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黑木崖
    
 · 九阳全新免清洗型豆浆机 全美最低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与昆仑关战役
送交者: 第一次哦 2016月11月17日02:57:40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村民忆昆仑关大捷:军队撤离后鬼子进村疯狂报复 第一次哦 于 2016-11-17 01:33:43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与昆仑关战役-广西援助抗战志愿者群一志愿者所著

(2012-09-27 03:41:17)
标签: 

军事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与昆仑关战役

 

 

摘  要:昆仑关战役是抗战相持阶段桂南会战中最大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以惨重代价取得胜利。在战役中,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发动民众破坏日军补给,保障中国军队战地后勤,协调军民关系,为部队提供情报,进行战地宣传,配合其他武装力量袭击日军,对保证战役胜利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抗日战争;昆仑关战役;第三届广西学生军

 

昆仑关,位于广西邕宁县(今南宁市邕宁区)昆仑镇与宾阳交界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南宁的门户和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新桂系统一广西后,于1926年将昆仑关关下旧驿道改建成邕(宁)宾(阳)公路,该路经山下绕关而出,昆仑关遂成为桂越国际交通线上控制着邕宾公路之扼要关隘,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9年11月,日本为截断中国与越南的国际交通线,开辟海军航空兵轰炸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的基地,于15日在钦州湾登陆,突破中国守军防御阵地,12月4日,日军占领昆仑关。12月18日,中国军队开始反攻,双方在昆仑关反复拉锯,31日中国军队克服昆仑关。该战役是抗战相持阶段桂南会战中的最大一次战役,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学术界成果较多,学者一致认为昆仑关战役是一次大捷。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纂的战史丛书《大日本陆军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等对该次战役亦有记载,后中国有关单位对其大部分内容进行摘译,编辑出版。 在昆仑关战役中,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抗击日本侵略,广西各团体、各阶层民众踊跃参加,特别是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做出了在发动民众支援主力部队作战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有关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在该战役中的地位,学人关注不多,这不能不说是十分遗憾的。 鉴于此,本文拟对该问题作一考察,望方家学者指正。

 

广西学生军是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的抗日救亡武装团体,一共组建了三届。第一届在1936年“六一”运动后成立,共招收700余人,其中女生60余人,运动失败后解散,存在时间仅月余。第二届于1937年10月组建,约300人,培训后奔赴武汉、安徽配合第五战区工作,1939年结束。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广西告急,而此时广西部队大部份已调往前线,留守不足御敌。11月,广西当局以第五路军总司令部名义组建第三届广西学生军,总司令为夏威,原计划成立一个团,招收1 200人,但报名者高达1 8000余人,最后录取4 200人,扩编为三个团,其中女生500多人。中共也派遣90多名党员秘密加入,大多在学生军中担任正副班长或学生军所办报刊的主编和编辑。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以下简称学生军)成立后,深入桂南城乡和日军后方,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建立和训练民众性抗日组织,发动民众实行破坏交通,切断日军的物资补给,协同正规部队袭击日军。昆仑关战役期间,学生军在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保证战役胜利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动员民众坚壁清野,破坏日军补给线

 

在桂南会战前,新桂系就认识到日军有入侵广西的可能,号召民众坚壁清野,疏散物资,破坏敌占区的交通、电讯。1939年初,时任广西省主席的黄旭初向全省发出号召,要求“破坏敌人电讯,道路交通,扰乱敌人后方安宁,使之顾此失彼,防不胜防。在各市镇乡村,须于敌未来之先,空室清野,预行疏散,务使不留一物一人以资敌用。” 日军对昆仑关守军所需物资的补给,主要通过钦州至邕宁公路线输送。邕钦线上的破路争夺战,是学生军对敌作战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学生军有相当工作经验,在动员民众方面起到了基层政府和其他团体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他们深入城乡,配合地方政府发动民众藏匿物资、破坏道路和桥梁。

在制定作战行动时,统帅部也部署学生军负责发动民众破坏交通,据白崇禧回忆,中国军队在收复南宁时,“我南岸西路军夏威所部使用主力于邕钦路以西,以一部分分布于邕钦铁路以东,向大塘、吴墟方面袭击敌人,并发动民工破路。” 为了防止日军北进宾阳,在学生军的动员下,宾阳县5万多群众手持火把,冒着严寒,执行破路毁桥任务,三天之内,破坏了全县的公路桥梁。 在宾阳附城,上级要求该乡在三天内发动乡民完成破路任务,但乡村长只能动员20多人参加,学生军得知消息,连夜走村串巷,向民众宣传破路的重要性,很快动员几百人连夜参与破路,在第二天“上半夜,十一时,破路的任务完成。” 据日本的资料记载,12月“22日晨,敌人切断了八塘与九塘之间的电话线,九塘前面的桥梁也被破坏。”

中国军民坚壁清野、破坏交通的行为,在很大程度迟滞了日军的前进,造成日军交通的瘫痪,再加上中国各种武装力量的阻击和袭扰,使得日军重型武器和物资很难运到前线,前线日军难以及时得到粮弹补给,有效地配合了中国主力部队的作战。1939年12月,日军沿邕钦公路向北进犯,经过卯晓、大塘等地时,“这时邕钦公路已彻底破坏,无数陷阱、峻坡、土峦崎岖弯曲,寸步难行,敌人的重武器,战车,汽车都无法开上来。” 对此,广西绥靖公署在总结学生军的破路战绩时写到:“重要的公路破坏了,敌人又修复了,不久可又破坏了。” 黄旭初在回忆中也说到,“邕钦公路已被我事先完全破坏。敌军48门野炮和许多骡马,想要前进,就须等待公路的修复。” “敌人的补给线既被我截断,昆仑关的守军成了悬命绝援之势,我军便利用这一机会展开攻势。”有人在总结昆仑关战役胜利的原因时指出:日军“后方补给线之无保障,援兵迟滞不前,重武器不能通过,尤为致败之主因。”

为了确保交通线,日军不得不抽调部队恢复交通和对付破路行为,这就导致其无法派出更多兵力支援前线。据日方资料记载,1939年12月21日,向龙州进攻的伊藤大队奉命返回南宁以支援前线,22日“行至南宁西面约六十公里的西长墟以西的狭路,遭到六千名重庆军阻拦。23日拂晓发动攻击,不料反遭到比我多数倍之敌的进攻,因疲劳过度陷入死守阵地的苦战中。”又因“敌人和居民正在破坏南宁西面三十公里的公路”,日军兵团长今村“不得不派出了手下仅有的一点兵力”以接应其返回而无法加入前线作战。 日方资料中破路的“敌人和居民”即为学生军等武装与当地民众。对该次行动,学生军老战士的回忆说到,日军伊藤所部于22日在邕龙公路西长地段遭中国军队131师391团伏击,“日军于当晚乘夜窜出西长向东门进发,子夜通过东门时,又被地方民团和学生军阻击,25日凌晨5点才窜到渠荣村,渠荣公路桥早已被学生军和战工团发动群众破坏,日军车辆无法通过。”12月30日,中国军队增加兵力对昆仑关发动最后攻势,而日军“林支队(林与渡边两个部队)为了确保七塘至八塘的联络路线,只能对道路两旁之敌进行扫荡,无法前往救援。”

在通过公路无法实现对前线作战部队的补给后,日军试图利用空投补充守军粮弹,但由于昆仑关外围尽失,物资大多落到中国军队阵地,急需粮弹的昆仑关守军所得甚微,导致粮尽弹绝。日方记载写到,12月21日,“海军飞机三架来到八塘上空投下了弹药,但因处在重重包围之下,该地守备队未能取回。” 对日军该次的空投情况,中国方面的资料也有记述,第5军参谋处在《昆仑关战役纪要》中写到,21日“午后2时顷,有敌巨型飞机数架,向八塘九塘投下降落伞18个,我荣一师曾截获数个,内盛弹药及饼干之类。”

动用飞机补给比用汽车补给所花费的代价高得多,而且飞机所载物资量也要少,这一措施是日军是在公路被截断的情况下而不得不采用的,但日军的这一措施也失败。面对蜂拥而上的中国军队,孤立无援的日军只能以原始武器肉搏,其资料对这一情况亦有记载。12月19日,“我军弹药缺乏,进攻受挫。……六塘之七塘的桥梁被敌烧毁,……整个联队完全限于孤立。” 23日,昆仑关上的“三木联队第一线官兵,已将附近田间残留的实物吃光,只能捡拾地里的落穗充饥。炮弹更为缺乏,只得将炮埋在地理,用削成的竹枪与敌拼杀。”21 30日,“我军虽目视敌炮兵阵地,但缺乏弹药,无计可施。”22

昆仑关战役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正面战场上所取得的一次大捷,消灭了大量日军有生力量,在桂南会战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在战役的全过程,学生军发动民众的破坏日军补给线的行动,不但牵制了日军兵力,而且使得日军粮弹缺乏,间接支援了中国军队的反攻,无疑是战役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保障战时后勤,协调军民关系

 

昆仑关战役期间,学生军在后勤方面如救护伤兵、慰问部队、运输物资、调解军民关系等方面的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对保障部队战斗力起到很大作用。

早在战前,学生军就深入桂南城乡,广泛开展了对民众的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激发了民众的抗日救国热情,让民众对抗战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和组织准备,使得民众能够迅速积极地开展支前对敌工作。中国军队对昆仑关日军发动攻势后,前线急需物资,伤员也必须立刻运下来,学生军“迅速组织了几百人的运输队,并由我们的同志和军队的一些参谋带队前往。……农民输送队挑去的是军需品,抬回的是一个个为国流血的伤员。”23 桂南战事发生后,广西当局决定成立军民合作站,以处理军民关系,发动民众支前。在1940年6月前“军民合作站所有各分站的实际工作者都是我们学生军。”24  “很多学生军同学在合作站为过往部队安排住地、筹备军粮和睡觉用的稻草,协助地方政府组织战地临时墟场,发动群众把生活必需品运到战地,供应军队购买。”25 据后人的回忆,“从来没有过一个部队在有合作站的地方不能得到运输给养向导等需要满足的,估计合作站自设立以来,曾代军队雇伕四十余万名,代购或征发的粮食也在几十万斤以上。”26

值得指出的是,在战地后勤工作中,学生军女兵同样表现得十分出色。在迁江132兵站医院,学生军女兵“一来就请求院里分派工作,到各病房换药,访问,写信,人手有余,还帮助‘敷料室’做纱布,卷棉花,此外还办夜间登记,在正月里,我们每每披衣静坐,一听到汽车声音,便从住宿处摸索到登记处。”27 学生军女兵参与救护,不但对伤兵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有利于提高他们士气,而且由于女生较为细心,对伤兵的照顾较为周到,使他们能很快出院归队,提高部队战斗力。

协调军民关系是学生军战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参战部队来自各方,面临着语言不通、交易纠纷、生活习惯不适应等诸多问题,甚至导致军民关系紧张,使得后勤补给出现严重问题。上述问题在学生军的努力下,大多得到解决,部队与民众的关系得到很大的改善。迁江是中国军队指挥部所在地,驻军较多,因与民众发生冲突,民众逃亡至山上,部队“买不到食物,问题很严重。当时,在宾阳工作的学生军撤退到迁江,见此情况,几位女兵自告奋勇上山找百姓,山寨内的老百姓见是学生军女兵,才同意开门。经过这些女兵的说服和动员,群众才逐渐下山,恢复圩市,解决了部队的给养问题。”28 战役期间,学生军在战区圩市“监督和制止抬高物价、强买、抢买或拿东西不给钱的现象,协助调解军民纠纷,使军民密切合作,共同抗战。担任昆仑关主攻部队第5军战士多是北方人,他们能在战地买到平日爱吃的辣椒粉,心里十分高兴,都称赞学生军工作艰苦深入,宾阳广大民众抗日情绪高,军民合作、支援军队抗战工作做得好。”29 特别是由于语言不通,交谈困难,部队与民众之间发生了不少纠纷,农民不去圩市出卖农产品,部队无法购买到生活用品,“就由我们学生军同志在圩场上担任翻译。这样一来,农民愿意挑东西上市,我们也忙得不可开交。”30 据《中央日报》(重庆版)报道,在学生军的努力下,昆仑关战役期间宾阳出现了“军民合作的融洽,距前方三数里,民众依然安居,协助军队工作,出售日常应用的物品和食物。”31

在战地后勤方面,尤其是军民关系的处理,学生军具有地方基层政府和民团所没有的优势。由于学生军在战前就有了很好的民众基础,工作态度热情,与民众关系融洽,再加上学生军大多来自本地,文化素质较高,工作热情高昂,与民众的语言沟通极为方便,具有相当的亲和力,民众和部队都能接受。可以说,在民众与部队之间的沟通上,学生军起了桥梁和联系纽带作用。

 

三、情报侦察与战地宣传

 

学生军对战区各地圩镇村寨各方面情况十分熟悉,与群众关系密切,在情报收集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战役期间,在武鸣的学生军“组织一些群众专门侦察日寇的行踪,掌握他们的动态。……经过查证后即写成文字送到师部给他们参考。”32 学生军的总结中写到:“我们配合友军去袭击敌人,或者向导他们潜入到过去我们工作熟悉了而现在惨落敌手的地区,给敌人以意外打击,邕钦线上的捷报很多次是渗浸了同志们的血来写成的。”33 据学生军老战士的回忆,昆仑关战役最激烈的时候,驻扎在邕宁四塘日军不断为前线日军提供补给,中国军队几次攻打四塘不下,“后经学生军在群众中了解到有一条小路可袭击四塘日军。于是,就由学生军与群众带路,”将该部大部歼灭。34 可以说,学生军该次所提供的情报对保证昆仑关战役的胜利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生军还配合日本反战同盟多次对日军开展战地宣传以动摇日军军心。据日方资料记载,在昆仑关前沿阵地,12月“29日夜,鹿地亘等反战工作队在这两个浴血战斗的高地上手执麦克风,在月光下喊出了反战的第一声。”35 日军士兵“九塘战线在彻夜不停的枪炮声和鹿地亘的反战的叫喊声中度过了1939年的除夕。”36 因前线作战部队对播音器材的不熟悉,配合日本反战同盟进行宣传的任务主要由精通该方面技术的学生军完成,“协助日本反战同盟领袖鹿地亘,到昆仑关前沿阵地安装扩音器,……必须随时转移喊话地点,每次转移搬运安装,都靠这些学生军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37

学生军除协助反战工作队对日军喊话外,还用歌声鼓舞中国军队作战。在前沿阵地上,学生军宣传人员“讲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意义和打胜仗的消息以后,小柯同志的嘹亮歌声传向我军战壕中去!”38

学生军所散发的传单对日军士气打击也很大。据媒体报道:“敌军窜之某地时,有一学校发现我方印就之日语传单甚多,敌官兵争相取阅,阅毕,以手捧头,躺在地面,懊恼万状,见优待券争取收藏,士兵终日愁容满面,互询家乡状况,得知敌国内痛苦情形,人人对敌阀切齿痛恨。”39

日军侵入南宁后,组织维持会等汉奸组织,破坏我方交通线,侦察我军行动,搜刮物资供其使用。为了有效打击敌伪,学生军还“在沦陷区到处粘贴标语警告敌伪人员,不要认贼作父,甘心为敌人卖命,还通过一些敌伪人员的亲属、朋友、亲戚去做敌伪人员的思想工作,劝导他们认清敌我,赶快退出敌伪组织。”40 在学生军的努力下,“四塘一带的伪维持会竟答应以后我军进攻时,他们的枪口朝天打。”41

在昆仑关战役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军所提供的情报,给中国军队指挥部的作战部署提供了参考,为及时消灭日军提供了战机。学生军在战地的宣传活动,打击了日军士气,鼓舞了中国军队的作战,为战役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做了精神动员。

 

四、参与对日作战,打乱日军部署

 

学生军是一支配有武装的抗日救亡团体,在“叫”、“裹”的同时,还进行了“打”的活动,会战期间学生军曾多次投入战斗,付出了一定牺牲。

早在桂南会战之前,学生军就深入乡村发动民众,组织抗日团体。经过不懈努力,在组织和训练民众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较好地动员了民众投身抗战中。据1940年6月的统计,学生军共组建集训后备队26个共14 620人,义勇警察队2个共312人,游击队有15县共17 630人,等等。42 这些团体有相当部分是昆仑关战役之前和战役过程中成立的,对配合主力部队行动起了很大作用。

在配合正规军队作战的同时,学生军还发动民众力量,采取游击战术,挫败日军进攻,杀伤日军有生力量。1939年11月21日,日军绕道那陈准备进攻大塘,在大塘的学生军一个班动员群众截击日军,日军被迫撤退;后日军继续进犯,学生军第三团第二大队第七中队也投入战斗。43 当时的报纸有报道:“当敌由钦州大举北犯时,学生军十人,方在小岗一带督导空舍工作,闻敌降至,乃纠合附近乡民数百,以土著武器,据险设伏,敌斥堠部队无一生还,旋敌大部队拥至,包围共计,始从容隐退云。”44 

学生军还多次与其他武装力量联合在昆仑关外围偷袭日军。1939年12月1日,得悉有部分日军在邕钦线上的唐报街公所宿营,学生军一个班与南宁民团梁翰嵩部联合发动夜袭,全歼敌军。当时学生军的作品有描述:“我们为着收到火力集中的效果,迅速地投了八个手榴弹,号哭声,惨厉的叫声,门的响声,咯咯的机枪声和什乱的脚步声,交织成一阵大骚动,把祖国正沉入屈辱的河山惊动了!”45 1939年12月初,学生军4人以省督导团三团第二支队名义在邕宁八尺区各乡组织近千人的游击队,联合正规军,攻打驻守在蒲庙镇的日军,后日军撤退,该镇遂光复。46同月,一支学生军小分队7人在宾阳莫陈村前线同日军激战,遭日军围攻,全体牺牲。47 在南宁石埠,学生军四个班60多人单独袭击驻守该处的日军,给该地日军以打击。48 广西绥靖公署的总结写到:“敌人的部队和给养受到了袭击,是他们领着民众和配合着军队进行的。”49 据统计,仅仅在昆仑关战役中,为国捐躯的学生军就达37人之多。50

由于受训时间较短,学生军单独作战能力不强,再加上其装备远逊于正规军,当时每人仅有两颗手榴弹,只有一半人配备步枪。因而学生军所参与的战斗大多是遭遇战,或是配合友军作战或偷袭日军,没有参与收复昆仑关的反攻,但他们的行动对迟滞日军行动、阻止日军增援前线、粉碎日军的侦察计划和打乱日军战役部署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在桂南会战期间,特别是在动员民众和战时后勤等方面,起到了政府机构和部队所不能发挥的作用。这不但与学生军的满腔报国热情有关,而且与他们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较高的军政素质有很大的联系。类似这种形式的抗日武装团体在其他正面战场是很少的。从某种方式上来说,学生军在会战期间的宣传形式、动员民众、参战方式等与中共在抗战中的宣传、群众工作方式、游击战争策略战术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在学生军成立时,中共所派遣的秘密党员大多在学生军中担任正副班长甚至中队长和指导员,发挥着骨干和示范作用,由于学生军主要以分散的形式在各地活动,使得中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部分部队的基层指挥权,他们对民众工作、游击战争、处理军民关系等较为熟悉,而随后中共又在学生军中发展了一批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因此,从这方面来说,学生军所取得的战绩与一大批中共党员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有很大的联系,有关这一问题,还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注释:

①大陆学者对昆仑关战役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周庆春的《抗战史上的壮举——昆仑关战役的经过及意义》(《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谢秀芳的《试论抗战中的桂南会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以及《铁血昆仑关  铸就民族魂——纪念昆仑关大捷七十周年研讨会学术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中收录的40多篇论文和回忆录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台湾学者对桂南会战亦有关注,但多为对战争的反思和经验总结,如林君长的《桂南会战——昆仑关之反攻》(《军事杂志》第47卷第2 期,1977年11月)、张秉均的《抗日战史第二期作战之研究——桂南会战》(《三军联合月刊》第16 卷第1-3 期,1979年)、军史研究编纂委员会《桂南会战》(载《抗战胜利四十周年论文集》,下册,台北,1986年)、胡春惠的《对中日桂南会战的评价与反思》(《庆祝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台北,1996年)等。

②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校:《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著,田琪之译,宋绍柏校:《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三卷第一分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③有关广西学生军的研究,中国大陆学人主要探讨了中共在其中的活动,如黄嘉的《论广西学生军》(梧州市纪念原广西学生军(第三届)成立四十八周年座谈会专辑,1987年8月13日)、钟丽的《试述中共地下党在广西学生军中的作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教研究专辑,1998年9月)、周圣亮的《广西学生军党支部与安徽敌后抗日运动》(《理论建设》1995年第3期)和《抗战时期在安徽的“广西学生军”地下党》(《安徽史学》1998年第3期);亦有人对广西学生军在抗战中的作用和特点等进行了概述,但没有作具体和深入分析,如刘国平的《试论广西学生军在抗战中的作用》(《传承》2008年第5期)、龙润忠的《抗战中的广西学生军与工农结合的特点、作用及原因》(《广西地方志》2005年第4期)、黄优、廖玉玲的《抗战时期的第三届广西学生军》(《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等;而中国台湾和海外学者的研究较少。

④“六一”运动亦称“六一”事变、两广事变,是指在1936年6月至9月,广西的新桂系和广东的陈济棠粤系以抗日运动之名义,反抗国民政府的政治事件,最终以双方达成政治妥协而结束。

⑤黄旭初:《为敌军入侵告全省民众》,《建设研究》1939年2卷第4期。

⑥313944政协广西宾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昆仑关战役电讯录》,《宾阳文史资料》第12辑,1995年8月,第7、79、157—158、34—35页。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国共产党广西历史》,第1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

24334245广西学生军纪实编辑委员会编:《广西学生军纪实》,1941年,第174—177、87、61、85—86、185页。

‰瀤焤35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著,田琪之译,宋绍柏校:《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三卷第一分册,中华书局,1981年,第55、57—58、62、55、62页。

欁氤爤黄铮主编:《广西抗日战争史料选编》,第3卷,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208、211、245页。

4149广西绥靖公署政治部编:《活跃在桂南的广西学生军》,黄铮主编《广西抗日战争史料选编》,第2卷,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181、179页。

刘竹舟:《昆仑关歼灭战》,《战地文化》,1939年第3、4合期。

方阅高整理:《桂南会战中的西长山圩阻击战》,《桂西文史录》,第3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

㈤12236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校:《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09、510、515、516页。

23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党在广西学生军》,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7—248页。

2529374750韦志伟:《广西学生军在宾阳》,政协广西宾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宾阳文史资料》第4辑,第24—25、24—25、25、26、25页。

26283038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党在广西学生军》,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69、380、246、249页。

27段若青:《桂南服务记》,《妇女生活》,1940年第9卷第3期。

32屈汉平:《我们战斗在武鸣前线》,政协南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南宁文史资料》1988年第3辑总第7辑,第26页。

34李华:《昆仑关小故事》,广西学生军粤港澳同学联谊会编《铁打一群》,1991年第3期,第8页。

4048冰平:《广西学生军在南宁地区的活动和战斗》,政协南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南宁文史资料》第7辑,1988年10月,第15、13—14页。

43冰平:《广西学生军在桂西的抗日救亡活动》,《桂西文史录》,第3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2页。

46黄有恒:《八尺区抗敌记》,政协广西横县学习文史委员会编《横县文史资料选》,第7辑,1992年,第88—92页。


0%(0)
0%(0)
  百岁老兵:我亲历的昆仑关大战 - 第一次哦 11/17/16 (615)
      李明:亲历昆仑关战役,救治伤员奋勇杀敌 - 第一次哦 11/17/16 (702)
        【抗战故事】战争分析:昆仑关战役为何先胜后败 - 第一次哦 11/17/16 (674)
          【抗战故事】郑作民:昆仑关战役牺牲最高级别将官 - 第一次哦 11/17/16 (599)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北美最大最全的折扣机票网站
美国名厂保健品一级代理,花旗参,维他命,鱼油,卵磷脂,30天退货保证.买百免邮.