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黑木崖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西方笼罩下中东视野里的中国 zt
送交者:  2023年09月02日21:55:45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他们应该统治世界的——西方笼罩下中东视野里的中国》试写重续

感谢有朋友催更,过去一段时间实在没有精力。现在尝试看能不能继续。

中断之后再捡起来,肯定思路混乱和滞涩,所以这一节会比较不成章法。另外这一内容也是我最讨厌的,所以没兴致精心打磨,请包涵。

第二章    第X节(恕我前一阵因为忙乱,标节不清,这里也不去细数了)


   我们做梦也想不到,会在世界上有个不敢打仗、不会打仗的名声,所以也就没注意到,西方人的那一种偏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

朝鲜战争以后,美方的相关书籍往往会讨论:为什么当时美国方面会忽视中国发出的警告?如果当时美国政府和军方都能理解中国一再的表态,是不是后来的灾难能够避免?中国方面的作者也会有相应的关注。

美方的误判有很多原因,包括认定新中国是苏联的卫星国,只要苏联不打算干涉,那么中国也就不会有动作。这一判断里当然有对东方人的种族主义歧视。据《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明明有种种情报:

“尽管如此,没有任何情报机构——中央情报局、军方、国务院——回答了核心问题:就算中国人有能力进行干预,他们是否会这样做?而且如果中国人真的参战的话,美国并没有可供使用的行之有效的应急计划。在参谋长联席会议看来,方针是很明确的。“我们都同意,如果中国共产党进兵朝鲜,我们就撤出来。”布雷德利将军 10 月 23 日在华盛顿的一次美英军队参谋长会议上这样说。”

如此轻佻的态度,只说明美国人根本不信新中国敢出兵朝鲜。该书还谈到:

他(麦克阿瑟将军)再一次保证说,中国共产党不会参战,我们已经赢得了胜利。

 “中共军队领导人最近威胁说,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就进军北朝鲜,这种说法大概属于外交讹诈的范围。

美国国务院一致认为,这不过是中国虚声恫吓的宣传而已。

尽管如此,政府层面的大部分人还是再一次把这一威胁视为“恫吓”而不屑一顾。……“……他们不会介入,而不是介入。”布拉德利将军在对军界发表讲话时,也同意艾奇逊的观点。”

美方从政府官员到军方将领都坚信,中国人只会虚张声势,是想要讹诈。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也提及:  

   “中央情报局认为……但中国其实对自己发出的声音并不当真。艾奇逊也不以为然……”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同样指出:

“艾奇逊“似乎没有对红色中国的干预后果表示出任何担忧”。

国家安全委员会第81号文件并没有预料到红色中国会单方面出兵。

但却有相当的证据表明,麦克阿瑟与在朝鲜的大多数美国人一样,真诚地相信红色中国的威胁不过是虚张声势……”

虚声恫吓、外交讹诈、自己都不当真,是什么意思呢?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无意中予以了揭示:

“当中国军队发起进攻时,大家才恍然大悟,让麦克阿瑟的军队遭受如此重创的,仅仅是因为他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人不会来。                                                                                 

弗里曼(抗战时作为驻华武官、会汉语、亚洲通,时为第23团团长——本文作者)认为,在如此巨大的威胁面前,实施进攻的唯一理由就是像麦克阿瑟将军所说的那样,他掌握了“非常、非常绝密的消息,这些中国人根本就不打算抵抗,而是打算让我们把他们打回鸭绿江的对岸。”麦克阿瑟可能还进一步指出,这些所谓的绝密情报认为,中国人虽然来到这里,但并不想待在这里,他们希望美国人能把他们赶回江对面。弗里曼在多年之后不无伤感地叹息,事实证明,这些说法“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以前,他(麦克阿瑟)喜欢谈论亚洲人的面子问题,认为白人绝不应该在这些黄皮肤人的面前丢掉了这个面子。现在,尽管他本人就是白人的代表,却不仅在全世界面前丢掉了面子,而且在自己的部队面前颜面扫地,不过最重要的是无法面对自己曾经许的诺言。”

很显然,是某些所谓的中国通把中央王国论的一部分内容告诉了麦克阿瑟:中国人根本不想走出国境线,但是好面子,所以勉强派些军队到朝鲜,只不过是示意一下,就等着美国人再把他们赶回去。

另外,麦克阿瑟显然也坚信中国人一击即溃,根本不会打仗:

“彻底打垮他们,让这一战成为震惊世界的决定性战役,一场震动亚洲的灾难,而且或许能挡回共产主义。”然后,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他怀疑中国人是不是会那么愚蠢,“我每个夜晚都祈祷中国会这样做——我常常跪下来祈祷。”(同书)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遥相呼应:

“他们大概认为,鉴于我们明显希望避免边境事件,他们炫耀一下武力不会有什么风险”。

“对西博尔德说,向鸭绿江挺进的准备正在进行之中,至为重要的是要在鸭绿江封冻之前赶到那里……如果联合国军能够成功地推进到边境,麦克阿瑟认为战争就会结束。中国政权也能够证明他们确实有意愿帮助一个共产党邻国,并且有能力打一场现代战争,这样,他们就会在无损“面子”的情况下撤出朝鲜。”

实际上,不仅麦将军,华盛顿政府也咨询了中国问题专家们,遭灌了一顿迷魂汤:

参谋长联席会议、国务院、国防部以及“其他官员”的一致意见是,麦克阿瑟的任务保持不变。不进攻边界“也许可以为中共提供一个台阶,他们可撤回‘满洲'而又不失面子;而且这也可能减少俄国人对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安全的担忧,这种担忧也许是俄国人施压中共干预朝鲜的根源”。”

鉴于晚清与国民党的朽烂,美国人一时做出错误判断,也算情有可原:

“从军隅里突围到达安州几周后,弗里曼偶遇《芝加哥日报》记者吉斯·比奇。弗里曼的职业履历引起了比奇的兴趣:他年轻时曾在中国担任武官,并和中国军队并肩作战。现在,他的对手变成了中国人,比奇想知道弗里曼是怎么想的。弗里曼的回答很简单:“他们不再是同一批中国人了。”

可是麦克阿瑟的反应却相当典型:

“麦克阿瑟在11月8日的回电中,长篇大论地激烈谴责已经改变了的中国人的“性格和文化”,他声称对此了如指掌,“曾经温文尔雅的中国人在共产党的统治下变得极端民族主义和极具侵略性”。(《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

不是中央王国论错了,是现实错了。胶柱鼓瑟者并非他一个人,朝鲜战场让美国焦头烂额,美国政府钻墙打洞,想尽办法,终于与中国和朝鲜走向了谈判桌:

“亚洲问题专家们煞费苦心地向李奇微的谈判班子就与中国人和朝鲜人打交道的问题提供了心理方面的建议:必须小心谨慎地不使他们不必要地丢失面子。东方人希望有一条撤退的“金桥”,并通过这座桥撤离不自在的地方,但又不至于看来是放弃它。……李奇微对谈判寄予厚望。如果继共产党军事上的失败之后,谈判班子能够再巧妙地处理停战问题,“那么历史将记载,共产党的军事扩张在朝鲜达到极限。从此之后,共产主义本身便开始在亚洲衰落”。”(同上书)

朝鲜战争,是新中国与世界第一次在国境之外交手,美国与随从国有误解,也是难免。然而,明明有抗美援朝在前,到了一九六零年代初,印度总理尼赫鲁及文官群体、国民还是迷信中央王国论,结果铸成大错。

马克斯韦尔《印度对华战争》一书中便介绍,一九六二年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爆发前,印度在两国争议地带推行“前进政策”,“印度政府把(中方的)这些警告看做是恫吓,把中国在地面上的威胁性行动都当作是虚张声势,一概不予理睬”, “朝他们开几枪,他们就会拔腿跑掉。”书中指出,“不能根据敌人不会做出反应的原则来制定军事计划,这是一条战争的根本原则——也是常识的一条根本原则,” 然而,“文官和新德里的军人们深信中国军队是不会还击的”。该书作者感到难以置信,“但即使这样一个纸面上的方案也是全然不现实的,因为它假定的前提是中国方面不会增援,也不会对印度的推进采取相应行动,而是守候在原地,最后不进行认真的战斗就后撤”。

很显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的印度精英们的观念与不久前的麦克阿瑟一样,相信中央王国论里的此一条重要理论:

中国人生性懦弱,不敢走出国境线,不敢打仗,但又好面子,所以会做出虚张声势的样子,但只要对手一动手,中国人就会吓逃跑,因此,打败中国人,根本不用费劲。

明明抗美援朝在前,印度人仍然相信那一套唯心的谬论,结果中国的自卫反击战一打响,印度人把麦将军的惊慌失措、心理崩溃也再演了一遍。

几十年来,我们天真地以为,随着新中国几场自卫反击战打下来,世界早就知道中国人民是多么英勇了,知道中国人最懂得战争,深谙战争的战略与战术,打起仗来又勇敢又灵巧。

非也。

西方人动用了种种的手法,向全世界蒙蔽了真相,正是自欺欺人。

首先是抗美援朝,“当朝鲜战争最后停火时,美国的最高领导人向美国人民传达了一个乐观的信息。他们带给人们的印象是:美国实际上赢得了胜利……最差也是打了个平手。”(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对许多美国人而言,朝鲜战争始终是历史中的一个黑洞。停火的第二年,它就变成了一场没人愿意再去回忆和了解的战争。”(《最寒冷的冬天》)美国的明白人公认那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事实也确实如此,至今,在youtube的相关介绍视频下,不断有人留言,说此前对那场战事一点都不了解,听都没听说过。

英美的相关著述与文章也是很成问题的,也不知是对战争的理解力差,还是故意。笔者最初听说长津湖战役,是从文章中知道一位战争史专家、老英国将军盛赞那场战役改变了二十世纪的历史方向,后来又从美国人笔下了解那场战役,结果始终是混混沌沌的印象,一直以为是在长津湖战役中美军狂撤一千多英里。后来还是看了咱中国人自己的介绍,才惊讶地知道当时分东西两线,而我们最满意的是西线全胜,东线略感遗憾。——美国人,英国人怎么讲述和分析长津湖战役,何以那场战役给他们那么胆寒的记忆、想起来就怕,是我们该好好研究的。

最关键的是,美国人采纳了一个说法——据说是南朝鲜人作为二鬼子最先发明出的说法——说,中方采纳了“人海战术”。按说,有马恩河战役在先,足以让稍有现代军事常识的人都清楚,那个污蔑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但人海战术的帽子还是流行开了,硬扣在中国人民头上。真相则是,美国人以及西方人、全世界都采用了精神胜利法,把中国人不仅勇敢,而且善战的真相从眼前推开。

《战争的余烬》便卑鄙地那样自欺欺人: “而他(武元甲)的中方顾问也为边界战役和在朝鲜半岛对付美军时使用的人海战术的成功兴奋不已,鼓励武元甲在越南对付法军时使用同样的战术。”(中译本354页)“他自己表示一开始就对‘速战速决’的战略持怀疑态度,这显然指的是中国军队曾运用于朝鲜战场的人海战术。”(546页)

自我欺骗,再欺骗世人,是持续的、全方位的,除了心理自我安慰之外,还有其他的功能。

包括,美国人至今没有勇气正视中国军事顾问与中国军队在抗美援法、抗美援越中的作用。中国方面早已解密,回忆录和研究著作几十年来纷纷出版,包括《越南密战》、《再举义师》等形形色色,但《战争的余烬》仍然用什么“幻影般的将军”给自己催眠,也给世界催眠。

同样,印度把侵略战打成首都保卫战之后,也祭起了精神胜利法,而全世界也欣然乐于受骗:

“官方暗示说,中国部队之所以能够取胜是由于他们在人数上占压倒优势,并且往往不顾伤亡进行突然袭击。”

“人们又从中印关系之外,去寻找中国单方面停火和后撤的原因。有人猜测,这可能是俄国的最后通牒的结果。也有人说,中国之所以停止对印度的侵略,是因为当时美国已从古巴危机中脱身,可能进行干涉帮助印度。许多人很容易接受印度宣扬的那种说法:中国的交通线拉得太长,很难抵挡印度的反攻,因此中国不得不停火和后撤。如印度某一议员所说的,事实上中国后撤“根本是出于恐惧”。到后来人们几乎相信尼赫鲁所讲的“中国不敢面对觉醒了的印度人民的意想不到的愤慨”,于是就拔脚逃跑了。(《印度对华战争》)

西方人带着全世界歇斯底里地坚信,中国人不敢打仗,害怕战争,不会打仗,是有多种原因的。

其中包括历史原因,从清朝的腐朽无能,到蒋介石军队的污糟卑劣:

“军官大发其财,士兵死于营养不良、疟疾、痢疾和霍乱,病号被抛弃。弹药和武器被拿去卖掉。各个'前线'上与敌人的私通已经公开化...运输工具被用来走私,而运送部队则没有车”。蒋介石“从来不视察自己的部队”,却老是谈论卡车、飞机和枪炮,这“只能暴露了他完全不知道训练、补充、指挥,医疗和后勤保障等的必要性”。”(芭芭拉·W·塔奇曼《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

但是,美国人以种族主义歧视,把蒋介石宋美龄之流的没骨气、愚蠢和贪婪,归总成中国人的本质:

“但是中国防御不力的本质原因却是深层的文化偏好,这也是总司令自己所赞同的,这就是倾向于拖下去,而不是作战。

因为蒋“不可理喻.....我现在确信华东的灾难在他看来根本算不了什么,认为日本在那个地方不会再骚扰他,并且设想他会躲在萨尔温江战线的后面安安稳稳地等着美国来结束战斗”。这便是蒋介石和史迪威战争理论中的文化冲突的根本所在。在史迪威完成其使命的整个时期里,蒋介石的主导原则一直是囤积物资并等待以夷制夷。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合情合理的。对于提供物资并认为应当采取行动以主宰命运的美国人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是没有道理的。这种分歧没有相交点。

结果这让中国当局看透了这场战争,越来越缺少主动性了。在缅甸陷落后,重庆的茶馆里流行的是一种“让盟军去打”的态度。以夷制夷自古就是中国治国方略的重要原则,现在这条原则不但可行,而且合理。根据住在中国的一个外国人的说法,中国的舆论认为,中国在经历了五年抗战后不但有理由消极下来,“而且中国有权利在作战时尽可能多地得到盟军的帮助”。政府现在战时的主要心思便是如何行使这种权利。中国长久以来试图摆脱外国人并独立自主,但是这种努力没有成功——中国的问题太严重了。国民党既然越来越无法应付自己的问题,因此便竭尽全力在依靠外国人的同时尽量得到更多的东西。”(同书)

但是,仅仅凭晚清和国民党,不能完全解释西方人的那种偏见。在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之后,西方人仍然不肯矫正偏见,便是非理性了。

其中一个容易看出的原因,是在战争的理念方面的差异。西方人特别迷信阵地战,他们崇拜武元甲将军,封其为战神,主要原因就在于奠边府战役是阵地战,“是亚洲人第一次在阵地战中战胜西方人”。——不过他们抹去了镇南关大捷。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灵活多变的打法,不同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对冲,因此西方人是没法理解的。翻阅中国作者与美国作者涉及朝鲜战争的著作,让我想起一位好友喜欢谈的一个真实段子:

当年,她作为文青,写了一篇关于明清刺绣的小说,拿去给当时的领导、传统织绣专家看。领导看了说:

“写得可以,没其他大错儿,只是一根丝线不止能劈成四股儿,而是能劈成二十四股儿(也或者是十六股儿或三十二股儿,时间太久她都记不清了,反正在十位数)。”

中美两方关于抗美援朝诸战役的讲述,令人想起掺针绣、乱针绣[ii]等绣法。志愿军是用中国绣花一样的细致与技巧作战,所以常常把联合国军打得晕头转向。特点之一就是采用劈线一般的手法,把一场战役劈分成丝丝缕缕。结果美国人就非常不服,蔑称志愿军为农民组成的军队,他们忘了美军的士兵也有很多来自农场。

另外原因肯定还有很多,包括心理因素,包括西方人有意识的的战略战术,等等。

但总之,罔顾事实,贬低中国人不会打仗,从而反衬西方人英勇善战,由此产生了各种胡说八道,如伊恩·莫里斯《战争——从类人猿到机器人,文明的冲突和演变》“帝国跨上战马”:

“公元前200年,匈奴人把一支秦朝军队引入草原深处,并将其全歼。从公元前134年开始,汉武帝再次发动了先发制人的战争,并且在15年中发兵6次,派遣了数十万大军进入草原。他的军队损失惨重,军费开支将前几代皇帝积攒的财富消耗殆尽,汉朝债台高筑。尽管耗资巨大,汉武帝却像大流士一样,并没有与游牧民族进行决定性的大战。”

《征服者王子》也是胡说八道之一,明显意在对全世界人民发动战略忽悠。

1965年,美国人密谋复制仁川登陆,在北越登陆,但他们没料到,其时中国已应胡志明的邀请,由解放军换上越南人民军的服装,悄悄入越,抢占先机,在越南东南沿海岛屿担任海防,打掉了美国在北越登陆的可能。在如此的的背景下,当年上映的“倾国倾城的男主”却反复描画,中华帝国文弱胆怯,不会打仗。

西方人为什么带着全世界,罔顾事实,把中国人胆怯懦弱,不敢打仗,根本不会打仗,树立成一种信念?如本作者反复强调的,原因很多,不过,必须注意,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这一信条是中央王国论的一部分,一个有机部分。

中央王国论里的每一条彼此相连,互为因果,是个完整的、内部循环的体系。

在此还是用那部活宝大片儿做个提示:

电影告诉全世界,因为“中国人”懦弱而且害怕打仗,害怕走出国境线,所以中华帝国不得不主动打开长城的城门,恩准某一股“野蛮人”入关,包围中华帝国的伟大与不朽。而结局不免是,外来的“野蛮人”因为把世界历史推向辉煌,所以反而成了中国皇帝,成了中华帝国和中国人的统治者,可以白白享受几千年的文明成果。

中国人不会打仗,好欺负,那就给全世界的帝国主义分子留了梦想。梦想怎么能戳破呢?

然而,眼前还有一则事实:

美国鹰派在疯狂鼓吹战争。中国这边却犯了一个错误,以为世界知道新中国以来几场战事的真相,知道新中国的彪悍骁勇,知道中国人自古通晓战争的种种微妙。

然而事实上是,在各国的军校里会教新中国的辉煌战栗,如西点军校就把三所里战役编入了教材,因为职业军人们多少知道挑衅新中国的分量。

此外的绝大多数人,包括那些政客,金融精英,人文学科的人才,红脖子等等,是不知道的。他们被灌输的是,中国人太好打了,一出手就能把他们赶跑,他们不过是在虚张声势。

知彼知己。 “中国人都胆小和不会打仗”在全世界弥漫这件事上,我们一样有着不知彼的草率。

 

掺针绣是刺绣基本针法之一,主要运用于蜀绣。每层都是一样长的针脚,针与针紧密靠着,另一层接在头一层的针脚上,运针时是从内向外,如绣花瓣能够浸色多。(百度百科)

 

[ii]是一种适宜绣制欣赏品的中国刺绣工艺。创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始人为江苏常州人杨守玉,字冰若。乱针绣主要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针法活泼、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层次感强、风格独特。擅长绣制油画、摄影和素描等稿本的作品。(百度百科)(本文作者案,湘绣等其他流派中有同样的手法。)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2: 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
2022: 孟晚舟回母校演讲:读书万卷,咖啡千杯
2021: 美国宇航员Armstrong赠送的月岩被证实是
2021: 刘宗义:印度经济“去中国化”是失败的
2020: 中国有刘鹤这种王八蛋,但是中国人民骨
2020: 西方如此痛恨中国,惧怕中国,说明中国
2019: 卖飞机给伊朗当然是胡说八道,但每隔时
2019: 操,今天输惨了
2018: 刚刚,华为忽然宣布:六项全球第一!举
2018: 马哈地,中国当年送苦力来他都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