人,其余印军溃逃。第二排迅速直插西北山梁,断印军逃路,第一、第三排直插两侧山腰,印军陷于包围之中,无路逃脱,被迫投降。九连,在此次战斗决心果断,行动敏捷,迅速包围印军,共俘印军151人,缴获51迫击炮1门、长短枪66支、望远镜2具。第九连无伤亡。二排战果显著,战后荣记集体一等功。 
    154
在追击搜剿阶段作战30余次,歼灭印军第62旅旅长豪尔·辛格准将以下官兵1052人(毙434、俘618),缴获迫击炮7门、掷弹筒两具、90火箭筒2具、轻机枪25挺、长短枪551支、步谈机2部,其它军用物资一部。该团伤干部2人、战士3人,阵亡战士12人。 
    154很幸运,克节郎反击战中,他们俘获了印军第七旅准将旅长达尔维,这次又击毙了第62旅准将旅长豪尔·辛格。这一次,他们的战功比克节郎反击战大多了
对印自卫反击战第一阶段 1962年10月20日—24日
第一阶段-东段
克节朗、达旺方向
我军参战部队:
藏字419部队:柴洪泉、政委阴法唐
154团:周仲三、政委王心前
155团:刘广桐、政委乔学亭
157团:李德荣、政委李洪亮
步兵第十一师:余致泉、政委秦明
32团:孙振英、政委李向广
33团:田启元、政委乔俊良
山南步兵2团
炮兵308团:贾维德
工兵136团:王泽民
印军:
印军四军四师七旅:季.普.达尔维
拉贾普特联队2营
旁遮普联队9营
第9廓尔喀联队1营
阿萨姆步兵联队5营
近卫联队4营
10300人对3000 兵力对比3.4:1
此役:
印军被击毙832,俘获1065,总计1897
我军牺牲干部16、战士135,
负伤干部39、战士304 总计485人 战伤比为 1:3.9
此役歼灭印军第七旅,歼灭炮四旅和阿萨姆步兵5营各一部
其中
四师通信团长泰瓦利中校被俘
四师通信团副团长拉姆辛格少校被毙
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被俘
(克节朗搜缴战斗154团炮2连)
拉加普特联队第2营营长瑞克中校被俘
M·s·里克中校
(克节朗卡龙战斗155团2连)
第9廓尔喀联队第1营营长阿鲁瓦里亚中校被俘
B·s·阿赫鲁瓦里亚中校
(克节朗章多战斗157团2连)
阿萨姆步兵联队第5营营长拉顿辛格中校被俘
(克节朗沙则战斗154团7连)
瓦弄方向
我军参战部队
昌都分区:郄晋武
153加强营:刘东善
分区独立营:桑世英
印军参战部队
库马盎联队6营
阿萨姆联队2营一部
锡克联队4营
1300人对1200人 兵力对比1.08:1
山南方向
我军参战部队
山南分区1团
印军参战部队
查漠克什米尔国民军2营
1000人对500人 兵力对比2:1
林芝方向
我军参战部队
林芝分区独立营
米林营
印军参战部队
第八廓尔喀联队2营
1000人对500人 兵力对比2:1
墨脱方向
我军参战部队
墨脱营
印军参战部队
马德拉斯联队2营
500人对500人兵力对比1:1
几个方向总计
印军被击毙74人,俘虏11人,总计85人
我军干部牺牲2人,战士31人,
我军干部负伤7人,战士110人,总计119人
伤亡比为1:0。7
郄晋武——郄,专用于姓,古代发音Xi,现代发音QIE. 同“切”音。
 
第一阶段-西段
我军参战部队:
新疆军区四师:王洪杰
10团:刘三芳
11团:宋良铭
炮团:郭斌
步兵2团:杨宗泉、刘捎雅
阿里支队:王秀森、王复华
骑兵3团:艾则佐夫.哈斯林、蔚福恭
工兵109团1营
印军:
114旅:旅长拉纳
查漠克什米尔国民军7营、14营
第八廓尔喀联队1营
杰特联队5营
共约4000人
10000人对4000人兵力对比2.5:1

1962年10月20号开始,29号结束,歼灭114旅四个营的各一部
印军被毙136人,俘虏160人,总计296人,
我军牺牲干部2人,战士35人,
负伤干部8人,战士85人,总计130人
我军和印军的战伤比1:2.68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第—阶段我军战斗序列表
西藏军区前指
司 令 员张国华
副 司令 员 邓少东
陈明义
政治部主任 赵文进
吕义山
副参谋长 石伴樵
后勤部部长 于一星
419部队
司令员 柴洪泉
政治委员 阴法唐
副司令员 姜松
参谋长 曹宗奎
政治部主任 魏克
后勤部长 陈银锁
第154团
团 长 周仲三
政治委员 王心前
第155团
团 长 刘广桐
政治委员 乔学亭
第157团
团 长 李德荣
政治委员 李洪亮
第11师
师 长 余致泉
副师长 王晓一
副政治委员 秦明
参谋长 王国旺
政治部主任 杨占林
第32团
团 长 孙振英
政治委员 李向广
第33团
团 长 田启元
政治委员 乔俊良
炮兵第308团
副团长贾维德
工兵第136团

政治委员 王泽民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5: 没事看了几个对越作战录像,这毛病也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