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天的时候,感觉振动大不大?”在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庆功会上,雷凡培端着酒杯问航天英雄杨利伟。杨利伟回答:“振动不大,真的不大。”
雷凡培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第六研究院)院长。六院专门研制生产火箭发动机,而火箭系统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中的七大系统之一。
2003年11月初的一天,在位于西安南郊的办公室里,雷凡培向记者讲起这个细节时,很为他的员工们自豪:“杨利伟的振动感觉,跟我们的火箭发动机有关。它由上万个部件组成,每个环节都有7个人签名。从一线的技术工人开始,一级一级都有人签,最后签名的是我。”
把“神舟”五号飞船送上太空的火箭,用的就是他们生产的发动机。雷凡培打比喻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如果把火箭比做汽车,我们生产的就是让汽车动起来的发动机。不过,火箭发动机一旦出现故障,可没法停下来检修。”
说这话时,雷凡培引人注目的一缕白发在记者眼前晃动。
今年40岁的雷凡培说:“我的白发与‘神舟’五号发射没有直接关系。最早发现自己长了白发,是在1994年,那时我刚刚当上一个研究所的所长。”那年,雷凡培30岁刚出头。
戴着眼镜的雷凡培用知识分子的认真劲儿解释:“媳妇总是让我染发,我一直没染。一是怕麻烦,太浪费时间;二是别人告诉过我,越染白发越多,不染或许还能控制住。”
雷凡培说:“搞航天的,早生华发的不只我一个。你们说的另一个‘少帅’袁家军,他的白发比我还多,可他染了。这次‘神舟’五号上天,我们头上的白发可能又多了几根。”
“神舟”五号发射的那一刻,雷凡培正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指挥大厅里。
他坐在第三排,中央首长们坐在前边。雷凡培回忆说:“在现场,我没有具体任务,心情很平常,也没有特别紧张的感觉,因为,我们已经做了近30次试验,全部成功。”
雷凡培最关注的是火箭点火后的587秒———不到10分钟。第136秒时,助推发动机分离;第158秒时,一级发动机分离,同时二级发动机点火;第460秒,二级发动机关机;第587秒,飞船入轨。这时,整个火箭完成使命,下一步任务就是飞船的了。
据“神舟”五号发射队副队长段增斌透露,进入8小时倒计时后,雷凡培把所有责任人都叫到了发射场,让所有人都表态:你的把握性有多大?
“为什么说我们的工作如履薄冰?”雷凡培解释说:“发动机是由上万个部件组成的,一个部件有一点儿问题,火箭就不能正常工作。发射的那一刻,要8台发动机同时点火,才能保证飞行平稳安全。”
截至目前,六院研制的火箭发动机70多次发射,百分之百成功。但是雷凡培说:“100%的成功率,在科学上是不成立的。我们只有通过一丝不苟的工作,推迟极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假如发生万一,对整个航天事业就是巨大的损失。每每想到这个,我们就提醒自己认真、再认真点儿。”
“你有睡不着觉的时候吗?”记者问。
雷凡培说:“每次发射的时候,如果我不在靶场,就一定要等到靶场传来消息再入睡。但是再大的压力也没有让我睡不着觉。我的长处之一就是能睡觉。”
就在记者采访时,雷凡培的手机响起。这是从西昌传来的消息,一个返回式资源卫星成功入轨,发射用的是六院生产的火箭发动机。
雷凡培马上通知手下,把这个好消息在大院的广播里发布一下。这个万人大院,直到今天还有听广播吹号上班的习惯。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了。在酒泉,雷凡培抽空给远在陕西合阳县的父母打了一个电话。老父亲说:“我看电视了,你们成功了。”雷凡培说:“你们看到的那个火箭上喷出的火,就是我们的发动机产生的。”
在小县城合阳出生长大的雷凡培,读书时崇拜的是陈景润、华罗庚。1980年,他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导弹系火箭发射专业,学习火箭发动机专业,接着读了硕士。那时,“60分万岁”在校园里很有市场,可他却连星期天都泡在图书馆里。
198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雷凡培进了秦岭深处的一个基地。在那个白菜都需从外边运去的偏僻山沟里,他从事着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从一个室的副主任、主任,干到一个所的副所长、所长;最后干到副院长、院长。每个台阶他都走过。
1999年,36岁的雷凡培成为六院历史上最年轻的院长。为什么会是他?雷凡培说:“一是组织上把我往这个位置上放;二是我做事比较投入,要干就干好,要么就不干。”
做了科学家的雷凡培还是个普通人。面对记者的镜头,他的表情有点不太自然。记者告诉他,如果在网上键入“雷凡培”,会看到400多条关于他的信息。他说:“是吗?你看到的比我检索的多。”有关“雷凡培”的信息与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有关。今年1月,在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颁奖晚会现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采访雷凡培时曾幽默地调侃:“看到你的头发,还以为你是评委而不是当选者呢。”
这位中国航天界的少帅说:“做科研的人,都是默默工作,很多人一生都与荣誉无缘。我认为,我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是国家对我们从事航天事业的群体的肯定。”
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得到的掌声和鲜花,远多于几十年在幕后奉献的科研工作者。对此,雷凡培有自己的看法:“航天事业是个系统工程。上天的那个人,从工作风险性来看,是最高的。而我们在背后的科研工作者,不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上天时的加速度,回来时的加速度,都有可能夺去航天员的生命。杨利伟能够上去,就是英雄。研制生产合格的火箭发动机,对我们而言是职责。”
雷凡培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对我而言,意味着我们研制的火箭发动机又过了一关。” (记者/王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