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美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时刻:1869年5月10日,第一条横贯大陆铁路(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在犹他州普瑞蒙特瑞(Promontory)竣工。
那一天标志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曾经需要耗时数月的危险旅程,如今可以在一周内完成,给这个四分五裂的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一场革命。
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Central Pacific)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Union Pacific Railroads)的领导人齐聚一堂,庆祝铁路轨道的接通。创办了斯坦福大学的商业大鳄、政治领袖利兰·斯坦福(Leland Stanford)把一根仪式性的金道钉敲入枕木,将铁轨连接了起来。
周五,包括铁路工人后裔在内的华裔社群成员出席了仪式。
周五,包括铁路工人后裔在内的华裔社群成员出席了仪式。 Chang W. Lee/The New York Times
但在仪式上,以及此后数年的叙述中,却看不到修建铁路的众多工人的身影。他们包括占中央太平洋线(Central Pacific line)九成劳动力的约1.5万名华人移民——他们受到了公然的歧视、贬低和遗忘。
幸得这些工人的后裔和学者的不懈努力,如今他们被重新写入这条铁路的历史。在上周五的金道钉仪式150周年纪念中,以及上周在犹他州举行的相关活动上,数千人聚到一起,共同见证这一不朽壮举得到了更完整的描绘。
虞容仪芳在纪念仪式上作开场致辞。
虞容仪芳在纪念仪式上作开场致辞。 Chang W. Lee/The New York Times
“我不胜欣喜,”旧金山作家、美国华人历史学会(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历史学家虞容仪芳(Connie Young Yu)说。她在周五的仪式上发表讲话,向华工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致以敬意。
虞容仪芳的曾祖父曾参与铁路的修筑,母亲是1969年金道钉100周年庆祝仪式举办之时唯一在世的华工后裔。她说一百周年纪念令铁路华工后裔大失所望。华人历史学会主席被从讲话人名单上抹去,时任运输部长约翰·A·沃尔普(John A. Volpe)对华工则是只字未提。
“除了美国人,还有谁能在12小时内铺设完10英里的铁轨?”这是他的一句名言。
事实上,完成这项壮举的,是华工和苏格兰工人。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华工将面临反移民情绪和暴力事件的日益上升,并被1882年《排华法案》禁止入籍。
在周五的仪式上,交通部长赵小兰(Elaine L. Chao)向多个族群的劳工表达了敬意,她是首个担任该职位的华裔。赵小兰表示,除华工外,当时有许多爱尔兰移民、内战老兵、摩门教徒、非裔美国人和印第安人。
在另一场活动中,芭芭拉·钱帮唐·李(中)盛“腊肉”(用晒干的海货与腌肉制成的菜肴)。后者根据他对铁路华工所吃食物的研究烹制了一餐饭。
在另一场活动中,芭芭拉·钱帮唐·李(中)盛“腊肉”(用晒干的海货与腌肉制成的菜肴)。后者根据他对铁路华工所吃食物的研究烹制了一餐饭。 Chang W. Lee/The New York Times
美洲原住民社群自然也因铁路的修建以及随之而来的向西扩张被赶出家园史密森尼博物院(Smithsonian)正在举办的一场持续至明年的华工展览也强调了美洲原住民的经历。
赵小兰表示,华工的成就令人心酸,因为许多人没有机会成为公民,有关他们存在的记录也很难留存下来。
但她说,他们所完成的工程壮举,却“和连通当今世界的数字革命有着同等重要的影响”。
参与庆祝活动的人。
参与庆祝活动的人。 Chang W. Lee/The New York Times
对华工贡献的重新关注主要归功于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家张少书(Gordon H. Chang),他曾花几十年时间研究华工历史,并担任北美铁路华工研究项目(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in North America Project)联席主任。
[延伸阅读关于张少书的新书:《金山的幽灵:华人建造横贯铁路的史诗故事》(Ghosts of Gold Mountain: The Epic Story of the Chinese Who Built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的相关内容。]
张少书指出,对许多铁路工人后裔而言,150周年纪念活动是他们还原家人和社群历史的毕生努力的一个大结局。但对他而言,这也是个开始。
“我很兴奋地看到,由于对这段历史的关注,更多的人将走上前来,贡献出一些散碎资料与文献,”他说。
铁路华工的后代特伦斯·陈试图想象150年前他祖先的经历。
铁路华工的后代特伦斯·陈试图想象150年前他祖先的经历。 Chang W. Lee/The New York Times
张少书写道,华工承担了其中一些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包括打通内华达山脉(Sierra Nevada)。据信有数百人因此丧命。但他们的经历却几乎没有被记录下来。
张少书同斯坦福大学英语和人文学科教授谢莉·费希尔·菲什金(Shelley Fisher Fishkin)开展了艰巨的研究工作,以填补这一空白,他们参考了历史照片和实物,对工人后裔的采访,以及新闻报道和业务记录。
将研究中心设在斯坦福大学本身就值得注意。中央太平洋线的关键投资人斯坦福本人曾诋毁华人移民,称他们是“劣等种族”,多年后他却雇用了成千上万名华工。
一个人从一处拱形岩层下走过,当年修建铁路的华工曾在下面露宿。
一个人从一处拱形岩层下走过,当年修建铁路的华工曾在下面露宿。 Chang W. Lee/The New York Times
张少书写道,尽管工作时间更长,他们却领着低于白人工人的薪水,承担着铁路中最艰险的路段,且以工作出色闻名,斯坦福后来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我痛心却又清楚地知道,利兰·斯坦福通过对华工的使用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张少书在周五发表在《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上的一则观点文章中写道。
“但我也会努力铭记,斯坦福大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那些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