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币“破 7”了!
8 月 5 日,对中国市场而言是一个突破心理防线的日子。昨天早晨 9 点许,美元兑人民币升破 7,不论是金融圈还是保险圈,海外置业的中介们还是留学生们,都是一片唏嘘。
(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甚至一度突破 7.1)
以前一直在危险边缘试探——6 块 7,6 块 8 就能换来的 1 美元,现在得 7 块多才能换得 1 刀……仿佛已经能听到没交学费的留学生们,在朋友圈里发出的怒吼:

“徘徊了这么久,终于破 7 了。”不少人就此感慨,这是 2015 年 811 汇改以来第一次“破 7”,
也预示着 11 年来人民币最弱的时刻来临。**
中国人民银行如同预期了这一次贬值一般,迅速发了一篇对“破 7 事件”的解读,“人民币汇率完全能够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并表示这是一次战略性贬值。
人民币贬值,受控于许多外界因素,比如上周美联储公布降息,以及特朗普突然宣布可能的加关税,央行或以汇率对冲关税影响。而微妙的是,上周五央妈正式“出道”,开了官方公众号,而且在昨天破 7 之后迅速反应,一篇文章详解,意或是为了稳定市场的情绪。
很多人问,也就是汇率从 6.9 走到了 7.0,至于这么大的反应吗?
其实,7 在市场上确实没什么大影响,只是人民币相对美元稍微贬值了一些。但是它的象征意义却不小,甚至可能左右市场对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期。
811 汇改后,美元兑人民币一下从 6.1 升值到 6.7,幅度超过 8%,人民币兑日元这类强势货币更是贬值 3 成,但当时的央行行长周小川释放出保汇的信号,努力不让人民币越过 7 这条线。
之后,也有几次人民币在 7 的边缘徘徊,但最终都被央行用各种货币工具力挽狂澜。这次破 7 来得突然,还是让许多人措手不及。 所以,它是一个心理关口。
那么,今天就来探讨一个咱们普通人都很关心的问题:人民币破 7 了,会影响它在全球各国的购买力吗? 2百元人民币走全球
8 月 5 日人民币贬值,基本对主要货币都贬了。

在岸人民币最高贬值达 1%,人民币兑日元则贬值 2.2%,兑欧元贬值 2%,兑英镑贬值 1.6%,兑港币贬值 1.5%……

这无疑影响了人民币在全球的购买力。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以今天的汇率为准,100 元人民币在全世界各地的购买力分别有多少?
在此,我们精选了中国人最喜欢旅游+中国人最喜欢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总共 32 个国家和地区
,为大家解读人民币购买力的奥秘。我们按照 8 月 5 日的汇率计算出了以下 100 人民币在其他国家的等值购买力情况。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为了让大家看明白上面的图,先来解释一下图上这些数字。这张图指代的是,当用 100 人民币换成当地货币时,能买到大概几成 100 人民币能买到的东西。
举个例子,按今天的汇率,100 人民币能兑换 14.2 美元,而假设 100 人民币能购买 5 个肯德基的老北京鸡肉卷工作套餐,但 14.2 美元只能买到 2.5 个工作套餐(52%)。这说明美元被高估了,变得“更值钱”。
简单评判就是,如果 100 人民币能在当地买超过人民币在国内买的 100% 的商品,那人民币就是“值钱”的,反之则“不那么值钱”。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 33 个国家中有 12 个国家和地区中,人民币是值钱的,还有 20 个国家,人民币不那么值钱。
整体来说,经济水平越高的国家或地区,100 人民币的购买力就越弱,相反则更强。 那么以中国为线,哪些地方贵,哪些地方便宜? 在
俄罗斯、南非和马来西亚
,你会生活得不错。100 人民币的购买力在这些地方,会膨胀 1.4 倍。这些国家的物价并不高,比如马来西亚。吃饭、出行以及住宿的价格都是便宜的,所以,拿着国内的收入在这些国家生活,会相对而言比较轻松。
同样的,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和印度的购买力也不及中国大陆,仅次于上述的三个国家。 菲律宾、越南
这些中国游客和投资者都喜欢的东南亚国家,人民币购买力也比当地水平高。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在当地买到比在国内更多、更便宜的东西。不过,它们与人民币的购买能力差得并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币在中国香港的购买力居然高过港币。
在表中,它达到了 114 的水平。等于说,人民币被高估了,拿着同样数值的工资,你的人民币生活会比港人的港币生活更滋润。
这也难怪 8 月 5 日汇率大跌之际,有人在朋友圈呼吁赶紧拿一些港币换人民币,因为港币涨了,能换得更多购买力强的人民币。
但是,一想起香港高不可攀的资产价格和劳工成本,要在这里过上好生活还是比在内地更艰难的。因此,虽说人民币的购买力更强,却不代表我们能承受香港人那样的生活负担。
反过来,哪些地方人民币不怎么“值钱”? 毫无疑问,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上榜。同为东亚国家,日本和韩国
货币的购买力就对比人民币被高估,在这里用人民币的购买力消费,基本上等于打了 8 折,一些日常用品和衣物或许不会太贵,真正贵的应该是服务。 欧洲的
英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和法国,甚至连希腊
的货币购买力都比人民币强。100 人民币在英国能买到的产品,一下就打了 75 折。而在德国和法国则更惨,直接刷到 65 折。在这里如果是拿着中国工资生活,那么就会经常有钱不够用的感受。
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货币购买力也很高,基本上在当地,人民币的购买力也是要打 7 折。
但是,相比于东亚、欧洲、澳洲这些中国人喜爱的旅游和投资圣地,最值钱的其实还是北美。100 人民币在加拿大和美国都要对半折。
美国最贵的大概就是人工费了。从理发到下馆子给小费,再到在中国司空见惯的快递,费用都是高得惊人。这样比较下来,美元的购买力大概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强。
而由于人民币贬值,它在美国的购买力从 2017 年的 58,一下降到了 52。所以,面对经济形势不明朗,危机迭出的情况下,持有一些美元仍是资产自卫的重要手段。
*
3
强货币在弱周期有无可取代的地位
做了这一套 100 元人民币在他国相当于多少当地购买力的对比,也该聊聊这个数值是怎么得出的。英国财经杂志《经济人》发明了一个名叫巨无霸指数(big mac
index)的玩意儿,每年都会定期公布,利用 PPP (购买力平价)进行运算得出各国货币的购买力数据。
在这里,咱们先来温习一下什么是巨无霸指数。它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是否被高估的标准。所基于的假设是,一个巨无霸汉堡在一个国家的售价换算成另一个国家的价格时,应该和后者的市面价格一致。
为什么选择巨无霸汉堡作为指数的标准?那是因为麦当劳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成功的连锁品牌,所有包含在考察范围内的国家都有巨无霸,一个全球化的商品让这个运算成为了可能。
举个例子,中国一个巨无霸售价 21 人民币,美国一个汉堡售价却是 5.74 美元,按照一般人理解的常理,21 人民币应该等于 5.74 美元,汇率大概在 4 人民币:1 美元,但 8 月 5 日汇率是 7.034 人民币:1 美元,
*
发现人民币的价值明显被低估了。** 而这里头的差距,就是我们一直说的购买力。
我们能理解,在中国 21 人民币的购买力与在美国 5.74 美元购买力是不同的,因为地域消费差异、人均 GDP 等因素导致两国汇率无法达到巨无霸指数那样完美的状态。我们也得以反推得出了一个相对靠近实际情况的 100 元人民在全球的购买力。
8 月 5 日被低估的人民币再贬值破 7,无疑让它的购买力往下掉。这个时候,拿着比人民币购买力强的货币资产其实是为自己的资产上保障。
它们有自己国家的经济实力在背后撑腰,通货膨胀与贸易赤字相对稳定,货币整体的表现也会更平稳。
这次人民币贬值的核心逻辑,或许不在美元走势,昨天美元指数也走弱,只是没有人民币来得多。人民币会贬值,核心在于自身经济结构、金融市场的安全、贸易、经济增长和通胀
都处在相对的“弱周期”
中国当下面临的国际环境困难险阻,决策者们所走的路道阻且长。聪明的我们应对中国的决策者们有信心,同时也该适当分散配置强货币,以对冲可能存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