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版主:黑木崖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港媒称日本能很快将火箭改为洲际导弹:每个月可生产一枚
送交者:  2018年02月01日18:12:39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资料图:日本独立开发的“艾普斯龙”火箭发射升空。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1月23日发表了题为《日本的“埃普西隆”火箭能当洲际弹道导弹用吗》的报道。

  日本在1月17日用一枚“埃普西隆”型火箭把一颗地球观测卫星送上轨道。这款火箭是日本民用太空项目的主力载具。

  “埃普西隆”型火箭使用固体燃料,是为发射科研卫星设计的。它可以把1.2吨有效载荷送上近地轨道。

  然而太空安全专家约翰·派克说,这种火箭还可能用于其他目的。他说它可以改造成核武器载具,给日本防务决策者提供一个向中国和朝鲜投放核弹头的现成手段。

  派克告诉亚洲时报在线说:“日本只需不到1年时间就能完成这种改造。”

  “‘埃普西隆’是一款大型固体燃料火箭。他们要做的只是把卫星从火箭顶端拆下来换上核弹头就行。”

  派克说,卫星载具和核弹头载具可以互相替换,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他说:“冷战期间我们常说,导弹和卫星运载火箭之间的区别不是高度,而是态度。”

  多年来人们也清楚,日本可以从其民用核电站的反应堆级钚中获取大量核材料,用于制造核弹头和核炸弹。朝鲜、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一些国家也通过同样手段,使用离心机和其他设备制造核武器。据大多数分析人士估计,具有技术优势的日本可在几个月内把核废料转变成核武器。

  一座核电反应堆一般每年可产生250至300公斤钚,足以制造25至30枚核弹。日本拥有54座民用核反应堆,不过目前其中43座因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影响处于停运状态。

  报道称,目前围绕日本是否应该拥核的辩论已经走向公开化。随着亚洲安全环境发生变化,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支持发展新型武器维护国家安全。

  安倍希望修改日本的和平宪法以便发展进攻性军事武器(而不是纯粹的防御性武器),但面临国内强烈反对。日本完善这种能力的任何举动都可能引发北京或平壤的强烈反应。

  斯坦福大学沃尔特·肖伦斯坦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丹尼尔·斯奈德表示,短期内日本“没机会”发展核武器。这位前驻日本资深记者告诉亚洲时报在线说:“有能力做不等于现实中能做。目前显然大多数日本人甚至都不支持修宪。只有在失去美国这个盟友的情况下,日本才有可能拥核--我想即使是特朗普也不会做出这种事。”

  但是除了上述挑战,派克强调说日本在技术方面没有任何障碍,完全可以把核弹头装上“埃普西隆”型火箭,让其成为随时待命的洲际弹道导弹。派克说“日本人已经测试过重返大气层材料”,可用于核弹头技术。唯一的问题是制造核弹头以及相关配套装置——不过派克说日本也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这位防务专家还相信,东京早已有把“埃普西隆”型火箭改造成核导弹的应急预案。

  “埃普西隆”型火箭使用的是固体燃料,这是它改造成洲际弹道导弹的加分项。使用固体推进剂的导弹可以预先装填燃料长时间待命,在接到指令后短时间内发射。相比之下使用液体燃料的火箭需在发射前加注燃料,经过大量地面准备工作才可发射。

  派克还指出,“埃普西隆”型火箭转为军事用途无需具备精确瞄准能力。

  他补充说,一旦有需要把卫星运载火箭改造成武器,日本防务承包商可能遭遇产能问题。他说:“我认为他们能以每个月一枚的速度进行生产。”

  此外日本要从单一核弹头技术转到分导式多弹头技术也会相当容易。派克说,这是因为一箭多星技术与让多个核弹头打击不同地面目标的分导技术是一样的。

  日本还可以把导弹安装在列车上,使得敌方的先发制人攻击更难摧毁其导弹。派克说:“日本拥有密度很高的铁路网。固定的发射井只会成为受打击目标。”他指出,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正考虑利用高速列车作为导弹移动发射平台。

  派克说:“这方面的主要挑战是时间和资金。你必须具备所有技术和专家力量,并把他们同时集中在一起。”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发丝千分之一,中国自主研发光刻机量产
2017: 你可能喜欢川普, 但他打破惯例没给中国
2016: 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台湾问题与国家安
2016: Shaolin monk KO world Taekwondo cham
2015: 外交官忆70年代暗战:中国驻联合国人员
2015: 转几段台湾中研院院士陈永发几段论国共
2014: 我军苏-30年初一东海与外国军机机动“较
2014: 媒体:金正恩将中朝边界称为“战线”被
2013: 中条山,被俘约3.5万人,遗弃尸体4.2万具
2013: 1979热战背后的中苏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