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黑木崖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美国的“文革”:比苏联好不到哪儿去,如今却仍有很多人支持
送交者:  2019年02月17日07:17:08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美国的“文革”:比苏联好不到哪儿去,如今却仍有很多人支持 点击:237  作者:审度    来源:今日头条  发布时间:2019-02-16 09:29:54

 

       苏联尤其严肃压抑的政治氛围颇为人们诟病,客观地讲,西方国家在这一方面情况确实要好一些。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类似的情况出现,相对宽松的环境为许多居心叵测的人提供了更大的展示舞台,造成的破坏也难免更严重一些。要在这些事情上较真,美国比苏联绝对好不到哪儿去。

 

二战结束后,苏联曾一度以十分积极的态度寻求同美英等国合作,但后者过分谨慎的态度和一些暗中操作令苏联人极为不满,世界难以避免地滑向冷战的铁幕之下。众所周知,冷战堪称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灾难,然而从一些历史资料中我们又不难看出,美国人从主观上似乎并不十分抵触冷战,他们希望借助它达到一些政治目的。

早在1945年3月,那会儿罗斯福总统还健在时,美国国内发生的一起事件对政府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当年1月26日,有本杂志在文章中涉及了许多政府机密文件中才有的内容,导致美国政府不得不怀疑有人从中作祟,偷偷窃取并泄露机密。为此,联邦调查局闯入杂志编辑部并逮捕了相关人员,随后声称从办公室搜出1700多份机密级和其他密级的政府文件”。6月,特工们再一次光临,又搜查出1069页政府文件,其中有504页是保密性质的。”

 

就在1945年6月6日,美国司法部以“偷窃政府绝密文件”的重罪逮捕了一批官员,实际上情况远没有这么严重。所谓的“机密文件”不过是战时与中国、苏联有联系的美国政府官员保存的报告副本,往小里说,这种行为就像是现在娱乐圈的“爆料”罢了。然而,美国政坛舆论相对宽松,这也绝不是没有底线的,这些“爆料”无意间透露了美国政府对待一些国际事务的态度和未来的战略,这自然会引起高层不满;许多实权派大人物也难免不怀疑政府内部会不会真的被苏联插入了“间谍”。

事情走到这一步远没有到不可控制的地步,但这个趋势却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这得从1939年说起。当年,有个31岁的美国人虚报年龄参加了威斯康辛州第七区巡回法庭法官竞选,借此成为该地区“史上最年轻法官”。这个年轻人名叫约瑟夫·麦卡锡,表面上看,他是一名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实际上,麦卡锡算不上啥角色,他在任期间不学无术,通过编造数据和毫无底线的胡扯糊弄政府和百姓,借助职权之便参与期货投机交易,赌博、酗酒等丑闻更是层出不穷。更夸张的是,麦卡锡竟然为纳粹党做过辩护,想要搏出位,实在是有点太不择手段了一些。

 

麦卡锡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勉勉强强维护着自己的职位,实际上,当时的他已然是摇摇欲坠,如履薄冰。当时,社会各界对麦卡锡的负面评论很多,甚至有不少人坚信,麦卡锡参议员的公文包里随时装着一瓶威士忌酒”,恐怕一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喝一杯。麦卡锡被评为1949年美国最糟糕的参议院,那一年是他政治生涯的最低谷,他也因此需要一个机会来彻底扭转颓势。正巧,我们之前所说的那起事件引发的美国政坛内部的猜忌为麦卡锡搭好了舞台。

1950年2月9日,适逢伟大的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诞辰纪念日,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俄亥俄共和党妇女俱乐部的讲话上放出了“重磅炸弹”:他在讲话时手握一张纸条,声称这是一份有57人的“苏联间谍名单”;除此之外,他一共掌握着205个间谍名字,他们或是苏联一早安插在美国政府内部的卧底,或是已经倒向苏联,但“这些人至今仍在草拟和制定国家政策”。此举一下子在美国国内掀起轩然大波,高层一下子就坐不住了。2天后,麦卡锡高调地给杜鲁门总统和国务卿艾奇逊通电话,要求他们公开对此表态。杜鲁门气得要命,当即大骂麦卡锡:我确信,威斯康星州人民极其遗憾,他们的代表竟是像你这样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不过生气归生气,杜鲁门还是不得不从大局考虑,劝说麦卡锡将名单公开。

 

名单到底是不是真的尚不明了,但首战告捷的麦卡锡才不管这些,继续搅混水,大肆渲染美国政府内部“通敌活动浪潮”情况的严重性。1951年6月14日,麦卡锡又将矛头指向国防部长乔治·马歇尔,称正是因为马歇尔的反对,美军推迟了开辟“第二战场”的行动,从而让苏联如愿对东欧先入为主。麦卡锡将之前美国民主党执政的20年称为“叛国的20年”,把马歇尔称作“叛徒”和“谋杀者”,甚至还专门出书污蔑,后者迫于压力不得不主动辞职。

从1953年开始,麦卡锡团队就像是一伙儿疯狗,抓住谁都要咬一番。专家提出,至少有2000万美国人遭到调查,他们被监视、电话被窃听,连私人信件和包裹都会被拆开检查。不少勇于发表观点批评麦卡锡或是支持受害者的人会被叫去“喝茶”,许多人就此销声匿迹。

 

当年4月,麦卡锡团队开始对美国海外大使馆藏书目录进行清查,75位分量极重的作家的作品被列为禁书,连马克·吐温的作品都成了“危险书籍”。在这种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作品无端沾染了政治色彩,约200万册书籍惨遭剔除,许多城市不得不公开焚毁“任何可疑的书籍和杂志”。

 

文化界仅仅是一个开端,美国国务院、国防部、政府印刷局甚至是许多工厂都没能逃过麦卡锡的魔爪,仅1953年当年,麦卡锡团队就展开了不下600次“调查”,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秩序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时任国务卿的杜勒斯忍无可忍,公开对艾森豪威尔总统表示:许多欧洲领导人似乎认为我们正在麦卡锡的领导下走向美国式的法西斯主义。”也有不少人大肆抨击麦卡锡,干脆把他称为“美国的希特勒”。

当时情况严重到了何种地步呢?说起来还挺搞笑的。几乎全体民众都要接受所谓的“忠诚调查”,有个3岁小孩要为商店拍模特照片,结果被政府告知,只有签署了忠诚宣誓书后才能拿薪水。年轻人找工作的“必修课”之一便是谈谈对苏联和马克思的看法,大学教授如果不在课堂上大骂苏联,那么很有可能会丢掉工作。连名字里带有“红色”字眼公司等机构都被迫改名,如辛辛那提红色棒球队。有人用美式幽默吐槽:按照麦卡锡的说法,连老子早饭喝的汤里都藏着共产主义。整个美国社会被折腾得筋疲力尽,草木皆兵。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美国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造成的破坏甚至更加严重。麦卡锡只不过是个参议院而已,却弄得总统和国务卿这样站在权力顶端的大人物都胆战心惊,把整个国家搅成一潭浑水,实在是太骇人听闻了一点。十分讽刺的是,逼迫这场闹剧结束的并不是司法等国家机关,而是美国人民。

1954年,在“美国陆军——麦卡锡听证会”上,麦卡锡哗众取宠的做法引得陆军不满;后者指责麦卡锡种种越权和违法行为,麦卡锡却故技重施,反而对陆军官员开炮。当麦卡锡以极为刻薄的语言攻击陆军部律师约瑟夫·韦尔奇的一名年轻助手时,性情温和的韦尔奇终于忍耐不住,直接一拍桌子大骂:参议员先生,你还有没有良知?难道你到最后连一点起码的良知也没有保留下来吗?”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听证会是全美直播的,韦尔奇的质问引发了社会共鸣。美国各界早已受够了麦卡锡一伙儿的胡作非为,越来越多的人终于勇敢地发出声音,刹那间,全国上下陷入对麦卡锡的声讨之中。

 

1954年12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弹劾麦卡锡的决议,麦卡锡虽然还能做一些“调查”,但他手中的权力遭到了极大的约束,基本上掀不起大风浪了。由于权力的削弱,麦卡锡调查不断受阻,他也只能靠演讲找一些存在感了。1957年5月2日,仅48岁的麦卡锡因急性肝炎病逝。

这段历史后来被称为“麦卡锡运动”,它当真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胡折腾吗?客观地讲,站在美国政府的立场来看,麦卡锡运动还是稍有可取之处的;例如,在第一轮调查中,麦卡锡团队就揪出了9名政府高官,这些人确实有“通敌行为”。资料显示,早在麦卡锡运动发起之前,美国和英国就联手制定了一个被命名为“维诺娜”的长期计划,目的就是要防止苏联的渗透。维诺娜计划的保密度很高,最初甚至连总统都没有被告知。相比这样的暗箱操作而言,麦卡锡的横空出世不但为政府承担了风险;更重要的是,麦卡锡团队不遗余力的“工作”或许能更好地达到目的。由此不难看出,麦卡锡运动的出现与猖獗并非偶然,美国政府的纵容和有意无意的推动都不可忽视。

 

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来看,麦卡锡运动肯定是瞎搞,堪称一场灾难,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表达了支持,甚至如今也有不少美国人认为它对赢下冷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许多年之后,有名麦卡锡当年的同僚回忆道:为何美国军方会花费大力气,投入巨资把超级秘密部门悄悄搬到亚利桑那州?因为多数大人物相信,原来的安全网早就被苏联间谍攻破了。唯一的选择就是把整个设施从新泽西搬到亚利桑那,因为他们是不会公开承认麦卡锡的指控是正确的。”


0%(0)
0%(0)
  矫枉必过正。只要不过太多  /无内容 - bookmarks 02/17/19 (136)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8: 美国六大情报机构:建议美国人抵制中国
2018: 外国政要向中国祝贺新年,那是指名道姓
2017: 克林顿捅破的窗户纸,川普会撕碎吗?
2017: 8岁孩子也不例外,蒙古国民必须捐,捐钱
2016: 官媒:若美韩对朝采取全面军事行动 中国
2016: 美高官:中美军队差距在缩小 美仍有特殊
2015: 所谓战火再起是因美国支持克钦搅乱中缅
2015: 习近平视察轰六部队 登上轰六K轰炸机体
2014: 日媒:南京当时仅有20万人 屠杀30万人不
2014: 揭秘奥巴马“末日专机” 不怕核爆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