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我国官方媒体报道,我国第一台商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已经点火成功完成实验,计划在2018年首飞,这代表着我国也会拥有类似美国SpaceX公司王牌产品“猎鹰”的火箭,这也是中国在未来的太空商业发射中能够占得上风的资本。相对于美国的猎鹰系列火箭,这款火箭的发展实际上是有一些迟的,但仅就水平而言,实际上并不比美国低多少,尤其是在成本和快速发射这一点上。这种火箭在研发成功以后,不但拥有快速转移发射的能力,还能够重复使用降低成本,最终可以讲航天发射成本降低到之前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这个水平虽然还是很高,但基本上已经达到了航空业的千倍左右,实际上已经可以大规模生产,这就是中国的最大优势。

事实上,仅就发射成本而言,SpaceX公司的“猎鹰”系列火箭实际上并没有将成本降到最低程度,这主要是因为在其火箭的设计和制造成本上相对还是较高一些,猎鹰火箭的发射成本依旧在每公斤一万美元左右,这个价格虽然不高,但相对来说,实际上还是昂贵的,毕竟之前无论是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还是俄罗斯的“质子”系列火箭,最终的成本也仅仅只在1.5万美元左右,在一箭多星发射的情况下,还能更低一些。

因此SpaceX仅在美国的航天发射上占据了优势而已,相对于之前NASA高达7~8万美元的发射成本有极大降低,但相对于中俄实际上还是很高的,尤其是中国的长征2号系列火箭,因为发射成本低,发射次数多,发射一枚火箭的价格仅仅只有5000到7000万美元,相对于长征2号火箭5吨左右的载荷,这个价格实际上是非常廉价的。当然,对于中国来说,在这款商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成功以后,我国就能研发出一款合适的商用火箭,将单次发射的成本降低到1000万美元以内,虽然很难发射重量较大的卫星,但完全可以发射普通的通讯卫星和侦查卫星,在正常的使用中实际上已经足够了。

而在发射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的情况下,中国完全可以将太空中的卫星数量扩充5到6倍,达到和美国不相上下的水准,届时我国在太空上的优势就要大得多了,而相对廉价的成本也可以让我国在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上占据优势,完全可以赚取大量的利润,即使将每次发射的价格开到2000到3000万美元,也比现在国际航天发射的价格便宜一半以上,完全可以赚取大量的利润,用于补贴我国在航天上的资金劣势,这就是这种火箭发动机服役以后能够为我国带来的优势。

中国近年来在太空上的投入实际上相当大,我国已经开始研发一系列先进发动机,尤其是YF77和YF100型发动机,都是不亚于俄罗斯RD180、170的发动机,这就是中国航天超越美国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