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黑木崖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為什麼清真寺都有個洋蔥頂
送交者:  2018年11月14日21:14:00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為什麼清真寺都有個洋蔥頂

你印象中的清真寺長什麼樣?

搜尋引擎給出的答案,可能體現了很多人的集體記憶—— 世界各地的清真寺總是都長著一個,或者不止一個的大圓頂。

也正因此,很多人會不自覺地將這種大圓頂的建築特徵和「伊斯蘭」、「阿拉伯」之類的概念對等起來,還有不少人相信,這是沙烏地阿拉伯傳來的建築風格。

不過,在世界範圍內,很多宗教建築都有一個巨大的穹頂。在伊斯蘭敘事中,這些共通的圓頂建築甚至還成為了「人類一開始就是穆斯林」的證據。

● 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莫斯科的聖母大教堂、內蒙古的成吉思汗陵以及北京的天壇祈年殿也都是「大圓頂建築」

為什麼很多清真寺都有這種圓頂?這種造型真是源於伊斯蘭的教法嗎?它真的是沙特傳入的嗎?

事實上,今天的清真寺常見的大圓頂並非源自伊斯蘭教傳統。伊斯蘭教最早的幾座清真寺,都沒有大圓頂。

《古蘭經》提到名字的清真寺有三座,即最尊貴的禁寺(又名麥加大清真寺,穆斯林朝覲的最終目的地)、遠寺(又名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和「買士阿雷哈蘭」。它們在建造之初都沒有圓頂,今日的圓頂都是後世加蓋的。

● 「麥加大清真寺」的圓頂是1570年由奧斯曼蘇丹加蓋,「阿克薩清真寺」的圓頂是在8世紀左右由倭馬亞哈里發所修建,「先知清真寺」的圓頂是由1476年馬木留克蘇丹和19世紀的奧斯曼蘇丹加蓋。

而由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在公元622年前後主持修建的「人類歷史上第一座清真寺」——「庫巴清真寺」,在建造之初也同樣沒有大圓頂的構件,主要建築形式還僅僅只是一種簡單的方形庭院。

● 位於沙烏地阿拉伯麥地那的「庫巴清真寺」,1986年被沙烏地阿拉伯政府下令拆毀重建,該圖攝於重建前,當時並沒有高大的圓頂

也就是說,無論是先知還是經典都從來沒有要求過清真寺要修成大圓頂的樣子。

不過,清真寺的樸素歲月很快就迎來了轉變。

公元632年,阿拉伯帝國開始向外擴張。兩年後,征服了敘利亞的穆斯林在隸屬於東羅馬帝國的大馬士革接收了一座大型圓頂教堂——聖約翰教堂,並在幾十年後將其改建為清真寺。由此,世界上才出現了第一座有圓頂的清真寺。

聖約翰教堂的圓頂,正是源於古羅馬的建築技術。羅馬人在世界建築史上久負盛名,利用發券打拱製作圓拱結構正是其最強項。

早在公元126年時,羅馬人就已經能夠利用從西亞人和希臘人那裡學來的建築技術,修建了直徑43米的巨大穹頂的萬神殿,在隨後長達1300多年的時間裡都保持著世界最大穹頂的記錄,至今屹立不倒。

● 羅馬人建於公元126年的大圓頂建築萬神殿,直到今天依然屹立不倒。其穹頂直徑達到43米,這一數據在此後的1300年里一直保持著世界之最的地位

大約在聖約翰教堂被改為清真寺的同一時期,徹底征服了聖城耶路撒冷的倭馬亞君主為了紀念先知默罕默德,在聖城中修建了著名的圓頂清真寺,這也是穆斯林自己建造的第一個有大圓頂的清真寺。而這一造型的選擇,也是為了與當時遍布耶路撒冷的羅馬式教堂保持一致。

● 今天的耶路撒冷圓頂清真寺

也就是從這兩座伊斯蘭教早期名寺開始,源自古羅馬的大圓頂才開始出現了清真寺上。

不過,如果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世界各地的清真寺,並不都是古羅馬式的半球形圓頂。而羅馬式的圓頂,也並非今天一般提及的洋蔥頂。這又是為什麼?

這或許要從清真寺設計外形上的演化過程說起。

從半球頂到洋蔥頭

在漫長的歷史中,除了羅馬,伊斯蘭建築還接受了諸多古文明的影響。這些影響不僅讓清真寺的基本形制不斷發展,也造就了不同地區清真寺不同類型的大圓頂。

● 常見的清真寺大圓頂類型

例如清真寺的宣禮塔,技術源頭可上溯至埃及。

阿拉伯帝國擴展初期,東羅馬帝國的行省埃及被併入伊斯蘭世界。埃及人擅長建造巨大的方尖燈塔,如世界奇觀亞歷山大燈塔。這項技術隨後被用來為清真寺建立高塔。宣禮塔的阿拉伯原名也正是「燈塔」。

不過,對清真寺建築影響最深的還是同一時期進入伊斯蘭世界的大伊朗地區。

西亞人原本就是拱技術的發明人,早在薩珊波斯王朝時期,伊朗南部就矗立起擁有大圓頂和拱門的皇宮,波斯人皈依伊斯蘭後也借這一技術發展出了獨特的陀螺形的「波斯式圓頂」。

● 波斯薩珊王朝皇宮遺址上依稀可見的波斯圓頂殘跡

「波斯庭院」被融化吸收成「伊斯蘭花園」式的園林建築,而波斯帝國在皇宮和神殿上哂玫拇蠊伴T造型也被吸納成一種清真寺的風格。中國最大的清真寺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就是這種大拱門的風格。

● 左:薩珊王朝庫斯魯一世修建的巨大拱頂宮殿 右:艾提尕爾清真寺

此時,穆斯林們也從希臘等古文明中學習建築和數學等有關知識,一座又一座羅馬式和波斯式的大圓頂清真寺不斷被建起。

不過,這一切被蒙古人的崛起打斷了。十三世紀時,穆斯林的花剌子模王朝與塞爾柱帝國先後為蒙古所滅,1258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攻陷巴格達,最終滅亡了延續將近600年的阿拉伯帝國。

然而,蒙古騎兵最終還是被埃及的馬木留克騎兵擊敗。1260年,馬木留克大軍在巴勒斯坦和敘利亞附近的艾因賈魯擊敗蒙古人,蒙古西征就此止步。

這場勝利使得阿拉伯的伊斯蘭文明免於毀滅,也使開羅取代巴格達成為中東的宗教中心,並且發展出了自己的宗教藝術和建築風格,其中當然包括了他們特有的大圓頂。

而留在中亞的蒙古人,則在戰爭不久後皈依了敵人的宗教。15世紀左右,成吉思汗的後裔、波斯語突厥人帖木兒在統一了中亞和西亞的大部分區域之後建立了嶄新的伊斯蘭國家——帖木兒帝國。

自此,蒙古人也開始熱衷於修建高大的圓頂建築,其風格主要體現為對高度的直白追求。在帝國首都撒馬爾罕,最高達到40米的圓頂構成了整個城市的天際線。

● 撒馬爾罕(今屬烏茲別克斯坦)的比比哈努姆清真寺,帖木兒大圓頂建築風格的代表

不過,此時的伊斯蘭世界雖然已經出現了多種大圓頂的建築形制,但始終缺乏自主建造巨大圓頂的核心技術,直到1453年那場改變世界文明史的著名戰役。

隨著羅馬帝國的最後一座城市君士坦丁堡被攻陷,東正教聖座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也作為東羅馬文明的最後遺產被穆斯林所繼承。

當時的奧斯曼帝國蘇丹默罕默德二世,在對這座世界最宏大建築讚嘆之餘,立刻命令皇家建築師對其研究和仿製。這些建築師中,就包括後來享譽全球的建築大師——米馬爾·希南。

● 左:土耳其建築大師米馬爾·希南(Mimar Sinan,1489-1588)的雕像,他出生於基督徒家庭,成年後皈依伊斯蘭教,與米開朗基羅齊名並曾與達文西同事,是清真寺設計史上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右:伊斯坦堡的蘇丹阿哈邁德清真寺(即「藍色清真寺」),希南建築風格的代表作,由他的徒弟設計建造

通過對聖索菲亞大教堂的研究,希南不僅掌握了建造巨大圓頂的技術,還在此後主持修建的建築中融入了包括伊斯蘭風格在內的全新設計理念。在奧斯曼帝國的推動下,二者融合而成的奧斯曼圓頂在當時的穆斯林世界迅速流行開來。

例如,如今在大多數清真寺上都能看到的新月塔尖,就是在這一時期作為奧斯曼帝國的標誌增添上的元素。

而今天中國人熟悉的洋蔥頭式圓頂,其實是源於印度的莫臥兒圓頂。

前文提到的帖木兒帝國的後裔在16世紀時建立了莫臥兒帝國,開始統治大印度地區,也由此將世界化的伊斯蘭文化帶入印度。

1632年,莫臥兒帝國情聖皇帝沙賈汗傾盡國力為亡妻修建了舉世著名的泰姬陵。得益於來自亞歐各地的設計師,其中包括希南的徒弟,這座伊斯蘭陵墓集合了當時主流的伊斯蘭技術和設計,如源自聖索菲亞的多個小頂撐中央大頂的技術風格、正前方的伊斯蘭庭院、中央大拱門、兩側宣禮塔等。

其中最著名的特徵,就是創造出了極富線條感的洋蔥頭圓頂,這一設計很可能是受到了南亞本地曲線式的寺廟風格的影響。

大約在修建泰姬陵的前後時期,莫臥兒帝國也出現了大量具有相似圓頂造型的寺廟或城堡,這種建築風格也開始被稱作「莫臥兒風格」。

● 莫臥兒王朝時期修建的德里紅堡和巴德夏希清真寺

然而唯美的泰姬陵卻成了「伊斯蘭黃金時代」的一抹晚霞,在那時,原本理性寬容的伊斯蘭教已經日趨保守。而世界另一端,舊西羅馬帝國屬地的基督徒們走出漫長的中世紀,籍由學習世界各地的優秀科技而迎來了工業革命。

到了19世紀,莫臥兒帝國被英國殖民者所滅亡。全盛時期的大英帝國如同黃金時代的穆斯林對待異教徒一樣,對南亞穆斯林的建築審美抱有極大熱情,並且不斷融入了近代化工藝。

而莫臥兒式的大圓頂也伴隨著英國殖民者的城市建設,從高貴少見的印度皇家建築成了南亞大眾裝飾,被廣泛傳播到了英帝國的屬地,如馬來西亞。

● 占美清真寺,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1909年由英國殖民者建成。除了莫臥兒式風格外,還能看到當時流行的摩爾風和哥特風的影響

莫臥兒圓頂也被廣泛用於清真寺以外的大型建築,如城門、堡壘、大型市場和政府機關等。馬來西亞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甚至曾像北京蓋大屋頂那樣給大型建築都加了洋蔥頂。

在其自身成為一種建築風格之前,穆斯林之所以執著於為清真寺加蓋圓頂,很大程度是出於實用性考慮。

與佛教低聲誦經或者基督教集體唱詩不同,伊斯蘭教的誦經是高亢悠遠的單人吟誦。隨著清真寺大殿的容量越來越大,如何讓眾多信眾聽清誦經師的聲音成為一大難題。

巨大的圓頂正好能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按照聲學原理,這種穹頂能讓聲音產生更多的回聲,傳播得更遠更久。正因如此,圓頂成為了清真寺最常見的外形構成。

在古代中國和西方殖民者進駐前的東南亞,由於缺乏石材和發券打拱的技術,當地穆斯林就只能用本地的材料和技術來模仿圓頂,或者乾脆建成本地風格。由於技術的限制,寺廟往往規模小、維護困難。比如中國傳統的木製寺廟,需要大量的支撐柱因而內部容量有限,並且動輒毀於火災。

英國殖民結束後,現代的穆斯林設計師們也對莫臥兒圓頂推塵出新,不斷在此基礎上提出更加耐用和美觀和設計方案。伴隨全球化的進程,這種久經時間考驗的莫臥兒圓頂的風格也在全世界流行,甚至很多南亞以外的國家,比如中國。

● 馬來西亞的甘榜勞勿清真寺,建於18世紀,為當時馬來地區較大的清真寺。馬來民族使用了東南亞本地的「金字塔式」的建築工藝來建寺

● 甘肅省某處的回族寺廟。使用了中國的牌坊來取代大拱門,用斗拱技術來建造圓頂

想像與現實交織的清真寺

從世界範圍內來看,在上面提到的眾多大圓頂中,最受歡迎的是奧斯曼式的扁圓頂。無論在中東和東歐,還是在西歐、中亞、東南亞乃至東亞,我們都能看到這種風格的大型清真寺。

● 埃及開羅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德國柏林的塞特利克清真寺、俄羅斯車臣共和國格羅茲尼的艾哈邁德-卡德羅夫清真寺、日本東京的東京大清真寺

然而,在大眾印象中,尤其是中國人的眼中,主要流行於南亞和東南亞的洋蔥頭式的莫臥兒大圓頂卻往往被當做是清真寺的典型代表,這種源於南亞的風格甚至被當做是阿拉伯世界的正統。

造成這種現象的,除了莫臥兒式大圓頂更具辨識度,主要原因很可能還有流行文化造成的認知誤差。

長期以來,阿拉伯歷史文化都未能進入大眾文化視野。1992年上映的取材自《一千零一夜》的動畫片《阿拉丁》第一次滿足了大眾對於阿拉伯風情的想像,很多人關於伊斯蘭文化的第一印象乃至全部印象都來自於此。

其中反覆出現的高大壯觀的洋蔥頂宮殿,自然也就成為了很多人對於「阿拉伯風格宮殿」的深層記憶。

然而,那座宮殿的原型卻是印度的泰姬陵。

1990年初,科威特與伊拉克的戰爭危機迫使迪士尼取消了前往巴格達取景的行程,轉而前往印度城市阿格拉(Agra),動畫里的虛構城市Agrabah正得名於此。在那座城市等待迪士尼的宏偉建築,正是泰姬陵。

在此後的大量流行文化中,洋蔥頭式的莫臥兒大圓頂也一次次地都被當作伊斯蘭建築的代表,甚至直接和阿拉伯風格畫上了等號。

另一方面,如果算上阿富汗,整個大印度地區加上東南亞的穆斯林人口將近9億,占全球16億穆斯林人口的一大半。這些國家都是莫臥兒風格流行的地區,並且與中國交流密切。

同時,它們又是世界主要的人口輸出國,也是中東移民潮前歐美國家主要的穆斯林來源,在歐美國家的南亞穆斯林社區里,更多見的是這種莫臥兒圓頂的清真寺,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大眾的錯誤印象。

事實上,今天沙烏地阿拉伯的建築,很可能是最沒有「阿拉伯風格」的。

在今天的沙特,多數清真寺不再有醒目的大圓頂,不少清真寺甚至沒有圓頂。沙特政府修建的清真寺更是十分前衛和多樣化。

● 當代沙烏地阿拉伯政府修建的不同風格的清真寺。左上至右下依次為:Al-Rahmah寺(吉達,建於1985年,扁圓頂風格);Lady Aysha寺(吉達,當代風格);King Saud寺(吉達,建於1987年,馬木留克圓頂);Imam Turki寺(利雅得,僅一堵樸素的圍牆);King Khalid大寺(利雅得,奇特圓頂);KAFD大寺(利雅得,當代風格)

對外宣傳中,沙特也從未把大圓頂作為國家符號。如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沙特館中,並無圓頂形象。沙特贊助的其他國家清真寺,也多是現代化或者結合本地特色的。

● 巴基斯坦的費薩爾清真寺,1976年由時任沙特國王費薩爾出資1.2億美元建造,因此培養出了大量傾向於沙特的宗教人士。即使如此,這座清真寺也沒有任何圓頂而是一個獨特的帳篷形狀

因此,無論是最初的羅馬式圓頂,還是大眾眼中最具伊斯蘭風格的莫臥兒圓頂,都是伊斯蘭建築千百年來在多文明影響下傳承發展的產物,它們與沙烏地阿拉伯或者「極端伊斯蘭化」毫無關係。

如果僅從建築的形制就來判斷其宗教屬性,甚至其極端化的程度,那麼,很多現代建築就難免尷尬了。


0%(0)
0%(0)
  有啥奇怪的? 世界建筑  /无内容 - 老弄堂 11/15/18 (14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大数据看中国“八大菜系”:谁最受欢迎
2017: 空军证实:歼20战机是"踹门一脚&qu
2016: 上一条商业信息。版主如果觉得不妥就请
2016: 中微子传奇,上篇:4、SN1987a超级赛事
2015: BBC 滚动:法国巴黎连环袭击 当地华人“
2015: 中国人的能力——把高科技卖成白菜Z
2014: 一名老外在FC-31战机模型前,用这种方式
2014: 运20能用来干什么:一设计使其不宜做多
2013: why nyt still accuses Wen, see the l
2013: 中共18届三中全会设国安会 习近平抓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