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数字的真相与骗局

既然“崇洋媚外”是如此巨大的买卖,又有这么巨大的利益在其中。那么引用洋人的报告、洋人的数据、洋人的概念、洋人的学术、参照洋人的标准.......自然就蔚然成风,京城顶级学堂顶级学术机构,大抵如此。到了下面,自然上行下效,你敢跪膝盖,我敢五体投地地跪。反正符合“国际标准”就是好的,自己的东西就是“土的,不入流”的,不跪的没好处,说不定还被各种小鞋,经费还少;吹嘘国外的好,还显得自己见过世面,好处也多拿,经费也不少给。

提纲

【世上一共有三种谎言:谎言,糟糕的谎言,还有统计数据。
——马克.吐温】

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里。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让这个世界的各种信息,大多变成了计算机上的一串数字。

巨龙:数字的真相与骗局

收集统计数据复杂而又精细,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偏差。即使细节万无一失,最终得到的数据里,也会隐藏大量的陷阱。

所以说,数字时代,既充满了清晰真实的数据,同时也充满了谎言。

有的陷阱,是因为数据的片面性造成的,而更多的陷阱,是人为伪造扭曲的。

如果只看公开的各种统计数字,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多困扰。

——数据与实际相差甚远。

比如说,美国的GDP和中国的GDP统计数字(如下图)。我恰好研究了一下世界五百强的数据,2006年,美国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有170家,占据全球的三分之一强;到了2018年,美国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数量是126家,差不多是全球五百强企业的四分之一数量。

这十来年的时间里,美国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少了44家,而且上榜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业绩并没有特别大的提升,很多传统行业的排名还急剧下降了。比如通用汽车、通用电气等等。

美国这10年来,也没有出现更多新的IT巨头企业。最近的巨头Facebook创立于2004年。其实也算不上新创企业。

也就是说,这十几年美国的GDP数字,是怎么涨上来的?反正大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晴雨表。美国这么多企业都被挤出了世界500强,GDP不降反涨,我是不太相信的了。——作为类比,日本的GDP实际上停滞不前,与日本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减少,有对应的关系。

巨龙:数字的真相与骗局

——数据的片面性

前几年,福耀玻璃在美国投资建厂。当时各种舆论很是热炒了一阵子,把企业搬离中国,迁往美国当做了一种宣传。

各种报告文章,甚至有数据指出,美国的生产成本,已经低于中国。这实在是让我吃了一惊,后来仔细看数据,原来是因为玻璃产业是高度消耗能源,美国的天然气价格,因为页岩气的开采,价格大幅降低,因此计算起来,能源成本比中国大陆要低一些。

但是一个产品的生产,产业链的综合成本,可远远不止能源一项,包括员工、产业链配套、生活设施配套、物流成本、税收成本、市场规模等等。

人家不管这些,只找对自己最有利的数据来说事。富士康要去美国办厂,一波三折折腾了两年多,总统还亲自给奠基剪彩的工厂,到现在也只是搞成了一栋不大的楼。——现实可比数据更好打脸。

片面性的数据,其实让人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如果按照这一类片面的数据去决策,往往就会掉到坑里。

比如说发达国家的物价,总是拿工业品的价格来说事,由于各国税收不一样,很多工业品的零售价格,特别是奢侈品一类的价格,西方国家是偏低的;但是现代生活的人们,服务费其实占比很高,这方面中国大陆就有很强的低价优势。而在比较物价的时候,各种鼓吹西方优越性的文章,就故意忽略了这一点。

——比片面性和误差最可恨的,乃是人为扭曲数据

人为扭曲数据,无处不在。因为人们相信数据,尤其是相信英美媒体公布的各种调查、排名和统计。

而这一类的数据,除了明显的英美优先,更成为他们操控舆论的一种手段。

比如大学排名,中国大陆的985高校,明显在国际上地位偏低。否则,以中国人才的能力,不可能支撑中国经济连年增长,更不可能在武器装备、通讯、制造、软件等领域,取得如此广泛丰硕的成果。

除了硬性指标(比如发电量),所有人文软科学的数据,包括财经数据,中国都会占据特别劣势的地位。

前几年,美国著名的评级机构穆迪(喜闻乐见CEO被印度裔占领),曾经把中国的多家政府国企债务评级为负面,欧洲债务危机的时候,希腊评级在当时比中国还高,可见这一类组织的客观性。

........

针对这一类的数字扭曲和数字欺骗,我打算最近写一个系列的文章。也许会得罪不少人,毕竟这些评级数据,都打着“权威结构”的嘴脸。然而,“流量即陷阱”,特别是英美精心推送的流量,揭露一些数据背后的骗局,再对比一些真实的数据分析,给大家提供一个特别的思考这个世界的角度。

中美GDP解读

说到数字的真相和骗局,这个系列文章,我不打算写太多的理论和思辨。而是围绕几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

巨龙:数字的真相与骗局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情要一分为二地看。那么,我们就用一分为二的思维,看一个很重要的数字,那就是中美的GDP。理解了中美的GDP数字里的真相,其实就理解了半个世界。

毕竟,能够看清世界第一大、第二大经济体里的GDP的两面,这个世界大部分的经济问题,都不会太难懂。

首先来看数字,数字来自于官方发布,大家援引用得比较多。各种权威媒体,也是参照这个来做推导和结论。

2018年,全球GDP总值为81万亿美元,在这全世界81万亿美元的GDP总值中,美国独占19.36万亿,将近四分之一,美国的人均GDP更是达到5.99万美元,接近6万美元。毫无疑问,美国是目前世界第一经济体系。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系,2017年,中国的GDP总值为12.25万亿美元,而中国大陆人口约为13亿多人,这样算中国的人均GDP就不到9000美元,数字上是全球人均GDP水平的82.69%,是美国人均GDP水平的14.72%,稍落后于世界水平,远落后于美国。

中国的GDP数字,2018年的数字,比2017年的当然要高,差不多接近1万美元水平,当然也只是相当于美国的六分之一,总量不到14万亿美元。

巨龙:数字的真相与骗局

所以,说到人均,我们距离美国实在太远了。“中国威胁论”是绝对不成立的,那么美国精英认为中国是对手,难道是得了“失心疯”?

但是,更具体的数字,美国精英阶层的确乐观不起来,因为无论是发电量、钢铁产量、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工业品产量、货物吞吐量,甚至包括外贸进出口数量,中国都已经遥遥领先,甚至是一国碾压外国的节奏。

那么,中美的GDP比较,有多少真实性?有多少欺骗性?一概否认,肯定是不对的;全盘接受,也肯定有地方出了问题。这就需要一分为二地看,要看GDP总量,看人均,也要看质量,看构成,看平衡,还要看未来的潜力,以及最重要最重要的,到底有多少扭曲的成分,哪些部分的扭曲的?

中美GDP数据的真实性一面

如果说,中美的GDP有造假的一面,但是,绝对不能否定,美国的人均GDP,的确数字很高,而且是相当真实的高。

中美人均GDP对比,美国的真实性的高,体现在人力劳动成本和报酬上。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美国麦当劳的小时工,每个小时的工资是9-15美元左右。在美国,iphone8的售价,大约是699美元起价。在麦当劳打工差不多70个小时,就可以买得起一部iphone8。按照每天工作8个小时计算,大约7-8天,就可以买得起一部正版的iphone8。

巨龙:数字的真相与骗局

(大量普通美国白人在麦当劳工作......)

相反,在中国同样的在麦当劳(包括肯德基)做小时工,每个小时大约是8-10元人民币。做够八个小时,每天也就是60-80元左右。Iphone的中国售价,大约是5000-6000元人民币,在中国要工作70天左右。

同样都是在快餐店打工,差不多的劳动强度(甚至中国的麦当劳强度还要高),按照收入来计算,美国人的人均GDP,大约相当于中国的8-10倍。

以全球同质化的工业品购买力(比如,汽车、手机、电脑等等),美国的劳动GDP是真实的,中国的劳动GDP,也是真实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奢侈品价格,因为关税的原因,实际上的价格,要比美国还要贵很多。例如奔驰S450轿车,在中国的零售价格,达到了120万人民币以上,同样的车在美国的零售价格,大概是9万美元起步,中国的售价,相当于美国的两倍左右。

所以,美国的GDP有其相当真实的一面,特别是以工业品价格/劳动所得相比,美国人通过劳动获得的美元,在购买工业品方面(包括大部分农产品),有坚实的价值基础。

所以,说美国GDP造假,并不是全面的。人家的的确确有“帝国红利”在支撑,同样时间和同样强度的劳动,美国普通人能够获得的工业品购买力,实际上的确相当于中国人的几倍以上。

“帝国红利”的正反面

美国人为什么能够享受那么高的“劳动力”报酬?为什么能够拥有那么高的人均GDP?这和几个方面有关:

——美帝的美元霸权,与此对应的当然还有军事霸权、金融霸权、经济霸权等等。明知道美元有很大的泡沫,但是为了国际交易,为了购买原油,甚至仅仅是为了避免被美国打或者制裁,大家也不得不用美元结算。因此,美国人可以用很少的劳动量,换取别人更多的劳动量,美元霸权的红利的确巨大。(比如端盘子换手机)。

巨龙:数字的真相与骗局

——美国产业链的优势,特别是科技上的优势。实际上全世界最赚钱的买卖,基本都是美国人在把持。这其中包括金融、IT互联网、高端制造业、教育产业、媒体舆论、电影游戏、知识产权等等,即使是农业产业,美国人的人均效率也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这奠定了美国大公司高端地位,像美国的苹果公司、微软公司、谷歌公司等等,人均产值都是百万美元以上,比如苹果公司,人均创造利润接近200万美元。与此对应的是华为,人均产值大约是400多万人民币(7000亿销售额,18万员工),利润就远远不如。很明显,美国的顶级公司,赚钱能力仍然远远强于中国的同行。美国高端公司这种超高的产值,从根本上拉高了美国的人均GDP。更不要说,美国还有那么强大的金融能力,赚钱也是滚滚而来。美国还有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这中间的操控利润,油水更是滚滚。

巨龙:数字的真相与骗局

——美国的高端服务业,也有极高的价格体系。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律师、医生和金融服务业,律师这个行业,给美国创造了过万亿美元的GDP价值。而医药行业,更是创造了十几家的世界五百强企业。金融服务业就更不必说,全球那么多公司上市、融资、并购、股票操控、期货等等,基本都要经过华尔街那帮人的手,雁过拔毛,肉过抹油,甚至还可以玩庞氏骗局,搞全球诈骗。

——“战争红利”和军工复合体,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是一条很长的食物链,每年全球第一大的军费,养肥了整个行业体系。与此同时,通过霸权的影响,也诞生了一条长长的全球食物链。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协会分析了全球最大的100家军火贸易公司,他们发现美国的军火企业的军火贸易额占到了全球58%。全球最大的10家军火贸易公司中,只有三家不在美国。与此对应的是,中国2016年在全球的军火市场份额,只有6.2%。军火行业的利润率,大家也多少心中有数。这也是支撑美国人均高GDP的出色台柱子。

巨龙:数字的真相与骗局

——还有全球的“剪羊毛”福利。这个就不展开讲,美国在全球制造的那么多金融危机,然后趁机低价收购他国的核心资产,这个操作比比皆是......

......

因此,概括起来。美国的人均高GDP,其实上是建立在坚实的霸权基础之上,建立在高端盈利性极强的产业链基础上,有很强的支撑力,而且美国人的收入,也有强大的购买力支撑,并非完全作假。

但是,事有两面,美国这种高GDP,其实也有非常严重的后果:

——产业链不平衡,新兴产业,特别是IT产业,可以全球收割利益,又经常把钱放在海外避税,对传统产业造成了严重的价值冲击,几业兴旺百业衰,在利润的指挥棒作用下,汽车、飞机、一般制造业,既没有得到良好的金融支持,又没有更多的优秀人才队伍,越来越失血。导致美国产业的空心化,空有高额的GDP,很多产业能力在急剧丧失。(波音的事,事出必然,包括现在航母制造能力,也在急剧倒退)

——高失业率和严重的贫富差距。有的数字,平均看起来很好看,具体一分析,其实问题很严重。比如马云一年赚100亿,和1000个普通人人一平均,每个人似乎都赚了1000万,实际上“平均”或者“被平均”,严重扭曲了财富的真相。美国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源也是来自于此。财富虽多,中产阶级以下,很难沾光。

——大量的“痛苦GDP”,很多行业高企的GDP,实际上是行业垄断带来的高价格,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其实是“痛苦GDP”,比如美国律师行业的一万亿美元以上GDP,对社会生产的正面作用,其实并没有多大,也并没有带来必然性的社会公平正义,而是养肥了一大批以诉讼为业的律师,而且消耗了社会上大量的“精英人才”。又比如医疗医药这个行当,实际上已经构成了美国财政上,仅次于军费开支的大黑洞。医药公司的滚滚利润,还有医生行业的高价值,其实都是建立在美国人以及国家沉重的医疗负担上。

巨龙:数字的真相与骗局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我不是药神》的美国原版)

——高昂的社会服务成本,让美国人看上去收入挺高,但是钱也不经花。毕竟买Iphone、买汽车,这种大宗消费,可是一年或者几年,甚至十来年才消费这么一回,但是生活的各种服务,包括寄快递、理发、下馆子、看个病、上个学什么的,这种日常生活,差不多经常要面对的开支,成本就已经高得不得了。如果不考虑工业品的购买,单单以购买服务为计算价格,美元的价值,最多也就是一美元对应2-3元人民币,极端的情况下,可能也就是1美元当一元人民币来用了。比如上大学,好多大学一年都要几万美元,这个费用可比中国的大学高了很多。

发展到今天,以中美的普通民众而论。在消费体系中,服务消费占据多少?工业品购买占据多少?论买工业品,美国人的收入是占优的;论及服务的丰富,以及服务的价格,中国人就舒服多了。起码读大学,普通中国家庭要比美国普通家庭轻松得多。

美国的服务业占据整个国民GDP 80%以上,这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数据扭曲和社会财富的虚化。

美国虚胖的GDP和财富“虚化”

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是什么,真正的力量是什么?服务业高企,实体经济占比很低的GDP,到底是真实的财富,还是虚高的财富,或者是“虚化”的财富?

在肯定美国GDP的正面以后,我们不妨看看美国虚高的GDP,里面的水分和“虚化”。

首先,美国的大部分GDP,并不创造真实资产,更没有财富沉淀。大部分的服务业,只是为人服务的,并不会沉淀真实的物质财富。因此,以美国GDP之高,每年积累下来的基础设施、军事装备(在吃老本了)、房屋建筑........其实是非常少的,军工行业的GDP那么高,实际上美国的军事装备,已经在吃老本了,未来10年以后,能够不能够维持眼下的海军规模,都存疑。再比如,纽约市的GDP很高,但是连维护保养地铁,都做得很差。(建议网络上搜索一下美国地铁......)

巨龙:数字的真相与骗局

(纽约地铁)

其次,美国的很多GDP,都被各路资本家和IT新贵们瓜分殆尽,而且带出美国放在离岸账户上,美国国家和普通人,并没有从中得到好处。这个问题,在前几天讨论老钱、新钱的文章里,都已经详细说过。这部分财富,可以说很多和美国已经没有多大关系,甚至已经是美国的债务。

再有就是美国的GDP虚高和扭曲了。为了保持对“中国”的GDP领先优势,从奥巴马时代开始,就有意识地改变了统计方式。到了后来,这种扭曲到了几乎畸形的地步。比如中国钢铁和水泥产业,占据世界一半以上产能。但是每年中国建筑创造的GDP,反不如美国高。2016年,美国建筑业GDP是8000亿美元,而中国的建筑业GDP是7500亿美元。以实物计算,恐怕中国的建筑完工量,要相当于美国的几十倍以上。

巨龙:数字的真相与骗局

当然,对于美国的这种数据扭曲和虚高。中国向来是一笑置之,并不打算纠正。一来我们在高端产业,的确有很长的路要走,像苹果这样利润滚滚的企业,中国还没有出现,很赚钱的阿里公司,人均利润也不过苹果四分之一,而且资本增值利益,大部分都在美国股市上。二来嘛,我们要坚持“发展中国家”一百年不动摇,数字的高低,其实并没有人民幸福、就业充分、基础设施发达、生活便利这些东西重要。

既然美帝国这么享受高GDP数据,就让他们趟在这些数据上,好好地嗨下去.......而我们,扎扎实实做实体经济,GDP高不高顺其自然增长,我们的目标是人人有活干,大家有饭吃........

关于中国的GDP

关于中美之间的GDP对比,上一篇文章,我从正反两个方面,做了不同的角度分析。

美国的GDP,既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特别是霸权的支撑;更有其不合理的一面,特别是服务行业占比过高,实体经济虚化,国家财富积累少,贫富差距悬殊,同时由于高昂的服务成本,普通人的钱在服务享受上,并不经花,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人喜欢DIY,其实也是无奈。

还有一个朋友提醒了我一下,美国的名义工资不低,但是到手的工资,往往各种税费要扣去4成,收入越高的税费越高,实际到手的并不多。而富豪们都有各种办法在海外避税,反而税率很低,巴菲特为此还装13,说美国的税率不合理,他的税率比秘书还低得多。

也就是说,在美国,其实承担税负最重的是中产阶级。富人避税,穷人还要补贴,企业更是海外避税大户。身为中产阶级,果然是支撑美国的“中坚力量”。

那么,把目光对准中国,中国的GDP应该怎么样来解读?因为按照人均GDP计算,中国是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种种迹象又表明中国并没有那么落后,比如在基础设施领域,中国几乎不逊色于发达国家,以至于很多人到了西方国家以后,感慨发达国家也不过如此;而在先进军事装备追赶上,中国一直在瞄准世界先进;比如在人均居住面积上,中国也比很多国家要好;至于在吃方面,似乎中国人吃得也不差,起码人均GDP远超中国的日本人,都很少有人能够像中国人这样随便吃西瓜......

人均一万美元左右的GDP,拿来放在全世界作为对比,大概也就是土耳其、巴西、马来西亚、墨西哥这样的国家。可是,即使是鼓吹国外如何好的大V们,也很少拿中国和这几个国家来对比。

关于中国的GDP,得结合中国的国情来谈。

首先还是得谈一下税负,中国当然也有个人所得税,很多单位也的的确确让员工缴纳足额的所得税。领取工资的个人,工资越高,缴纳所得税越多,这也是事实。但是真实的情形,中国只有2%的人口在缴纳所得税。京沪以千亿元的个税收入领先全国,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四成左右(所以富人和高薪职位也集中在这里)。全国的个人所得税,2016年也刚过万亿元大关。也就是说,只要每年缴纳800元个人所得税,你就达到了平均水准。如果按照家庭成员都算上,顶天不过两三千元。

所以,澄清一下“中国税负高”的错误观念。中国的所得税,其实大部分真的是有钱人在缴纳,并没有大面积扩散给普通收入的人群。2%的人口(换算约3000万),缴纳了上万亿的所得税,人均算下来,3万多元,也就是中国工资所得比较高的个人,承担的税务负担会重一些。——这也符合所得税调剂贫富的初衷。

中国的GDP和美国的GDP数字相比,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因为中国国企和央企的底子,中国的GDP数字,实际上隐含的全民“福利”还是很高的。

一、中国国企和央企,承担了纳税的大头。比如广东省,早些年其实都是国企承担税负大头,华为一直到2008年左右,在广东省企业纳税额榜单上,排名也不过20多。一直到这些年,华为真正发展壮大以后,2017年缴税700多亿。在中国支撑国家财政基础的,主要是一些央企巨头,比如四大国有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等。国家有充足的税源,也就能够对民营企业实行相对宽松的税收政策,对很多小微企业,征收的税也比较少(连GDP统计,也往往忽略这些小微企业),关于个人所得税也是如此。(当然各地情形也完全不一样.......)

二、中国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基本都是央企和央企来承担,特别是交通、电力、铁路、通讯、民航、港口、银行等等核心产业,一来可以稳定经济基础,因为这些企业不会被世界周期性经济危机击垮,二来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实行不计成本的普惠建设,保证了电力、交通、通讯的高覆盖率,而且保证合理的低价让每个人都能够用得起,这实际上上等于变相提升了国民的福利,让中国人在GDP数字并不高的条件下,享受到了很多发达国家都没有的福利,诸如通讯、交通、电力等等条件。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得非常明显。

三、从中国的生活环境来看,除了很多地方环境污染问题比较重,其他诸如社会治安、医疗便利、社会公平(特别是教育公平)等诸多方面来看,同样由于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的水准也远在很多人均GDP一万美元的国家之上。

四、从住房来看,虽然大家都诟病房价高企,买不起房,但是这部分人群,很多都是新进入城市的新市民,或者是大学毕业想留在城市需要买房的群体。有意思的是,虽然中国房地产的总价值,高达GDP的4倍多。但是每年房地产创造的GDP,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不足7%。也就是说,中国的财富主要沉淀在房地产上,但是并不占据社会过多的流动性——用直白的话来说,中国的房地产,很多都是有价值,但是并不用于交换,这锁死了很多的财富和流动性。同时,中国每年正常的经济活动,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这可是非常高明的金融手段,当然很多收入不高父辈积累不多的年轻人,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话,因为“房子”的问题,要背负很沉重的压力,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一代阶层升级最难跨越的一道坎。

不说社会公平,不谈基础设施,不讲社会安全,不说物价水准,单纯比较GDP数字,显然对中国是很不公正的。即以交通价格来计算,中国的高铁价格,大约相当于国外的四分之一左右。在中国,如果一个人月收入一万人民币,并且经常搭乘高铁,这种价格优势就很明显了,等于享受了相当于国外2-3万(3000-4000美元)收入群体的交通福利。如果比较更多的服务性的开支,月入2-3万的家庭,如果没有背负很沉重的房贷负担,那么实际上生活质量并不比国外的普通中产家庭低多少(人家也是几千美元要养一家人,生活并不会轻松)。

更何况,中国的GDP数字里,还有非常多的隐藏成分。这个方面,其实有一个数据是非常厉害的,那就是移动支付的金额。2018年移动支付金额达277万亿元。有一些移动支付,并不会产生商业交易,比如抢红包、家庭成员转账、货币兑换等等,但即使按照30%的数字,作为正常的商业往来成交,每年都有将近一百万亿人民币在移动支付上往来。而实际上,大额的银行交易,比如公司之间的转账,大多数还是用银行转账的方式,移动支付并不是中国金融账目往来的全部。

所以,中国的真实GDP或者人均GDP,很多人都明白数字是低估的。以中国的明面上的GDP数量,不可能很多工业品产量占据世界一半,实物生产也相当于很多个发达国家的总和。前几年以来,一直有各种自媒体,还有网络文章,鼓动拿着人民币去兑换美元,甚至移居海外,以此转移中国的财富。而我一直很坚定地相信,中国的人民币会一直很坚挺,因为中国的GDP远比统计数要大很多,货币并没有超发。——或者说,超发货币的是西方,特别是美国,美国政府的债务并没有多少实物资产对应,而中国存量的社会资产,以及强大的物质生产能力,肯定能够支持住人民币的汇率。

中国的GDP具体低估多少,平价购买力是一个指标,不过我们一般也很少使用。因为这个指标对西方不利,对中国隐藏实力也不利。按照我个人估算,中国是拿着1万美元统计数字的GDP,享受的是不低于人均GDP2万美元的很多国家的生活水准,同时瞄准的超越对象,是人均达到6万美元的那一个.......数字是肯定有扭曲的,不过真相也许只有一个,短时间,不想拿GDP数字,逼着某个国家翻盘掀桌子......

排名和评级的陷阱

乡岗大学和乡岗中文大学,一度在国际排名上,领先于中国内地的北大和清华。

我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种国际排名的大坑,以前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批判这种国际排名的陷阱。后来也有一位朋友,曾经在乡岗大学读博士后来退学,说我批判的很有道理,当年也是冲着乡岗大学的排名和名气,并且还有高额奖学金去的,真去读书了,才发现远没有宣传那么好,觉得上了当,后来就退学了。

巨龙:数字的真相与骗局

这些年看看乡岗的街头运动,再看看作为主力之一的乡岗大学生,我很难看好这几所乡岗大学的未来。要知道,同样是大学生,现在国内的985大学,很多学生毕业没有几年,都要担纲技术骨干角色,要建设祖国世界,要为人类规划建设未来。

现在想想,国际排名,都是谁排的?主要是英美国家,尤其是美国,排行榜单,其实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话语权。其实除了这种排名以外,在金融行业领域的评级,也是美国金融霸权话语权的体现,美国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并称为国际三大排名结构,实现了美国对全世界金融评级的垄断地位。

美国的三大金融机构给出的评级,到底有多厉害?对于小国家来说,三大评级机构能够给出的负面评级,可以达到金融核弹级的杀伤效果,尤其是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恰当时机出现的评级下降,相当于往伤口里灌注毒药(已经不是伤口撒盐可以形容的了),把人往死里整,很少有国家能够顶得住这种杀伤力。

《国家破产之日》是一部反映1998年韩国金融时期的电影。其中有几个片段,充分体现了这种评级的威力,在电影的开头部分,就是美国摩根斯坦利公司,发出邮件,要求撤出在韩国的所有投资,在危机爆发最关键的时刻,韩国向IMF求助,而在谈判的过程中,美国方面非常“适时”地下调了韩国国家债券的信用评级(直接评为垃圾债券级)。此举导致韩国人在谈判过程中,几乎完全任人宰割。——这个片子几乎带有纪录片性质,很多场景都是还原当时的情形,推荐一看。

在全球所有的金融危机中,美国三大评级机构都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这种在危机中“趁火打劫”的行径,充分体现了“海盗本色”。全世界任何金融开放的国家,只要显露出一点点的金融不健康的迹象,几乎都逃不过这种连环套的操作。即使是所谓的英美一家,当年英镑也曾经被索罗斯金融狙击过。

时至今日,中国推出全面开放金融的政策,实际上我是捏着一把汗的。过往的历史表明,中国的金融安全,实际上高度依赖于中国体系的金融“防火墙”,你玩你的,我不陪你玩。知道你玩金融赌博,而且常出老千,我就“不赌为赢”。虽然说现在的监管在完善,但是看看国内资本在金融市场的乱象,我很难相信我们的监管水平,能够驯服得了国际资本,要知道这些国际资本经验老到,资源调动能力极强,而且毫无下限,实力更比国内资本强大得多。此是题外话,以后再展开解读。

美国的三大金融评级机构,能够有这么大的威力,用得如此之爽,除了美国的金融话语权以外,还和复杂的金融产品有关,众所周知,如今的金融产品已经设计得非常复杂,已经完全要依靠计算机来运算决策,因此三大评级机构给出的数字,相当于金融运算的“初始参数”,国际众多金融公司的自动化交易,资产配置以及风险评估,都大量依靠这些参数。

但是,美国的三大评级机构,并非可靠。更严谨一点地说,美国金融系统的问题,远比制造业更为严重。早在波音造假之前,美国的三大金融评级机构已经大肆造假——即给出完全与事实违背的评级。这导致了2008年的金融大海啸,眼下美国高度的股市泡沫,三大评级机构也脱不了干系。

不光美国评级机构一堆的大坑,国际上各种组织(其实多半都是西方主持或者赞助的),也早就沦为“新自由主义”资本的道具,世界银行的报告(简称世行报告)、IMF的报告、包括联合国发展基金等等,到处都充满了坑。

比如前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曾经撰写过《中国2030》,建议中国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不过改革的内容是降低国企比例,提高经济的自由度和开放度。整篇报告提出四点建议,即国企更加商业化、银行利率自由化、降低私营企业准入壁垒、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等四项改革举措。除了最后一项,近乎于喊口号的“zh zi正确”,其他的毫无疑问都是毒药,当年拿来药翻前苏联,如今换汤不换药再对中国搞一轮。

在中国改开几十年中,“与国际接轨”几乎成了一个名词,代表着先进、洋气、正规等等。如何与国际接轨?那就是按照洋人制定的国际指标来。比如大学的国际化,就是留学生比例高低。那正好合适,我想方设法吸引更多的留学生过来就是,给钱给待遇,学业要求也低,入学门槛更低,只要不是中国人,多多益善。反正符合国际标准,教育经费就多多,钱多不烫手,用钱总比挣钱爽。

这种“国际标准”的亏,其实在中国早年的历史上,吃过无数的大亏。但是,也制造了无比巨大的利益群体。我曾经写过文章,光英语培训,每年都是巨大无比的买卖,更不要说移民机构了,“崇洋媚外”本身就是一条巨大的利益产业链——更不要说各种买办利益集团。

既然“崇洋媚外”是如此巨大的买卖,又有这么巨大的利益在其中。那么引用洋人的报告、洋人的数据、洋人的概念、洋人的学术、参照洋人的标准.......自然就蔚然成风,京城顶级学堂顶级学术机构,大抵如此。到了下面,自然上行下效,你敢跪膝盖,我敢五体投地地跪。反正符合“国际标准”就是好的,自己的东西就是“土的,不入流”的,不跪的没好处,说不定还被各种小鞋,经费还少;吹嘘国外的好,还显得自己见过世面,好处也多拿,经费也不少给。

连北美崔哥都说,最爱美国的群体,在中国而不是在美国。西方人出观点,中国人自然有肉喇叭帮他们扩大影响。所以,西方人挖的陷阱,中国的舆论场上,就有很多带路党,主动带中国人去跳这些坑。只要西方引导什么热点,国内的舆论场一般都会跟上,形成特有的中国舆论怪相。

所以,在短期内,我们的周围,都会充斥着各种来自西方的排名、报告、数据等等。当然,在一些中国比较强项的“硬项目”的数据指标上,西方人常常是主动回避的,比如中国基础设施、高铁、扶贫、教育等等。

更有意思的是,国际上各种排名,除了产量产能的数据,所有与中国有关的数据,几乎都是“一黑到底”。

——比如,国际竞争力排名。中国都在几十名开外。什么新加坡、瑞士往往都排名很靠前。我一直在想,国际竞争力,难道国家规模国际整体力量,不算竞争力的一部分么?另外,国际竞争力排名几十名的国家,为何会被美国列为竞争对手?

——幸福指数排名,这个就更坑了。什么印度、尼泊尔,排名都在中国之上。连老挝的幸福指数,都要高于中国人。当然,你要说这很对,我也无话可说。恒河水欢迎你.......

——大学排名和各种教育排名,这个其实坑最大。英美的大学,包括澳大利亚的大学,排名都非常靠前。基本都是五眼国家唱主角。德国日本技术如此发达,高校却很少能够排到前面,俄罗斯的大学也难上榜单。倒是很多殖民地色彩浓厚的大学,比如乡岗的、新加坡的,国际排名相当高。......顺便说一声,这中间有无数的留学培训中介机构,在其中赚得盆满钵满。至于这坑有多大,我以后专门写一个.....

........

我现在看各种“国际指标”、各种“国际排名”,只要和中国有关,大半都是当笑话看。但是各种权威的机构,各种权威的学术报告,甚至我们的很多官媒,也热衷于引用这些数据,引用这些排名。比如国外给出的各种大学排名。

其实,有一项指标,是最权威最有说服力的,一般人想上还上不了的。那才是真正的实力,那才是真正的王者。那就是美国制裁名单,美国实体名单。被敌人称赞意得志满,那是小人得志,把敌人逼疯逼得跳脚,那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排行榜。

【巨龙,察网专栏作家。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龙语天下事”,授权察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