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黑木崖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Civilian alone 预判中国某型四代机 “一机4型”的研发巨坑
送交者:  2018年02月23日04:55:41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Civilian  alone 预判中国某型四代机 “一机4型”的研发巨坑

       临近2017年末至2018年初这段时间, 国内各大民间军事论坛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略欢躁的话题:  中国两大战斗机研发生产基地围绕着 海军第四代隐身舰载战机选型这一项目展开激烈竞争, 进而引发民间军事论坛的各派军迷簇拥支持力量也展开 “殊死舆论交锋”,  消息反转变化之快速,  舆论战况拉锯变幻之惨烈 只能用“两败俱欢”来形容!
      话题风头之盛,让研发双方 做为看客都倍感目瞪口呆, 不可思议。  在中国美好祥和的春节 前后之际,让各大媒体论坛赚足了流量, 也让广大军迷 激烈热情的爱国主义情怀得以合理的释放和宣泄。 该出书的出书, 能上电视的刷上镜, 刷微博公众号的猛刷, 大小含马甲号一并俱上, 什么将军、教授、学者、大神、爱青、域内外水 军 等等一概不落的全部上阵, 其结果都以互相暗示宣布 自己方胜利而快乐收场。

      借此嘉年华般的机会, Civilian  alone专栏也顺势而下,以博点击之嫌再添上一笔, 为2018年的FY论坛注入自己第一杯水, 释第一片情!


                    主 题 一  ( 三代机的一机多型 )

       现在已经很难找最初的“一机4型”的原始出处在哪了,但交锋的两派却很清晰:一个是31派支持的以鹘鹰为原型,展开空军基本型、教练型、舰载型、电战型的研发; 另一组是20派支持的以威龙为原型展开的空军基本型、双座型、舰载型、加长版对地攻击型的研发。  
       鉴于交锋的激烈, 我们暂且把四代机“一机4型”研发是否存在 撂一边, 看看中国目前正在批量制造使用的三代机里是否 也存在着“一机4型”的现象, 看看这种同时研发 一机多型 的规律是否科学合理并且使用良好。

       早在2013年时, 本人在FY 发的“攘外必先比内”一文中就对此做出过详细推演,对比研究得出过结论:
       当时两大基地中的SF (601+112)在2012年-2013年期间, 旗下主力型号J-11B、J-11BS、J-15、J-16 四大机型几乎同时处于批量生产定型,或处于研发试飞进入部队前的最关键收官阶段, 真是压力山大大大大!
       欲求不满的某行政机构不择时机的压迫SF 此时强行推出31001 和J-15S双座型,效果如何?  现在过了5年, 我们回过头再探讨一下。

        首先

1.          2014年以后观察J-11B、J-11BS基本过关, 总算解决了最初批次的各种问题,得以生产定型。 交付部队使用时数和起落架次得到大幅回升, 战斗力普遍在2016年至2017年达到巅峰状态,值得肯定赞扬。

2.          J-15在这6-7年间通过一出厂就投入部队使用的超常规做法,实现每年小批量生产6-8架, 如今累计达近40架,基本满足16号航母可以一次部署2个舰载机大队达16架的规模, 此时陆上基地还保持有同样规模的训练预备队。 虽然有损失和牺牲,但瑕不掩瑜,开天辟地! 士别三年,令美军同行刮目相看。
        但整体战斗力受制于飞行员选拔、训练战损、 批量生产数量小, 飞机技战术硬件指标不够先进、单艘航母连续训练强度负荷过大、 舰载机综合体系不健全等等……原因, 难以在短期内达到令人满意的跨洋持续部署能力, 试验训练舰名遵其实。

3.          用于替换进口SU-30系列的J-16 通过在2015-2017年集中全力生产交付的方式, 累计生产多达54架以上规模,  得以在2017年末公开在5支部队实施换装并形成战斗力。

       虽然取得以上巨大成绩, 但前提条件代价巨大:延缓停滞鹘鹰和J-15S双座型的开发; 交付部队的J-11B和J-15 技术升级缓慢稍显落伍, J-16先进综合航电整合慢, 难以稳定技术使用状态, 相当长时间制约战斗力生成; 多线多型同时生产, 交付数量和使用状态容易被外界洞察; 极大丧失下一代战机研发的时间优势和战略机遇期。

        其次

        反观CF(611+132), 通过近4年批产一个型号周期的大致规律, 明智的错开了各主力型号大批量的高峰生产时间, 让交付型号线在厂内得以简化优化, 有充足的时间顺利完成生产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和人员培训, 循序完成型号交接和技术升级换代, 给下一代战机研发遭遇的困难解决留出足够的冗余时间。 
        2004年批量交付J-10, 2009年批量J-10A,  2011-2013年开始批量交付J-10S, 2014-2015年批量交付J-10B, 2015年至现在批量交付J-10C, 从2018开始正式批量J-20。
        交付部队的各型战机在当时阶段难以被外界全面掌握, 尤其是2016年后的交付数量和部署地更是变幻莫测。

       所以, 综合对比发现, 在三代机研发生产上采取“同时一机4型”乃至多型 是违背客观规律和不太科学的: 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品控难、冗余不足; 强行上马注定至少有1-2个亚型会被人为拖累延缓, 影响部队先期的学习换装部署计划等等。

-----------------------------------------------------------------------------
  
             主 题 二  ( 四代机的一机多型 )

        现在回到四代机, 这个未经证实的“同时一机4型”到底落在哪家合适呢?  推演一番:

(一)        “一机4型”花落SF  

假设SF (601+112)中标! 我们先看看现在SF 在做什么型号:

1.         J-15BT,配置相控阵雷达和全权限数字电传的单座弹射版(是不是国发暂且不管); 而且军方可能会要求控制好重量让弹射版的也能在滑跃型训练航母上起飞降落。
2.         J-15BST,同样配置的双座弹射版。原来受制于起落重量和型号优先度原因被暂时终止J-15S双座型可能会因弹射器的原因复活。
3.         J-15SD, 双座电子战型号,原因同上, 算弹射双座的扩展亚型
4.         J-15B, 为17号航母配齐舰载机联队而 继续生产的单座AESA战斗升级版。

5.         J-16D, 电子战型号,这个应该快要成了。
6.         J-16H, 海军版的陆基多用途攻击型。这款极大存疑! 本人在FY 发的 另一篇“SF双子塔危局”曾经推演过的型号路线图曾经对此做过 “大胆架构”—— 就是SF 三代机的最终型号线会在J-16和J-15S 两个双座上 产生内部技术型号交汇争锋! 海军如何取舍? 如何与空军协调, 在有限的军费和排产期内获得期待的可用效益将极大考验海军参谋部的 集体智慧。

       上或不上航母,如何保证海军之前一大啪啦陆基机队规模的战斗力完整性将是一个大问题, 海军固定翼战斗机部队如何过渡转型更是一个大问题! 

7.            J-16空军版目前的两个微小子亚型。  从网络渠道搞到的消息: 装备空军的J-16 批次目前有两个微弱的区别, 一款是装备了雷电院研发的AESA雷达(专职擅长对地对海攻击),  另一款装备了14所研发的AESA(多用途兼职空战)。 部队如何使用, 按部署地对面态势做集中部署? 还是混合搭配,现在不得而知。但只要功能有差别, 显示就不一样, 操作流程就有微小区分, 款型就是客观存在的。

8.         J-11B/BS 在引进SU-35 参考做出的后续升级版型号是否存在呢? 传说中的J-11D又是个未知数。

       现在已经有接近8款, 再加进来4型, 这是要逼死SF 的节奏。 原来掉进的大坑还没爬出来, 又掉进来一块大石压在身上, 这是要往死里埋坑啊!
如果说要保持SF 在四代机研发制造的能力, 应该从简做起, 精心规划,集中精力让其优先把最有需求的一款做好, 按科学规律把批量生产搞顺利, 用事实让军方满意, 让军迷满意, 才不会招致持续的口诛笔伐, 营造良好的舆论发展环境和科学的生产流程。



          (二)             “一机4型”花落CF

      CF 之前的发展是一个良性循环, 如果中标“一机4型”会产生一种什么局面呢?

1.         J-10C 近两年还要急需批量生产, 以尽量低的使用费效比替换之前一大批老弱机甚至二代机部队。
2.         J-20A 初次进入部队就展示巨大威力, 由此带来的现实危机感也是巨大的。  一方面需要迅速的铺开装备量以抗衡周边越来越多的四代机F-35, 另一方面急需彻底完善J-20 最初的技战术指标, 争取早日把国产大推力 换代发动机匹配整合, 争取尾部修形, 进一步把“全向低可探测特性”发挥到极致,以全方位的优势赢得与对手平衡倾斜。

      这种发动机更换或巨大修形后的差别 带来性能上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能否可靠获得突破现在仍是未知数, 因此需要继续集中精力谨慎对待。 按照4年一个周期的规律, CF 从2018年至2022年都应该优先解决大批量生产现阶段J-20A 型(尤其是解决发动机国产化问题), 让部队尽最大机会获得对抗的普遍经验和信心,  尽可能以大数量军备消耗战模式 抵消周边部署带来性能对比上的差距。
      1年生产4架,8架也许目前可以做成精品, 但一年造20架还需要谨慎仔细科学管控。 在这件事上, 大家需持冷眼旁观态度, 毕竟这次得到的弯道超车的战略机会百年一遇, 稳妥优先, 前面有兄弟单位活生生的反面例子做教材, 不能掉进同一个大坑。 

3.         如果非要按上级要求发展拓展型号, CF应该与军方高层一起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 在空军基本型、双座型、舰载型、加长版对地攻击型 这4款里 精心规划研究, 简化甚至妥协放弃其中某1-2型, 集中财力物力人力资源攻关其中1-2型。

4.         经推演,J-20S 双座最适合优先用在突破攻关方向。

       首先, CF 有快速成功做出双座构型的经验, 杨总师当年就是靠着搞J-10S 双座奠定其总师接班人 的地位。 时间短, 效率高, 取舍果断,技术指标优化到位,实现了性能和时间,部队口碑上的三成功。

       其次, 双座构型在任务功能拓展上有巨大优势, 最不济也是个教练机、侦察机、 警戒机, 指挥机。 利用J-20 大体量的先天优势可以非常方便的改成散热好的电子战构型、 伙伴加油型, 弹药小型化后还能做对地精确攻击型, 巨大的外挂能力也适合挂载经隐身修型的大型弹药。 如果与海军沟通紧密, 在研发阶段就把海军的需求写入整合,预留各种舰用接口,  适当取舍某些机动性能 来力保隐身和起降性能, 即在陆基版的J-20S 获得初步试飞成功后也非常容易拓展为各种舰载型, 不仅节约时间, 更尊重客观规律, 一步步科学按部就班, 避免掉入堆砌和集中同时应付的陷井。

       最后, 学会妥协取舍,放弃什么加长对地攻击型, 把携带大弹药隐身突防的事全部丢给“大蝙蝠”。 甚至可以把隐身舰载机型项目先主动拱手让与SF , 自己潜心做好备胎。  如果更大更重的J-15BT/S 系列都能 顺利弹射出舰成功降落, 更短更轻更成熟更先进的J-20 难道军方就不会考虑吗?
       --------------------------------------------------------------- 

                  结  束  语

       综上所述, “同时一机4型” 是个巨坑, 是个馊主意, 是个伪命题! 是一个比F-35一机3型还烂的决定! 回避当年活生生的例子不汲取教训, 是大跃进式的盲目乐观在重演。在越来越多懂科学懂技术的有识之士加入军方参谋智囊团, 决策手段和方式也越来越科学的同时, 还出现这类违背客观规律, 不尊重现实条件的事出现简直是匪夷所思。
      不希望SF或CF 任何一家接受这样的研发立项, 谁接谁被搞死。 SF中标就加速其灭亡, CF中标将严重拖其后腿, 好不容易弯道超越建立的优势和良性研发规律 将损失耗尽。

       现在都讲究双向选择, 甲方有权利选择让谁做, 乙方也应当有根据自己的能力接不接的可选项。 招标首先要科学, 竞标才会得出合理的真结果。 如果非要按高层意志强行推进, 动力也许还有, 但阻力绝对很大, 成功很难说, 失败的几率却可以预期。 

        这个事如果一个个来定, 做好一个型号基础再发展下一个倒还可以接受, 同时上4型有如“一女侍4夫, 一夫战4女”般不可饶恕! 套用外交部经常对外说的一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对内也同样适用。


祝各位道友新年吉祥快乐!




                                                                                                                                               色色里
                                                                                                                                   2018年2月22日


       
[attachimg]3238196

[/attachimg]
[attachimg]
3238196[/attachimg]
[attachimg]3238197
[/attachimg]



  • 6.jpg (67.99 KB, 下载次数: 0)



    6.jpg

  • 5.jpg (466.61 KB, 下载次数: 0)



    5.jpg

  • 3.jpg (132.25 KB, 下载次数: 0)



    3.jpg

  • 2.jpg (626.71 KB, 下载次数: 2)



    2.jpg

  • 1.jpg (773.99 KB, 下载次数: 2)



    1.jpg
    Civilian  alone 预判中国某型四代机 “一机4型”的研发巨坑

           临近2017年末至2018年初这段时间, 国内各大民间军事论坛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略欢躁的话题:  中国两大战斗机研发生产基地围绕着 海军第四代隐身舰载战机选型这一项目展开激烈竞争, 进而引发民间军事论坛的各派军迷簇拥支持力量也展开 “殊死舆论交锋”,  消息反转变化之快速,  舆论战况拉锯变幻之惨烈 只能用“两败俱欢”来形容!
          话题风头之盛,让研发双方 做为看客都倍感目瞪口呆, 不可思议。  在中国美好祥和的春节 前后之际,让各大媒体论坛赚足了流量, 也让广大军迷 激烈热情的爱国主义情怀得以合理的释放和宣泄。 该出书的出书, 能上电视的刷上镜, 刷微博公众号的猛刷, 大小含马甲号一并俱上, 什么将军、教授、学者、大神、爱青、域内外水 军 等等一概不落的全部上阵, 其结果都以互相暗示宣布 自己方胜利而快乐收场。

          借此嘉年华般的机会, Civilian  alone专栏也顺势而下,以博点击之嫌再添上一笔, 为2018年的FY论坛注入自己第一杯水, 释第一片情!


                        主 题 一  ( 三代机的一机多型 )

           现在已经很难找最初的“一机4型”的原始出处在哪了,但交锋的两派却很清晰:一个是31派支持的以鹘鹰为原型,展开空军基本型、教练型、舰载型、电战型的研发; 另一组是20派支持的以威龙为原型展开的空军基本型、双座型、舰载型、加长版对地攻击型的研发。  
           鉴于交锋的激烈, 我们暂且把四代机“一机4型”研发是否存在 撂一边, 看看中国目前正在批量制造使用的三代机里是否 也存在着“一机4型”的现象, 看看这种同时研发 一机多型 的规律是否科学合理并且使用良好。

           早在2013年时, 本人在FY 发的“攘外必先比内”一文中就对此做出过详细推演,对比研究得出过结论:
           当时两大基地中的SF (601+112)在2012年-2013年期间, 旗下主力型号J-11B、J-11BS、J-15、J-16 四大机型几乎同时处于批量生产定型,或处于研发试飞进入部队前的最关键收官阶段, 真是压力山大大大大!
           欲求不满的某行政机构不择时机的压迫SF 此时强行推出31001 和J-15S双座型,效果如何?  现在过了5年, 我们回过头再探讨一下。

            首先

    1.          2014年以后观察J-11B、J-11BS基本过关, 总算解决了最初批次的各种问题,得以生产定型。 交付部队使用时数和起落架次得到大幅回升, 战斗力普遍在2016年至2017年达到巅峰状态,值得肯定赞扬。

    2.          J-15在这6-7年间通过一出厂就投入部队使用的超常规做法,实现每年小批量生产6-8架, 如今累计达近40架,基本满足16号航母可以一次部署2个舰载机大队达16架的规模, 此时陆上基地还保持有同样规模的训练预备队。 虽然有损失和牺牲,但瑕不掩瑜,开天辟地! 士别三年,令美军同行刮目相看。
            但整体战斗力受制于飞行员选拔、训练战损、 批量生产数量小, 飞机技战术硬件指标不够先进、单艘航母连续训练强度负荷过大、 舰载机综合体系不健全等等……原因, 难以在短期内达到令人满意的跨洋持续部署能力, 试验训练舰名遵其实。

    3.          用于替换进口SU-30系列的J-16 通过在2015-2017年集中全力生产交付的方式, 累计生产多达54架以上规模,  得以在2017年末公开在5支部队实施换装并形成战斗力。

           虽然取得以上巨大成绩, 但前提条件代价巨大:延缓停滞鹘鹰和J-15S双座型的开发; 交付部队的J-11B和J-15 技术升级缓慢稍显落伍, J-16先进综合航电整合慢, 难以稳定技术使用状态, 相当长时间制约战斗力生成; 多线多型同时生产, 交付数量和使用状态容易被外界洞察; 极大丧失下一代战机研发的时间优势和战略机遇期。

            其次

            反观CF(611+132), 通过近4年批产一个型号周期的大致规律, 明智的错开了各主力型号大批量的高峰生产时间, 让交付型号线在厂内得以简化优化, 有充足的时间顺利完成生产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和人员培训, 循序完成型号交接和技术升级换代, 给下一代战机研发遭遇的困难解决留出足够的冗余时间。 
            2004年批量交付J-10, 2009年批量J-10A,  2011-2013年开始批量交付J-10S, 2014-2015年批量交付J-10B, 2015年至现在批量交付J-10C, 从2018开始正式批量J-20。
            交付部队的各型战机在当时阶段难以被外界全面掌握, 尤其是2016年后的交付数量和部署地更是变幻莫测。

           所以, 综合对比发现, 在三代机研发生产上采取“同时一机4型”乃至多型 是违背客观规律和不太科学的: 压力大、时间紧、任务重、品控难、冗余不足; 强行上马注定至少有1-2个亚型会被人为拖累延缓, 影响部队先期的学习换装部署计划等等。

    -----------------------------------------------------------------------------
      
                 主 题 二  ( 四代机的一机多型 )

            现在回到四代机, 这个未经证实的“同时一机4型”到底落在哪家合适呢?  推演一番:

    (一)        “一机4型”花落SF  

    假设SF (601+112)中标! 我们先看看现在SF 在做什么型号:

    1.         J-15BT,配置相控阵雷达和全权限数字电传的单座弹射版(是不是国发暂且不管); 而且军方可能会要求控制好重量让弹射版的也能在滑跃型训练航母上起飞降落。
    2.         J-15BST,同样配置的双座弹射版。原来受制于起落重量和型号优先度原因被暂时终止J-15S双座型可能会因弹射器的原因复活。
    3.         J-15SD, 双座电子战型号,原因同上, 算弹射双座的扩展亚型
    4.         J-15B, 为17号航母配齐舰载机联队而 继续生产的单座AESA战斗升级版。

    5.         J-16D, 电子战型号,这个应该快要成了。
    6.         J-16H, 海军版的陆基多用途攻击型。这款极大存疑! 本人在FY 发的 另一篇“SF双子塔危局”曾经推演过的型号路线图曾经对此做过 “大胆架构”—— 就是SF 三代机的最终型号线会在J-16和J-15S 两个双座上 产生内部技术型号交汇争锋! 海军如何取舍? 如何与空军协调, 在有限的军费和排产期内获得期待的可用效益将极大考验海军参谋部的 集体智慧。

           上或不上航母,如何保证海军之前一大啪啦陆基机队规模的战斗力完整性将是一个大问题, 海军固定翼战斗机部队如何过渡转型更是一个大问题! 

    7.            J-16空军版目前的两个微小子亚型。  从网络渠道搞到的消息: 装备空军的J-16 批次目前有两个微弱的区别, 一款是装备了雷电院研发的AESA雷达(专职擅长对地对海攻击),  另一款装备了14所研发的AESA(多用途兼职空战)。 部队如何使用, 按部署地对面态势做集中部署? 还是混合搭配,现在不得而知。但只要功能有差别, 显示就不一样, 操作流程就有微小区分, 款型就是客观存在的。

    8.         J-11B/BS 在引进SU-35 参考做出的后续升级版型号是否存在呢? 传说中的J-11D又是个未知数。

           现在已经有接近8款, 再加进来4型, 这是要逼死SF 的节奏。 原来掉进的大坑还没爬出来, 又掉进来一块大石压在身上, 这是要往死里埋坑啊!
    如果说要保持SF 在四代机研发制造的能力, 应该从简做起, 精心规划,集中精力让其优先把最有需求的一款做好, 按科学规律把批量生产搞顺利, 用事实让军方满意, 让军迷满意, 才不会招致持续的口诛笔伐, 营造良好的舆论发展环境和科学的生产流程。



              (二)             “一机4型”花落CF

          CF 之前的发展是一个良性循环, 如果中标“一机4型”会产生一种什么局面呢?

    1.         J-10C 近两年还要急需批量生产, 以尽量低的使用费效比替换之前一大批老弱机甚至二代机部队。
    2.         J-20A 初次进入部队就展示巨大威力, 由此带来的现实危机感也是巨大的。  一方面需要迅速的铺开装备量以抗衡周边越来越多的四代机F-35, 另一方面急需彻底完善J-20 最初的技战术指标, 争取早日把国产大推力 换代发动机匹配整合, 争取尾部修形, 进一步把“全向低可探测特性”发挥到极致,以全方位的优势赢得与对手平衡倾斜。

          这种发动机更换或巨大修形后的差别 带来性能上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能否可靠获得突破现在仍是未知数, 因此需要继续集中精力谨慎对待。 按照4年一个周期的规律, CF 从2018年至2022年都应该优先解决大批量生产现阶段J-20A 型(尤其是解决发动机国产化问题), 让部队尽最大机会获得对抗的普遍经验和信心,  尽可能以大数量军备消耗战模式 抵消周边部署带来性能对比上的差距。
          1年生产4架,8架也许目前可以做成精品, 但一年造20架还需要谨慎仔细科学管控。 在这件事上, 大家需持冷眼旁观态度, 毕竟这次得到的弯道超车的战略机会百年一遇, 稳妥优先, 前面有兄弟单位活生生的反面例子做教材, 不能掉进同一个大坑。 

    3.         如果非要按上级要求发展拓展型号, CF应该与军方高层一起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 在空军基本型、双座型、舰载型、加长版对地攻击型 这4款里 精心规划研究, 简化甚至妥协放弃其中某1-2型, 集中财力物力人力资源攻关其中1-2型。

    4.         经推演,J-20S 双座最适合优先用在突破攻关方向。

           首先, CF 有快速成功做出双座构型的经验, 杨总师当年就是靠着搞J-10S 双座奠定其总师接班人 的地位。 时间短, 效率高, 取舍果断,技术指标优化到位,实现了性能和时间,部队口碑上的三成功。

           其次, 双座构型在任务功能拓展上有巨大优势, 最不济也是个教练机、侦察机、 警戒机, 指挥机。 利用J-20 大体量的先天优势可以非常方便的改成散热好的电子战构型、 伙伴加油型, 弹药小型化后还能做对地精确攻击型, 巨大的外挂能力也适合挂载经隐身修型的大型弹药。 如果与海军沟通紧密, 在研发阶段就把海军的需求写入整合,预留各种舰用接口,  适当取舍某些机动性能 来力保隐身和起降性能, 即在陆基版的J-20S 获得初步试飞成功后也非常容易拓展为各种舰载型, 不仅节约时间, 更尊重客观规律, 一步步科学按部就班, 避免掉入堆砌和集中同时应付的陷井。

           最后, 学会妥协取舍,放弃什么加长对地攻击型, 把携带大弹药隐身突防的事全部丢给“大蝙蝠”。 甚至可以把隐身舰载机型项目先主动拱手让与SF , 自己潜心做好备胎。  如果更大更重的J-15BT/S 系列都能 顺利弹射出舰成功降落, 更短更轻更成熟更先进的J-20 难道军方就不会考虑吗?
           --------------------------------------------------------------- 

                      结  束  语

           综上所述, “同时一机4型” 是个巨坑, 是个馊主意, 是个伪命题! 是一个比F-35一机3型还烂的决定! 回避当年活生生的例子不汲取教训, 是大跃进式的盲目乐观在重演。在越来越多懂科学懂技术的有识之士加入军方参谋智囊团, 决策手段和方式也越来越科学的同时, 还出现这类违背客观规律, 不尊重现实条件的事出现简直是匪夷所思。
          不希望SF或CF 任何一家接受这样的研发立项, 谁接谁被搞死。 SF中标就加速其灭亡, CF中标将严重拖其后腿, 好不容易弯道超越建立的优势和良性研发规律 将损失耗尽。

           现在都讲究双向选择, 甲方有权利选择让谁做, 乙方也应当有根据自己的能力接不接的可选项。 招标首先要科学, 竞标才会得出合理的真结果。 如果非要按高层意志强行推进, 动力也许还有, 但阻力绝对很大, 成功很难说, 失败的几率却可以预期。 

            这个事如果一个个来定, 做好一个型号基础再发展下一个倒还可以接受, 同时上4型有如“一女侍4夫, 一夫战4女”般不可饶恕! 套用外交部经常对外说的一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对内也同样适用。


    祝各位道友新年吉祥快乐!




                                                                                                                                                   色色里
                                                                                                                                       2018年2月22日


           
    [attachimg]3238196

    [/attachimg]
    [attachimg]
    3238196[/attachimg]
    [attachimg]3238197
    [/attachimg]



    • 6.jpg (67.99 KB, 下载次数: 0)



      6.jpg

    • 5.jpg (466.61 KB, 下载次数: 0)



      5.jpg

    • 3.jpg (132.25 KB, 下载次数: 0)



      3.jpg

    • 2.jpg (626.71 KB, 下载次数: 2)



      2.jpg

    • 1.jpg (773.99 KB, 下载次数: 2)



      1.jpg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美陆战队员进驻 陆台两样情
2017: 三万余人到场 香港警察集会抗议七警获刑
2016: 美媒称一飞机是轰炸北京最佳选择 中国如
2016: BBC: 越南将考虑把中越之战写进新教科
2015: 纽约时报 那么问题来了:羊年到底是什么
2015: 绝密!周永康泄密导致张成泽被处决!!!!(
2014: 精英够蠢的,移民就能过平稳好日子?不
2014: 加州参议会通过法案 大学限制亚裔学生
2013: 高端HiFi难在哪里?THD-100dB的DAC加Dr
2013: 2012年中国各省GDP以及人均GDP,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